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爸的小卖铺

郝哲的资金注入,让小乔的手头顿时宽裕起来。

商标的注册非常顺利,等她回到家,却听到了一个奇怪的消息。

村头小卖铺要关门了!

小乔心想,这不可能啊。

那可是关峪村唯一的小卖铺,地理位置优越,里面的东西也是应有尽有,一家独大啊。

想起以前村里小卖铺,三四家呢。小时候,小乔她们还尝到过两家小卖铺恶性竞争的利好。

记得每到夏天,小乔这些孩子们总会去小卖铺里买冰棍吃。

然后有两家小卖铺就扛上了,一家卖一块钱五支冰棍,另一家就卖一块钱六枝。

村里的孩子就像是一群快乐的蜜蜂,两家来回跑,同样的零花钱,买了更多支冰棍。

不过好景不长,这两家店后来都相继关门不干了。孩子纷纷长大外出打工,只留下日渐年老的父母,种着几亩田地,过着休闲的小日子。

所以,现在村里唯一的小卖铺,一家独大,没有啥竞争对手,多好的处境啊。

小乔只能问关妈原因。

关妈虽然不爱讨论别人家的八卦,但这户人家也不算外人。

他家和小乔家还没出五服呢,祖上是一家人。

关妈叹口气,慢慢说起这家的事情:“他儿媳妇要离婚了,都已经走了一回了。这次回来,又接着闹。小卖铺是干不下去了,这不打算等小两口离婚,儿子就去外地打工,两孩子留给公公婆婆照顾。你大爷爷和大奶奶还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这小卖部就没心思干了。”

小乔听了心下唏嘘,哎,现在这年轻人离婚的太多了。

就是关妈说的这个哥哥,都已经是第二次离婚了。

至于为啥离婚,这种事外人也都是捕风捉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真正的原因。

不过小乔到是想起了一件事,和这小卖铺有关。

以前,小乔经常问过老爸,他有没有什么愿望。

关爸那时候还年轻,农闲时就外出打工,挣些钱补贴家用。

农活很累,而在外面打工更累。

老爸就常说:“我能有啥梦想啊,只要你们几个好好学习,以后别和我一样干这辛苦活就行。”

小乔则不赞同,“老爸,我说的不是这个。是等我们都长大以后,不用你外出打工了,你想干啥?”

面对小乔他们几个好奇的眼神,老爸有一次认真的想了想:“那就开个小卖铺吧,自己想吃啥就卖啥,然后再买一辆四轮车,不用考驾照的那种,拉着你妈去赶集,走亲戚。等你弟弟有了孩子,还能接送孩子上学。”

老爸的语气很平淡,而简单的几句话,就是他心中最简单的梦想。

明明那么简单,可是老爸至今仍然在为孩子们挣钱,攒钱,而没有想着实现自己的梦想。

或许,他也就是那么一说,毕竟,孩子们过得好,才是他最大的梦想。

不过这一次,小乔决定帮老爸实现这个梦想。

说干就干。

现在小卖铺还运营着,听老妈的意思是,如果他家不干了,村里也没人愿意干。

原因嘛,也很简单,就三个字,不挣钱。

现在村里人少了,买菜买生活用品还可以去集市,或者网购。总之,小卖铺不怎么挣钱。

这也是那家哥哥在离婚后,选择外出打工的原因。

挣不挣钱不重要,小乔只是想让老爸实现他的梦想。

她悄悄的建了一个群,哥哥姐姐还有弟弟一起拉进去。

在群中把她的想法一说,立马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咱们一起凑钱吧,小乔你去问问大约需要多少钱。”哥哥说完,姐姐补充道:“正好要过年了,当做送给老爸的信念礼物!”

现在小卖铺的房子是租的,店里的货物基本上处理的七七八八了。

原房东还愁没人接着租呢,没想到就来了个关小乔。

这件事比想象中还要顺利,所以当晚小乔就签订了合同,交了租金。

当小乔把合同拍到关爸面前时,他直接震惊了。

拿着合同左看右看,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那就是随便一说,你们竟然还当真了。这钱真的已经交了?哎呀,店里也没货了?”

小乔笑道:“当然了,租金已经交了,第一批进货的钱也都在这张卡上。”

说着小乔拿出一张卡,“这可都是我们几个的心意,就当做是送你和老妈的新年礼物了。”

说着小乔把卡递到关妈手里,“老妈管钱,老爸干活,完美!”

现在天气渐冷,田间也没活了。

关爸和关妈就像小孩子一样,要在小卖铺开业前,去其他的超市转一转,自己找找进货渠道。

老两口不仅去了青萍镇的超市,还特意去了安市转了一圈。

等小乔养的第一批鸡下蛋的时候,关爸的超市也正是营业了。

关爸果真如自己所说,除了一应的生活用品,进了超级多的零食。瓜果蔬菜,糕点速食,还有书籍和玩具。在小乔的鼓动下,关爸还进了一批冬季睡衣。

和其他超市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只有在这个超市里,才能买到小乔养鸡场的鸡蛋。

关爸的小卖铺,名字就叫做关爸的小卖铺。

小乔觉得,这名字,很飒。

关爸的超小卖铺里,只卖小乔关峪家养鸡场产出的蛋,不在外面进鸡蛋。

价格肯定比普通的鸡蛋贵一点,毕竟成本不同,营养价值也不同。

每天,晓玉和她妈妈会捡拾山上的鸡蛋,然后由关爸运下山,放到小卖铺中。

最开始,很多人都并不愿意多花钱买这种鸡蛋,毕竟庄稼人挣钱不容易,啥样的鸡蛋不是一样吃啊。

但架不住大家好奇啊。

这鸡蛋卖的贵,到底是真好还是假好呢?

为此,小乔还专门去特定的机构做了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张贴在店里。

虽然一开始大家并不是很买账,但还是抵挡不住好奇之心。

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孕妇和老人这种特殊人群的,还是愿意买来尝一尝。

蛋黄颜色黄而纯,肉眼都能看出与普通鸡蛋不同。吃起来就更不用说,口感细腻,味道更好,吃过的人都觉得很不错。

其实大家对这鸡蛋放心的很,毕竟这鸡群就在后山之上。他们偶尔也会去西山养鸡场转一转,看一看。

鸡贼的人还会偷偷问晓玉,平常都给鸡喂什么。晓玉智商有损,可不会说谎。

芦花鸡挺认窝,它们习惯了在鸡舍及周边下蛋,这让晓玉和晓玉妈妈捡蛋的工作大大减轻。

村里人也奇怪,他们在山上转来转去,竟从未捡到过鸡蛋。

山上的母鸡数量有限,每日的产蛋量也不固定。

所以小卖铺里的鸡蛋,从最开始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也就两个星期左右。

这鸡是有了销路,可这鸡肉呢?

山上的公鸡肯定要卖掉一些。

因为近亲繁殖,对鸡群不利。如果任由这批公鸡和母鸡在一起,受精后的卵进行孵化,那么芦花鸡就会一批比一批小,优势渐渐消失,养鸡场势必就会赔本。

所以小乔在芦花鸡下蛋开始,就想把公鸡逐渐卖掉。

她既想找一个稳定的出货渠道,又想不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

可人家都有自己固定的进货渠道,而且小乔的定价又高,自然是不好找到销售商。

一时间,小乔竟然陷入了僵局。

既然着急也没有用,她反而想开了。

决定上山抓鸡,让自家的亲朋好友都尝一尝。

前世,小乔常年在外工作,回家也很难有去亲戚家做客。

小时候,她最爱走亲戚。

过年的时候,一天去一家,这样天天天都有好吃的,顿顿都有鱼有肉。

二姨家做饭最好吃,舍得放油放肉,且二姨喜欢用大锅土灶做饭炒菜,下面烧柴火,那味道真的是一级棒。

即便是冬季最常见的白菜豆腐汤,大锅做出来的也别有一番滋味。

自家菜地里种的白菜,白帮青叶,嫩嫩的黄绿色的白菜心,切成大块。

然后在走街串巷的商贩手里买几块豆腐。

做菜时,切几块猪肉,油热葱花爆香,再加入生姜、猪肉块,翻炒几下,放入白菜,加上调味料,最后加水和豆腐,小火慢炖。如果家里还有粉条或者粉皮,放进去会更好吃。

小乔就喜欢吃粉皮!

大姨家的菜不好吃,倒不是说大姨吝啬,而是她手艺不太行。每次放很多油,鸡蛋也舍得,可菜就是不好吃。

姑姑家的菜是最好吃的,因为姑父是个大厨。

听说小乔要带着自己养的鸡来做客,亲戚们对小乔可是非常的期待。

毕竟关妈和他们说了不止一次,这鸡怎么养的,每天吃什么,多么能飞能跑。

他们也都去过西山好几次,亲眼看着那群芦花鸡,喝着山泉,在草药田和山林中觅食,还不时飞上树。

二姨说,这鸡翅肯定好吃!

小乔家的鸡肉,当然没辜负大家对它的期待。

肉质紧实,肥而不腻,鸡汤色泽金黄,唇齿留香.小乔自愧语文没有学好,肚子里想不出更多的词汇来形容,只能用用两大碗的饭量,以实际行动说明这鸡的美味。

走了一圈亲戚,这年,马上就要到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