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三问,令宋春兰哑口无言,炫耀的话卡在嗓子眼儿,不上不下,难受极了,瞪着宋兰花,眼刀子扔过去好几个。
宋兰花不甘示弱回瞪她:“瞪什么瞪,我说得是事实,你别不高兴。”
葛二妮见不得闺女吃亏,把人拉到身后:“兰花,春花怎么说也是你妹妹,你说话别太刻薄。在这岛上,你们是最亲的人,要相互帮衬。”
帮衬是不可能帮衬,她就嘴上说说,为闺女博个好名声,好压宋兰花一头,将来在岛上也好混。
就宋兰花厌恶她们的样子,也不会接受她们的施舍。
“帮衬?她帮衬我还是我帮衬她,她不拖我后腿,我就…”她想说谢天谢地,突然想起现在是特殊时期,有些话不能说,被有心人听去,会被打成搞封建迷信,于是转了话题,“我就谢谢你们了。”
顾南城站在一旁,替宋兰花捏了把冷汗,幸亏她反应快。
宋兰花给他一个你放心的眼神,她知道分寸。
葛二妮气急,想开口大骂,余光瞥见周围有人,不得不装可怜:“兰花,你要是这样想,姨也没办法。”拿出帕子低头抹泪。
宋春兰也开始抹泪,好像被人欺负一样。
宋兰花最讨厌她们这样,指着远处:“你们的来意我也知道了,现在可以走了。”懒得看她们表演,辣眼睛。
葛二妮母女没能讨到好处,灰溜溜回去。
顾南城望着人远去,对宋兰花竖起大拇指:“还是你厉害,短时间内这对母女不敢招惹你,过几天葛二妮回去,就剩下宋春兰,沈团长出海,她要照顾两个孩子,没时间到你面前晃荡,你也就省心了。”
宋兰花也觉得是这样,可他们想错了。
葛二妮母女到了沈家,看见宋父,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宋父被母女俩捧了多年,一朝见二人翻脸,有些不适应,不过也没有多想,以为被宋兰花气狠了,也能容忍,还劝说葛二妮母女,别和宋兰花一般见识,她连爹都不认,能给继母和继妹好脸色吗。
宋兰花要是在这里,一定对宋父竖起大拇指,他倒是有自知之明。
宋父和葛二妮对沈家人来说是客人,自然被奉为上宾,好吃好喝招待。
沈老太太在儿子结婚后就走了,家里就宋父一家和沈团一家六口人。
沈团一早要去营区,家里就剩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半岁,家里一切都是宋春兰说了算,也硬气起来了,理都没理宋父,直接带着孩子上楼玩。
她并非善人,也不想看两个孩子,为了给沈团留个好印象,不得不做做样子。
这也是葛二妮教的,等生下孩子,站稳脚跟,再处置这俩小崽子不迟。
葛二妮也知不是翻脸的时候,两人还要一起过日子,对着宋父数落宋兰花许久。
宋兰花刚到医院,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苏瑾进门,笑着道:“这是有人在骂你,肯定是你那没良心的爹。”
她快人快语,毫不掩饰对宋父一家的厌恶,想起宋兰花受的委屈,她心里堵的慌。
宋兰花用瓷缸子倒了水递给苏瑾:“估计没有旁人了,对了,还有我那继母呢,宋春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留在了岛上,以后麻烦事不少。”
苏瑾接过水喝了一口:“她来你就怼她,不怕挨骂就来呗。名声什么的,不重要,自己的日子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
“我也是这样想的。”
日子不紧不慢来到十一月份。
天气渐冷,宋兰花准备给三个孩子做棉裤,来时带的棉衣棉裤都小了,她和人换了一些布票,又让人从申城买了一些棉花,今日休班,吃了早饭正好有时间做棉衣。
宋兰花一家在吃饭,听到邮递员喊顾南城的名字。
“大牛,你去看看,是不是有咱们家的信,我猜应该是你大姑寄来的。”宋兰花算了算时间,心里了然。
大牛抹了下嘴,见盘子里还有一块鸡蛋饼,拿起来就走,一口塞嘴里:“这块鸡蛋饼是对我的奖励。”说着人已经到了院子里。
二壮盯着大牛的背影:“我还想吃呢。”
宋兰花心累,养三个孩子真不容易,既要照顾衣食住行,还要考虑他们的心情,给二壮夹了一筷子咸菜:“行了,你吃的不少了,回头再剩下,都是你和小三的。”
“名字。”顾小三不喜欢小三这名字,听着别扭。
宋兰花笑了,非不改,坚持喊他小三。
顾小三狠狠咬了一口饼子,惹得顾南城大笑,抬手揉了揉他的脑门:“小三亲。”
刚说完,大牛拿着信进来,他认识的字不多,把信给顾南城,顾南城有洁癖,还在吃饭没接,直接拒绝。
大牛直接塞顾南城怀里,有两封信:“爹,你念。”
顾南城嫌弃地盯着两封信:“你就不能等我吃完。”
宋兰花撇眼看到了上面的字,一封字体熟悉,是大哥宋保柱的,另一封应该是顾大花的,她的长子刘青蒲去当兵了,信应该是别人写的。
她伸手把大哥的信拿过来,直接拆开,大体浏览一遍,有些羞愧:“我大侄子才十二呀。”把信放桌上,看着顾南城,“我大侄子年龄不够,不能去当兵。”
大侄子宋立新比旁人高,和顾大花的儿子一样高,身体也壮实,她以为侄子也十七八了。
奶奶医术不简单,没事就往山里去,小时候给大哥留了一张方子,应该是锻炼体魄的,家里存了不少药材,大哥给大侄子用过,这才比旁人长得高,误导了宋兰花。
顾南城真想点宋兰花的头:“你说你,你侄子多大你都不知道?”
为了这名额,他费了不少劲儿,当事人却不能去,这叫什么事。
宋兰花歉意看着他:“行了,你还不知道我的情况,快看看另一封信,大姐说了什么,应该是老宅那边的事。”
大牛三个对宋兰花也挺无语,不过都不敢吱声。
顾南城打开信封,大体看了一遍,信放桌上:“和你猜测的一样,老宅的人回去了,来的时候要给儿女找对象,回去后没找到,不是被人嘲笑了吗,有空没空就在院里骂我们。因为这事大姐和赵萍吵了一架。”
“老头能同意?”宋兰花问。
这里的老头指的是顾大山。
顾南城笑了:“肯定不同意,他要打大姐,被李大娘拿着拐杖追了二里地,一边追一边骂,把他以前做的糟心事数落一遍,还说大姐是刘家人,跟顾家没关系了,要是他再敢打大姐,就把他们家的房子点了,吓得老头跑回家关上门,三天没敢出门。”
听了这些话,宋兰花和几个孩子笑得前仰后合。
顾南城有些不好意思,顾大山怎么样也是他爹,瞪着宋兰花几人说:“行了,别笑了,都注意点,在家可以放肆,到了外面谁也不许说,家丑不可外扬。”
宋兰花止住笑声:“行了,我们都知道,咱们半斤八两,你爹不是东西,我爹也不是个玩意。”又怕顾南城说她,继续问,“后来呢?”
大牛几个盯着顾南城,希望知道后续。
顾南城清了清嗓子:“还能怎么样,老头记仇,不理大姐了,大姐和他说了几次话,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有一次大姐家炖肉,给老宅送了一碗,肉留下了,把大姐关门外面了,你说这叫什么事?”
宋兰花也是无语:“老宅的人真是,幸亏咱们搬出来了,要是在村里,我也得和赵萍打起来。”
大牛哥仨盯着宋兰花,你还有这本事,以前咋被爷爷和后奶奶欺负那么惨。
宋兰花瞪眼:“你们什么眼神,怀疑你娘是吧,你爷爷再上门,我非得把他们赶出去。”
大话说出去了,十二月初顾大山又来了,这次没有带顾薇薇,只带了顾向东一个。
还是顾向东当兵的事,顾大山铁了心让小儿子当兵,要是顾南城不给办,他就不走了。
宋兰花不想理会顾家的事,把这事交给了顾南城,带着儿子去了顾来喜家,她确信顾大山不敢去顾来喜家。
顾来喜特意来买了鱼和肉,给弟媳和侄子展示了她的厨艺。
吃饭时大牛问宋兰花:“娘,你不是说爷爷他们再来,你就收拾他们,你怎么不收拾他们,带着我们来三姑家干啥?”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宋兰花忙看一眼顾来喜,当着人家闺女的面,你们这样放肆不好。
顾来喜端着碗,看一眼宋兰花,想确定她是否说过这话。
宋兰花想了想,确定没说过这样的话,继续吃饭吃菜。
二壮扒拉一口米饭:“说了。”
宋兰花放下碗,瞪着两个儿子:“我说什么了?”
灵灵和秀秀也看着宋兰花,想知道她怎么收拾姥爷和小舅舅。
姥爷太坏了,上次打妈妈,还骂了她们,妈妈不敢和大舅舅说,晚上偷偷哭了好几次。
自从来了岛上,妈妈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再也没哭过。
她们不希望回到以前,再也不想见妈妈哭。
“信。”顾小三拆台。
宋兰花恍然大悟,看着顾来喜颇不好意思:“那都是气话。”顺便说了顾大花和顾大山一家的事。
当时顾及老宅那边的面子,她和顾南城都没告诉顾来喜刘家屯的事。
顾大山再次登岛,来者不善,宋兰花没必要给他们留面子。
顾来喜也知道顾大山的脾气,想起烟袋锅子落在身上的疼痛,忐忑问宋兰花:“他会来我家吗?”
她和女儿刚过上几天好日子,不想被打扰。
宋兰花也不确定,盯着顾来喜问:“你和丁老师怎么样了?”顾大山敢来,就让丁老师出面呗,一事不烦二主。
顾来喜一下子红了脸,拿起筷子让几个孩子都吃菜,显然这里面有问题。
几个孩子看一眼宋兰花,让她继续问,他们也想知道三姑和丁老师怎么样了。
上次是丁老师吓走老宅的人,三姑能嫁给丁老师也是一件喜事。
大牛他们不止一次听顾南城和宋兰花说过这事,可顾来喜和丁老师维持同事关系,一点进展没有,可把宋兰花急坏了,多次催促顾南城,让他上上心,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顾南城当时答应的好好的,忙起来就把这事忘了。
既然话赶话说到这里了,宋兰花也不想放过顾来喜:“三姐害羞了,是不是很满意丁老师,要是这样,让人给丁老师说说,让他来咱家提亲?”
她观察了许久,觉得丁老师和顾来喜合适。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