京城以西三百多里,宣府郡,一身劲装的少年踏着夕阳的余晖走入城中,与身边的随从相谈甚欢。
“这一路走来,果真是越到大昭的京城,城池越是繁华。若不是孤钓叟先生所言,我只怕,要一路行到京城里才好。”那少年边笑边道。
他身边的亲信也并不比他大多少,无奈地摇摇头:“如今看着,公子倒真像是来游玩的了。”
“游玩又有何不可?反正我们现在又不做什么,正好游山玩水,也可放松一下。待要回去了,麻烦的事就又来了。”
“也是,公子难得如此开心。正好我们能在此处住上一段时间,公子也可多了解大昭民风。”
少年公子心情甚好,转着手里一把精巧的匕首,道:“此次出来,收获颇丰,若是能趁此机会,见到孤钓叟先生就好了。”
“孤钓叟先生孤身在大昭,轻易还是不要露面为好。”
“我知道我知道。”少年公子不耐烦地摆摆手,往路边热闹的酒馆走去了。
虽是卫国太子,可卫麒对吃穿住行一向不挑,只是他既然不缺银子,为什么不体验体验这大昭上等的客栈是什么样呢?
从卫国来大昭,可谓路途遥远,他可是自打雪化了就隐姓埋名出关,到现在才行到这宣府郡。已离大昭都城不远了,也不知道都城是怎样的风景。
卫麒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越发期待起自己此次大昭之行了。
*
接过宫里送来的请帖之后,东院那边便常有衣服首饰送过去,不过苏璃末这倒没什么变化。
她既不想嫁给李渝,自然不会对宫宴这种事情上心。如今除去翻修别院的事,最压在她心上的,便是下月初五端阳节的事。
前世的这个端阳,可谓腥风血雨。
因着一封里通卫国的书信,整个瑞王府在痛失世子之后被抄家流放。瑞王家本就是因祖上战功而封的异姓王,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门楣覆灭几乎就是一夕之间。
帝王无情,因此被牵连到的曾经与瑞王交好的官员不知凡几,镇远侯就是其中之一。
苏璃末不知道这一世孟倦舟没死,通敌叛国的罪责是不是还会发生,她救不了那么多人,只想让自己的祖父不要被牵连进去。
只是她这几日去了侯府几次,无论她怎么劝说,甚至撒娇胡闹,外祖父就是不同意不去龙舟会,苏璃末也不知道是不是外祖父另有什么安排,只是她清楚,再这么劝下去,也是没有任何作用。
眼看着四月将过半,龙舟会的筹备如火如荼,她得再想点别的办法才行了。
四月十六,皇后在宫中宴请各位夫人小姐赏花的日子到了。一大早苏府里就忙了起来,不过只是东院忙得厉害,苏璃末的西院这里,不紧不慢,闲适得很。
到府门前与郑氏和苏璇会合时,连苏璃末都被眼前的苏璇吓了一跳。
她今年也才刚及笄,可此时打扮,却是用了极厚的脂粉,小姑娘的稚嫩没有了,倒是多了许多成熟风韵。
好看倒是好看,只是苏璃末总有种暴殄天物之感,苏璇也不丑啊,怎么这么想不开呢?
不过苏璃末又想想前世在宫中时太后张氏,也就是现在的皇后,那人似乎还真喜欢这种浓丽的美,苏璇这大概也是投其所好吧。
“长姐倒真是素雅,同给你准备的马车一个样。”苏璇微微扬着头,手朝旁边一指。
苏璃末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是一辆同郑氏母女所乘的马车迥然不同的寻常马车,甚至看不出是府中主子所坐。
不过苏璃末却一点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她平时出门就是这辆马车嘛。
苏璇看着苏璃末一点反应都没有就走过去上了车,气得冷哼了一声。装什么装,假清高!
马车一路平稳地到了宫门前,因今日是皇后娘娘设宴,故而宫门口便有皇后宫中的总管太监等着。凡是到了这的夫人小姐们,都由他接待了,分配小太监,引着往宫中的花园去。
皇后张氏便是太子李渝的生母,现在的吏部尚书张致钧的妹妹。她父亲在世时有护国公之爵,家里也算显赫。
不过目今的皇后张氏却不是昭帝李承允的发妻。李承允曾有皇后杨氏,后来宫中失火,杨氏及其子葬身火海,只留下一个当时才不到三岁的康宁公主李明珠。
先皇后去世后,如今的皇后张氏才登上后位,没过多久,她的儿子李渝也就被封为了太子。
前世苏璃末在宫中住了五年,跟太后可打了不少交道。这张氏野心不小,一心都在让她儿子出人头地上,如今李渝已过弱冠之年,自然要尽早选妃,再添助力。
前世娶她做太子妃,说白了也是因为她外祖父是镇远侯,手里有银甲卫。
今生她是怎么都不会嫁的,不知道这张氏,又会有怎样的安排。
一路虽是小太监引着,但实际苏璃末对这里的地形道路再熟悉不过。郑氏的时间卡得不错,来得不算早也不算晚,园子里已有夫人姑娘们各自说着话,郑氏领着苏璇和苏璃末进去,热情地同人打招呼。
未嫁的姑娘们大多聚在一处,同长辈见了礼,苏璃末便也跟着苏璇到了姑娘们坐着说话的地方。
她对和京城这些贵女的来往不大感兴趣,便坐在一边,看着那些女孩们心思各异却偏要装作极为友善地聊天。
“你们听说了吗?今年龙舟会比往年更热闹,不仅龙舟多了许多,连客人们坐的画舫,也比往年精致了呢。”
说话的名叫方蓁蓁,是户部侍郎方建的小女儿,平日最是活泼。
她这么说,立时便有别的女孩问。
“你从哪里听说的?”
“再好又如何?还不是只能窝在那客舟之中,看也看不好。”
“说的也是,热闹都是旁人的。”
方蓁蓁摇头:“这次不一样,那画舫的二层,也能开窗子往外看,我见河边已有画舫停着了,二楼的窗子都开着,许是让风吹呢。”
“真的吗?真能打开?没有轻纱糊着?”
“我看得清楚,压根没有。”方蓁蓁往近凑了凑,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听说那日,整个京城的青年才俊都会去呢,也不知能不能看见。”
“你才多大,说这些话,也不害臊?”旁边笑着说这话的,乃是礼部尚书秦显之女秦凌萱,苏璃末的印象中,她一向话不怎么多。但许是因为她父亲受圣上的赏识,回回宴会,都会有不少姑娘主动找她说话。
不过这秦凌萱也奇怪,找她说话的她一向不理,像这般众人坐在一处,她倒冷不丁插进一句话来。
方蓁蓁见是她说,登时觉得扫兴:“我便是说说罢了,又不碍着谁的事。”
“大昭女子一向含蓄,便是姑娘们之间,总说这话,也并不好,倒确实,该聊些别的。不过也不打紧,大家也就听个乐子罢了。”苏璇开了口。
她在外头一向是温柔的,看起来也有那么几分大家闺秀的样子。苏璃末有时都感慨,她这妹妹演技实在过硬。
方蓁蓁看了一眼苏璇,只觉得苏家二小姐越来越装腔作势了,她不悦地撇撇嘴,却也不愿与工部侍郎家的姑娘起了龃龉,于是也不再说下去了。
只是她的话题开了头,这里坐着的姑娘却不会因她不说了就止了思绪。
本就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少女怀春的时候,听说端午那日说不定能见到京城里思慕的年轻才俊,好几个的表情都显出几分羞怯来。
只是苏璃末瞧着,倒是灵光一现,突然想到一件事。龙舟会各府观赛的画舫,似乎要由京城商馆协作安排,她既然劝不住外祖父……
“诸位先聊,我去更衣,等会回来。”这时候,原本坐在秦凌萱旁边的一位看起来柔柔弱弱仿佛随时能被风吹倒的姑娘起了身。
苏璃末抬眼看了过去,说要更衣去的,便是如今的太师白源的孙女,名唤白清蕊。
更衣便是出恭更文雅点的说法,贵女们之间说话,大都称一句更衣,大家都懂。
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去的人是白清蕊,这事在苏璃末这,便耐人寻味起来。
别人大抵不知道,可她经历了前世的事情,她是清楚的。
李渝心里,始终念念不忘的那个人,便是白清蕊。
苏璃末是见识过白清蕊的手段的。
如今在宫中,她这般突然离席,很大可能不是去找李渝,就是去找张氏。
苏璃末看好戏似的看着这园子里众人的样子,只觉得这宴席还未开始就越来越无聊,竟不如猜猜白清蕊去和皇后母子说什么有意思了。
正她胡思乱想之际,外头太监高唱一声:“皇后娘娘驾到!”
登时满园子的人都站了起来,齐齐朝门口行礼拜去。
“恭迎皇后娘娘,娘娘万安!”
8.3前文已全部修改完毕,明日开始还是晚六点正常更新。
大修章节:第三、四、五、十四、十五、十六章,其他章节剧情改动不大。只想补新剧情可看以上几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宫宴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