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

他们俩商量好之后,当天晚上回老宅那边吃饭,在饭桌上就把这事跟其他人说了一下。

原本他们想得很简单,跟亲朋好友说一声什么时候去吃饭,然后提前一天去订食材就行,在一个星期内把这个事完成。

最好能挑在星期六或者星期日,这样孩子们刚好在家。

黄秀华一听他们说这事,饭都顾不上吃了,马上把挂历拿来翻,翻了半天没翻出个名堂来。

又说要去找道公和神婆算算日子。

赵如月和宁绍明听着都懵了,他们以为在挂历上随便选个适合请酒的日子就行,怎么还要去找道公和神婆?

但是黄秀华神色很眼熟,坚持要去找,该非要让他们两口子也跟着一起去,同时带上他们一家四口不穿的一件衣服去给人看。

宁绍明觉得麻烦,试探地说了一句:“不用去找吧,我们都看好日子了……”

就是想快点,要不没钱入账,他心慌。

黄秀华神色严肃地说:“不行!你不信的话,可以出去问问别人家,那些开店的是不是也这样,别以为这是封建迷信,你媳妇儿三叔家,还是开医馆的呢,他以前也去找人算过才定的日子,你们年轻不懂事,可我们家里的老人要是不提醒你们、不劝你们,别人说起来就是我们的不对了。”

宁绍明看向他爸,见宁达也点头表示赞同,只能无奈地跟赵如月对视一眼,接受了这个安排。

“那到时候跟道公和神婆说,给我们挑的日子近一点……”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黄秀华瞪着眼打断了:“日子都是算出来的,怎么能要求怎么样就怎么样?人家算出来是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

“要是算出来是明年,也得等到明年才能开店?”宁绍明吐槽道,“今年我们一家子喝西北风去呗?”

黄秀华骂道:“你这乌鸦嘴,一整年里怎么可能没有合适的日子,你别说了,明天就跟我去找人,我早替你们打听好了,镇上开店生意好的人,找的都是那两个,你们去了不许乱说话,知道吗?”

她着重盯着宁绍明,直到他再三保证,他去了之后道公和神婆不问,他一个字不说,才放过了他。

明天是星期一,两个孩子本来要去上学,也得给他们请假,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算日子。

第二天一家子跟在黄秀华身后,先去了神婆家。

赵如月进去后左看右看,没感觉神婆家除了每天都会烧香之外,跟别人家有什么不一样。

神婆看起来也跟普通大娘差不多。

黄秀华把他们的衣服交给神婆,听她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话,让人听着似懂非懂的。

然后给了钱,拿到四个被折成三角形的黄符,让他们每天戴着,至少要戴一个月,一个月后不想再戴就烧掉。

那四件衣服经过神婆做法后,再次退回来给他们,让他们回去至少穿一次,往后想穿可以继续穿,不想穿可以随意处理。

全程没提开店日子的事,宁绍明想说话,结果被他妈瞪了好几眼,硬是瞪得他把话咽了回去。

出了神婆的门,他还被训了一顿,他妈看起来就差用个胶布把他嘴粘起来了。

前往道公家的路上,千叮咛万嘱咐,到了地方不许他说话。

到了道公家,衣服没用上,倒是正经给他们算日子了。

最后算出来三个合适的日子,一个是农历润二月二十八,公历是四月十七号。

一般说日子都是从离得近的日子说起。

所以宁绍明没等道公说出另外两个日子,就忍不住说:“就这个日子了。”刚好是星期天六

算完出去又被他妈骂了一顿,嫌他插话太快,害自己没能多听道公对那几个好日子的讲解。

“花一样的钱,别人来一次能听好几个日子的讲解,我们才能听一个,亏得慌!”

宁绍明不懂她为什么那么激动和在意这个:“听那个有什么用,你又不能做道公。”

黄秀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他:“我听了以后别人问起来,好跟人说一说,要不别人问我日子怎么选的,我怎么跟人说?”

宁绍明:“哦,原来是为了回去以后,好跟人唠嗑。”

他算是知道了,来算日子就是他们花钱,给她买一个能跟人八卦的话头,内容不够丰富还不行。

“……”黄秀华被他噎了一下,“你闭嘴,我跟你说不通,懒得跟你说了!”

宁绍明一天之内挨了好几通骂,这一天挨的骂比他以前一年还要多。

不过好在日子定下来了。

四月十七号离现在也就不到十天,他们可以趁着这段时间还有空,好好地拾掇拾掇门店和新家。

刚装修好的房子,只打扫一次可不行,要多打扫几次那些灰才能打扫干净。

趁着开店把新房子也一起收拾好,也免得以后忙起来顾不上。

房子中间的空地,他们可以趁着现在有空,用建房和装修剩下的材料,铺几条纵横交错的小路,把地分隔成小块,也方便以后走路。

分隔好之后,趁着还是春天,顺便把想种的菜和花种下去。

再把门口和右边墙下装了篷布的那一块地方铺上水泥,方便以后打扫。

做完这些,建房剩下的余料就差不多用完了,只剩下一点砖头和水泥。

距离四月十七号也只剩下不到两天。

剩下的那点砖头和水泥,宁绍明原本想在门口砌个灶,可惜也不够,只能作罢。

宁时夏这些天兴冲冲地跟在他们身后当跟屁虫,学校都不去了。

她今年农历三月份才到四岁,本来就还不到去上学的年纪,本地没有幼儿园,小孩们五岁上小学里的学前班小班,六岁上大班,七岁上小学一年级。

他们家两个孩子上学年纪都偏早。

现在女儿还小,不想去学校赵如月也由着她,帮她跟学校请了假。

父母铲水泥、铺水泥,宁时夏也拿个小桶和小铲子帮忙。

他们本来还以为她会捣乱,没想到竟然做得一本正经有模有样的。

赵如月和宁绍明去忙别的事情时,她还会拿个小板凳,守在铺好水泥的地方,驱赶靠近的小动物,不让它们踩到还没干透的水泥地面上。

别人家门口的水泥地面,难免会有个鸡脚印或者狗脚印、猫脚印,他们家的地面一个都没有,只有为了防滑,划上去的横纹。

宁时夏看到家里还剩下的材料爸爸妈妈都用不上了,就说自己想要。

宁绍明想着这孩子跟在他们身边,干活这么多天,对这些东西非常熟悉。

她力气也不小,这种红砖抬起一块很轻松。

应该不会把水泥之类的东西,胡乱往嘴巴里塞、往眼睛里糊,就点头了:“你拿去玩吧,需要爸爸帮忙就说一声。”

宁时夏豪迈地小手一挥:“不用,我自己能行。”

她一本正经地在门口的角落,选了个不挡人走路的地方,在哪里开始搅和水泥。

宁绍明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确认女儿没问题,跟在院子里种菜的赵如月说了一声,就出门找人订羊去了。

今天四月十五号,明天十六号要订的东西太多,能提前一点订的东西,他今天都要提前去订,以免明天事情太多太忙乱。

宁绍明订好羊回来,就看到门口已经垒砌起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

看着不大,高度只比坐着的小孩膝盖高一点,长度目测不到一米,宽度大概有他小臂那么宽,有一小块地方估计是砖不够,是用水泥和一些小石头补上的。

看起来像个鱼池,不过太小了,只能养一些小鱼,用来哄孩子玩倒是不错。

“我回来了!”宁绍明走进家门。

看到女儿蹲在地里帮赵如月点种子,他笑着问道:“小秋,你在门口做的是水池子吗?想在门口养鱼?想养鱼的话只用砖可不行,得在里里外外再糊一层水泥,水才不会漏出去。”

他已经想着要不再买点水泥回来,给女儿把那个小池子糊好。

宁时夏抬头,然后摇头:“不是哦,现在不能告诉你们,我要等哥哥回来,我跟他说好了的。”

“行,那爸爸不问了,等你们揭晓的时候再看看是什么。”

傍晚宁时秋放学回到家,两个孩子回老宅吃饱饭,一个骑着自行车、一个滑着滑板跑到新家。

赵如月跟在他们身后,走到地方就看他们俩蹲在那里,对着今天宁时夏在角落砌的那个小矮池子比比划划、嘀嘀咕咕的。

赵如月也不管他们做什么,兀自走进院子里,给院子里种的菜和花浇水。

浇水到一半,听到两个孩子高声道:“妈妈,我们回家了。”

赵如月头也不抬,应了一声:“路上注意安全,别走路中间。”

听到他们回应:“知道了。”就放心地继续浇水。

宁时秋和宁时夏带着量好的尺寸,跑去找爷爷:“爷爷,你能不能帮我们做一个这么大的铁网?”

嘴甜的宁时夏为了让爷爷答应帮忙,更是张嘴就画了一个大饼:“等铁网做好,我们给你尝尝特别特别特别好吃的东西!”

“好好好,咱们家小夏最乖了。”宁达笑眯眯地夸小孙女一句,才拿起他们给的纸,看了一眼纸上的画和尺寸。

就一个四四方方的网,做起来很容易。

他也不问两个孩子做这个干什么用,就点头应下了:“着急要不?不着急明天再给你们做,着急要,现在就能做。”

“不着急,明天后天再做都行。”

他们的灶台还没晾干呢,做好了也暂时用不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第 62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