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连嬅是一个不怎么规划未来的人,她穿越过来好些天,甚至连门都几乎没出过。这种性格说好听点叫随遇而安,说难听点就是得过且过。

嘉靖十八年,在她眼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时间点。土木堡之变已是很遥远的过去,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又似乎在更遥远的未来。甚至那位后来祸及天下的奸相严嵩,此时也尚未踏入内阁的大门。现在不就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吗?

有人称这段时期为嘉靖中兴。尽管赋税繁重,天灾频发,贫民生活困苦,但哪一朝哪一代不是这样?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早就已经习惯了忍耐。

生命总是如野草般顽强,王嬷嬷和李奶媪不也熬过来了?

现在她亲眼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命如草芥。

穿着威风的布甲的军兵拔出解首刀,在那些面无人色,哀哀求饶的流民脖颈处一划,就像切豆腐一样,人首一分为二,头颅滚滚落地。他们断裂的脖颈处骤然腾起的血柱,或许就是这辈子能发出的最大的声音了。

有人收起刀抱怨:“不是说三十个人头一两银子,他娘的怎么一个铜子儿没看见?”

这是多么荒谬的中兴。

可仇鸾如果真是为朱连嬅来的,那这里所有人的死,都和她脱不了干系。

三个军汉被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军令状”逗得大笑,看看眼前这黄口小儿,身长不足五尺,瘦弱得像个鸡崽子,毛还没长齐,倒是挺会说漂亮话。

络腮胡笑完,喝了口茶汤:“小兄弟勇气可嘉,可惜哥几个自己都见不到仇大将军,上哪去给你引荐?”

事情果然不会这么顺利。

“那敢问仇将军平日会去哪些地方?几时出卫所?几时回卫所?”

穿青袍的问:“你找上去送死吗?”

连嬅仰起头反问:“诸位坐在这里喝茶,难道就能喝走仇鸾?”

这句话听起来多少带点挑衅。络腮胡把茶碗往桌上一磕,捋捋袖口,一副要动手的样子:“我兄弟好心提醒你,你别不识好歹。”

“仇将军不住卫所。”瓜皮帽拦住了正要起身的同伴,冷声道,“他在城西别苑。”

城西,这是个范围很大的地名。倘若仇鸾住在最西边,那连嬅就得靠两条腿横穿县城。

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方向也是好的。

连嬅拜揖道谢,正要起身离开,瓜皮帽却给她扔了个东西。

木制的短柄磨得很光滑,整体还不到连嬅这具身体的小臂长,刀身平直,前端微翘,是一把可以藏在袖中的匕首。

“此刃可用于自裁。”瓜皮帽打量着她,“你这皮看着就嫩,估计扒起来受罪。”

连嬅微愣,随即意识到这几个人大概以为她要当荆轲。但她的确需要防身的武器,有一把匕首也能多一点底气。

她把匕首收入袖中,躬身长揖:“多谢军爷,小人告辞。”

时间太晚了,她得先回张府。

仇鸾这几天日子过得相当煎熬。尽管他住着豪宅、喝着美酒,又有佳人相伴,但这丝毫缓解不了他热锅蚂蚁般的焦躁。

他派人把江陵县几乎所有流浪乞儿都带到府上,然后让皇长女身边的道童思危挨个辨认,得到的答案只有“不是”。

一个大活人,怎么会凭空失踪呢?

除非已经死了。

他的一位心腹侯荣说:“江陵多流匪,殿下说不定是被掳上山了。将军不若上山找找?”

另一位心腹时义则出了个点子:“倘若是被掳走的,只怕殿下凶多吉少。这山上地势复杂,将军虽然不怕几个区区流寇,可也难免损耗兵力。倒不如引蛇出洞,将其一网打尽。”

“此计甚妙。”仇鸾点头赞许,“可要怎么把人引下来呢?”

仇鸾在计划找人,连嬅也在计划找人。

三天时间,要怎么把仇鸾从江陵送走?她最开始的构想非常简单,拢共分为三步:第一步,见到仇鸾;第二步,亮明身份;第三步,让仇鸾送她回承天府。真正实施起来,就好像把大象装进冰箱一样毫无可行性。

首先,她很难见到仇鸾,更被说接近。

仇大将军是个很怕死的人,他出门起码要带四五十个家丁前后左右护卫。如果连嬅多长个三五岁,在仇鸾出府的必经之路转一转,或许会因为漂亮的脸蛋被仇将军掳进后院,可她只是个未满十二周岁的丫头片子。

其次,谁知道暗地里的黑手有没有跟着仇鸾一起来江陵?她如果当街拦驾,自陈身份,会不会飞来一箭,或者大半夜再来一把火,直接意外死亡?

她不仅要见仇鸾,还不能光明正大地见。

——也许张居正会有办法?别的不说,他肯定认识有资格面见仇鸾的人。

但是这个想法只是在大脑皮层绕了一圈,就被连嬅锁起来了。

一滩浑水,她自己还分不清楚东南西北,再把张居正拉进来……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大明朝可以提前六十年埋了。

“我脸上有字?”张居正讲完了《太宰》,发现学生正撑着头盯着他发呆,完全没看书。

连嬅立刻恢复正襟危坐状态,假装刚刚魂游天外的人不是她:“没有。”

“看来你是学有余力,不如今天就把第一卷全讲了。”张居正微垂眼睑,漫不经心地说。

不要啊张老师!我再也不敢走神了!

“这、这不好吧……”

“哪里不好?”张居正合上书,放在一旁,“你不是记得挺快的?”

连嬅觑着他的脸色,小心地说:“公子明年应乡试——”

张居正盯了她一眼。

这话有什么不对?连嬅和他对视一秒,从善如流地换了称呼:“兄长明年应乡试,学业忙碌。妹妹愚钝,何必在我身上浪费太多时间?”

“你觉得这是浪费时间?”

难道不是吗?周朝的士大夫们用什么官制,什么组织结构,和她一个身处明代,这辈子也当不了官的女子有什么关系?

——感觉还不如研究下怎么调整肥皂配方。

想是这么想,但男神愿意给她当临时家教,别说《周礼》了,就是讲什么女四书——嗯,那可以左耳进右耳出,静静欣赏美色。

但是后来张居正当上首辅,李太后还真委托他给小皇后写了《女诫直解》。操劳国事已经够心累了,还整一堆杂务,真是逮着人往死里用……

“说话,别发呆。”张居正敲敲桌面。

连嬅回过神,含含糊糊地说:“只怕耽误兄长的乡试。”

虽然你肯定能考中。

“借口。”张居正面无表情地说,“你只是觉得《周礼》无趣,不如你的《鲁老爷漂流记》和《射雕英雄传》。”

……

张居敬你这小兔崽子!搞背刺是吧!

“这两本书你哪里看的?”

“呃,一位云游方士所赠。”

“是吗……”张居正沉吟片刻,问她,“读完可有何心得?”

啊?这还要写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是小学六年级必读书目,她还真写过八百字读后感。不过《射雕英雄传》属于上大学时无聊看的,看完只对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印象深刻。

张居正肃容正色,问得更直白了:“你怎么看海禁?怎么看鞑靼和女真?”

……啊?

这两本书是讲这个的吗?

男神你的政治敏感度有点太高了吧?

但是仔细想想,好像又真有点影射。

怎么看海禁?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阻碍了文化与科技的交流,属于抱残守缺,作茧自缚。至于鞑靼和女真,如果不是大明自己乱了,靠着红夷大炮还是能打的——前提是守好技术壁垒,别给人偷学了。

“妹妹愚见,海禁属于因噎废食,弊大于利。如果能培养出一支强大的海军,对外贸易赚来的银子会数倍于支出。至于鞑靼和女真,杀是杀不完的,不如想想怎么压制和共存。”

——比如你和高拱一起推进的封贡互市。

张居正神色怅然:“可这些都需要钱。”

战船需要钱,军队需要钱,想要有压制外族的强大力量更需要钱。

而大明现在的经济状况,只能说很不乐观。

连嬅小声嘀咕:“道长少修几个殿就能省不少。”

“你说什么?”

“没什么。”连嬅乖巧微笑,“今天还要讲《小宰》吗?”

张居正摇摇头,看她的目光很温和:“我猜你从前学过《周礼》了。”

诶?

“张罗山老先生是礼学大儒,他为皇长女授课,你跟在旁边应该听了不少。”

“这些话也是他的指点吧?”

罗山是张孚敬的号。他的确是礼学大儒,是在“大礼议”时搬出前朝旧例和祖训,成功驳倒当时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代表的旧臣们,捍卫了嘉靖喊亲爹叫爹的权利的人。

但朱连嬅上的是青词课——虽然是夹带私货的青词课,但跟礼学真毫不搭边。

“独怜知己少,只见直躬难。”张居正叹口气,“老先生若能还朝就好了。”

……《国朝典故》说得没错,男神你是真喜欢张孚敬啊。

但他已经病死了,就在今年二月初六。

这样的结局在嘉靖朝的首辅里甚至称得上体面。张孚敬之后,夏言被押解进京,弃斩西市;严嵩被抄家问罪,流落街头;急流勇退的徐阶落得二子充军,晚景凄凉。

江陵(张居正)于《世宗实录》,极推许永嘉(张孚敬),盖其才术相似,故心仪而瘫之赞叹。

孚敬刚明峻洁,一心奉公,慷慨任事,不避嫌怨。果于自用,休休之量,是其所短。上亲按其古谥法,以其危身奉上,特谥曰文忠,眷顾之厚,终始不替云。

—— 《国朝典故》

我要埋头写文,再不看数据了!

感谢评论和收藏的宝子,希望你们看文开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