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安顿

一个懒羊羊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在这呢叫什么叫,不知道还以为你叫魂呢。”

李燕妮回头看了一眼,一个身材高瘦目测大约一米八,脸蛋清秀的年轻人踢踢踏踏的走过来。

廉大叔一个巴掌拍过去,“你个臭小子瞎说什么魂不魂的。”说完还紧张的左右看看,这个年代可不能弄这些鬼啊神的,那是封建迷信被人知道可是要犯错误的。

小三子懒羊羊的挥挥手,“人齐了就快走吧,到家天都黑了,炕冰凉还得烧炕,要不还不得拔掉蛋黄子。”

廉大叔给了小三子一脚,“你个犊子玩意儿,一天天就能装相,麻溜的领人上车。”

小三子用手揉了揉屁股笑嘻嘻的招呼傻在一边的七人,七个知青面面相觑,这两个人说的啥?有听没有懂,李燕妮一头雾水,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东北话?

小三子看几人傻站着不动,他又摆了摆手,“咋的了这是,走啊!你们还想在这住一宿是咋的。”

几人回神赶紧大包小裹的跟上,一个戴眼镜的男知青跟在小三子身后边走边问,“这位同志,不知道去你们村需要多久?”

小三子看了男知青一眼,“你们命好今天有马车来接,大幺母三四个钟头就到了,要是走道怎么地也得五六个钟头。”

说完回头看了几人一眼,“你们行李拿的多,加小心脚底下别卡倒了挡误时间,咱们得快点要不咱们就得摸瞎胡走,容易翻车。”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虽然不太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也知道需要快点走,不然到地方天就黑了。

李燕妮紧紧的跟在后面,马娟跟她并排,“李三平,你知道刚刚那个小三子同志说的什么意思吗?我怎么听不懂他说的话?”

李燕妮紧了紧身上的行李袋,这样能帮她挡挡风,“你叫我燕妮就行,李三平是我以前的名字,从现在开始我叫李燕妮。”

马娟点点头,“你的名字可真好听!那燕妮你能听懂那个人的话吗?”

李燕妮摇摇头,她也听的一头雾水,“以后慢慢我们都会懂的,毕竟南北差异太大,听不懂北方话很正常。”

几人走出了几百米终于看见两辆马车停在路边,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坐在马车上。

小三子一下子跳上马车车辕,廉大叔指挥着知青们放好行李箱,几人终于舒了一口气,终于要到地方了,话说这东北四月的天真的太冷了。

他们那已经春暖花开,这里竟然寒风瑟瑟。着实让这些从南方来的知青们好好体验了一把东北的春天。

三个女知青蜷缩在一起,各自搂着自己的行李包只为了阻挡一丝冷风。

小三子看了一眼身后,他从马车上的一个大包袱底下抽出一个草帘子扔给三个女知青。

“俺们这嘎达的天冷,不像你们南边,不嫌弃拿这个将就将就,还得好几个钟头才能到家,可别冻感冒了。”

李燕妮看了一眼小三子,没想到这个人心还挺细,她们说了谢谢,赶紧把草帘子盖在身上,草帘子很大,三个人一起盖顿时暖和了不少。

三人都舒了一口气,她们真怕刚到地方就被冻感冒,毕竟吃药是要花钱的。这个年头家家户户都没什么钱,能省点就省点。

不冷了几人有了说话的精神,马娟自我介绍后问其中一个白净的女孩,“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女孩有点腼腆,“我叫叶欢,今年十九岁。你们呢?”

马娟接过话,“我也十九,我们同岁,燕妮,你今年多大了?”

李燕妮愣了一下想了想,她前世三十多岁,是个大龄剩女,而现在她好像十六岁,她隐约记得李三平妈说养了她十六年。

“我今年十六岁。”马娟和叶欢倒抽一口气,本来以为她只是长得小点,没想到她竟然刚刚十六岁。

马娟拍了一下大腿,“知青办是怎么搞得,为什么这么小就被送来下乡?”

叶欢在旁边附和,“就是,怎么能把这么小的女孩送到这么艰苦的地方?你家人怎么能放心。”

李燕妮呲笑一声她揉了揉后脑勺上面的肿包,语气淡淡的说:“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他们说要是我晕了,抬也要把我送到火车上。”

马娟和叶欢对视一眼,这是什么父母?竟然这么狠心对待自己女儿。

李燕妮笑了一下,“都过去了,我现在很好!”

一时间马车上安静下来,小三子眼角余光看了一眼面色如常的李燕妮,这个小姑娘皮肤白皙,身材娇小,小小年纪到了陌生地方却能随遇而安,看来是个有主见心胸豁达的姑娘。

马蹄声踢踢踏踏像是催眠曲,几人在火车上三天三夜睡不好,此刻身上盖着草帘子,她们竟然昏昏欲睡起来。

小三子听不见身后的说话声回头看了一眼,手中用力一打马鞭,清脆的噼啪声震醒了几个小姑娘,这可是外面,她们不能睡容易着凉。

随着马车轱辘咯吱咯吱的声音,天色暗了下来,远处有亮光传来,几人兴奋的仰起头,到了,他们终于到家了。

两辆马车停在一个院子门口,一个中年大叔站在门口面露微笑,显然是在等他们,七位知青先后跳下马车走上前。

廉大叔给他们介绍,“这是俺们村大队长,也是村长,他叫张保国。”

一位看起来年纪最大的男知青走上前,他推了推眼镜跟大队长热情的握手,“大队长你好,我是吴俊英,给你们添麻烦了。”

大队长露出一脸憨厚的笑,“不麻烦,不麻烦,你们跟我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知青院,今儿个太晚你们揍饭来不及,大队给你们准备了下晚儿饭,明天开始你们自己揍饭。”

几个懵懵懂懂的知青跟在后面,听一半猜一半到是也猜的差不多。

大队长张保国指着地上的一大捆柴,“这些你们先用着,天儿太冷一会儿你们烧烧炕,这里原来有两个知青,后来结婚都走了,我找人大概拾掇了一下,今儿个你们先将就将就,明儿个缺啥用啥在说。”

李燕妮的眼睛一直瞟着装饭的大盆,她饿啊!虽说几个小时前吃了一个烧饼,可那也就是让她不至于饿晕过去,她的肚子一直在咕噜咕噜叫。

一声轻笑在李燕妮身后响起,她猛的回头,头晕了一下差点摔倒,她的手赶紧抓住马娟的胳膊,马娟关心的问:“燕妮,你怎么了?”

李燕妮有气无力的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她看着那个瘦高的背影出了院门,是那个叫小三子的男人。

小三子本名张凤祥,家里排行老三,村里人都叫他小三子,张老三,以至于他差点忘了自己的本名。

他嘴角带笑的走出知青院,想到那个干巴瘦的小姑娘他就觉得好笑,从进了屋那个小姑娘的眼睛就没离开饭盆,还使劲的吞咽口水,看的小三子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

怕人家小姑娘尴尬他赶紧出了知青院。

廉大叔还等在外面,看见小三子出来他跳上马车,“咱们走吧,去把货卸车,这天咋这么冷,哎……在这么冷下去该挡误种地了。”

小三子利落的跳上另一辆马车,“放心吧!挡误不了。”

小三子挥起马鞭大喝一声,“驾……”马车哒哒哒跟在廉大叔车后回了大队。今天要不是去市里上货,大队长也不会招呼他一起去,当捎接回知青。

以前出去上货都是大队会计去算账,今天会计有事,大队长没办法,就把好吃懒做的小三子叫来了,有啥办法,谁让这个小子嘴甜又会算账,每次都能给大队要点不要钱的东西。

三个人很快卸完货,要说为啥是三个人,那不是还有个十三四岁的小伙子吗,那是廉大叔家的大儿子,叫虎子,想要进城看看就跟车去了。

小三子拎了一个篮子嘴里哼着歌晃晃悠悠的往家走,他家住在村头,距离大队部有点远,远远的跑过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干瘦男人,正是村里有名的王二赖子。

王老二平时小偷小摸手脚不干净,全村人都叫他二赖子,烦他烦的要死。

小三子也没搭理他自顾自的往家走,王二赖子一把抓住小三子的胳膊,“哎呦,小三子你这是又进城了?买了啥好东西给我瞅瞅。”

说完就上手要扒篮子,小三子一巴掌拍掉王二赖子的手,“滚犊子,你瞅个屁,在嘚瑟把你爪子剁了。”

王二赖子收回手嬉皮笑脸的说:“逗你玩儿呢,你咋还真生气了。”

说完他又凑近了一点小声的问小三子,“听说村里来了几个女知青,长得可白净老好看了,你今天去接知青,你看着了吗?”

小三子眼睛一瞪,“我说王二赖子,你可别瞎嘚瑟,女知青可不是你能惹乎的,你离她们远一点儿。”

王二赖子讪笑着直摇手,“哪能呢,我这不是没见过城里姑娘好信儿过来看看么,你瞅瞅你,我是那样婶儿的人吗?再说了,老人不是有句话么,好汉娶丑妻赖汉娶花枝,万一那城里姑娘看上我了呢,呵呵……”

小三子没好气的说了一句,“她们不瞎。”转身走了。

王二赖子呸了一声,“你牛气啥,还不是跟我一样懒。”转身一溜小跑的往知青院去了。

这时旁边院门打开一条缝,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大娘冒出一个头,看了看回家的小三子撇了撇嘴,又看了看跑远的王二赖子,她狠狠的呸了一声。

一个挑着水桶的矮个子男人路过看见中年妇女忙跟她打招呼,“王大娘你吃了没?”

王大娘赶紧露出一脸的笑,“刚吃了,升子你咋这么晚还挑水?我听说你媳妇儿有了?”

升子立马笑的露出一口大黄牙,“昨个才查出来有了,让她歇着说啥也不听,这不,黑灯瞎火的非要洗衣裳。”

王大娘一拍大腿,“唉呀妈呀还得是你们两口子,个顶个的能干,在看看老张家小三子一天天的就知道瞎溜达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找着媳妇。”

蛋黄子:男人身上不可言说的**部位

拔掉:凉掉,冻掉

装相:装模作样

卡倒:摔倒

挡误:耽误

摸瞎胡:蒙上眼睛摸黑走路

大幺母:大约,大概

招呼:叫

当捎:顺便

惹乎:招惹

好信儿:好奇

揍饭:做饭

下晚儿:晚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