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欣然手头的完结小说攒到十三本的时候,系统消失了。
随着倒计时归零,除了记忆,系统的痕迹在她的脑海中彻底归零,同时,她再也无法感受到任何来自于空间的痕迹。
她甚至有一种这些记忆都是自己编造出来的感觉。
但她又清晰地知道,系统确实出现过,也确实消失了。
这意味着以后的她,再也不会重生了,也再也没有读档的金手指,也再没有方便的静止空间可以用了。
但好在,她现在的生活,即使没有系统和空间,她也能够过得很好。
一开始的时候,肖欣然挺不适应的,但是,这种不适应也就三个月左右,肖欣然就适应了一切,人的适应能力就是如此,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
也是系统走了的现在,肖欣然才对自己的重生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但是她几个笔名下的完结小说的收益,就可以让现在的她躺平的同时,还能一年攒钱买两套房子。
现在的肖欣然,算是明白了,原来在积累的时候,只有第一桶金是最艰难的,后面钱多了,是真的可以生钱。
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并不善于投资,所以,肖欣然囤入的,都是目前的时间线来看,可以增值的东西,例如房子,例如黄金。
至于做生意,她并不擅长,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就没有折腾钱去投资什么项目,省得自己赚不到钱不说,还落得血本无归的下场。
人只能在自己擅长的赛道发光发热,也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之内的钱。
所以,即使现在的生活完全没有压力,大概未来也能够安逸躺平,但肖欣然依旧没有放弃个人的成长。
她依旧醉心于文学创作,并立志这辈子都在这个领域深耕,希望自己能够写出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只是比起以前的速度,她现在的速度慢了许多,也渐渐开始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她为此专门开了一个小号,用来安放这些练笔的作品。
如她所愿的一样,这个小号因为没有读者基础,所以她发表的小说下面的小说读者寥寥,更没有什么评论。
因为她没有刻意地去迎合市场,写的又是偏小众的题材,所以这本书的数据直到完结,也没有什么起色。
肖欣然对此并不意外,也没有被打击到。
写了那么多本小说,她也知道,自己写的东西一定会扑的,但不影响她想要把这些东西写出来的心情。
其实写作的常态就是孤独,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符合大众的口味。
事实上,这才是网络小说的常态,大部分的作者都是如此,没有办法做到自己书写出来的文字,每一本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但有些时候,写作并不是为了市场,而是为了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肖欣然就着抱着这样的心态写了目前的这篇小说,这是她目前为止写得最痛苦,也写得最享受的一本。
当她选择坦诚,选择直面自己的所有的丑陋,她发现自己的失眠症状不治而愈。
有些时候,人类的身体问题,其实就是情绪的问题。
在写作的过程中,肖欣然对此早有预感,也并不意外。
不过,写完这一本书,时间已经来到了这一年的秋天。
算一算,她已经来京市有将近十年了。
在这里,她看了好多场雪,爬了好多的山,渐渐地,她对于京市的印象越来越清晰,对于家乡的印象越来越模糊。
她对于家的记忆大多不好,因此,她的内心并没有太多的留恋。
也许,这也是她的记忆模糊得那么快的原因,明明她在那里经历了那么多次重生……
比起那些不愉快的回忆,她更愿意一切向前看。
秋天的京市美景如画,肖欣然趁着这个好时节,选择了一个工作日,错开旅游高峰期,去登山。
她一早就起了床,洗漱完毕,涂了护肤品和防晒霜,还给自己化了一个淡妆,今天心情不错,她也想要美美地在外面玩。
肖欣然所有的化妆技巧都是在网上跟博主学的,网络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发明,能够让人接触到以前解除不到的信息。
收拾妥当以后,她背好自己的小背包下楼吃早餐。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一小包便携湿巾,出汗的时候用湿巾擦一擦更舒服。还有一包纸巾,一小瓶水以及一把遮阳伞。
爬山的这一路上都有小卖部,不用负重前行,她选的都是轻巧的行李,就连遮阳伞都只有一个苹果重,据商家所说,是新型的碳纤维材料。
水也是四百毫升的小瓶装,反正饮水喝完一路上都可以买,不用给自己增添额外的负担。
肖欣然现在不管是短途还是长途旅游,都尽量选择轻装简行,反正缺什么东西的话,都是可以直接在路上补充的,这年头的物资丰沛,不用担心补给问题。
等她下楼的时候,楼下的早餐店早就坐了好多人了,有上学的学生,也有上班的上班族,还有晨练的老人,热热闹闹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才是初秋,中午的太阳依旧毒辣,所以肖欣然起了一个大早,玩累了中午正好在山上的餐厅解决午饭问题,还能吹吹风,看看山上的好风景。
虽然店里坐着这么多人,有些肖欣然还感觉有点眼熟,似乎遇到过好几次,但,她一个也不认识。
在这里独居以后,肖欣然性格里独来独往的那一部分性格越发地凸显,她不喜欢人际交往,只喜欢一个个行动。
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她感觉最自在的时候。
当然,在人堆里,只要没有人注意到她,她也是很自在的。
而且,肖欣然没有自我感觉良好的脾气,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长着一张平平无奇的脸,自然不会有人注意到她。
她的作息时间和别人也不太一样,这样就决定了她和大部分人没有交集。
肖欣然默默地,端着自己点的一份青菜虾仁包,一份酱肉包,一份凉拌小菜拼盘以及一碗小米粥,找了一个座位坐好。
一份包子有三个,肖欣然自然是吃不完的,她最终只吃掉了三个,早知道,应该只点一份的,她还是没有彻底改掉这个眼大肚小的毛病,现在,还没有空间给她装东西……
这包子要是装在背包里捂着挤压着待上一天,那晚上回来基本就没法吃了,这些包子,还是得冻回家里的冰箱去。
至于丢弃,肖欣然的脑海中就没有闪过这个念头,她一向是一个节约的人,毕竟挨过饿、受过冻,她做不到浪费。
这家包子店的早餐皮薄馅大,她经常一有时间,想念这一口了,就喜欢来吃。
肖欣然想了想,索性又点了一份青菜虾仁包,一份牛肉大葱包,一份鲜肉包打包,这些都是她平时爱吃的,她还买了几头店里的糖蒜一起,把这些东西都带回家冻起来,才再次出门。
反正也就耽误十几分钟的时间,她又不赶时间,耽误得起。
回到家以后,肖欣然把东西放好,看了看时间,已经很接近上下班高峰期了,她干脆又等了等才出门。
想着,现在要是出门的话,肯定要和上班的人挤在一起,她可是受够了上班高峰期的拥挤了。
这般等了一段时间,肖欣然已经看完了小半本书,才有准备出门,但……
肖欣然看了看外面已经升起来,开始上温度的太阳,取消了今天的出行计划。
还是明天再去吧!
反正,她也没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收拾妥当坐在地铁的肖欣然,重要踏上了爬山的行程。
京市的气候干燥,即使是清晨,空气中也没有太多的水汽,微风过处,是清新甘冽的感觉,风里带了几丝野花的清香,夹杂着鸟鸣,让人只觉心境通明。
远处的古建筑在红枫叶后若隐若现,楼顶的琉璃瓦在阳关下熠熠生光,带着历史的厚重与端美。
肖欣然在这里已经爬过很多次山,每次来却是不一样的心境和感受。
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是刚刚工作的时候。
已经在京市安家的她,终于不再需要再景区摆摊奔波,她也终于能够像个游客一样,登高观赏美景,在山顶俯瞰这个她花了无数努力才安定下来的城市。
那一刻,肖欣然的内容是激动的,同时,她也在内心慢慢勾勒着未来的样子,默默许愿,希望自己能够过得更好。
现在的她,应该算是做到了吧?
思绪飘飞间,肖欣然已经将路程走了一半。
她在半山腰的休息点,先找到厕所解决了一下个人问题,这里的景区的建筑设施都非常完善,这也是肖欣然爱来玩的原因。
走了一半的路程,说不累是不可能的,肖欣然在小卖部买了一根烤肠,她总觉得车站和景区的烤肠似乎有种魔力,即使你没有很想要吃,你也会忍不住去买。
这就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存在。
肖欣然吹着风,慢条斯理地咬着烤肠,果然味道不怎么样,没有自己在家做的肉肠好吃……
她一边吃着,一边还在心里默默点评,并且决定明天早上就起来做点肉肠来吃吃。
家里正好有现成的肉和肠衣,做起来也不费事……
她吃完烤肠,第二日的规划也已经出来,肖欣然拍拍手,继续往山顶上爬。
来都来了,自然要登顶成功才行。
抱着这样的心态,肖欣然继续奋斗。
因为在家乡早就走惯了山路,京市这整修好的山林台阶,在肖欣然的脚下就跟玩似的容易爬。
肖欣然的脚步轻盈,呼吸平缓,只有头顶的细小汗珠,显示了她已经爬完大半路程的事实。
一路上,肖欣然看到了好几个耍赖的小孩,最后被父母背着或是抱着走了。
这个时候的人类幼崽一点也不可爱,撒泼、哭闹和打滚齐齐上阵,听得人脑袋嗡嗡地晕。
肖欣然加快了脚步,快速地远离了是非之地。
即使大部分的路程肖欣然爬得不快,也在一个半小时以后成功来到了山顶。
肖欣然在这里歇了歇,看了看高出的风景,用拍立得拍了几张照片留恋。
这些照片她是用来记录生活、做手账用的,她有几本手账本,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记录内容。
做手账的过程和写作带给她的感觉是一样的,能够让她的内心充满宁静。
为了更好地输出和表达,她还学了绘画,一开始只是自学,但她很快发现,自学的局限性太大了,索性给自己报了一个绘画班。
这种纯靠兴趣支撑的班,给肖欣然的感觉还不错,她也不需要太多的专业,只是速成似的学了一些绘画小技巧。
三个月后,她已经能够画出自己喜欢的绣球,看着自己还很生涩的画作,肖欣然心情挺好的,她绘画只是为了取悦自己,现在这样就不错。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