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说服袁术 与贾诩谋

“……袁公,汝应是多虑了。”

吕布也知自己适才举动惹了误会,因而他左右张望一圈,终是未曾言明自己欲出门透气的想法,而是将自己身前支离破碎的案几推至一旁,再利落坐下。

话虽如此,袁术却仍未从己方将领身后出来,反倒俯身弯腰,双手搭于前人肩上,只隐绰间露出上下一对“贼眉鼠眼”。

“休要糊弄于我!”

袁术轻嗤一声,可有刚那番猥琐作态在先,他此时的冷眉冷眼倒是显得有几分可笑。

“你一摔碗,此人便迎声而起。若说你二人未事先商议好,又作何解释?”

“适才之事纯属巧合,更言之,此乃公之府邸,我等纵是真居心不轨,你众我寡,袁公又何必忧虑呢?”

刘洋又劝诫一会。

不过话虽如此,看到袁术这狼狈姿态,她嘴角还是有些止不住地上扬。

当真是色厉内荏之人……

甫一会面,他便行出一番高高在上举措,可一逢变故,却又宛如那刺猬般,空有硬刺,实则只会蜷缩避敌。

此人,不足为惧。

“此言当真?”袁术质疑。

“千真万确啊袁公!”

刘洋声音抑扬顿挫,目光清正真挚。

“某今日来此,是为邀公共谋大事,又岂会另行不义之举?”

袁术先是不言,尔后眼波一转这才直起了身。

“既是如此,那倒真是我多虑了。”

他将发冠衣衫整理齐整,旋即两袖一卷便是背手归座。

“刚所谈之事,尔且继续。”

袁术一点刘洋。

“好。某欲寻袁公支持,借袁氏声名发檄文,驰报各道,以寻得各路诸候支持,不知公可愿助某一臂之力?”

“你?”

可能因着危机暂时解决,袁术又恢复了一开始时那副令人生厌的高傲作派。

“纵是你有将有兵,可钱财粮食又欲从何处寻得?我袁氏多年屹立不倒,所行之事定是要有万全把握,你如今不过一无财无权,无粮无名之辈,我又凭甚帮你?”

“这……”

刘洋作哑口无言之状,似欲要辨解,可终究只微张了片刻嘴,再是无以劝说。

“唉……”

她长叹一声,“袁公之意,某无以更改,此番倒是扰了公之清静了。不过,公可否允我在南阳郡多停留些时日,待时机成熟,我自会离去。”

袁术未应,他只顾盯着自己手中酒樽,似在思索此事可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刘洋见他有所犹豫,就又言:“某寄身于此,于公而言,利过于蔽。”

“何出此言?”

袁术放下手中酒器,两眼一抬,来了几分兴致。

“其一,可用我等阻碍董卓。”

“董卓虽粗鄙野蛮,可断不会堂而皇之地对我袁家宣战。我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朝廷官员不说全部,也有大半与我袁家有牵扯往来。他董卓除非真被女色弄昏了头脑,否则万万不会有这个胆魄!”

袁术语尾上扬,眼含嘲讽,显而易见得,家族给了他莫大的底气。

“哈哈哈,不会有这番胆魄?”

刘洋轻笑:“能弑君夺政之人,公竟言他胆魄不足?”

袁术一顿。

是啊,连少帝都惨遭董卓毒手,又安知其不会一个发疯,对袁氏挥下屠刀?!

去寻袁绍也就罢了,总归他也是瞧不上那人面兽心的家伙。

可若是那老东西去南而不去北,来了他这南阳郡又该如何是好……

若是有这刘云所募集的那帮义兵阻挡在前,他自是能暂且高枕无忧。

故而,袁术道:“其二呢?”

“其二,某知公与袁绍一向不和,而某此次来南阳而非冀州,盖因知晓袁公你有容人之量,非袁绍所能及也。若是大事未成,我自将你我二人的来往撇的一干二净,可若大事已成,公今日施以援手之举,自会被天下传唱,为史书所撰写。”

“……”

袁术先来回扫了刘洋一眼,嘴角又是一勾,尔后再难忍耐,抚掌大笑了几声。

“你这人,虽是落魄之辈,倒是习得了一身溜须拍马的本领,想必募集义士为假,寻我庇护为真。不过,此言倒甚是中听。”

……

刘洋喉头一哽。

可真是小嘴抹了蜜。

与她心下腹诽所不同的是,这番话可真是实实说到了袁术心坎中。

他日思夜想的,皆是能将他那“好兄长”压上一头,好让袁氏之人看看,舍他这颗明珠而欲叫袁绍当族长,究竟是何等愚蠢之举!

“好,那我便许你暂居此地。”

“谢袁公!”

刘洋与曹操贾诩三人皆是抱拳一礼,孙坚此时立场不同,便未跟着起身。

又是几轮觥筹交错,四人起身告辞。

回去之时,天已接近子时。

还是刘洋,贾诩坐于马车之中,孙坚吕布乘于高头大马之上。

不过略有不同的是,此时刘洋贾诩坐于了一辆马车内。

“文和观这袁术如何?”

“短视自负,志大才疏,不足为俱。”

“我亦是这般想。经此一事,我等倒可暂于此地休养生息,待与贾公通过气后,便授孙太守为豫州牧。”

“豫州至南阳约有上千里地,陛下予孙坚州牧一职,之后又待如何?我等岂要迁其阵地,由南阳赴豫州?”

“非也。”刘洋道,“孙坚独身奔赴豫州,孙策留于南阳。”

“陛下可是觉孙坚欲借皇权之名,实则施行自己的野心抱负?”

“是,也不是。”

刘洋掀开一角车上帘布,向那正直视前方,面目刚毅,眉宇间却勾起了名为野心弧度的孙坚一眼。

“孙太守此人,虽是忠于汉室,可心中野望亦是不容小觑。”

历史上,他于公元190年,也就是明年,于洛阳讨伐董卓之时,自井中寻得传国玉玺却私藏不报,此后更是于江淮地区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

现下董卓势强,孙坚自是会响应号召,一讨董贼。

只是在此期间,孙坚孙策父子绝不能共处一地。

“我既封他为豫州牧,为了雄心壮志,他自定不会拒绝。可一则南阳是绝佳避身之地,我等与吕将军所召上万兵卒一同迁徙,恐会打草惊蛇。二则……”

“二则,”贾诩接口,“以孙策充为人质,以借其牵制孙太守。”

“正是。”刘洋略一颔首。

“若是想重回洛阳,从董卓手中夺回大权,仅屈居于南阳可远远不够。曹操欲借我名义讨伐董卓,不日之后,天下诸侯豪杰定会浩荡响应,世人苦董卓久矣,董贼之死已成必然。”

“要想在讨董联盟中,示得皇室威仪,不落诸侯下风,再出现个杨卓王卓,我自应是抢占先机,早做打算。正好借此良机,令孙坚手持圣旨,占据豫州。”

“陛下岂不惧孙太守赴豫州后,有人将州牧变更一事泄密于董卓?”

“孙太守虽野心过盛,可并非那等无能之辈。况且,纵是董卓真派兵攻打我等,你我又何以为俱?”

如今可不是初出洛阳时,手中只有四千精兵的日子了。不过在此期间,还是尽量招兵积粮,稳步发育才是……

贾诩闻言,神色愈发满意。

越是久居陛下身边,他便愈加觉得陛下有明君之质,在其手中,大汉真能转危为安,再延续数十年基业也未可知。

不过……

“陛下适才有言,曹操欲借陛下之名广召天下有志之士?”

“正是,文和可有异议?”

“然也。”

贾诩替刘洋与自己各斟了杯热茶,方才探讨了这么久,此时他二人早已口干舌燥。

刘洋接过,将其一饮而尽,尔后将空杯放在塌前案几上,抬首示意贾诩继续向下说。

“若曹操发文,虽假借陛下名义,然传于世人耳中的,也不过是曹操忠义,愿不惧董卓之势,挽将倾汉室。可若陛下亲拟诏命,借曹操之手传于各路诸侯,则其义大异矣。”

“由我亲拟诏命……”

贾诩补充:“陛下昔在洛阳,与皇后娘娘大婚之时,为董卓胁迫,令城中百姓临街朝拜,更是尊皇后之父为列侯。此举甚是有损于陛下威严。陛下亲发诏令,正好借以告天下之人,往日种种,不过缓兵之计耳。”

“好,待我回府之后,便告与曹操。”

*

舟车劳顿,日夜不歇。

一个日升日落后,几人携着满身疲倦回到了孙府中。

感受到府内异响,孙策连忙自屋中破门而出,随即一路小跑来到了几人身前,再是猛一停下。

“陛下!阿父!袁术可有为难你们?!”

“未曾。”刘洋朝他一笑。

孙坚更是迈步上前,抡起大掌朝着他肩膀就是拍了几下。

“策儿,阿父不在的这几日,你可有又闯些祸事?我记得你八岁那年偷别人家稚子,还大言不讳地说要与其一同参军入伍。还有你十岁……”

“唉呀!阿父!”

孙策小脸一臊,“在陛下面前,阿父务必给儿一些面子!”

“……”

孙坚嘴角一抽,心下腹诽。

他千想万想,也未曾料到自己这宛如混世魔王降世的长子,有朝一日竟是注意起了形象来……

“咳咳。”

刘洋清咳两下装作未曾听见,旋即慢悠悠回入府中,只是在路过孙策之时,发出了声噗呲轻笑。

“……”

*

是夜

刘洋铺开纸张,斟酌一番,缓缓落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说服袁术 与贾诩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