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手笨脚的,连倒茶都倒不好!”
谭老爷重重的将茶杯摔到地上,瓷器与地板碰撞发出清脆的破碎声。
李星鹭咬了咬唇,隐忍地蹲下身去收拾地上的碎瓷片,锋利的瓷片划破她掌心,带出几滴血珠和尖锐的刺痛感,她却一声也没吭。
自从沈舟云在县衙门口当着清远县百姓的面公布谭秀林的死讯、并且点明陈锐等人皆参与其中,县城里就开始有人用此事来非议谭、陈两家,而当这些风言风语被谭老爷得知,一向最重视名声的他果然大发雷霆。
沈舟云是朝廷新贵、皇帝钦点的正四品提刑官,而谭家虽在清远县势力深厚,但终究只是商户之家,谭老爷自然不能对沈舟云如何,于是,他盯上了一直帮助沈舟云查案的李星鹭。
在谭秀林死后,李星鹭等原先伺候她的下人被遣回后院,她原本求了药房管事叶巧将她调去药房当差,叶巧也答应了——谁料谭老爷为了找出气筒,突然命令谭贵将李星鹭派到他的院子来侍奉。
从此,李星鹭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
无论端茶倒水,还是摆菜布膳,谭老爷总能挑出毛病来刁难她。
但她却无法反抗,因为她的卖身契被谭老爷捏在手中,只要卖身契在一日,她就是谭府的奴仆,可以任府上的主人处置。
李星鹭眸光黑沉如水,她是一个接受过教育的现代女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甘愿接受不平等奴隶条约的约束。
只是脱奴籍一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谭老爷的一句‘还不快去换杯新茶上来’让李星鹭回过神,她不敢耽搁,连忙端着一盘子碎瓷片退出了书房,身后谭老爷的讥讽声却未曾停止,透过门窗传入她耳中——
“陪着高官查案时肯卖机灵,侍奉人的活计却做不好,真是个眼高手低的奴才。”
听到这话,李星鹭连脚步都没有停顿,自顾自地走远了。
像这样阴阳怪气的嘲讽,待在谭老爷身边伺候的这几天,她已经听过不知道多少回,一开始或许还感到屈辱,后来便只当成激励自己脱奴籍的反向动力了。
在这种满是刁难责骂的环境中,李星鹭经常回忆起原主与谭秀林相处时轻松自在的场面,偶尔也会怀念自己与沈舟云一起查案的时光,那时候,她虽然劳累,却被人信任和尊重着。
沈舟云……
她不是没想过求他帮忙,但据府中下人偶然透露的消息,她得知对方不日将离开清远县,只待彻底处理完谭秀林的案件,他就会继续前往江州城赴任。
李星鹭说不清她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的感受,但她由此明白,有些困境还是得靠自己寻找出路才能走出去,依靠他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很快,她也不再有闲暇时间去想沈舟云。
又有一个节日临近,但不同于前段时间处处都泛着欢快气氛的花灯节,这回清远县上下都冷清得很,就连街道也不复往日的繁华。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即将来临的节日——中元鬼节。
“七月半,鬼门开,点冥灯,迎阎王,
亏心人,掏心窝,偿血债。
七月半,鬼门开,生死簿,划姓名,
负心人,断手脚,应毒誓。
七月半,鬼门开,厉鬼来,索孽债,
冷心人,割口鼻,了怨气。”
李星鹭和一起出府采买的几名谭府婢女走在街上时,突然涌出来一群孩童,在宽阔的街道中央大声唱起了诡异的歌谣。
“哪家大人这么疯癫,竟然教小孩子唱这么瘆人的童谣!”
街上的百姓议论纷纷,李星鹭身旁的一名婢女也忍不住出声抱怨了一句。
这还能被称之为童谣?
李星鹭满心疑惑地打量着已经四散跑开的孩童们,心底生出一股异样的感觉。
这时,又一名婢女开了口:“我看咱们还是当作什么都没听到吧,最近的恐怖事情已经够多了,特别是咱们府上……”
她忽然噤声,似乎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只能连忙止住话语。
但李星鹭却清楚她的未尽之言。
对于府上刚出过命案的谭府来说,中元鬼节这个不怎么吉利的节日,更是为整个谭家增添了不祥的意味。
但不管再怎么忌讳,中元鬼节终究是祖宗传下来的节日,因此每家每户都得郑重的准备祭品、在节日当天祭拜祖宗,更不要说自诩清远县高门大户的谭家。
由于谭夫人不擅长掌家,往年一应的节日安排都是由谭秀林张罗筹办的——但她已经被害身亡,谭夫人更是深陷丧女之痛中、无心管理家事,因此谭老爷只能做主令叶姨娘和管家谭贵操持中元节的祭祖事务。
按照规定,李星鹭今日原该得到半天的休息时间,但谭贵受到谭老爷的授意,一刻也不肯让她闲着,于是将出府采买的差事分派给了她。
“我们该走了。”
身旁婢女的呼唤将李星鹭的心神拉回现实中,她侧过脸想向对方道一声谢,却见到其余几名婢女都站到了离她一米远的位置上,仿佛她是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李星鹭先是茫然地看了她们一眼,随后很快意识到其中的缘由——
谭秀林的死像一层阴影般笼罩着整个谭府,围绕这桩命案而诞生的各种诡异传闻导致谭府众人心生恐惧,而李星鹭作为谭秀林的贴身侍女,多少也被贴上了不祥的标签。
幸亏她给谭秀林验尸的事情没有传出去,否则其他人怕是要对她避如蛇蝎了。
李星鹭无奈地摇了摇头,和几名婢女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就这样一路走回了谭府。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
谭府正厅,丰盛的筵席摆了满堂,谭老爷的后院家眷们早早候在厅中,最后一个入席的是谭老爷本人。
李星鹭跟在谭老爷身后,她微弓着腰,边走边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忽然发现少了一个人的身影——谭夫人。
“夫人呢?”
谭老爷替她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他一落座,看到身旁空着的座位,立即便意识到谭夫人的缺席。
一名披着绛紫色烟罗软纱、内衬淡白拖地长裙的美艳妇人自下首的座位上站起来,她向谭老爷行了一礼,而后才答道:“老爷,夫人适才让人传话来,说她近日抱病在身,怕将病气传给旁人,故不便出席今夜的家宴。”
这风姿绰约的妇人正是谭老爷的宠妾,叶姨娘。
在听了叶姨娘的回话后,李星鹭注意到谭老爷双手紧握成拳、似乎心情颇为不爽。
她稍微一想,便明白了他动怒的原因——
谭老爷最重视唯有两样东西,一是利益,二是名声。
他亲近的准女婿陈锐被宣布为谋害他长女谭秀林的凶手,而他的三女儿谭雨淼也牵涉其中,因此外面人免不了嚼一嚼舌根,而谭老爷则更觉得颜面尽失。
他想出来的补救办法无非是举办一场家宴以向外界表现他家宅和睦,但谭夫人的不配合却使他算计落空。
李星鹭见谭老爷深吸了一口气,或许碍于众多人在场,他到底是没有当场发作,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开宴。
作为服侍谭老爷的婢女,李星鹭站在他身侧为他布菜,摆好所有菜肴后,她正要退向一旁,却被一句‘站住’止住了动作。
她僵在原地,听到谭老爷用奚落的语气斥责她:“你这是什么打扮?一身白色,徒增晦气!”
李星鹭对这句责骂感到莫名其妙,她低头看了眼身上的白色纱裙,又望向筵席中的众人——只见包括叶姨娘在内,身穿白衣者不下五位。
她顿时了悟,穿白衣不是她的过错,或者说她本没有过错,只是谭老爷需要一个出气筒,而比起他的家眷们,她这个身份低微的婢女更适合用来撒气。
经历了数次刁难,李星鹭已然摸透谭老爷的脾性——若是她开口辩解,无论说得在不在理都定然会被他挑毛病,进而被罚月俸或是被迫失去休息时间,但若是她装作知错羞愧的模样不回话,谭老爷反而会不再理会她。
这次也不例外,在李星鹭低下头沉默应对后,谭老爷立即便移开了目光,没有继续为难她。
但是很快,他又找到了下一个出气筒。
开宴后,谭府的几名公子、小姐轮番向谭老爷表孝心,眼看着筵席终于热闹起来,和谭秀林一母同胞的三公子谭腾逸却无意间提起了去世的姐姐,霎那间,场面陷入一片冷寂当中。
李星鹭眼见谭老爷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道这三公子今天是要遭殃了。
果不其然,谭老爷当众斥责了谭腾逸一番,甩下一句‘我真是对不起祖宗,生了一群灾星来祸害我谭家名声’后就怒而离席,留下一众谭府家眷你看我我看你、彼此间尴尬不已。
这灾星指的是谁?
家宴上触怒父亲的谭腾逸?疑似谋害长姐的谭雨淼?……还是死在花灯节当夜、被贴上不祥标签的谭秀林?
谭老爷这番话不可谓不重,甚至可以说太过分了些。
他的两个女儿一个死于非命,另一个正被关在牢中,而他不为此伤情半分,却只在乎她们带来的风言风语。
李星鹭都忍不住在心底唾骂谭老爷冷心薄情,更别提谭腾逸,他此刻已是一脸的羞愤难当。
谁也没想到,率先出声打破尴尬的人会是叶姨娘。
叶姨娘走到谭老爷的座位前,捧起桌上的一碗烧鸭饭,转身递给李星鹭:“你将这碗饭给老爷送去,这是中元节的习俗,老爷见了许能忆起往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然后你再好言将老爷劝回来。”
李星鹭在内心默默腹诽,怕是她要撞上枪口,再被谭老爷折磨撒气。
她当然不想接这份苦差,但又不能拒绝叶姨娘的命令,只得怨念地从对方手中接过那碗烧鸭饭。
走出正厅,李星鹭一路询问其他下人,得知谭老爷径直回了书房,于是她来到书房前,控制着力道轻声敲了敲门:“老爷,叶姨娘命奴婢端了饭食来呈给您。”
叶姨娘不考虑她是否会被谭老爷迁怒就将她派来送饭,她自然也不想顾虑对方,一开口就挑明她是受叶姨娘指派。
意料之外的是,她没得到任何回应。
难道谭老爷仍沉浸在怒火中?
她不敢触谭老爷的霉头,生怕自己因此遭到责难,于是在门外等了好一会儿才再次开口询问,但这一次她仍没有听到回答。
李星鹭终于察觉到些许不对劲,她抬起右手迟疑地推向书房的门,门被轻易推开,她却在见到门后的场景时赫然僵在原地——
只见一具无手无脚的尸体被吊在书房半空中,仔细看去,那尸体的心脏处空无一物,竟是被人直接凿穿了。
李星鹭直勾勾地盯着这副骇人景象,她忍着内心的不适,迈步走近去辨认死者的身份。
死者的嘴唇和鼻子都被割了下来,导致其五官残缺不全,但是凑近一看,她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此人正是不久前才在谭府家宴上怒而离席的谭老爷!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