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虽然只是商户,却是久富之家,家中的下人是尽够的,尤其韩琴月身边,一二三等的伺候丫头,没留头的跑腿丫头,掌事的娘子,粗使的婆子……比起石城知州家的小姐也不差。
更别说,沈冰卿和沈青芸姐妹两个侯府小姐出门,跟着的下人也不少。
方才于姨娘是偷偷躲藏在先,才没有被及时发现,这会儿下人们反应过来了,七手八脚就来拉于姨娘,不过是沈冰卿往后退了两步的功夫,于姨娘就已经被按住了。
沈冰卿如今早已不像从前那样胆小,虽然于姨娘形容骇人,她却敢打量过去。
于姨娘浑浊的眼定定地看着沈冰卿,见沈冰卿看她,眼中露出一星欣喜,她整个人动弹不得,只是含混地对沈冰卿喊,“凤儿,凤儿……”
小心翼翼而又带着点哀切。
沈冰卿没听明白,下意识问:“你说什么?”
于姨娘却又换说别的了,眼珠子看看沈冰卿,又看看她之前藏身的那丛万年青,车轱辘似地重复着,“你的,是你的……”
婆子们力气大,用汗巾堵住于姨娘的嘴,任凭于姨娘怎么挣扎扭动,也还是被强拉着离开了。
“那儿有只虎头鞋。”沈青芸方才顺着于姨娘的视线看了两眼,对沈冰卿小声说道。
沈冰卿看了眼那只虎头鞋,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旧物,鞋面的布料陈旧暗淡,蒙着一层脏兮兮的灰尘,不过依然可以看清上面的绣样——上面绣着一朵叠一朵的水仙花。
花样似乎有点眼熟,沈冰卿微微蹙眉。
先前揪出于姨娘的那个韩家大丫头,连忙捡起万年青下面的虎头鞋,递给身边一个小丫头子,朝于姨娘的背影道:“赶紧送回去。”
小丫头匆匆跑上去,把鞋子塞进于姨娘怀里,于姨娘果然立时平和了些。
“姐姐,我有点困了,咱们先歇个午晌吧?”沈青芸轻轻捏一捏沈冰卿的手,说道。
听到沈青芸的声音,沈冰卿收回视线,她略一想就明白,沈青芸这是怕韩琴月因为于姨娘尴尬,所以故意打岔呢,于是也道:“我也有些乏了。”
韩琴月性子娇憨,却并不是个愚钝的,笑眯眯地看了沈冰卿和沈青芸一眼,越发亲热了些,一手挽着一个,说:“于老姨娘是我祖父的姨娘,当年——”
“月妹妹,家丑……”一直默不作声的韩琴心突然出声。
韩琴月微微皱着眉头看了韩琴心一眼,旋即笑着摇头,“卿姐姐和芸妹妹不是外人,说说无妨。”
说来话长。
于老姨娘当初是个唱曲儿的清伶,被人买来送给了韩老太爷,韩老太爷爱听曲儿,便收了于姨娘当个通房,后来于姨娘生下一个女孩儿,就被韩老太太做主抬了姨娘。
再后来,于姨娘与家中请的教书先生有了首尾,经不住教书先生的教唆,竟然带着两岁的女儿跟着教书先生私奔了。
五六年后,于姨娘吃够了清贫的苦,想把女儿还回韩家,自个儿这辈子走错了路,但起码女儿回去还能当个体面的富家小姐。教书先生死活不干,认为于姨娘是看不起他,两人争执不休,有一天趁着于姨娘出门,教书先生在家放了一把火,等于姨娘回去时,家中只剩下一片灰烬。
于姨娘就这么疯了。
……
“于老姨娘的女儿若是还活着,得有三十多岁,论起来是咱们的姑姑,那位姑姑的乳名便是叫凤儿。”韩琴月说。
这等长辈的旧事,小辈们不好评价什么,沈冰卿和沈青芸都只是听着,没有插话。
姐妹几个说着话,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座院子前。
院子里一明两暗,左右各一间厢房,墙角一株玉兰,廊下两盆碗莲,清净雅致,一看就是女儿家的闺阁。
几个姑娘进了正房的小厅,里面早已是收拾好了,且连人手都安排了的,立时就有丫头呈上茶水。
“这是姑姑出嫁之前住的院子。”韩琴月抿了一口润过嗓子,道:“自从姑姑出嫁以后,这屋子日日有人打扫,摆设还跟从前姑姑在家时是一模一样的。”
留着出嫁姑娘的房间,日日打扫,不挪摆设,若是哪一天姑娘回家,便还能跟从前一样住得舒坦。
沈冰卿心中一阵动容,她的母亲韩氏,当真是被舅舅们捧在手心。
可惜,韩氏再也回不来了……
韩琴月见沈冰卿脸上露出怀缅之色,便止住了话头,沈青芸亦是借言观赏院子里的茶花,同韩家姐妹两个一道出了正房。
一时间,屋子里只剩下沈冰卿。
沈冰卿对母亲韩氏毫无记忆,所知道的关于韩氏的事,那都是从下人们或者父亲的口中,一直以来,总是遥远而模糊的。
这是头一次,她觉得自己跟母亲隔得这样近。
沈冰卿莲步轻移,绕过多宝阁,进了韩氏的书房。
书房一面是蒙着绢纱的花窗,一面立着多宝阁与小厅想通,一面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再一面则挂着不少书画。
沈冰卿伫立在画前,想起曾听父亲沈克文评价母亲:长于簪花小楷,擅画工笔花鸟。现在看来,母亲委实当得起这般评价。
那些画都是装裱过的,有院中的石缸睡莲,有院子里的牡丹粉蝶,也有池塘里的荷叶扁舟,多是四时风物,细致精细,栩栩如生。
整面墙的画作中,唯有一副有人物,画的是院中的玉兰树下,两个年轻女子正执棋对弈。
沈冰卿心念一动,想必其中有一个是她的母亲韩氏?
画中两个女子年纪相当,一个是未出阁的女儿打扮,另一个却是挽了发髻,明显是已嫁的女子。
沈冰卿家中有韩氏小像,一眼便认出未出阁的那个是自己母亲,而另一个年轻女子,虽然穿着简素,却生得眉眼英气,气度端华,像是京中的高门闺秀。
好像,有点眼熟。
沈冰卿细细看了阵,终于想起,这画中女子的长相,很像京中的陆大姑娘。
只不过看画纸的泛黄颜色,以及图上韩氏的亲笔题词,这画是十六年前所作。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