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阳春四月,微风和煦,阳光刚好。
祝明悦忙碌中微微抬起头,入目是一片澄碧万里无云,远山含黛,让人没来由得心情极佳。
谢沛从镇上回来,告知他木匠已经把桌椅打好了,他此番在院里仔细清洗大铁锅。
这铁锅也是花重金叫人打造的,准备一会带到镇上去,以后这就是他的长期搭档了。
他和谢沛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他一人去便可以了,左右谢沛今儿个已经提前把铺子里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厨的面油都准备充足,
四月中旬正是这边开始种田的时候,他们家虽然田不多,但没人种荒废了可不行,思来想去还是他去镇上卖饺子,留谢沛在家种地。
明天是第一天,除了此前与他十分相熟的老顾客可能会光顾,其余应该没什么人。他一个人完全够用。
翌日天色微亮之际,祝明悦背着昨晚提前在家中开好的大铁锅出门了。
谢沛将他送到村口,直至他略带欢快的背影消失在小道上才收回视线转身回去,时间不早了,他也要开始今天的劳作了。
从沟河村去往镇上的路,祝明悦来来回回不知走了多少遍,已然熟悉到闭着眼也能摸到镇上的程度,但不同的是,以往每次都是踏着月光和谢沛一同走,今日是他只身一人,总感觉身边少了一人空落落的,心里顿时多了一丝微妙的异样感。
祝明悦拍拍脸,把这些莫名其妙的乱七八糟的思绪赶出去,嘴上嘿呀嘿呀的小声叫唤着,脚上更着一并加快了速度。
他今日出门不算早,到了镇上已是辰时初,街上已经有不少人出没。
不过没关系,他现在有铺子了,就不必想以往那样只做早上的生意,他的店可以一直开到午后打烊。
祝明悦到店后把一个挂牌挂在门外,上面是饺子的明码标价,为了保险起见他暂时只准备做两款饺子,一个猪肉馅饺子,另一款则是半荤半素馅的饺子。
根据每个人的食量不同,他还细分为大碗中碗小碗三种任人选择,大碗是三十个,中碗是二十四个,小碗是十八个。肉馅的,自大到小价格依次定为二十文、十六文、十二文。而半荤半素馅的则是定为十四文、十二文、十文。
祝明悦把价格标注得明明白白,就是为了让路人看清楚,愿意来吃的就进来,防止有人和他扯皮。
其实他定价相对与那家面店来说算得上极为良心,毕竟他用的可是实打实的肉,正常饭量的人点一份中碗就能吃饱,可不像那个黑心商家,一碗面两汤带水都没几两,连他这种饭量不大的都嫌少。
为此,他对那家店能在西街一直经营下去抱有很大的好奇。
开业一刻钟后店里迎来第一位客人。
“掌柜的!”
“来了来了!”祝明悦已经和好面,正在后厨拌馅料,听见外面的动静,连忙擦擦手出去招待。
“客官,请问您想要哪有那个?”
来人看穿着就像个不差钱的,一秒都不带思考直接道:“给我上最贵的。”
“好嘞!”祝明悦爽快应道,给他倒了一杯茶水笑道:“您请稍等片刻,马上就好。”
煮饺子不麻烦,从冷水下锅到出锅也就**分钟时间,客人要的是汤饺,出锅后往碗里放点小虾米用作提鲜,就能端上桌了。
“大份肉馅水饺好了,请慢用。”
客人大概是饿了,随意吹两口就往嘴里送,烫得在嘴里重新翻炒了一遍才敢咽下,痛苦面具都出来了还不忘给祝明悦伸起大拇指。
“鲜!”
祝明悦笑着点点头:“小心烫。”
两人正说着,又来了一波结伴而来的客人,祝明悦忙上前去招呼。
这波人有要中份有要大份的,有要荤或是半荤的,也有要吃水饺或干饺的,祝明悦拿着毛笔做了记号便回后厨忙去了。
又是一百多个饺子下锅,他看着锅中翻腾默默擦了把额头冒出的热汗。谢沛不在,这些杂事都只能他一个人做,好在只是农忙这个月,他尚且能忙得过来。
“掌柜的,咱们的好了没?”
“好了好了!”祝明悦扬声回答,用托盘把饺子送上了桌。
“掌柜的,我在别处可没瞧见过这种吃食,今儿个头一次见,可真够稀奇的。”
祝明悦如实道:“是我们老家的祖辈流传下来的。”
“你老家是?”那人来了兴趣追问道。
祝明悦扯起唇角微笑:“华夏村。”饺子起源追溯起来应该是春秋那会,说华夏严格来说没毛病。
“华夏村?”其中一个络腮胡嘴里反复嘟囔着,最后摇摇头,“没听说过。”
祝明悦低头抿唇偷笑,没听说过就对了,据他了解,这就是个平行时空,两个时空甚至没有相交汇的历史节点,就如同他来这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朝代一样,他们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这些。
“对了,掌柜的,你这儿有辣椒吗?咱们都是从西南过来的,我们那边人都爱吃点辣的。”
祝明悦心思一动,他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花衣婶子好像就提到过南边,她和崔大哥貌似就是从南边的宁江北上逃难。
“有的有的!”祝明悦从后厨端出来一个小罐说:“我自己做的辣椒油,你们尝尝。”
“好吃!辣味够足!”
“咱们一路走来,嘴都快淡出鸟来了。”
“掌柜的手艺不赖,辣椒油做得正宗!”
“承蒙夸赞。”祝明悦看着他们一勺接一勺往碗里拌,清汤都变成了红汤,包饺子变成了红饺子,整罐辣椒很快见了底,他们却吃得面不改色。
看他们吃得欢快,祝明悦趁机开口:“方才听各位兄台说是从西南过来的,请问你们知道宁江现在怎么样了吗?”
这伙人吃饭的动作一顿,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唉声叹气道:“宁江一个多月前就失守了,咱们兄弟伙老家都是宁江往北的遂远郡。”
宁江失守了?祝明悦眨眨眼,怎么感觉有灭国的架势。他不会真就这么倒霉吧?
“没想到消息连康阳郡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我还当上面不知道呢?看来是不打算管了,任由咱们南边的百姓自生自灭。”
“老五!说了多少次,有些话在外边不可乱说。”
祝明悦从短暂的失神中缓过来,热情招呼:“你们吃,我再去给你们添上点辣椒油。”
后面的话祝明悦在后厨听不清楚,只隐约听到那个叫老五的还在义愤填膺地说什么,贪生怕死的贪官污吏都早早逃走了,宁江早就被放弃了种种比较主观的话。
他知道他崔大哥就是宁江来的,而且肯定不是一般人,但他就不信他崔大哥是那种“贪生怕死的贪官污吏”之辈。
祝明悦一边往锅里下饺子一边发起了呆,哎,不知崔大哥和花衣婶子去了北边有没有安顿下来,日子过得还好吗?
崔大哥留给他的玉佩他还保存得好好的,他都想好了,如果南边一直被攻陷,总有一天战场会来到康阳郡,届时他就带着谢沛一同去京城投奔他崔大哥。
天子脚下,王畿重地,想必一定能撑一段时日。好死不如赖活,能多活一日都是他赚到的。
只是得知宁江早已失守这事儿,他的心情到底变得沉重许多。
下午打烊后把店里里外外清扫了两遍,他抱着箱子清点起今天赚的银两,来店里吃饭的大多爱点中碗纯肉馅饺子,总共九百六十文,还算可观。这只是第一天开业,以后加上回头客营业额或许会更高些,旺季的话,说不定毛利润会更高。纯利润接近毛利的一半,也就是说,只要毛利高于一两,他就能赚将近500文。
祝明悦把钱锁在箱子里,箱子则放到了阁楼床下的暗格中,暗格是谢沛亲手打造的,除了他俩谁也不知道,钱放在这里,比揣着回去放心。
做完这些,天色也不早了,他得尽快回家。
赚了钱,但他一路上兴致并不高。路过林子时还被树根绊倒了,所幸摔得不重。
他从老远处就看到谢沛的身影,一众人里就属他看上去最挺拔,连人力耕地都没让他的腰被压垮。
地眼瞧着都快耕完了,
他没直接去地头找谢沛,而是飞奔回家,揭开锅盖一看,果然,冷锅冷灶,连柴火都还是早上出门时那样,一点没变化。
这家伙,根本就没吃午饭。
祝明悦心里又气又急,既气他漠视自己的身体,又急着做个早晚饭给他送过去,家里连头牛都没有,体力活就全指望谢沛一人了,累倒了饿倒了可咋办?
家里还有他托谢沛上山时摘的春笋,捡得全是极脆嫩的,焯过一遍水,切两片腊肉随手翻炒一会就能出锅。
同时用另一个大锅焖上白米饭,
趁等米饭的功夫,他把今早采购猪肉时特意多买的一条猪五花从篮子里拿出来,做了个谢沛最爱吃的红烧肉。
简简单单却营养丰富的晚饭就完成了。
祝明悦带上饭盒,临出门时想起什么,便用自己的水壶装了一壶水。
到田埂时,他看见陆续有不少妇孺和他一样领着饭盒给家里人送饭,也有的比较简单,双手端着大碗就过来了。
他还想着怎么穿过泥泞小径去好谢沛,没想到谢沛先注意到了他,一双大长腿踏着泥地往他这边靠近。
等他走上田埂,祝明悦就把饭盒放在一边,从腰间解下水壶道:“快洗洗手,洗干净就可以吃饭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