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局势并不因小儿女的心思和矛盾改变,桓玄登基后,北府军将士愈发糟糕的境遇是如此,刘兴弟和王瑾之的婚事也是如此。
大抵雄才大略的君主都是这样的,无论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礼贤下士还是独断专行,既然决定了,就算有障碍,也必然是要实行的。即使他如今尚未成为帝王,本性也早已显露。
很快,虽然二人不欢而散,但结亲的进程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或许是因为战乱,时人总觉得朝不保夕,除非着实家贫,娶不起妻,不然大多早婚。
如王瑾之、刘兴弟这般已年二十还未成婚的,也实属晚婚了,若是这时也有大龄剩男、大龄剩女的称呼,必然是要落到他俩头上的。
因此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三书六礼,只见臧爱亲等长辈忙得团团转。
王瑾之也不得不先离去,前往王家,待亲迎时再行前来。
离去之前,王瑾之邀刘兴弟一叙。
“姐姐,我回去思考了很久,虽然我只是高中生,或许你觉得我的想法幼稚,但是我觉得,权利难道不是靠自己争取的么?难道是靠他人施舍的么?现代女性的投票权、财产权难道不是靠自己奋斗而来么?我认为,就算很难很艰辛,但是如果不争取,就永远不可能得到了。姐姐你虽然现在穿到了女性更没有权利的时代,但是目前或者即将到来的这段时间,你却拥有现代永远不可能拥有的机会。你将是在这家天下的体制中,实际掌权人的长女,更是独女,而且他还宗族不盛,简单地说,就是他实际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并不多。更重要的是,即便他很快生儿子,近20岁的年龄差也能给你非常长的时间争取让自己成为其创业中难以替代的人物。姐姐,即便你很快便能锦衣玉食,潇洒度日,但你曾寒窗苦读十数载,一向争先,此前或许被生活鞭打,灰心丧气,但如今,手里有了这样好的牌,却要硬生生放弃,扪心自问,你甘心么?”
这一串姐姐下来,刘兴弟心中暗笑,这是开始打感情牌了呀?不过这一番话倒是让自己有些心动了,果然,高中时期是人生中脑子最好使的,只几日,他便想到该如何更好地说服自己,自己豪爽、玩乐下深藏的心思被清清楚楚地挖掘了出来。
确实,自己并不甘心,现代时不甘心,如今更不甘心。怎么会甘心呢?
自小便好强,读书时与男同学同台竞争也并不落下风,胜不骄,败不馁,一向以君子要求自己。但大学一毕业,找工作时,相同条件男性优先录用;遇到升职加薪时,相同成绩男性先行提拔;等到大龄了,男性三十岁还早,别人五六十了还能生呢,女性三十岁还不结婚生小孩,都要不能生了。
被社会现实反复毒打后,刘兴弟终于丧气了,开始学着躺平,学习当咸鱼。
等来到这个时代,刘兴弟本也想干些什么大事,毕竟脑子里是领先千年的学识,更不用说她还是化学专业,虽然此前有学长制作炸药差点把教学楼炸了,之后学校严禁学生再犯,将药剂管控很严,但既然有如此先例,又有哪个化学生不记些配方呢?
但先是兴弟这个名字让她受了番打击,而后眼见得母亲为生儿子反复怀孕生出女儿,更可怕的是女儿出生后很快就不见了,也不知是去了哪里。
这一年一年,一次一次,只见得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也越来越沉默,刘兴弟深感恐惧,为母亲,更为自己,于是自小锤炼身体,很小便在父亲面前卖乖,又说服父母允许自己男装出行,不时说些晚嫁乃至招赘的好处。
待后来,刘兴弟意识到父亲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六味帝王完”,宋武帝刘裕,回忆起其称帝历程以及长女刘兴弟的几个历史记录,最终决定随历史发展,嫁于早早战亡的徐逵之,如此一来,只需生下一子徐湛之,即可安稳一生。
自己早早规划好,平日行为也努力对外加深这一印象,本以为心中已无波澜,不想竟让这小子的几句话破了防,砸出个口子来。
但一面是只需按历史发展即可过上好日子,一面却是未知的挑战和局面。
对面是个乳臭未干、未经世事的弟弟,自己虽经历不少,却也一直基层徘徊,政治路上刀光剑影,比之战场更甚,只凭二人一腔热血,究竟能有几成胜算?
如此想法却也只是一瞬,既然心下已然有了答案,刘兴弟很快笑道:“确实难甘心,但前路艰难,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
见王瑾之欲起身夸夸而谈,刘兴弟又是一笑:“不着急说,这件事很重要,但不是急事,你我二人先各自好好思考,等婚后,我们再慢慢聊。”
一说婚后,王瑾之瞥了眼刘兴弟,脸瞬间红了,只支支吾吾地应了声是,就匆忙起身告退,转头快步走远。
刘兴弟一愣,之前只想着家族利益、自身利益,没什么成婚意识,如今一想,也有些不自在了,自己现代时,拖拖拉拉地三十了还单身,如今方才二十竟是要结婚了,对方还是个小弟弟,倒有些老牛吃嫩草了。
王瑾之很快离开了,刘裕也借嫁女儿之由,浑水摸鱼。明面上嫁女儿,暗地里与北府军众将士往来更密。
婚后不久,元兴三年(404)二月,刘裕等人准备妥当,多地共同起兵,刘裕在京口杀死徐州刺史桓修,刘毅在广陵杀死桓修之弟青州刺史桓弘。刘裕作为起兵的倡导者,被众人推举为盟主。刘裕很快广发檄文,述说桓玄窃国无道,号召众人清君侧,各地也纷纷响应。
刘裕率领众人士气高昂,攻势如虹,顺利打退桓玄的兵马,一路直逼建康,桓玄不敌,挟持晋安帝,仓皇出逃至江陵。
三月,刘裕领兵进入都城建康,又派部下乘胜追击,桓玄又被逼逃亡,途中被益州都护冯迁所杀。
桓玄虽已身死,但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且桓玄余党尚存。尤其是桓玄从子桓振,可谓桓氏一族中难得的将才,战时沉着冷静,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数次打败刘毅、何无忌等西征将领。但可惜,桓家如今也只这一位名将了,刘裕兵分两路,一路以刘毅为帅主攻,一路由南阳太守鲁宗之指挥助攻,桓振两面受敌,左支右绌,顾此难免失彼,然而大势已去,终于还是无力回天。桓振在最后一次奇袭夺回江陵后被赶到的刘毅的部下斩杀。
桓氏族人几乎被杀殆尽。如此一来,谯国桓氏再无执棋之力,退出了历史舞台。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