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蝗虫的三个阶段

蚂蚱确实有几百种,楚楚常年在山里田里走,自然是认识什么是草蜢什么是蝗虫,她笃定道:“这就是蝗虫,没有错的。”

孙策拍拍楚楚的脑袋瓜子:“你怎么就能确定这就是蝗虫呢?你连内宅都出不来,年岁又这般小,怎么会有机会认识此物?”

楚楚:“!”

这话倒是没错。

但是她没必要去自证,而是选择找到孙策的漏洞:“可我们才认识不到两日呢,阿策兄长又了解我多少?怎么就确定我不认识什么是蝗虫呢?”

孙策咽住,也无法反驳。

周瑜看着楚楚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道:“你可是知道些什么说法?”

楚楚却皱起眉头,莫非古人并不知道蝗虫的习性?

闻言她解释道:“蝗虫有三个时期,分为卵、若虫、成虫。卵孵化成若虫后,会经历七天一次的蜕皮,一次为一龄,一生会经过五次蜕皮,五龄之后就会长成蝗虫成虫,蜕变出羽翼。如此,蝗虫成虫,外貌便如册上记载的蝗虫一致了。”

楚楚脸上更为疑惑:“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孙策无语:“我们该知道吗?”

这时周瑜解释道:“朝廷会有专人记载各种天灾**,蝗灾的发生地发生时间、受灾情况都有史官记录在册,但是关于蝗虫的习性相关的典籍,许是我看得不多,亦未曾见过记载。”

他说完顿了顿,继续道:“蝗灾又被归类于天灾,来去无踪,人力很难追究其踪迹,因此多数人认为蝗灾的出现是因为上天降下的惩罚,少有人清楚蝗虫因何而来。”

蝗虫成虫飞行速度比马跑得还快,飞来一阵,将食物吃完了,就又飞走了,确实难以寻踪。

孙策冷嘲一声,也补充道:“若是蝗灾的出现导致饥荒,士族就会归咎于是天子德行有亏,以此让陛下更改诏令或者下罪及诏,而其中又会涉及到更多的政治博弈。”

这话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只有他们三人能听得到罢了。

楚楚一时无言。

孙策以为是她第一次听到这种朝堂上的阴暗面,不由道:“傻了?”

她摆摆手,声音有气无力的:“两位兄长的意思,不就是说朝廷上的官员在蝗灾来临时,不去分析蝗灾出现的原因,只管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争权夺利之中去了呗。”

周瑜轻笑一声:“你这话说得倒是直白。”

楚楚沉默:“……”

百官的聪明才智都不用到正途上去也是白废。

难怪蝗灾每次出现的时间地点受灾程度都记载了,偏偏就是不知道想办法去研究蝗虫的习性呢。

孙策将抓来的蝗虫碾死,转头一脸疑惑,突然道:“对了,你是怎么知道蝗虫有三个阶段,又怎么知道若虫经历过五次蜕皮便能成长成为成虫的?”

楚楚:“说来话长……”

孙策道:“那你就长话短说。”

楚楚无语:“就是因为说来话长,就不适合现在说了。不如等我们回府之后再慢慢与你们解释罢,现在我还要办点事情。”

“事情?你一个小孩不是临时出来玩乐的吗?办什么事情?”他见她不肯说,颇为无语。

楚楚:“……”

她这不是需要点时间编故事嘛。

周瑜倒是已经看出楚楚的目的了,笑言:“我看你不是为了看水车来的,是专门为这虫子来的吧?”

“咳咳。”这倒是。

楚楚自是不认的,解释道:“并没有,我是刚刚看到这若虫之后临时起意的。”

孙策恍然:“你要办的事情跟这蝗虫有关?”

楚楚点头:“没错。”

她看向周瑜,继续道:“如果阿瑜兄长看过史官记载关于蝗灾的情况,可发现蝗灾出现有什么规律?”

周瑜这时很快就反应过来,楚楚是在引导他思考,她的这个问题必然也是有目的的。

阿策说得没错,这孩子确实有些意思。

周瑜回忆片刻,道:“典籍上记载每次出现蝗灾之前,必然有地方出现旱情。”

孙策挑眉,上前搂住周瑜的肩膀:“行啊阿瑜,这你都能记得住。”

楚楚也道:“厉害。”也的确如此。

周瑜生得极白,今日又穿了一件月白色绣着云鹤的绸缎衣裳,系了同色腰带,加上那肩宽比例亦是完美,就如书中说的陌上如玉的公子那般惹眼。

此时他脸上的皮肤被日头晒出一抹薄红,似是不觉,一双桃花眼深邃的看着楚楚:“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没错,这我确实是知道的。”楚楚回神,解释道,“干旱后地表植被稀少,更利于蝗虫繁殖和成长,蝗虫快速长成成虫之后,会马上进行二代繁殖,那么产卵量将是非常庞大的。如此,若是这些虫卵孵化成若虫时,那么蝗虫密度将变得非常恐怖,蝗灾就会来了。”

而淮河流域发生蝗灾时,这一特点尤为明显。

周瑜思索片刻,点头:“明白了。”

孙策也大致明白了过来:“近两年江南部分地区亦有旱情,你刚说要办的事,应该就是想要问问周围的农户,这些蚂蚱与往年的密集程度。”

楚楚拍了拍小手:“阿策兄长好聪明。”

孙策:“怎么听起来有些阴阳怪气。”

楚楚:“你感觉错了。”

这时她便想起了不久前算的那一卦。

卦象说要相互感应来统御民众,这是卦象告诉她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

楚楚认真想了想,这件事想要解决,若只有她一个,那确实是办不到的,要万民都听她的话去做这一件事,团结起来,那么这件事好像就能办到了。

不过想要万民都听信于她,她必须要找到他人能信服她的理由,而事实胜于雄辩。

这时到了午时,日头越加烈了,晒在肌肤上,就好像被火烤一样,火辣辣地疼。

楚楚看着自己穿着地薄衫,心念一动。她应该让孙策和周瑜参与进来亲自思索其中其中的关鞘,到时候她就可以游说二人一起治理蝗灾了。以二人之能力,有他们参与进来,事情进展会顺利许多的。

于是楚楚故意小声嘟囔道:“这太阳好大,我这出来一趟,不会晒黑了吧?”

孙策见她这娇气样,不由道:“你若怕晒,便去车上等着,我与阿瑜去帮你打探清楚此事。”

正合楚楚心意呢。

她立即点头:“阿策兄长真好。”

此时孙策突然感觉浑身一凉,有一种进了狼窝之感。

又见楚楚答应得极快,这才想明白,这是这小孩支使他干活呢,偏偏他还是主动如了她得意……

孙策有些无语:“果然是个小孩子,嘴上头头是道,要做事了倒是娇气得很。”

楚楚:“……”

干嘛老是说她是小孩,每提醒她一次,就扎心一次。

楚楚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暗示自己是个能屈能伸的人,再次睁开眼睛,一张小脸就变回了小孩子一脸软糯的模样,堪称变脸大师。

她小手抱着孙策的胳膊,声音甜甜:“阿策兄长,能不能不要叫我小孩子啦,我有小字,叫楚楚,翘楚的楚。你一直叫我小孩子,加上我个子又矮,,别人真还以为我才七八岁呢。”

趁着孙策低头,她眼睛眨了眨,眼里很是真诚。

孙策:……果然变脸比翻书还快。

他捏了她的一把肉脸:“撒娇没用。”又用重音说了两个字:“小孩!”

楚楚:“!”

周瑜吩咐一旁的车夫看顾好楚楚,见状颇为无语,随即与楚楚温声道:“你先在这里等一会儿,我与阿策去去就回。”

楚楚老乖巧了:“好的,没问题。”

见二人走远了,楚楚看着远处的榕树,便让车夫将马车带去树下躲荫。她便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小手撑着脸,看着眼前的稻田发呆。

是要好好理一理思路了,以便回府时向孙策周瑜解释她为何知道蝗虫的习性的原因。

这两位大佬,即便还年少,亦不好骗。

楚楚思绪飘荡间,又不免想到了已故黄巾首领张角。

张角事业未成,中途病逝了。

而提到他,却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口中宣扬的“太平道”。

他与百姓宣扬,说只要推翻了朝廷就能打开太平道的入口,进入一个人人平等、人人都能吃饱穿暖的地方,那里没有压迫、也没有奴役,是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

贫苦百姓听了之后都很向往,因此等他筹谋挥师北上之时,从者众,百姓纷纷响应,于是这一场农民起义运动声势浩大的开始了。

当然沉淀了数百年的门阀世家也不是吃干饭的,朝廷放开了兵权让诸侯能够自行征兵对黄巾军进行镇压之后,东汉王朝也进入了尾声。

它就如同一颗参天古树,看着枝繁叶茂,根子里已经烂透了,经历不起任何风雨。

官员将这归咎于宦官把持朝政和后宫干政的结果,这当然也是其中的缘由之一,可抱团盘踞的世家门阀,又何尝不是毒虫?

而想要改变,要么变法,要么破而后立。

只是朝廷的官员是既得利益者,又岂会愿意变法来损害自己的利益呢?想来变法艰难,也很难成功。

而下层的百姓更想要推翻这个王朝,然后建立一个新的朝廷了。

楚楚想到这里,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若是张角未死,她倒是宁愿投靠他去了。

比起帮助诸侯间相互攻伐,不顾百姓的死活,太平道也确实更符合她这个现代人的想法。

可惜了。

穿越到古代简直就是现代人的噩梦,这里太寂寞,太孤独了,那是心灵上的寂寥。

而提起张角,就不得不让楚楚想起另外一件事。

东玄包括“山医命相卜”,相当于上学学的“语数物地理生”,是不同的科目

山包括常说的气功、武术等,当然还有传说中的修仙

医:中医,祝由、巫医等

命:以出生年月时成盘,紫薇斗数、四柱八字(大致目前是这两类,细分下去,紫薇斗数有钦天、四化、三合等,八字有子平、盲派等等,各家理论并不一样,会出现一家认为错误的理论,另一家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现象)

相:面相、手相、声相,下面还有细分

风水:大类是阳宅(活人居住)风水,阴宅(死人居住)风水,风水和命理一样,各派争论不休……

卜:熟悉的奇门遁甲、周易、梅花易数、大六壬、小六壬、六爻,这些不仅是理论,甚至是专业词汇和术语都不一样

文中如果出现理论,大概是上述这些(叠甲,因为这些成书比较早,《周易》出现在周朝,奇门遁甲也是很早就流传下来的,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精通此道等等,因此在文中出现术数是属于正常情况,本文不涉及灵异神怪和修仙等剧情)

ps:

姐妹们,幼苗需要爱护

喜欢可以收藏评论给作者鼓励一下

感谢,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蝗虫的三个阶段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