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

唐念念埋头继续往前走。

怎么才能劝唐万年和孙耀英承包鱼塘呢,唐万年大概会舍不得花钱,孙耀英大概会担心赔本。两千块钱,在八十年代,够盖三间红砖瓦房的,把盖房子的钱拿出来做生意,风险的确有点大,唐万年和孙耀英未必有这样的魄力。

没钱,就是最大的问题。

“你从哪里来的鱼?”讨人嫌的声音,跟在后面。

唐念念不理他。

“你去偷鱼了?”楚昭南又问,“我要告诉你爸妈。”

“去吧去吧。”唐念念不耐烦地回他。

楚昭南仍旧跨着自行车,两条腿踩在地上,就跟划船的桨一样,跟着唐念念。

“……你不怕你爸妈打你?”楚昭南又问,“你真的是唐有有的妹妹?唐有有一吓唬就哭了,你怎么不哭。”

我是你祖宗!

唐念念偏头,看眼被楚昭南滑着的自行车,“你学会了?”

“我本来就会。”楚昭南自信满满地念。

唐念念说,“你骑一下,我看看。”

楚昭南脚在地上滑了几下,脚板放在脚踏板上,车轮子滚起来。

骑得远了,回头冲唐念念得意地笑。

真是幼稚!

唐念念走得累了,问他,“你会带人吗?”

楚昭南点头。

唐念念说,“你带我一段吧,我走累了。”

“你能把鱼给我吗?”楚昭南惦记唐念念手里提着的鱼。

奸商!

这么小就知道趁火打劫。

如果把鱼提回家,孙耀英肯定要问,唐念念没和家里人说,只有自己去田地里了,难免不会被父母一顿责骂。

鱼,不能带回家!

“可以。”唐念念又问他,“你兜里有钱吗?”

“有五毛。”楚昭南从裤子口袋里,摸出纸币。

“我把鱼卖给你。”唐念念把钱,从楚昭南手里拿走,“现在它是你的了。”

“……”论做生意,唐念念才是中高手。

楚昭南是个男孩,可到底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车后座上又坐了个四岁多的娇娃娃,他蹬了几圈就感觉到累了,呼哧呼哧地喘气。

唐念念紧紧地抓着车座,她严重怀疑楚昭南的车技,车子骑得歪歪扭扭的。

“宝儿,这是去哪里了?”快到村口,遇到同村的熟人,和他们打招呼。

楚昭南理也不理,只闷头骑车。

唐念念提醒他,“别人和你说话,你怎么不理人?”

“不想他们叫我宝儿。”楚昭南气恼地说。

唐念念重复了一遍这个小名,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你小名不就是这个吗?”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楚昭南耍横。

到了村口,唐念念下车,抬着小短腿往家里走。

楚昭南车把上挂着一条黄鳝鱼,车轮子哼哼唧唧地往家去。

杨千琴正在院子里浇花,看到儿子回来,“学会骑车了?”

“嗯。”楚昭南把车子停放在停车棚里。

“哪儿来的黄鳝?”杨千琴看到车把上挂着的大鱼。

“路上捡的。”楚昭南说。

杨千琴把鱼从车上取下来,“给你做个鳝鱼面。”

“随便吧。”

午饭时候,一家三口又说起鱼这件事情,“这条鳝鱼是宝儿捡回来的,吃着比平时买的更好吃。”

楚向忱看着碗里的鱼肉,“看个头,应该不小,怎么捡的?”

“就是捡的。”六七岁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开始展现出来讨人嫌的体质。

说到鱼,杨千琴说,“德哥的池塘还没有承包出去,有好几家有意向的,但是觉得价格贵。”

“德哥是不是有什么难处?”楚向忱平时一般在厂里,村里的事情,知道得不多。

杨千琴说,“听说嫂子生病,做手术花了大价钱,德哥要把池塘转让出去,换了钱带嫂子去北京上海看病去。”

“德哥能有这份心算难得了,从根上算,咱们是一个族的,祖上是有亲戚关系的,能帮就帮一把吧。”楚向忱说,“晚上你拿五百块钱给德哥送过去,让他安心给嫂子治病。”

“有什么不能有病,耗钱又耗精神。”杨千琴说,“要是池塘能承包出去,算是能解燃眉之急。”

“谁都会遇到个难处。明天我帮忙问问朋友,有没有想承包池塘的。”

楚家父母俩说着话,没注意到楚昭南一直在认真听。

楚昭南问,“我们为什么不承包池塘?”

“家里有个齿轮厂,已经够我和你妈忙活了,哪里还有精力再去管理池塘。”楚向忱说,“管理池塘是个繁琐消耗时间的事情,一定要有耐心又有空闲时间的才行。”

楚昭南想起来,见到唐念念时候,她距离池塘没多远。

唐念念是去池塘了?

她想承包池塘?

村里谁家有什么大动静,比如谁家盖新房、谁家娶新亲、谁家有喜丧……

唐万年和孙耀英没什么忌讳,在饭桌上总要说几句,连村里谁家男的偷鸡摸狗、女的谁家朝三暮四,向来是没什么忌讳的。

德伯家鱼塘要承包的事情,唐万年只是随口说说,孙耀英只是随便听听,俩人都没往心里去。

唐念念却是惦记这件事情的。

村里养猪牛羊的很多,池塘却只有这一处。

八十年代的农村,交通没那么便捷,集市便是最大的露天购物商场。没有交通工具,鱼又是极难运输的一种货品,近距离便是最大的优势。

还有几个月就是过年,炸鱼块是新年必备的一道菜,到时候家家户户要买鱼置办年货。现在池塘里的是鱼苗,再等等起鱼时候,就是一条条肥美的大鱼了,这噌噌的都是钱。

“爸爸,我想吃鱼。”唐念念望着桌上盘子里,孤零零的一根白菜帮子说。

唐万年说,“鱼贵,买猪肉吧。”

孙耀英说,“不年不节的,吃什么鱼。”

唐念念叹口气,“如果我们家有个鱼塘就好了,不用买,就能有很多鱼吃。”

旧话重提,要让唐万年和孙耀英感兴趣。

唐巧巧和唐传吉听到有吃的,而且是吃不完的吃的,他俩举手赞同,“要是家里有鱼塘就好了。”唐巧巧又说,“我同学,她奶奶是在学校门口摆摊卖零食的,她家里就有吃不完的零食。”

“你们倒是上下嘴唇地碰一下,承包鱼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孙耀英说,“就拿德哥来说吧,他是多少年才积攒出来的养鱼经验,前些年没少赔钱。遇到洪水那年,田地里全淹了,鱼全跑完了;再往前一年,眼瞅着要起鱼了,不知道是谁缺德,往鱼塘里丢了药,鱼全翻肚子死了……”

穷山恶水,大家可以一起穷,但不能我贫穷的时候,你有其他的出路。

这就是楚向忱被五大村人不待见的原因,他把其他人扣扣索索、省吃俭用的钱,轻易地赚到手了,而且赚的姿态优雅,怎么能不招人厌恶呢。

“可以养大狗,可以住在那里。”唐念念脆生说。

唐万年用大手抚着女儿的后脑勺,“你倒是不心疼你爸。”

“想吃鱼……”

“想吃鱼……”

“想吃鱼……”

“想吃鱼……”

四个孩子一起念叨着。

孙耀英把碗筷往桌上一放,怒声训斥,“明天去集市上给你们买,别吵了。”

四个孩子都安静了。

承包池塘的事情,唐万年初听到时候是有些心动的,现在是农闲时候,眼瞅着别家在努力奔富贵,他觉得这苦日子实在是没什么滋味儿,而且四个孩子马上要长大,以后开销定会不小。南下打工,他怯生不敢去,只能在家门口捣鼓点小生意。

“明天请德哥来家里吃个饭,问问承包池塘的事情。”唐万年说,“今天不说鱼,我快忘记这件事情了,不如我们试试。”

“两千块钱呢,赔了呢?”孙耀英捂着荷包,“家里可没这么多钱。”

“过年可以卖大鱼,卖了大鱼就能换钱。”唐念念嫩声说话。

唐万年拍了下大腿,“不破不立,咱们也学人做生意,捣鼓一下赚钱的办法。畏手畏脚的,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只指望种地,什么时候能赚到钱。”

“真想试,就试试吧。”家里的情况,小孩子知道,唐万年和孙耀英这两个大人更知道。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哪有养家糊口更重要。

“我去借钱。”

唐万年去几个姐姐家,孙耀英去娘家几个姐妹家,各借了一遍。唐家盖房子时候花了两千多块钱,是从亲戚家借钱的,刚还上,别家没有太多空余钱给他们。

跑了几趟,唐万年和孙耀英又有些灰心。

大家都是紧巴巴地过日子,尤其是到了下半年,要攒着钱过个舒坦的新年,这个时候,大多人家是不愿意把钱外借的。

那只能借,本来就钱多,不在乎这点小钱的人。

试问,五大乡谁能做到?

那只能是首富楚向忱了。

唐万年和楚向忱打交道不多,贸然上门去借钱,唐万年做不出这样卸面子的事情,更何况,楚向忱未必会借钱给他。

就算楚向忱有钱,可楚家的钱同样不是被大风刮来的。

怎么才能和楚向忱有交情?并且让楚向忱同意把钱借给唐家呢?

用家里值钱的物件去抵押?

唐万年在简陋的家里搜罗了一遍,没什么值钱的,蹲在墙根里,有些绝望。

和一个有钱人做朋友建立关联,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

唐念念有心帮忙,可她只是一个四岁多的奶娃娃,总不能找去楚家,对楚向忱说,“借我两千块钱呗,明年还你。”

怎么和楚向忱建立联系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