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欧阳淑石是大理寺少卿,率先上前汇报。

“陛下,首辅,诸位阁老。”

“器具司那里的线索断了,不过有一个疑点,王二钩的身上有一个刺青,刺青与北境防军有关。”

高令仪也开口,“夜里王多石遭遇了三次刺杀,清晨他开始交代。”

“陛下,诸位上官,这是王多石的口供。”

陆斯灵本想接过口供直接看的,忽然想到,高令仪提到了小皇帝,就示意她先把口供给小皇帝看。

林嘉月接过口供,越看脸色越不好。

口供上说,王二钩不是王多石的族侄,只是假借这个身份入宫,并且能到皇帝身边做事。

没有点儿背景,进了皇宫也不可能马上就到皇帝身边做事。

能接近皇帝的职位,哪怕是小小的低等仆役,也有的是人争抢。

王二钩的身份是假的,然而让王多石做这件事的人,是崔家的管家。

走的是太后身边大太监的路子,是崔管家让王多石做的,还有边军的刺青。

大周九边重镇,每三边一总督,一个边镇的最大统领则是总兵。

北境防军有三个总督,其中一个是太后的兄长崔远。

要知道大周后期的情况,以文节武,可能这个总督都不会打仗,却能直接命令手下总兵。

而崔远身为幽营总督,虽是文官,手中却有兵权。

王二钩出身北境边防军,很有可能跟崔远有关。

证据全部指向了崔家人,也就是崔太后。

想想也是,太后的娘,重病在握的舅舅,以及一个虽然去世,却门生遍布天下的大儒祖父。

哪怕娘亲是继后,成王出生时还不是嫡出,后面才转为的嫡出,但是有这样的背景,他的心里对皇位当真没有想法?

人尽皆知的贤王,开了一家在京都赫赫有名的推贤馆,供所有进京赶考的举人免费吃住,身边簇拥的门客无数。

历史上把自己伪装成贤王的人,有几个不是觊觎皇位。

真贤与假贤,看其做法就知道了。

真贤就不是收拢门客,笼络天下学子,而是为普通百姓谋福。

林嘉月阴沉着脸,把口供递了出去。

第一个看的人自然是陆斯灵,实际上她早就看过了,却依然不动声色地重新看了一遍。

证据的指向就是崔家,但崔家不是傻子,当所有的指向都是崔家的时候,反而令人生疑。

尽管大家心知肚明,可证据在这,是不是诬陷,还是要看内阁诸位阁臣的博弈。

太后的人赢了就是诬陷,输了,则崔家元气大伤。

长孙修远一系的肯定想趁机打压崔太后一系的势力,空出来的位置,将会是新一轮的争斗。

目前先让崔家人占据的位置空出来。

崔家人不单单指姓崔的人,还指向投靠崔家,也就是成王的人。

林嘉月的脸色阴沉自然是装出来了,她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半晌也没有挤出一滴眼泪。

简直是她演技史上的滑铁卢。

她假装不敢相信的样子,语气里充满了惊疑,恐惧,以及担忧,“太后要杀朕?”

不得不说,情绪还是很到位的。

陆斯灵离得近,在所有人不能直视君王时,抬眸看了她一眼,结果就看到林嘉月在冲自己眨眼睛。

陆斯灵:“……”

汝有病!

陆斯灵的心里,莫名有些好笑,下一秒她为自己的情绪感觉到离谱,会装的小皇帝,怪不得她会相信这个混蛋是个乖巧的,反而被算计。

皇帝一言定论,众臣无言以对。

谁看了这些证据不会怀疑崔太后,她们这些人可能想得多了些,小皇帝才多大,又一直在读书,哪里懂得更深层的原因。

这些人孩视君王,久而久之,是真的把皇帝当孩子了。

林嘉月堂堂18岁,就175的大高个,请问到底哪里像小孩了。

放现代还差不多,小学生都180了,个个无比强壮。

既然如此,林嘉月未必不能装弱,只要能达成目的就行。

皇帝已率先开团,跟团的人马上就来。

长孙修远拱手行礼,“陛下,证据指向是崔家管家,并非太后,太后怎么会杀陛下呢。”

是啊,太后为什么要杀皇帝,自然是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当皇帝。

看似劝阻,实则拱火,这些老狐狸,太坏了。

张无为可不会坐视事情就这样定论,“陛下,臣以为,证据指向崔家管家,不如把此人抓起来审问。”

他本想把事情终结在王多石身上,哪知王多石招了。

想想也是,再忠诚的人,一夜遭遇了三次刺杀,还能忠诚吗?

太后真是糊涂,杀人灭口,若不能一击必杀,就不要再继续了,这样一来,不是逼王多石乱说嘛。

“况且这些人奴才说的话,也未必可信。”

张无为甚至想指责是王多石胡乱攀咬,让她们不要相信口供。

林嘉月去看陆斯灵,两人的视线恰好触碰到一起。

陆斯灵好像在等她的反应。

她还要有什么反应?

林嘉月思索着,忽然,她想到了什么,“朕还未亲政,此事当由内阁首辅与诸位阁臣商议。”

“再说了,就算太后要杀朕,朕又能做什么,只能坐在这里等着太后杀罢了。”

卖惨,装可怜,表现出无奈,对时局的无奈,对太后的无奈,更表明,此事与太后脱不了干系。

张无为想要把这件事控制住,别人可不愿意。

孙含章走出来行礼,“臣请彻查,王多石是太后身边的人,还有一个崔家管家,右都御史崔远正任幽营总督,臣认为,该让崔远回来解释。”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是一把手,右都御史常常外派为总督。

总督统领三边,三边军队二十万左右。

但大周军制比较成熟,总督很难造反,且大部分士兵只认总兵不认总督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总督也要被监督的。

总督想要造反难度比较高,想造反,只能是跟随藩王一起,恰好,崔家还有个成王。

叫崔远回来,就是变相让他失去了总督的职位,失了兵权。

陆斯灵想把崔远弄回来?

自从先帝驾崩,崔远这个总督太稳了,另外两边总督换了两次了,他屹然不动。

崔家……

小说中,陆斯灵第一个除掉的政敌就是崔家,先让太后失去垂帘听政的资格,再对崔远动手,算是逐步蚕食掉了崔家。

这次是要一起来了吗?

现在无论是太后还是熙宁皇后,甚至陆斯灵自己,都在侵夺皇权。

皇权被分为太多份,无论做什么都会被反对。

陆斯灵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弹劾她,变法有问题,可以找她辩经,若是为了一己私利,跟变法过不去,她也不会手下留情。

长孙修远的目的不一样,但是双方的目标一样。

“陛下,首辅,臣支持孙阁老的说法,此事既然涉及了崔家,崔远该回来解释清楚。”

张无为还要说话,陆斯灵出声定论,“把崔远叫回来,派兵部左侍郎前往,暂代幽营总督之职。”

无事召回,跟涉案召回还是有差异的,前者崔远恐有怀疑,心中不断猜测,就会使用拖字诀。

涉案召回还有回旋余地,又不是定罪,况且只是疑似,不回来就会被坐实。

崔远是回来定了,张无为叹气,只能看向不远处的一个小太监。

很快,慈安宫就得到了消息。

崔太后暴怒,“谁让你刺杀王多石三次的!”

此言吓得旁边的小太监连忙跪下,“禀太后,奴才就刺杀了一次,人还折进去了,内狱看管太严,奴才想着等主子醒了禀报,可不敢接二连三的刺杀。”

崔太后相信跪在脚边的奴才不敢骗自己,想来这是敌人审问王多石的手段。

“传信给兄长。”

“诺。”

崔太后这边得到消息时,内阁的话题已经换到了崔白不敬帝王的事。

这些人心里不觉得有什么,表面却很生气,怎么能不敬陛下。

随着小皇帝的年龄越来越大,眼看亲政的势头挡不住了,这些人就开始装得恭敬。

以前多少有点儿无视,现在至少愿意糊弄了。

“不敬陛下,崔白他想干什么,以为自己出身崔家,就能无法无天了吗?”

孙含章气愤的都要拍桌子了,长孙修远的脸憋得通红,周守正低头,看起来也在忍耐。

陆斯灵一如既往地冷漠。

只有张无为深吸一口气,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他在内阁辛辛苦苦地维护,总有猪队友乱来。

林嘉月饶有兴味地看着几人,还真是人生百态,每个人说得冠冕堂皇,实则都有自己的目的。

陆斯灵不经意地扫到林嘉月的眼神,先是一怔,小皇帝像是在置身事外的看戏。

既如此,陆斯灵轻声结束今天的议事,“崔白不敬陛下,杖三十,贬官待任。”

对皇帝不敬可大可小,定义为大不敬,甚至可能会死刑,内阁对崔白的惩罚算不上重,也绝算不上轻。

贬官待任,不是贬官为民,就还有起复的机会,单看崔远回京后怎么做了。

对此众人没有异义,哪知陆斯灵继续开口,“陛下天资聪颖,既已入内阁旁听,那就每日午后,再加一篇策论吧。”

林嘉月:“?”

不是,凭什么?这合理吗?

林嘉月:上课就算了,每日还要增添作业,日子没法过的

陆斯灵:我可以送你去死

林嘉月:谢谢,不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