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经过两个多月的拍摄,《两个蠢贼》剧组终于正式杀青。

这回陈末没有敷衍,杀青那天,他在蜀城最好的酒楼请所有人结结实实吃了顿好的。

想着这两个月的艰难和大家的齐心,杀青宴上,陈末再次发挥了一个有钱人的随性。

他没去和江明成的哥们儿李崇明——也就是制片执行另行申请,而是再次自掏腰包,给剧组众人发了红包。

每个人统一1200,钱虽然不多,但好歹是个心意。

组里有一些之前《心火》的工作人员,也享受过陈末的“财大气粗”,倒是不觉得奇怪。

但对剧组其他人来说,这真是莫大的惊喜。

要知道,虽然身处娱乐圈,但其实除了明星艺人,大家都是普通打工人,收入也并不高。

更别说很多剧组还经常会有拖欠人工这种事。

这点钱不多,但也不少,和一些不靠谱剧组相比,可真算“良心资本家”了。

谁说他们剧组垃圾来着,你倒是跟了大组,有人发这样的红包么!

几个主演当然也收了红包。

除了高星喜形于色美滋滋,其他三个人心里五味杂陈。

他们知道高星是新人,还是这次电影主投公司的签约艺人,以后不说成为一线,但怎么着也会比他们在圈子里有地位。

所以这种拿红包的事情,对以后的他来说不值一提。

但讲老实话,他们三个在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虽然也总有人对着他们“老师,老师”的喊,可真正尊重他们的又有多少呢。

这次他们得了好运,不但来演了主角,还有这样的经历。

虽说外人不看好他们剧组,但他们是结结实实感受到陈末的才华和作风的。

陈末不但拍戏有想法,也是真心重视他们。

这个红包尽管是人人都有,但对他们来说,也同样是一份尊重。

作为有实力却无名气的小演员,这实在是他们的幸运。

此时手中拿着滚烫的红包,三个人都嘴角含笑,互相对视了一眼。

真希望以后还能和这样的导演合作啊。

剧组其他人撤了,陈末带着林彦之的摄影组拍完所有空镜,也回到了A城。

接下来就是后期的制作。

与此同时,电影的发行和宣传工作也要正式铺开。

陈末没有电影发行的经验,这些事就让彭天宇那边来办。

同时秦婉欣也找了晴晴那边,让她帮忙介绍一些资源。

按照华夏院线电影的制作发行制度,他们的电影早早就在政府备好案,拍完之后,电影局有简单的审核,审核通过后就可以拿到播放许可,在全国各大电影院上映。

这个过程中,他们拍摄电影的一方,除了需要完成电影制作,还要找到电影发行公司,帮助他们把片子卖出去。

期间,制片方和发行方都需要对电影进行宣传,但各有分工,具体就要看合同是怎么规定了。

其实对许多大的影视制作公司,他们完全可以自己搞定发行工作,因为自身产业链条完整。

但对陈末刚刚起步的呈星影视,他们只有精力和资源做制片。

又因为这次他们是《两只蠢贼》唯一的投资方,没有其他合作伙伴,所以发行的事还得自己找人搞定。

而发行要把电影往哪里卖?当然就是以电影院为代表的院线方。

这个过程中,发行那边要针对院线做一些公关,才能顺利卖出片子。

片子卖出后,电影院才会在当地给片子做宣传。

其实很多时候,电影院都是主动来市场上选片子的,而像《刀剑风云》这样声势浩大的大片,院线那边更是抢着要。

但对于陈末的《两个蠢贼》,这种没有任何爆点的小投资电影,就不得不自己出去卖力推销了。

至于后续影片的DVD制作,那又是其他层面的事。

而且华夏国对于院线电影DVD发行有规定,院线电影的DVD发行,必须有六个月的“空窗期”。

即一部院线电影从电影院下映六个月后,才允许发行和售卖该片的DVD等音像制品。①

陈末拉着剪辑,每天闷在工作室剪片子。

做完粗剪过后,才把第一版母带给彭天宇,让他带去给发行那边“验货”。

拿片子的时候,彭天宇有些欲言又止,但陈末心思在剪片上,也没来得及细问。

等他盯着把后期工作做得差不多时,才收到风:

他们的片子既找不到发行方,又卖不出去。

陈末倒是没有多受打击,只是又默默在心里开启了国骂。

看着面前支支吾吾说不出话的彭天宇,陈末不在意地摆摆手。

“早料到了,咱们这种体量的片子,也没有请明星,的确没有什么亮点。”

彭天宇可没有陈末这样“处变不惊”,他有些挫败,还带着一丝惊慌。

“不知道怎么回事,好些人连片子都不看,一听我们报公司的名字,就说不愿意帮忙发行。后来我们干脆自己硬着头皮去接触院线那边,连江总都出动了,但咱们没人熟悉这个,院线那边更不买账。我还一度想花钱找人打通关系,但这风险太大,万一被市场监管那边注意到,得不偿失。这……我是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你说,咱们片子再好,那也得有机会出现在观众眼前才行啊。”

也由不得彭天宇不着急,尽管总投资就三百来万,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公司的第一个大项目。

这可真是出师不利啊。

听完彭天宇的话,陈末的手掌在办公桌边缘摩挲着。

“不意外,之前我们得罪了诚达影视,现在还要上片子和他们同期打擂台。他们自己手下就有不少电影院,虽然不是一个类型,但这些大集团‘店大欺客’,不愿意让我们上也正常。他们的态度是这样,其他人势必跟风。”

“毕竟比起得罪诚达,得罪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可以说毫无风险。”

“说来说去,还是看我们好欺负。”

陈末这一番话把彭天宇心里的疑惑点透了,也顺利让他产生了一点悲愤之情。

他呸了一声,“这些大集团可真不给人活路。踏马的。”

又问,“那现在咱们怎么办?我们都没辙,只能请示你这个老板了。”

陈末不知想到什么,莫名一笑,“没事,这事你就别管了,我来弄。”

彭天宇有些怀疑地看着他,“你真有办法?”

陈末双手撑着桌面站起身,“我没办法,但其他人有。你等我好消息。”

彭天宇犹豫着离开了。

他没想到的是,两天之后,竟然有发行公司和院线那边主动找上门来。

发行公司是两家,在A城算是中型企业,以往也发过一些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影片。

院线倒只有一家,但却是浩星集团旗下的产业,就叫浩星电影院。

这个浩星电影院在行业里也算纯粹,它不做上下游,只依托浩星地产专心经营影院。

虽然是浩星集团五年前才开拓的新业务方向,但几年时间里发展得不错,在市场上的份额一直在增长。虽说在A城还不怎么成气候,但借了浩星地产的东风,倒是在一些二三线的小城市有不少份额。

不过圈里人还是不太瞧得上这种“外来人”搞的影院就是了。

彭天宇实在惊喜,确定合作意向后,迅速和发行那边谈完分成、定下双方权责签了合同。

这两家发行公司的市场主要也在一些小城市,对接的也不算太好的影院。

但眼下的情景,能上影院已经很好。

电影院这边倒是简单,利润分成市场上都有既定的份额,各自的宣传任务也很好厘清,大家没有拉扯太久。

签完合同,彭天宇还是感觉有些像在做梦。

他晃晃悠悠地找到陈末。

“我说陈大导,我亲爱的boss大人,你真神了,你到底怎么请动人家的?”

陈末盯着剪辑台,“这你就别管了,反正现在片子是卖出去了。你和宣传部那边就赶紧动起来,做做宣传工作吧。”

彭天宇赶紧应下,乐颠颠地走了。

解决了心中一桩大事,他又神采奕奕去忙别的了。

看着彭天宇的背影,陈末笑了笑。

想了下,他走到剪辑室外,给自家母上大人打电话。

“妈,浩星影院的人已经来过了。这次谢谢妈的帮忙,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吓,你可是妈的儿子,我不帮谁帮。对了,要不要妈请几个人帮你造造势,宣传宣传呀?”

“这次就算了,不过可以留给我下一部电影。”

电话那头传来江星辰清脆的笑声。

母子二人闲聊几句,陈末才挂了电话。

这次过来寻求合作的电影院,的确就是他们自己家的产业。

而那两个发行公司,则是秦婉欣的朋友晴晴他哥手底下的。

晴晴听说她介绍的资源都没合作成,干脆让她哥的公司亲自上。

听秦婉欣说,晴晴和她哥都看了影片的粗剪,对片子很感兴趣。

无论如何,呈星影视第一部院线电影找到了买家。

接下来,就要和观众在电影院见面。

这个认知,让电影的几个主演都心潮澎湃。

他们不太清楚发行经历的那些曲折,但看到电影已经定下的上映档期,都各自期待。

这是集结了他们心血的作品,也是他们每个人的第一部院线“大片”。

他们虽然同时也很忐忑,害怕电影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但他们还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高星这个新人的喜悦自不必说,就其余三个“老演员”而言,他们已经做了太久的配角,而现在他们也可以站在人群中央,成为一部戏的焦点。

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太久太久了。

来吧,《两个蠢贼》!

①这套发行体系参考了一个时期好莱坞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做了改动。根据资料,这似乎和我们国家现在的电影发行体系也差不多。

另外,我们国家现行的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制,实际上2002年左右才正式确立。不过本文是平行世界,做了很多私设,相当于半架空……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希望看文的小天使轻拍~~

话说,真的有人在看么(挠头),单机的滋味真是有种浮华的寂寞啊(扑街作者胡言乱语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