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明瑶称为杨婆婆的店家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身边带着一条黄狗,这个时间她大概也是要收摊回家去了,听了曲明瑶来吃面也没嫌麻烦,乐呵呵地应了一声,就掀开锅盖去煮面。
“杨婆婆做的面很好吃,顾娘当初也是吃了杨婆婆做的面,后来才执意劝杨婆婆开个面馆的。”曲明瑶一边接过杨婆婆递来的米酒一边对秦弈解释道。
顾娘是个面冷心热的人,看上去不好相处,但实则却帮扶了不少邻里乡亲。杨婆婆就是其中一个。
杨婆婆是西北逃荒而来的难民,当年华兴与北域几番作战,征兵的队伍将杨婆婆的丈夫和儿子拉上了战场再没回来,杨婆婆中年守寡,为了活命只能一个人跟着难民的队伍一路南迁。
杨婆婆已然是中年妇女了,却依旧精干,从西北蛮荒之地一路跟着队伍走到柳州一代,有不少体质孱弱的难民在半路殒命,杨婆婆竟一直撑到了柳州。
因为水土不服的缘故,杨婆婆一到柳州就一病不起,难民人多,且都是家破人亡才出来讨活头的,自然不肯为杨婆婆一个人停下进程。
那时正值严寒隆冬,杨婆婆大概也以为自己熬不过这一劫了,她没有开口挽留和求助同行的人,一个人默默离开了大部队。
杨婆婆本想着在柳州将养一段时日,若是能好过来,便皆大欢喜,若是熬不过这一劫便也认命了。
杨婆婆没有钱住在柳州城里,只能在城外的难民营里住着,难民营都是些没钱住房的贫苦百姓,杨婆婆凭着自己年轻时的精壮能干竟也将日子过得不错。
正巧那一日顾娘接了城外郑员外家的生意,去郑员外府上给郑老夫人过寿,回来时遇上了大雨,顾娘怕城门下钥便急匆匆地往回赶,金升泰搜刮民脂民膏,柳州城内在他的治理下都不甚太平,更不要说城外的路了,城外的土路本就不平整,下了雨路上更是泥泞,顾娘一不小心就扭到了脚,被同样淋雨的杨婆婆遇上了。
杨婆婆从前也是个热心能干的人,二话不说帮顾娘背着琴,又腾出一只手来搀着顾娘,两人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了难民营。
杨婆婆看顾娘面色发白,便知道顾娘定是没来得及吃上饭,自己用身上的值钱物什跟外头的人换来了两条小黄鱼,杨婆婆就自己下厨,给顾娘做了一碗黄鱼面吃。
顾娘也明白住在难民营里日子定然也拮据,坚持给了杨婆婆些银子糊口,这才接下了杨婆婆的面。
不想杨婆婆好似在厨艺上颇有天赋,西北是没有黄鱼的,杨婆婆也是第一次弄黄鱼,做出来的面竟然格外鲜美。
顾依陨见天色暗下顾娘还没回家也着急,亲自到城门口等着,碰上了难民营里杨婆婆送顾娘出来。
顾娘养伤这些时日,顾依陨为了感谢杨婆婆也经常过去难民营看望杨婆婆,久而久之便知道了杨婆婆的事。
顾娘知道后亲自去找杨婆婆,问她愿不愿意在柳州城留下来,杨婆婆将养一段日子也逐渐调好了身体,适应了柳州的天气,加上过了半个月她再想追上曾经的乡亲也难了,索性就答应留下来。
杨婆婆虽然愿意留下,但又担心没有糊口的生意,想了想还是开口向顾娘求助。
顾琴也极有经商头脑,当即就想起了杨婆婆做的黄鱼面来,便建议杨婆婆将黄鱼面发扬光大,顾娘一个人在家里凑了些银子,变卖了自己本就不多的首饰,凑出了一笔银子给杨婆婆租下了一间门脸,让杨婆婆从难民营里搬了出来。
杨婆婆自己也争气,每日起早贪黑,没多久就将生意运转了起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