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羊绒

甘州县城郊。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打在身上暖洋洋的,前些日子清了荒地,现在已经开始建作坊了。工人们有的两人一起抬着木头,有的在晒土砖,干得热火朝天。

林书阁看着木匠用墨斗打出直线,一旁的工人立马递过去锯子,几下就锯出了适合的梁柱。

赶过来的管事急匆匆道:“大人,您过来怎么不打声招呼,招待不周,还望大人恕罪。”

他又瞪了一眼身旁的伙计,“还不给县丞大人拿把椅子过来。”

“不妨事,我就是过来看看进度,你们不必在意。”林书阁阻止道。

“回大人,这批招的工人干活都很勤快,没有一个偷奸耍滑的,还一直念着咱们的好,说是要好好干活报答我家主人呢。”管事喜滋滋道。

“也是你们心善,善待他们才有此回报。”

“是啊,我以前帮人做活,也没见过这么好的伙食。大人若问进度,我估摸着过段时间这边就建好了,他们若是一直这么勤快,这边造纸的活也可以叫他们干。”

“嗯,你去忙你的,我过去转转。”林书阁道。

“是,大人,您有事再吩咐我。”管事赔笑道。

“好。”

太阳在空中缓慢移动,快要接近头顶了。王柱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和大李一起拉着锯子锯木头。

突然感觉到头顶一片阴影,抬头看到一位十分年轻的郎君,长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一袭青衣,像是小时候见过的画像里的小神仙。

他愣愣地看着小神仙,手上动作都停了下来。

直到小神仙开口说话,“你是哪里人士?在这做活可觉得习惯。”

他才反应过来,又看他穿着不似平头百姓,应该是主家的小郎君吧。

“我家住通泽里,你是主家的小郎君吗?”

林书阁笑而不语。

看他亲切面善,王柱子一边干活一边说道:“当然习惯啊,这边干一天活有十钱的工钱,还管一顿饭,我第一天看到是肉汤面眼睛都直了,这几天要么是稻饭、粟米配菜,要么是馒头配菜,几乎顿顿有荤腥,比我家过年都吃得好。”

旁边大李接起话茬,“可不是,挣这些天,今年都能多买几斤肉过个好年,我家元宝还吵着要吃糖,臭小子这才挣了几天钱就要吃糖了。”他脸上带着笑意和宠溺。

“就是不知道这边活干完了主家还要人吗?”王柱子忧愁道。要是在明年春耕前多干一段时间,手头也宽松。

“放心吧,会有活的。”林书阁安慰道。

“您说的可是真的?”王柱子惊喜道。

林书阁刚要开口,便听到有人说道,“大人,您怎么在这?小人来迟,手底下人怠慢了您?”

来人脸庞圆圆,面皮白净,看着就富态,正是那钱万才。刚刚管事来报说是林县丞来了,吓得他紧赶慢赶才赶到这里。

林书阁失笑,“我就转一会,你们何必大惊小怪。”

“走吧,去作坊看看。”本来还想问问工人们一些事的,看着情景估计也问不了了。

林书阁向王柱子和大李告辞,便让钱万才带路去了造纸作坊。

原来已经有一批纸在造了,用的是技术娴熟的工匠,因地方不够,才开辟了城郊荒地。

看着钱万才对刚刚的小郎君一脸恭敬,王柱子结结巴巴道:“大李哥,我刚刚没说错话吧?”看主家的对待刚刚那人态度,不会是什么大人物吧。

“笨蛋,没听到主家都喊大人了。”大李骂道,“不过咱们也没说什么。”

旁边一直没出声的管事冷哼道:“那是县丞大人,都别说话了,好好干活。”

看着王柱子和大李四眼呆滞,管事悠哉游哉地溜达着走了。

老天,这是碰到真佛了,那可是县丞大人,怎么这么年轻。

王柱子和大李互相看了眼对方,将心事默默藏在心里。

林书阁跟着钱万才到了造纸作坊,这次他吸取教训,没让钱万才跟着。

进去之后,看到一群人在洗浆,这是造纸的一个步骤,切好后的原料要进行浆洗才能清除杂质纤维。

冬天的水冰冷刺骨,几个妇人手冻得通红,却还是十分麻利地搓洗着纸浆。

林书阁看了许久,要是有橡胶手套就好了,可是天然橡胶大多产自东南亚,这个时空还不知道有没有,比较难办啊。

洗浆的妇人倒是注意到了他,毕竟这么好看的小郎君瞎子才看不到,要是在春天,年轻娘子早就将手中鲜花帕子扔过去了。

几位妇人自诩见过大风大浪,主动搭话,“小郎君可是找人?”看小郎君这气质穿着,总不会是来做工的吧?

“各位娘子,我找你们管事,听说你们主家已经造好了一批纸,我是来和他们做生意的。”

说完林书阁自己都觉得好笑,果然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管事的今天有事没来,你可白跑一趟。”一位妇人热心道。

“这样啊,怪我没打听到管事的行程,看来今日做不成生意了。”林书阁可惜道。

他一脸无辜,配上那语气,只听得几位妇人心下不忍,“不妨跟我们说说,等管事回来我们告知于他。”

“那多谢各位娘子了。”林书阁朝他们一笑,似春蕊新绽,惹得几位妇人红了脸。

林书阁假托自己是从外地来的,听说甘州出了新纸,准备购买一批去家乡贩卖。一来二去,聊得也算投机。

妇人们也说起了心事,“我们能来干活听说多亏了县丞大人,是他发话让主家招我们进来的,不然我们怎么能挣这些钱。”

“在造纸坊,一天能挣二十钱,虽然受冻,但我们在家,哪个不是大冬天给家里人洗衣服,一样受冻,还不如出来挣钱。”

几个妇人纷纷诉苦。

“就是说嘛,而且我们现在能挣钱了,在婆家也能挺直腰杆了。”

”咱们算好了,我们村子里好多手脚比我麻利的娘子,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根本腾不开干手来干活。

妇人们七嘴八舌,诉说着女子的不易。

林书阁听着,心里思量,有什么适合女子在家干的活呢?

有妇人说:“我隔壁的李娘子,手那叫个巧,针线活她谁第一,村子里没人敢说第二,她织布都比别人快,换的钱也多,可怜还要受她婆婆的气,嫌她生不出孩子。”

几位妇人听闻此言,齐齐叹了一口气。

织布?

林书阁暗自握拳,这里可是西北,什么最多?当然是羊了,他穿越一遭吃的羊肉比猪肉还多。

有羊就有羊绒,后世兰州就盛产羊绒,全国闻名,名曰兰绒,柔软细腻的可以制成绒褐,或者捻毛成线可以织成各种衣物。林书阁所在的时代,谁没穿戴过妈妈手织的毛衣和围巾,虽然他母亲织的高领毛衣很扎脖子,但确实暖和。手套也可以织,虽然比不上橡胶手套,但也可以保暖。

小时候他还见过母亲去地毯厂工作。对啊,质量不好毛毡可以做成地毯,好一点的做成绒衣不就行了。

真是灯下黑。

林书阁想得出了神,没有察觉几个妇人已经将话题转到了自己,一个妇人大着胆子问道:“小郎君可曾婚配?”

林书阁一面懵逼,怎么话题突然到这了。

他在现代都是母胎单身到硕士快毕业了,只能张口胡说:“我还未成亲,只是家中早就给我订了未婚妻,长得倒是极好,就是喜欢黏着我,特别爱吃醋。”

一个妇人笑道:“那是她欢喜你,不然才懒得搭理你,小郎君好福气。”

林书阁嘴角抽了抽,看来瞎话要少说。

“各位娘子,有项生意不知道你们可有意愿?”

“什么生意?”

“各位娘子干活利索,我说的这项生意你们肯定做得来,不过你们须得教给其他邻里妇人。”

妇人互相对视,却都没问为什么。

林书阁将方法教给她们,起身走过去吩咐一直探头探脑的钱万才,让他取丝线和粗针来。

钱万才听完十分疑惑,让底下人去取了过来。

拿到后,林书阁给妇人演示了织法,“过写日子会通知你们过来领绒线,织完之后按件给你们工钱。”

有聪慧的妇人立马就学会了针法,这可真是不错,不用大老远出来做工,坐在家里闲话间就能做。

有妇人明白了林书阁的意思,激动道:“你是想让那些没办法出来做工的女子在家也能挣钱?”

“是。”林书阁也不隐瞒。

“妾身黎氏多谢大人。”刚看到主家钱万才一直偷摸往这瞧,还一直不敢过来,她就知道这位年轻郎君并非他口中所说的外地商人,再结合这位郎君的年纪气质,很有可能就是那位传说中的林县丞。

黎婉定定地看着他,“不知我等还能为大人做什么?”

“尽量去散布消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林书阁见她猜出了自己的身份,但又聪明地没有说。

“好,我知道了。”

“今日叨扰诸位,在下告辞。”

其余妇人都被他和黎婉的动作吓到,一时不敢说话,等林书阁转身离去,才纷纷问黎婉,“婉娘,你刚刚叫他大人?他是……?”

黎婉看着林书阁走出院门,在外面等着的钱万才立马跟了上去,却恭恭敬敬不敢走在他前面。

“县丞大人,他是林县丞。”

妇人惊呼出声,竟然是林县丞。哎呀,今天还跟林县丞谈了这许久的话,几人又是激动又是紧张,还厚着面皮想给人家做媒来着,毕竟那样好看的小郎君。

几位妇人的想法林书阁不知道,他现在只想去找周度,周家好像是做绸缎生意的,想必对这个很感兴趣。

羊绒部分参考博士论文《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我小时候我妈给我织的毛衣确实很扎脖子,不知道是什么毛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羊绒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