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你这贴的瓷砖有空鼓,你自己听听。”
“小妹妹,我都做了十多年了,有经验,你再听听嘛,我敢打包票,这点真的没有问题。”
……
肖欣然没有多说,回头看了看身后装修公司陪同验房的工作人员,把自己刚刚需要返工的意思又重复了一遍。
她签的合同是跟装修公司签的,有什么不满意也应该要求他们整改。
至于这在现场的师傅,倒是她刚刚多嘴了……
因此在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以后,肖欣然马上找准自己的沟通对象。
她装修的房子那么多套了,自然有足够的新房装修经验,这些人无非是看她面嫩,又是个女孩子,以为她好欺负罢了。
只要她咬定自己的态度,这些人只要想赚钱,就不敢造次。
肖欣然知道,但好久没有做这样的扯皮工作,还是不太习惯。
不过,这个新家她本来就抱着很高的期待,自然不想自己的想法被破坏。因此,即使这实施的过程中间会闹一些矛盾,她也不想要让步。
很多社会上的老登,之所以在年轻女孩子面前蹭鼻子上脸,也就是觉得她们温柔又文弱,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更懂道理,更好欺负罢了。
肖欣然自然也不惯着他们。
她也不怕麻烦,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这件事情,放在哪里都是有理的。
最终,在她的据理力争之下,用了小半年的功夫,新房的装修终于如愿顺利完成。
她又打扫好卫生,将新房通风了几个月,这才在新年来临之前,搬进了这套她期待了很久的房子。
除了搬家这件喜事,今年最值得人高兴的事就是——她装修了这套房子的同时,也还清了这套房子的房贷。
这是丰收的一年。
既然高兴,当然要犒劳自己一番,肖欣然在年节金饰打折的时候,给自己买了一个大金镯子。
自从发现钱的好处,她也欣赏起来大金镯子的美好。
这东西,宽裕的时候可以当首饰,逃难的时候可以当盘缠,再好不过。
逃出来这一年半的功夫,她就靠着自己的能力在这个北方城市立足,离原生家庭远远的。
那些曾经的噩梦,她终于不用再担忧了。
新房的布置,肖欣然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的。
三室两厅两卫的格局,被她规整成了两室两厅两卫。
客餐厅被她放在了一起,更显通透。
厨房的面积被拉大了一倍,包含进了生活阳台和一小半餐厅的面积。
两个卫生间,一个用作洗衣房,一个里面安置了浴缸,都被她安排得明明白白。
最小的卧室和主卧打通,做了衣帽间,次卧则做了书房。
露台上,她留出了一半的面积搭建了阳光玻璃房,一半则保持着露天。
现在,玻璃房和露天区域都被规划好了用途。
玻璃房的旁边搭建了一个小亭子,修建了简易的厨房设施,这是她的烧烤区域。
其他的空间,则被分成了花卉种植区和蔬菜种植区。
露天阳台放了一些北方的耐寒品种,包括这里的特产大樱桃,她也种了两棵,不知道能不能如愿吃上果子。
阳光房里,现在安置着的,有很多她担心在这边过不了冬的香草。
例如九层塔之类的,也不知道这阳光房能不能在冬天救得了它们的小命。
为了保住它们,即使是这里,她也安装了暖气片。
在租房的房东阿姨爽快退了房子以后,肖欣然就拉着一个行李箱,背着一个小包,带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行李,住进了这格局和装修都符合她心意的新家。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肖欣然也和这个同样姓肖的房东阿姨处成了好朋友。
肖阿姨是这座城市的土著,家里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拆迁房,因为子女都不在这座城市工作,这些房子都是由肖阿姨打理。
“这里的房子不值钱,我家姑娘劝我卖出去算了,我年纪也渐渐大了,管理不动了,今年准备除了自己住的,其他都挂出去算了。”
平时没有事的时候,遇上肖欣然交房租,肖阿姨也会零零散散跟她聊一些自己的情况。
可以看出来,因为没有留在子女身边,肖阿姨有些孤单寂寞,所以遇到一个顺眼的姑娘,她就有点健谈。
肖欣然安安静静听她唠叨,她不讨厌这种感觉。
从家人身上没有感受过的家的温馨,倒是从一个房东大姨的身上感受到了。
等知道她不租房是因为买房的时候,肖阿姨由衷地为她高兴,还给她送了一套精致的餐具。
餐具是剔透的骨瓷,上面描绘着各种精美的缠枝纹饰,肖欣然一眼就喜欢上了。
“是我们女儿带来的,她们那边的陶瓷厂做的。”
提起儿女,肖阿姨的脸上有些眉飞色舞。
肖欣然看着,有片刻失神,她认识肖阿姨以后,才知道,原来真正的妈妈是这样子的。
得知肖欣然在这里定居以后,两人就时不时地联系一二,倒是给了肖欣然几分烟火气。
她一向冷淡,前世直到最后,她也就只和编辑有两分熟络。
这一世的情况也是差不多。
即使现在信息便利,想要联系上谁并没有那么困难,肖欣然也并不想联系谁。
小时候玩耍的小伙伴基本和她境遇相似,大部分都当了妈,被困在那个泥淖里挣扎不出。
有些自己适应了那个环境以后,还想把别人也拉下马。
她没有太多的怜悯心,更不是一个圣母,自觉没有救人的能力,能够好好拯救自己就不错了。
虽然住进了新家,也没有房贷的压力,但是肖欣然码字的速度依旧没有降下来。
她不知道网络文学的红利期什么时候结束,所以她无法停下来。
因为是重生在自己的初始时间线,现在的她,对于未来的发展和境遇也是一片模糊的,只能摸索前进。
这种久违的不确定感鞭笞着她努力,她依旧保持着双开连载的节奏。
卖出版权的那篇小说的修改也接近尾声,这是比她一开始发表的版本成熟了许多的版本,修改了很多个剧情的逻辑问题,使整个故事更加地完整。
肖欣然又检查了半个月,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了,才以连载的状态,一天六千字地发表了。
对于网络小说来说,维持着合适的连载节奏,才能更好地积攒人气。
不过,这本小说发表以后,和前世一样,不温不火,一个月大概能给她带来一千块左右的收益。
这次,也没有来买版权的公司。
但卖出版权这件事,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肖欣然本来就抱着会一无所获的心态来做这件事的,这本书也不是她的第一选项。
所以,面对着这样的结果,肖欣然也没有太过于失望。
她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眼前这两篇自己大爆过的小说上。
经历过市场检验的作品,这一次依旧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她看着数据一天天起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给她赚到了超过一百万的收益。
这个数据是肖欣然都没有预料到的,网络小说的读者在逐年增多,现在的读者基数比她当年刚刚发表网络小说的时候,要大多了。
她也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网络的威力,这根网线,把千千万万的人联系起来的同时,也把数不清的财富汇聚在了一起。
这个市场的体量,远超她的想象。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肖欣然,干劲更足了。
她意识到,现在的自己正处在这个时代的最大风口上,她必须抓住这个机遇。
肖欣然除了维持着极大的创作字数,也没有故步自封。
她早上和下午保持着很快的码字速度,一直到每天的下午六点结束。
到了晚上,她就开始扫榜,重点看榜单上和自己一样的同类题材,看一下别人的行为构思和优秀之处。
同时,她也会为自己接下来要写的题材做准备,看一些相关的题材的小说。
这项工作,从她七点钟吃完晚饭后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钟结束,中间除了喝水上厕所的时间,其他的时候,她都在专心看热门题材的小说,并对小说进行拆解。
这项工作繁杂,但肖欣然因为本身就热爱这些,倒是也能找到很多趣味。
到了晚上十点钟以后,她就会锻炼半小时,然后洗澡、洗漱,十一点钟准时就寝。
等第二天早上六点钟起床以后,又继续第二天的码字工作。
如此周而复始的工作,其实挺枯燥的,但肖欣然不知疲倦,她想要赚钱,赚很多钱,足够自己下半辈子衣食无忧躺平的钱。
而且,现在她的身体才二十岁,正是年轻力壮,最能熬的时候,要是不把握住这大好年华,难道要等自己精力不济的时候,才开始想着去拼搏,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做着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她不知道疲倦,并不觉得自己过得有多累。
特别是数据好的时候,来自于读者的正向肯定,让她更觉得自己打了鸡血。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赚钱,没有比这更理想的职业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