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碧血之圣祖

最先受侵扰、损伤最烈的,自然是边界六境。

各世家几乎出动了一大半精锐将士,与帝王联手征伐,死伤无算,终于将缺口压缩至碧血、南疆、霜华、灵尘四个入口。

兵五家再次损耗严重,族中元老、精英更是多有战死,十不存一,各自退回家族故地休养。

半年后,王都传下旨意,言说诸般祸乱至今总算暂告一段落,六族居功至伟。帝王拟于永安设大宴庆贺,同时打算修筑昭烈神殿,将自起兵以来的六族重要功臣塑金身、著传记,供奉其中,永享祭祀,邀请诸卿前往永安商谈此事。

另外,往生域不解决,终究是给子孙留下一个足以灭国的祸患。此番集思广益,博采诸卿之智谋,希望可以寻求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六族中的五兵此时正是青黄不接之际。

上一代历经岁月磨砺、深谋远虑的精英突然大规模死去,新的一代却尚未真正成长起来,成为眼界和见识都足以担负阖族未来的合格的领路人。前路何其漫漫,剩下的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去摸索着走过。

却没有任何人能稍稍指引一下,看似山穷水尽,亦可柳暗花明,锦绣璀璨背后,不过夺命陷阱。

名单上都是各族这一代的核心人物,可见重视。帝王放低姿态,言辞恳切,又催得紧。六族一向同进同退,接到旨意,照例先碰头通气。

大宴其实无所谓,但其余两项,往生域牵涉到边境各境安危,昭烈神殿更是代表一家一姓之无上荣光、功勋伟绩,确然又都是顶顶重要的事。

兵五家年轻的掌权者们一合计,大家都手握重兵,将中心三境牢牢围着。凤千山若是还想他的王朝延续下去,借他一万个胆也不敢对这些人如何。除非他不想坐这个帝位了。

怎么看,此行都没什么风险,就是正常议事。不必如此草木皆兵,落了笑话。

万藏顾氏却明显不赞同,但又完全说不出个所以然。

兵五家其实心里从来就不是特别瞧得起顾氏,总觉得这家从上到下都不过一帮皓首穷经的柔弱文人,连自保之力都无。能跟他们一起位列六大簪缨世家,传承至今,全仰仗着南疆巫氏和灵尘谢氏襄助。

只是碍于几族素来互为姻亲,更要命的是顾氏又掌着史册编纂。为免对方在写到自家时,“不慎”用了个春秋笔法,让万载千世后的人读来还要唾骂、讥嘲,大家都从不表现出来罢了。面上仍是同气连枝,荣辱与共。

见顾氏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只是个莫须有的“感觉不妥”,热血沸腾的五兵年轻人们更觉其怯懦畏缩,毫无血性,哪里还肯管他们如何想。计议已定,当下各自返回,准备停当,率领仆从侍卫,带着箱笼行装,浩浩荡荡,从边界各境赶赴永安。

唯独万藏顾氏以不涉兵事为由,极力推说此番与其无关。

但永安来使言说,顾氏身为负屃与凡人的半血之后,史官世家,掌天下文脉,于王朝的建立和传承有大功,这种重要的七姓议谈又哪里少得了史家笔墨,详加载录?此次是大昭立国后,第一次以王朝名义举办的盛宴。帝王诚心可鉴,顾氏各个有名望有才识的精英都在被邀请的名单中,万勿推辞。

顾氏推脱不得,又听闻五兵行将抵达永安,时任掌执心知难以独善其身,长叹一声,最终按名单选了部分子弟前往。

凤千山不仅大摆仪仗亲自出城相迎,且安排得极其周到,竟连各家暂住的府邸都已经修建、整饬完毕,甚至位置、一应建造都由他全程督办。

那片堪称壮观的府邸群就在帝宫的东侧区域,规格比肩宗亲,端肃大气,又不失|精雅,几乎无可挑剔,直接入住就行。

年轻的兵五家核心们感动不已,觉得一朝开创者竟对这些晚辈、名义上的臣属如此看重,给足了面子。一面又不免暗地里志得意满:帝王又如何,还不是得仰仗六族,以礼相待。否则江山、帝位稳不稳还两说。

也不是没有族老提出异议,认为这已经远超帝王应有的谦逊。何况立国之君,以尸山血海铺路登上御座之人,岂能如此柔善?总觉出此番竟隐隐有要令诸人长住的意思,恐怕不是什么好的征兆。

兼且世代钻研各朝典籍、深谙兴衰成败历史轮回之道,素来有“窥一朝天命”之称的顾氏子弟似乎全无喜色,如非帝王召见,连门都不出,不免反常。

但忠言逆耳,真话总是不那么好听。

兵五家的核心掌权者们尚不清楚权谋二字有多少种写法,又都是热血沸腾如滚油的年纪,总认为天下都会为自己让道,经验之谈都是过时的废弃东西,哪里听得进去。

大宴办得隆重而奢华。

宴后几日内,君臣商谈昭烈神殿与将来再征往生域完毕,诸事顺利。临近末尾时,凤千山不经意地提到,将各族如今居住的府邸相赐。

除了顾氏子弟面如死灰,仿佛终于亲见悬挂许久的刀锋斩到脖颈上,其余众人一时欢欣。

尚未来得及谢恩,却听御座上的帝王又徐缓言道,如今大昭新立,朝堂缺乏栋梁,帝王少人辅佐。日后诸卿不妨就留在永安,各展所学,以安天下。

那根本不是征询意见,而是已然做了决断,只是通知他们一声。年轻的六族核心们当场懵了。

这已经明摆着是要将众人软禁为人质的意思。什么安天下,安的不过是帝王的私心而已。

本就是容易冲动的年纪,个个面上都显出了压抑不住的愤怒。有脾性急躁的即刻就要发作,以边界六境的兵马合力围攻中心三境相威胁。

却听凤千山慢条斯理地换了个话题,温声同他们闲聊:这些年闲时研究法阵,偶有所悟。又从往生域的结界受了启发,不想却有意外收获,竟造出个跟边界六境的护境结界有些类似的东西。但开启之时,应当更为有效,也许还能压制护境结界也说不定。

他给那东西赐了个名,叫做天绝道,天地亦可阻绝之意。

一代开国帝王,征伐四境,整饬朝纲,收服作乱的流匪,恢复凋敝的民生……何止千头万绪。居然会闲到有时间研究以极耗心力、繁复推演出名的法阵,简直是在睁眼说瞎话。

只怕这法阵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六族而设。

但众人毕竟是各家的核心子弟,其中大部分还都是武将世家出身,既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井蛙,也不是胆怯的懦夫,哪里会轻易就让人吓住了。有人甚至轻蔑地冷笑出声。

凤千山沉肃如常,只是落下了朝向宫氏镇守的霜华境边界的一道屏障,十分客气地邀请大家一同观看。

浓灰的屏障上连天,下接地,阻绝一切活物,不负天绝道之名。自永安上空遥遥望去,但见屏障内艳阳高悬,惠风和畅,屏障外灰雾弥漫,哭号声声,有万鬼横行之意。

一屏之隔,而有凡间与幽冥的区别。

不过半日,屏障收回。六族核心们不安与焦躁的等待中,宫氏传来紧急军报,言说天降诡象,像是开启了某种极其厉害的法阵,竟压制得护境结界灵力尽失,根本无法打开。除外,更与往生域的霜华境入口互相影响,隐现鬼相,诡谲异常。

族中子弟多方研究,只得出个“其物恐非人间所有,无法与之对抗”的结论。

宫氏是凤炎的心腹从属逐日部落与魅魔的半血之后,同样传承了洪荒第一代人皇的部分功法,精擅法阵与炼器之术。霜华的护境结界更是宫氏历代特别改进过的,较之其余五境,尤为稳固、可靠。

他们若是都束手无策,其余世家更不用提。

自此,天绝道逐渐被传为大昭的立国之本、王朝命脉。但其除了压制六境结界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却无人得知。

众人的愤怒唰然消退了一半,另一半转成了掩饰不住的震惊、骇然。

护境结界护的固然是中心三境,又何尝不是护的六大世家?天绝道横空出世,直接将他们无数代人引以为傲的这条倚仗化为乌有。

然而这还不算完。

次日,凤千山召集六族诸人,乘坐大型飞船浮上永安半空,说是要带他们巡视王都。飞船却径直出了城,几乎是围绕中心三境的外层飞了一圈。

俯瞰脚下的大地,但见北三南四共七座大营,将帝王掌控的以永安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围得铁桶一般。内中将士无数,队列齐整,军容肃穆,显然是花费了大量心血打造的精兵。

即使抛开天绝道不谈,单凭这些兵力,以六族如今的状况,五兵中的任意四家合在一起,都未必能与之硬拼。

大昭立国后的这些年,六族远在边界六境。按照过往经验,他们一向同进同退如同一个整体,凤氏一家却不过区区三境之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长期的战乱后,王朝民生凋敝,帝王短时间内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

兼且此前连年征战,各家都伤筋动骨,忙于恢复实力,确实顾及不到永安。众人根本不知道凤千山是什么时候秘密训练出这些强大的军|队。

无论是谁,若没有凤千山的首肯,都绝不可能有离开这个包围圈的机会。从一开始,帝王就没打算让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回去。

六族诸人已经集体傻了。彼时兴致高昂前来王都,谁想家族故地竟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千秋梦。

紧接着,凤千山以私人名义,再度举办宴会。歌舞的间隙,宣布了他的安排。

他要六族自此一分为二。

此番来永安的,本就是族中精英、核心,尽数敕封嫡系,赐其世代长居王都,入朝为官,辅佐帝王治理天下。家主特赐尊号为掌执,为整个家族中至为尊崇之位,辖制旁系。

仍留在家族故地的,列为旁系,允其掌有兵权和朝堂核准的私兵名额,永镇边界六境。由族长统领,需服从嫡系调遣。

但嫡系不得私离永安,旁系不得私出封地,更不得擅开护境结界,否则以谋逆论处。为昭示帝王无上恩宠,也为大昭的将来计,旁系所有子弟无论男女,自四岁至二十岁,皆需前往王都,进入永安学宫,统一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来成为安定边境的栋梁之材、王朝重臣。

轻飘飘几句话,决定了六族无数人未来的命运走向。

看起来是帝王让渡了部分核心权力和朝堂的位置,且对六族有倾力栽培之心,永安这帮人也依然享有对整个家族的控制权和地位。若是拒绝,未免有些不知好歹。

然而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抵不过永安中人尽为人质的事实。

虽说历代以来,六族都有送质子进王都的惯例,却也不过一两人而已。必要时候弃了也就弃了,不影响任何局势。凤千山这一招,竟是要自此网尽旁系所有弱冠以下的后辈。

何况在此之前,所谓朝堂决策,能决的多半也不过帝王掌控下的区区中心三境。边界六境之事,往往归属各族内部解决,帝王根本插不进手。

然而此后,永安掌控着各族嫡系,至少名义上就有了辖制他们各自的家族故地的可能。

嫡系固然直接渗透进了王朝中心,与旁系互为倚仗,但又何尝不是互相牵制?终身锁困囚笼之中,即使旁人看着多么高高在上,又哪里有无拘无束地回去做一方霸主来得自在?

有这一系列律令的制衡和天绝道的震慑,自此之后,谁也不敢生出异心。

作为安抚、交换,凤氏王朝存在一天,就将给予六族仅次于帝王和宗亲之下的尊荣。凤千山早年与六族有盟誓,各掌权柄,共治天下,如此也不算背信弃义。

但这尊荣,实则早在此前的历代王朝,六族却是原本就享有的,只是不曾明着写出来罢了。

高高的御座上,鬓角已有霜雪之色的大昭开国帝王端肃而坐,双目微垂。

那双略深的鹰目中,目光一一扫过这些自洪荒传承而来的世家的核心人物,枯寂沉稳,不起微澜,是算尽人心尽在掌控的从容,是睥睨天下不容反驳的霸道。于无声中,彰显着上位者的威势和冷酷。

今日这场看似寻常的小宴会,才是他真正要六族参加的。为了这一刻的阳谋,他花费半生时光,铺垫了上百年的阴谋。

凤千山并未做得太绝,甚至没提削弱兵权、放弃私兵的事。

兵权是六族的底线。即使万藏顾氏不涉兵,却也知道,他们的安危跟其余五族的兵力强大与否息息相关,绝不可能支持他。

他只是将边界六境与中心三境的兵力划定了大致比例。如此一来,不至于激起六族再次合力,同他拼个鱼死网破,算是互相妥协一步,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

不是他不想彻底铲除这些根基深厚的世家,而是他实在做不到。至少在他这个时期,根本没有机会收拢所有权柄。

成事在天。很多时候,天时、地利之重要,更甚于人。

能自此摆脱被其随意操纵的局面,将六族尽数掌控在手中,已经是他机关算尽的结果。至于更多的,只能留待后世子孙。

帝王目光所及之处,一众年轻的六族核心人物们几乎连酒爵都端不稳了,面面相觑,神色灰败如死。

他们固然也可以不计自己的生死,让远在边界六境留守的族人们即刻联手,灭了凤千山和他的王朝。但仅凭中心三境七座大营的兵力,大昭覆亡之前,凤千山至少也能拉着顾氏及另外两家陪葬。

然而谁会有幸成为那两个“天选之子”,选择权却根本不在他们手里。何况还有那堪称诡异的天绝道。

没有任何人敢拿自己的家族去赌,而让其余世家摘取最后收获。凤千山显然正是算准了这点。

一整套筹划,绵延百余年,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对过程把握之完美,对人心掌控之精准,简直不容猎物有半分逃脱的可能。

凤千山:永安豪宅,帝宫之侧,免费赠予,拎包入住。

六族新任掌权者们:大佬,畀面啦!

凤千山抽刀在手:好说好说,谁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5章 碧血之圣祖

穿成祖宗后师尊骗我打天下(伪穿越/伪师徒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