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众人后悔的脸都变了,一想到这么神奇效果的东西,被家里小孩糟蹋的事情,她们心里面心疼得都像滴了血。

宋大婶一马当先,快速跑进了院子,啪的一声,桌子上便多了许多枚铜钱。

“我再预定五天的。”她的头发是变黑了,她还想着她家那口子。

她这个大动作却是惊醒了还在懊恼中的众人,这些天围观那么久姜家买卖糕点,她们都知道这个乌圣糕每天做出来的不多,都是需要先预定的。平常她们还能随意哪个时间买到也便罢了,现在他们都知道乌圣糕有这个效果,那若是不赶紧买了,可能一块都买不到了。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哗的一声忽然都一拥而上,推挤着进了姜枝家的院子,口中嚷着预定几份糕点,直奔桌边的蒸笼旁。

眼看着桌子都被挤得晃了晃,姜枝忙出声维持着秩序,还好大家也能听得进话,听了姜枝的话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的排成了一列队伍。

姜枝和陶氏便分工明确,一个负责收钱,一个给人拿糕点。

队伍里排在队伍后面的人,都着急得踮起脚看前面的蒸笼,担心自己能不能买的上。

队伍里,一位灰白头发的中年妇人手里拉着一个比姜枝大了两三岁的少女,也是满脸的着急。

妇人刚才就注意到宋桂花和吴氏两人不只是头发变得黑黝黝有光泽,脸上的气色都好了很多,仔细看还能看到皮肤也变得细腻很多。

她看到后就想到自家女儿了,于是拉着女儿乖乖排队,终于轮到她后,便期待地问姜枝:“枝枝,你帮我看看,我家女儿这头发,得吃几天才能养好?”

这也由不得她着急,她家女儿在村子里已经是个大龄姑娘了,一直在相看人家,就是没有确定下来,今年再不确定下来亲事,女儿就要过二十了,如果吃这个乌圣糕能养得精神点,许能给女儿找个好人家。

姜枝抬头看了下她的女儿,少女长相清秀,只是脸色偏黄,头发干枯毛躁,没有光泽。

经过这些天的观察,姜枝对乌圣糕呈现的效果也都心里有数,她心中琢磨了下大概情况,“每天一份,可以先尝试十天看看效果。”

妇人欢天喜地地“哎”了一声,她家中也不是有那余钱买糕点的人家,还好她家老大老二都有力气上山砍柴,平日也会卖柴火赚点家用,现在用柴火换糕点也是正正好。

其他人听妇人这般问话,也对她们吃几天才能养好的事情上了心,连忙七嘴八舌的问起姜枝来,姜枝有问必答,认真看了她们的情况后都会一一回答。

蒸笼里的糕点逐渐减少,姜家收到的柴火也越来越多,堆放得越来越高,院子里用竹子盖的柴火棚都快放不下了,还好这几天没有下雨,柴火露天堆放着也没问题。

“这一看就是陶芳华和宋桂花她们三个人合伙哄骗大家的,你们居然还真的买她家这破糕点?”

闹哄哄的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道尖酸刻薄的声音。

姜枝抬头看向说话的人,居然是赵氏,对方正要抬脚跨过她家大门门槛。

姜枝眯了眯眼睛,“你来这儿不会就想说这个吧?我家大门可没有允许你们赵家的人进来,这不请自来,是来找打的吗?”

赵氏抬着的脚顿时僵硬了下,看到陶氏直接转身去拿竹竿子去了,她赶忙收回了右脚。

怒瞪了一眼丝毫不给她面子的姜枝,赵氏捋好心情,才镇定地站好。

因为前阵子讽刺陶氏不成反被大家嘲笑用墨水染发的事情,她心中恼怒上了,于是前几天专门去了县城花了大价钱买了人家的秘方回来就染成了黑发,保证再闻不到一丝气味,这不她这一染成功后就忍不住出来和大家炫耀了。

她直接去了平常人最多的村口大槐树那边,结果到了之后却没有见到一个人影,听到姜家这边闹哄哄的,过来后就见大家排了长长的队,争相购买着姜家做的糕点,那桌子上越堆越多的钱,让她看得眼红不已。

这些天她们家中一直被秦依儿那个贱蹄子的家里人闹上门要说法,她本就因此事心里不痛快着,记恨上了事情的源头姜家,看到姜家这边居然还做起了生意赚上了钱,她心里更难受了,就逮着这个事情不放也想让姜家不痛快一下。

她是压根不信姜枝卖的糕点真有黑发效果的,忍不住就提高了音量,“一块破糕点还卖得那么贵,这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你们以为大家都是傻子,任由你们骗大家的钱?”

什么买了的人就是傻子,这不是在骂她们买了糕点的人吗?还有什么合伙骗大家,这不指名道姓的也知道赵氏在说谁。

真正体验过乌圣糕的人,根本不会被她的话影响到,被赵氏诬陷的吴氏首先就跳了出来,“赵氏你说这话存的什么心?不会是看到我和桂花的头发都变黑了,比你气色都好,嫉妒了吧?”

宋桂花把糕点送回家后,又跑来姜家这边凑热闹,刚来就听到赵氏又在故意找事,她走上前就对赵氏横眉竖眼道:“对啊,你说这话故意恶心谁呢?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乌圣糕有没有效果,大家都看在眼里呢,姜枝丫头也没有强买强卖,买不买也全凭大家自愿的。”

她说完,还抬头问了一声,“是吧,枝枝?”

姜枝弯了弯唇角,对大家点了点头,又说了一句话,“不过,我们家不做她们赵家的任何生意,这就不看自愿了。”

众人都清楚什么原因,一时都发出了善意的哄笑声。

赵氏被笑得脸色不好看,脸上强撑着挤出一个笑,“有什么好的,我也不会掏钱买你家这破糕点!”

说完还故意往地上呸了一声,她顶着大家不善的眼神,继续阴阳怪气道:“想钱想疯了,什么都能做得出来,还说什么有神奇效果,想骗大家买这破糕点,我看谁会傻的信这个,真的去买它!”

再一次被赵氏说买了就是傻子,早就买了好多天的众人瞬间怒视着她,本来还不想搭理她的人,都转首和她骂了起来。

赵氏挺直了腰板,强硬着回骂。

院子里乱哄哄起来,大家一起上的战斗力太强,赵氏一个人也抵不住这场骂战。

她就想找个盟友,于是就想到了之前和她站过同一战线的秦雪梅,踮着脚伸长脖子找了一圈,没想到居然在排队的人群里看到了秦雪梅,正在对方阵营里跟着一起唾沫横飞地骂她呢。

赵氏:“......”

这场闹剧持续到新的一蒸笼乌圣糕出锅才结束,看到刚才还和她激情对骂的大家都一拥而上,赵氏看得不禁傻眼,直愣在了原地。

看她们对一块糕点真的这么追逐,赵氏心里都开始狐疑了,难不成她们说的那个效果是真的有?

她也没有急着走,转着眼珠子看来看去。

“赵氏你不买,别挡我们的路。”一个妇人撇了撇嘴巴,直接上手把赵氏扒拉到了一边,“人家糕点有那个好效果,价格也很优惠了,你有那个闲工夫,赶紧给你家儿子准备成亲的事情去吧。”

有最近给儿子相看人家的,就因为赵文元婚前毁人清白的事情被女方家打听到,结果黄了亲事的,那人心中记恨着这件事,沉着脸道:“我们村里的的风气,都让你们家给败坏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着,显然都对此事也早有抱怨。

家中最近发生的事情被大家这样摊开来说,赵氏气得脸色发青。

前阵子这个事情差点儿被那秦依儿的父亲和后母闹到儿子书院,一点儿小钱也打发不走那两个贪钱的人,想到他们赵家就要和那穷困潦倒的秦家结成亲家,她就恨得咬牙切齿。

她握了握拳头,还是灰溜溜地跑走了。

大家都关心着买糕点的事情,也就没再关注她的去向。

姜枝这边围着的人能绕三圈。

“这么快就卖完了?”有从亲戚那里听到风声跑过来买糕点的人,看了看空着的蒸笼,失望着说道。

人堆里有人抱怨自己没有买到,也有人后悔自己买少了,“我应该多买点的。”

有人看这情况,开始担心自己预定的糕点也拿不到,她还想着走亲戚拿这东西送礼呢。

听见这个话,姜枝笑了笑,“大家放心,每天蒸好的乌圣糕会优先给预定的人留出来的。”

她这样一说,大家都觉得预定是个好方法,这样就不用排队了,于是院子里的人都开始吵嚷着要预定的话。

......

人群散去,关上院门后,陶氏口中哎呦着,赶紧捶了捶泛酸的腰背,“没想到这赚钱也折磨人啊。”

陶氏口中这样抱怨着,但她那脸上的笑却止也止不住,看到那竹篓里放着赚到的铜钱,她的笑容更大了。

姜枝今天负责收钱,钱都是经过她的手,知道赚到的差不多有六百多文钱。

听到这个数目,陶氏不敢置信,“啥?”

她虽然知道女儿一直在收钱,但没想到有这么多,往常大家都是用东西来换的,直接拿钱买糕点的人很少。

姜枝拿草绳串起铜钱来,一枚一枚地放着,头也没抬地说道:“今天大家也是看到了宋大婶和吴大娘的效果,来不及回家准备东西,明天估计就没有那么多钱了。”

陶氏想想也是,大家往常哪个不是一文钱恨不得当成两半花,能让她们主动掏钱买一份糕点估计也就这么一天了。

歇了一会儿,陶氏也恢复了力气,也跟着收拾起乱腾腾的院子,两个人收拾速度快,很快就把院子恢复了原样。

大嫂昨天带着圆圆回了娘家,这两天都不在家,中午陶氏简单地做了一顿饭,累了一上午,两人现在吃什么都香。

下午的时间,有陶氏这个大厨的帮忙,姜枝直接把桃花酒酿上了,桃花酿的步骤简单,家中食材充足,摘来的桃花瓣全都用完了,那个仓库屋子里堆放了几大坛陶罐。

姜枝看着满满的坛子,心中涌起了一股满足,虽然还不知道味道会如何,但这可都是她亲手酿的。

陶氏已经无条件向女儿看齐了,看她酿造了酒心中就有了猜测,“枝枝,这个桃花酿是不是也有什么效果?”

姜枝忍不住翘了翘嘴角,“这个桃花酿喝了后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有这种功效的东西,相信很多有需求的人对此都会趋之若鹜的。

陶氏惊呆了,又忍不住问起价格。

按她想的,桃花酿有这个养颜的效果,县城那些有钱人家的夫人肯定都是有需求的,不如就直接拿到县城去卖,这样的话那桃花酿就不能卖和乌圣糕那般低的价格了。

姜枝想了想,笑道:“这个酒今年只能酿造这么几坛,物以稀为贵,我们也要赚钱,我打算卖一两银子。”

“这一坛酒卖一两银子?”陶氏皱了下眉,心想女儿还是不了解这酒会对大家的吸引力,所以不敢卖太高价格。

她正想和女儿说说县城的事情,就见姜枝笑着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比划着手掌给她看,“一竹筒一两银子,竹筒大概有手掌这么大。”

姜枝这一天都在琢磨着用什么东西盛酒卖,家里的陶罐也不多,都用来酿酒了,没有多余的罐子,陶瓷装酒就不想了,价格肯定很贵。

等她看到吴大娘端着个竹制的盒子过来买乌圣糕的时候,脑海里忽然就想到了一个物美价廉的东西。

那就是她那个世界曾经流行过的竹筒杯。

她们家里人平常外出时,也都是用的竹筒装的水,竹子做的容器如果用来盛酒不仅不会毁了桃花酿本身的味道,而且还会带上竹子本身有的清香。

酒具做成手掌心一般大小,那卖一两银子差不多这么一竹筒,这么几大坛桃花酿就能卖很多杯了,银钱还不滚滚来。

看女儿想到什么事情,笑得跟个小狐狸似的,陶氏不由也笑了。

桃花酿卖这个价格,她也明白了自己女儿是懂得赚钱的,也就跟着放心了。

桃花酿还需要存放几天才能开坛,这几天正好准备盛装酒具的事情。

云溪村里竹子是最不缺的,陶氏本来还想让姜父和姜大哥晚上回来后帮忙砍竹子制作这竹筒杯,但让姜枝拦了下来。

村子里有专门做木匠活的吴家,她正好也要定做些点心盒,点心盒和竹筒杯都是简单易做的东西,原料都是免费的竹子,找吴木匠做肯定也花不了多少钱的。

姜父和姜大哥白天要上工赚钱,本就劳累了一天,还是让他们回来后好好歇息吧。

花了这点钱,让家里人能歇息好,还跟着省了心,也都是值得的。

这天,姜枝拿着画好的画样,去了吴木匠家。

吴木匠家算是在村子的最里头,和在村口的她们家隔了老远的路,走了好一阵子,姜枝才看见木匠家的门,院门是敞开的,一眼望过去能看到有人在院子里走动着。

木匠家的房子也是青砖瓦房,院子里放着许多木材,许是木匠儿子才成亲不久,姜枝还注意到那门窗上还贴着红红的双喜字。

院子里走动着的人正是才嫁过来的新媳妇儿冯玉儿,她正拿着笤帚扫着地上堆着的木屑,听见脚步声,抬头看到是姜枝,连忙让她进了院子。

都是同辈的人,她也跟着大家一起喊她枝枝,虽然两人接触的不多,但她还挺喜欢这个比她小了几岁的姑娘的。

对方长得漂亮,一双眼眸笑着看人时就让人跟着开心,更何况姜枝现在可是云溪村出了名的人儿,这些日子那乌圣糕卖得可红火的很,简直风靡了整个村,甚至都有外村的人听到传闻也来买的。

搞得乌圣糕都限购了,一人每天只能买一份。

冯玉儿每天买的都是姜枝亲手做的乌圣糕,她吃着也是有了大变化的,本就秀丽的相貌,有了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姿容更添了几分好。

“枝枝,这是我从娘家带来的茶叶,是自家种的,你尝尝味道。”

姜枝本来就想着说完定做的事情就回家的,结果被对方热情的拉着坐了下来,只好接过冯玉儿给她泡的茶水喝了一口。

两人喝了几口茶,冯玉儿才笑着问她的来意。

“玉儿嫂,吴大伯他们都不在家吗?”姜枝进到院子后就发现了,吴家没有其他人的动静。

“我婆婆公公走亲戚去了,你大海哥在屋里睡觉呢。”冯玉儿说完也知道了她过来是有正事的,“是不是要定做什么东西?”

姜枝微微点头。

这有生意上门,冯玉儿笑眯了眼,哪还顾得她丈夫是刚做完活才歇息下,赶紧进屋把人喊醒了。

吴大海出来后用凉水洗了一把脸才彻底清醒了,他看向姜枝递过来的画样,看到上面栩栩如生的四方盒子和竹筒画,惊讶了下才道:“这两样都能做,你想定做多少个?”

姜枝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点心盒子也用竹子做,就先定做五十个,竹筒杯就要一百个吧,上面都要刻上这个式样。”

顺着她手指指着的地方,吴大海看了过去,发现她说的那个刻制的式样像是画着的又像是写上去的两个字,字的身上还勾了几片小小的竹纹,这样整体看着就像是一个图腾徽记。

他仔细辨认一番,才认出了那两个字,“姜记?”

谢谢宝们送的营养液,么么哒

谢谢读者“大鲤上岸”,灌溉营养液 102023-04-25 16:44:51

谢谢读者“甜甜”,灌溉营养液 1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13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