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乡音

溪口镇的冬天带着特有的湿冷,清晨的雾气像薄纱一样笼罩着青瓦白墙的老房子。徐嘉庆被窗外麻雀清脆的叫声唤醒,推开老旧的木窗,湿润的冷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

隔壁单元的二楼窗户也开着,许源正站在窗边看书,晨光在他身上镀了一层柔和的金边,书页在微风中轻轻翻动。

“这么早就起来看书?”徐嘉庆用流利的闽南话喊道,声音在清晨的寂静中格外清晰。

许源抬起头,露出一个浅浅的笑,阳光在他睫毛上跳跃:“习惯了。”他的闽南话带着点生硬的腔调,但已经比刚回来时流利许多,每个字都咬得很认真。

早饭时,徐嘉庆端着印着青花的瓷碗蹲在门口喝地瓜粥,热气腾腾的粥温暖着冻僵的手指。看见许源和他父亲从楼道里走出来,许明远用带着口音的闽南话和徐嘉庆打招呼:“嘉庆,这么早食饱未?(吃过了吗)”

徐嘉庆笑着点头,碗里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食饱啊,阿叔你们呢?要不要来一碗?今早的粥特别香。”

许源站在父亲身后,轻声用不太标准的闽南话说:“食饱了。”他的发音还有些生涩,但眼神很认真。

徐嘉庆忍不住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你的闽南话有进步啊,昨天还把‘吃饭’说成‘七饭’呢。”

许源耳根微红,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衣角:“还在学。”

上午九点,阳光透过老式的木格窗,在书房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徐嘉庆抱着物理书去找许源复习功课。许源家的老房子收拾得一尘不染,但处处透着年代感——斑驳的墙面、吱呀作响的木地板、还有那张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旧书桌。

木桌上摊着物理竞赛的教材,旁边还放着一本边角已经卷起的《闽南话常用语手册》,书页间夹着不少便签。

“你还真在学啊?”徐嘉庆拿起那本手册翻看,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拼音和笔记。

许源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小时候回来少,现在想多学点。”

徐嘉庆眼睛一转,计上心头:“那我教你,报酬就是帮我讲题,怎么样?包教包会,童叟无欺!”

于是,一个奇特的互教互学模式开始了。徐嘉庆用生动形象的闽南话讲解当地风俗,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许源则用清晰的普通话分析物理难题,笔尖在草稿纸上流畅地演算。两种语言在老旧的书房里交织,竟有种奇妙的和谐。

“这个字读‘lim’(喝),”徐嘉庆在纸上工整地写下一个“饮”字,“比如lim te(喝茶)。来,跟我念——”

许源认真跟读,嘴唇微微噘起:“lim te。”

“不对不对,”徐嘉庆凑近纠正,呼吸几乎拂在许源脸上,“舌头要卷一点,像这样……”他示范着发音,没注意到两人距离有多近。

许源突然不说话了,耳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徐嘉庆这才意识到距离太近,赶紧坐直身子,假装咳嗽一声:“那什么……继续讲题吧。”他感觉自己的脸颊也有些发烫。

午后,阳光暖洋洋地洒在青石板路上。徐嘉庆带许源去镇上的老街散步。路面湿漉漉的,反射着天光,两旁是斑驳的木门店铺,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食物香气。卖仙草冻的阿婆看到徐嘉庆,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嘉庆仔,带朋友来啦?”她的闽南话带着浓重的乡音。

徐嘉庆用流利的闽南话回应,语气亲昵:“是啊阿婆,来两碗仙草冻,多加冰!”

阿婆一边舀仙草,一边打量着许源:“这少年郎生得真俊,会不会讲咱的话?”

许源紧张地站直身子,用生硬的闽南话说:“会晓讲淡薄(会讲一点)。”他的发音不太标准,但态度很认真。

阿婆哈哈大笑,往碗里又多加了一勺仙草:“有志气!阿婆请你吃。”

坐在老榕树下吃仙草冻时,细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两人身上。徐嘉庆笑着说:“你刚才那句讲得不错,就是‘淡薄’的音调有点跑。”

许源松了口气,用勺子搅着碗里的仙草:“练习了很久。昨晚对着镜子练到十一点。”

“其实你不用勉强自己学,”徐嘉庆说,“大家都听得懂普通话。”

许源摇摇头,目光认真:“我想学。”他的视线落在远处连绵的青山上,“这里也是我的家乡。”

傍晚时分,夕阳把溪水染成绚烂的金色。两人坐在溪边的石阶上复习功课,潺潺的水声像自然的背景音乐。徐嘉庆用闽南话背诵着物理公式,许源安静地听着,偶尔纠正他的发音。

“你小时候经常回来吗?”徐嘉庆突然问,把一颗石子扔进溪水,看着涟漪一圈圈荡开。

许源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很少。父母工作忙,都是爷爷奶奶去城里看我。”

“难怪闽南话不太流利。”

“嗯。”许源轻声说,目光有些悠远,“所以现在想多回来看看,多学学家乡的话。”

徐嘉庆又扔了一颗石子,这次扔得很远:“以后寒假都可以一起回来。我教你闽南话,你教我物理,怎么样?”

许源转头看他,眼睛在夕阳下特别亮,像盛满了碎金:“好。”

晚饭后,徐嘉庆的爷爷奶奶在院子里摆开茶具。老榕树下,茶香袅袅升起,混着夜来香的淡淡气息。看见两个孩子散步回来,奶奶用闽南话热情地招呼:“来饮茶啦!今仔日买着新鲜的铁观音。”

许源这次回答得很流利,虽然音调还有些生硬:“多谢阿嬷(奶奶),铁观音真好香。”

四人围坐在石桌旁,爷爷用带着口音的闽南话讲起镇上的老故事,手舞足蹈很是生动。徐嘉庆时不时插话补充,把爷爷说的古早话翻译成许源能听懂的词。许源安静地听着,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看表情就知道他在努力理解,时不时还会问一两个词的意思。

“阿源仔,”爷爷突然用生硬的普通话问,每个字都咬得很重,“在学校照顾我们家嘉庆没有?”

许源认真点头,眼神真诚:“有的。嘉庆很优秀,经常帮我。”

徐嘉庆在桌下轻轻踢了许源一脚,用闽南话小声说:“别瞎说。”

许源看着他,眼里带着浅浅的笑意:“实话实说。”

夜色渐深,月光如水银般洒在小巷里。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往回走,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路过一家还亮着灯的小卖部时,徐嘉庆买了两瓶汽水,递了一瓶给许源:“请你喝,奖励你今天闽南话进步神速。”

快到楼下时,许源突然用闽南话说:“多谢你。”他的发音比之前标准了很多。

徐嘉庆愣了一下,汽水瓶上的水珠滴落在手背上:“谢什么?”

“教我讲家乡话。”许源的发音还有些生涩,但每个字都说得很认真。月光下,他的眼睛亮晶晶的。

徐嘉庆突然觉得,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许源的陪伴,连熟悉的家乡都变得不一样了。乡音不仅是语言,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正悄悄连接起两颗年轻的心。而寒假,才刚刚开始,他们的故事,还很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