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队伍里的人有的拿的铁饭盒,有的手里是印着花开富贵的瓷缸,功能都是一样的,装饭。
杨语卓愣住了,站在原地把所有人的饭盒都瞅了一眼,发现每个饭盒里都只有一勺米汤都过米的粥后,半响都回不过神来。
薄薄的几册历史书写不尽六十年代末的社会现状,她以前只大概知道这个年代日子不好过,却没料想到能到这个地步。
她好一会儿才抽回思绪,转身对男生说,“好的,周尹。”
说完捧着饭盒,在田埂边坐下,很珍惜地把那点粥喝了。
周尹一只手拄着杨语卓给他掰的那截棍子,抿着嘴唇沉默良久,粥都打进饭盒里了也没个反应。
杨语卓从田埂上站起来,走回他身边,指了指他手里的餐盒,试探道,“你是不是不喜欢喝粥啊?”
周尹面露疑惑。
杨语卓弯着眼睛笑起来,“你不喜欢的话,可以给我。”
“……”周尹一阵气结。
一抬手,把稀饭全倒她碗里了。
……
下午,杨语卓没再看到周尹,跟着大部队一直劳作到天擦黑的时候,才收拾好工具,穿上鞋子回家。
一路上也有不少同龄女性,裤腿挽到膝盖,与人攀谈的过程中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
杨语卓作为一个早七晚十的社畜,一朝穿书,突然觉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也挺好的。
淳朴,简单。
杨语卓踩着黄昏,哼着歌往家的方向走。
杨现和吴慧英两口子比她到得早些,她人还在小路边,那一点煤油灯的光底下就传来了人声。
“说好的20公分,现在突然就不认账了!”吴慧英的声音气愤得很。
杨现相较之下更倾向于先解决问题,“一会儿咱去他家一趟,把这事儿再谈谈。”
“和这种人有什么好谈的?!”吴慧英正在缝补今天干活时弄破了的衣服,一边吩咐杨现把煤油灯举高点给自己照亮,一边气愤地说,“他就是咬死不认那20公分,你又有什么办法?”
杨现没再说什么,心里暗想,她不愿去,那他自己一个人去。
“我回来了。”杨语卓把锄头往墙跟脚一放,加入讨论,“你们刚刚在说什么?”
“大人的事跟你们小孩没关系,你洗洗脚去睡觉。”杨现说。
“好吧。”杨语卓嘴上答应。
过了一会儿,杨吴两口子到隔壁去了,杨语卓悄摸跟了上去。
他们住的是农村最常见的瓦房,分左右两间,右边那一侧连通着供奉天地牌的堂屋。
这一大家子人丁兴旺,杨现一共有八个兄弟姊妹,前两个姐姐生下来没带住,早早夭折了,原本五个男丁和一个妹妹,加上老两口子都挤在这四面透风的瓦房里。
杨现作为家里的老大,也是第一个结婚的,已经分了家,吃穿用度都不能再占家里的。
那时候他带着老婆,和长辈挤在一个屋挤了几年,直到最大的孩子出生,杨老爷子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左边那小半间分出来给他们一家人住,剩下的人员住在右边那间。
但一大家子人都挤在这么小的瓦房里也不是办法,杨现便决定借钱盖个房子。
杨现的父亲杨瑞益手里捏着点钱,却在儿子提出借钱的时候装聋。
杨现无奈,只好挨家挨户去借。
村子里做生意的人家寥寥无几,大多靠劳力换公分,靠公分换布票粮票,那三分五分的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他就都还给人家了。
一有人耕地他就去边上守着,有盖房子用得上的材料就都留下来,好些年才攒到够了。
杨现是个有良心的,父母做得再糟,他也没忘了把今天排队打的饭端过去给二老吃,不知怎么的就说到了刚才和吴慧英说的事。
杨语卓趴在窗边,也听了个一清二楚。
原来是杨现三年前好不容易走审批手续批下来一块宅基地,盖房的范围都划好,地基都起了,才发现差一个排水沟的位置,便和隔壁同样也要盖房子的人家去商量。
对方当时承诺会往里让20公分,给他们挪出个排水沟来。
房子盖得差不多了,今天在地里遇见了,他把这事提了一下,对方当即改口,拒不承认这20公分。
杨现说完情况,等着杨瑞益说话,想听听看老人家有没有什么建议。
杨瑞益开口,却倾斜着碗说,“就这点?”
杨现一阵失望,拳头都攥紧了,吴慧英虽然在小家里不讲道理,在大家里还是很注重团结的,抓住了杨现的手,把他从堂屋里拉了出来。
一听见开门声,杨语卓就侧身躲到了墙边。
“伯和妈自私了大半辈子,你还没习惯?”吴慧英停了一会儿,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又絮絮叨叨接着说,“你是想去那家一趟?我和你去,去趟回来你就死心了!”
她把挂墙边的煤油灯取下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要我说,把那米二墙砸了,咱自己往里挪20公分出来做排水沟也是一样的,还不求人!”
杨现话少,跟在她身后听着,不认同也不反驳。
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远。
杨语卓站在院子里往天边瞅了一眼。
太阳下去有一段时间了,月亮已经出来,但看位置,这会儿肯定九点都还不到。
回去闲着也没什么事做,也没个手机玩。
她把小布鞋里被踩得细腻的泥沙抖出来,又进家里翻找一阵,跟了上去。
月亮很明,人走着在路上都能投出明晰的影子,根本用不着打灯照亮。
走在前面的吴慧英也不知什么时候吹灭了煤油灯。
模糊的谈话声逐渐弱了,在耳畔响起的是此起彼伏的狗叫声。
这个年代并不太平,进村的小偷很多,很多人家都养了狗来看家护院。
他们到的这户人家也一样,人还没靠近,狗吠声已经震耳欲聋。
主人家好像是料到了来人是谁,愣是充耳不闻,好半天了才出门来看。
“谁啊?谁、谁在哪儿?敢来我、我家偷东西,腿都给你打、断!”
这声音一出,杨语卓就认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一道明亮的手电筒光直射过来,把三人照得睁不开眼。
杨语卓连忙遮住了眼睛:“……”
好好好,用得起手电筒了不起。
了不起的张结巴歪斜着眼睛看了好半天才关了手电筒,虚头巴脑地把他们请进屋。
“快、快进屋,这大、大、大晚上的,我当是贼呢。”
嘴条子不利索并不影响他讽刺人的功力。
毕竟是自己有求于人,杨现和吴慧英被噎得没说话。
“叨扰你们了。”杨现硬着头皮说。
张结巴站到门侧,把夫妻俩让进去,煤油灯投出的那束光里朝着外面瞅。
他应该是有些斜视,瞅人的时候总有一种给人一种不怀好意的即视感。
配合着幽暗的灯光,杨语卓都被他看得头皮发麻,抓紧嘿嘿一笑,按照辈分喊他一声,接着自报家门。
“张叔好,我跟我爸妈一起来的。”
杨语卓的声音是非常符和她这个年纪的少女声线,有点甜甜的,带着些乖巧,但是又很清脆,干净。
辨识度也很高。
杨现和吴慧英一听这声音,猛地回过头来,看向杨语卓。
即便看不清她们的表情,杨语卓也能猜到,他们的眼神中肯定写满了:你怎么来了?!
人都已经上门了,哪有赶出去的道理,更何况还是个生得这么好看的小姑娘。
“进来吧。”张结巴说话不超过三个字时也有不结巴的时候。
“好的,张叔。”杨语卓踏入门槛,打眼就看到了坐在凳子上的一个人。
周尹。
杨语卓在心里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是哦,周尹是张结巴的儿子。
煤油灯已经点了有一会儿,烧过的棉线灯芯卷曲起来,有一部分浸在油里,光线闪烁着弱了很多。
“张访,剪、剪一下灯芯。”张结巴吩咐道。
张访?
这是张结巴给周尹取的名字?杨语卓心有疑惑。
周尹闻言,起身走向挂着的煤油灯,剪刀伸到燃尽发黑的灯芯,“咔嚓”一下剪了。
光线一下子亮了起来,照着他那张五官优越的脸。
杨语卓的观点摇摆不定:兴许……张结巴还真生不出这样的孩子。
鼻子,眼睛,薄唇,没有哪怕一点相似之处。
周尹剪完灯芯,安安静静地坐回凳子上。
张结巴瘸着腿,各间屋子窜了一遍,找齐了三个凳子拿过来,给这一家三口坐下,自己在一旁站着。
杨语卓一看,起身站起来,笑笑,“张叔,您坐吧,我想站会儿。”
“你坐。”张结巴虽然为人不好相处,说话也难听,但极好面子。
村子里什么事儿都传得很快,他可不想明天全村都说他自己坐下,让客人站着!
杨语卓没有多看他那双长度不一样的腿,坚持道,“您坐!”
吴慧英也立刻搭腔,“是啊,老张你坐,小年轻娃娃,让她多站会儿,还长个儿呢。”
张结巴磕磕巴巴地推辞了一会儿,见杨语卓硬要站着,把小凳子空出来,还是坐下了。
明知故问,“你、你们、有什么、事吗?”
错别字欢迎捉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3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