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一场命理风波下的婚约较量

冷子兴站在城南一处街角的摊位前,目光沉静地扫过四周熙攘的人群。

这里离荣国府虽不算近,但来往的达官贵人家眷、小户太太们却不少,是个传话的好地方。

“张道士婆。”他低声唤了一声,那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低头整理香案,闻言抬起头,

“老身在此。”她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玄机,“你说的事,我都记下了。”

冷子兴微微颔首,从袖中取出一张写着命理解析的纸条,递给她:“记住这句话——‘林姓女子,命中注定嫁入贵门,若错过良缘,主家必遭劫难。’”

张道士婆接过纸条,默念一遍,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话听着可不像是普通的命理之言,倒像是为谁量身定制的?”

“你只管说,别的不用问。”冷子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若有人追问来源,就说是在梦中得仙人指点。”

张道士婆点了点头,眼中多了几分敬畏。

冷子兴转身离去,步伐稳健,心中却早已盘算开来。

但只要在关键节点上添一把火,便能动摇这座看似牢不可破的婚约基石。

而如今,这把火,就藏在那位张道士婆的口中。

三日后,荣国府门前的热闹街头,多了一位算命的老道婆。

她摆出香炉铜钱,口中念念有词,引来不少围观人群。

其中一位穿着粗布衣裳、满脸皱纹的妇人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

那人正是刘姥姥。

她原是来贾府走亲戚的,今日得了空闲,便出来逛逛,没想到被这位“神算子”给吸引了。

“老太太啊,您真说得准!”刘姥姥拍着膝盖笑道,“我家那孙子今年果然考上了县学,真是灵验得很!”

张道士婆眯着眼笑:“你也是有福之人。”

刘姥姥忽然想起什么,凑近了低声问道:“哎呀,我听说您还看过一个大人物的命格,说是……林家小姐?”

张道士婆一怔,随即抚须一笑:“这位林姓姑娘,天命所归,命中注定要配个带玉的公子。若错失良缘,怕是主家都要遭劫难。”

刘姥姥听罢,眼睛瞪得老大,嘴里喃喃:“哎哟,这不是说宝玉哥儿吗?”

她心里头一激灵,仿佛抓住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回府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念叨:“得赶紧回去跟老太君说说这事,可不能耽误了人家林丫头的好姻缘。”

傍晚时分,贾母正坐在房中赏花,听见刘姥姥风风火火地进来,手里还挥舞着帕子。

“老太君,老太君!”刘姥姥喘着气,“外头有个张道士婆,讲了个惊人的命理!说是林丫头命中注定要嫁给一个带玉的公子,若错过这段姻缘,咱们贾府怕是要遭大难哪!”

贾母原本只是随意听着,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听到“林丫头”和“带玉”两个词,神色微微一顿。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落在窗外交错的枝叶间,思绪缓缓拉远。

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着一块通灵宝玉,这可是阖府上下都知道的事。

若真如那道士婆所说,林丫头与宝玉八字相合,命中注定该是一对,那……

贾母没有说话,只是轻叹一声,似有心事。

刘姥姥见状,以为她不信,连忙又补充几句:“她说得可神了,我还特意问了,她是不是亲眼见过林丫头的生辰八字,结果她说不是,是梦里仙人托梦告诉她的!”

贾母听后,依旧未语,只是眼角浮现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一笑,在旁人看来平平无奇,可在冷子兴的眼中,却像是一枚棋子终于落进了预定的位置。

翌日清晨,王夫人听闻此事后,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她将刘姥姥叫到跟前,厉声斥责:“你一个乡下老婆子,怎敢信口胡说?那些街头术士的话也能当真?”

刘姥姥吓得直哆嗦,连声道:“我不是有意的,我只是觉得……觉得说得有道理嘛。”

王夫人冷哼一声,刚想再说几句,却听贾母淡淡开口:“她说得倒也不无道理。”

一句话,轻描淡写,却让王夫人脸色瞬间变了。

她看着贾母,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说话,只是低声道:“媳妇明白了。”

冷子兴并未现身,但他早已派人打探消息。

当他得知贾母的态度有所松动时,嘴角终于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夜色渐浓,荣国府深处一盏孤灯悄然亮起。

冷子兴独坐书房,案上铺着一份墨迹未干的八字合盘。

纸张泛黄,字迹苍劲,看似年久失修,实则每一笔皆出自他亲手伪造——那上面赫然写着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生辰八字,彼此契合之处被巧妙标注,甚至连命理师常用的“天合地合”“金木相生”等术语也一一罗列。

他将这份合盘放入锦盒之中,轻抚盒盖,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一位身居工部清职、与冷子兴暗中交好的王府清客,忽然在众臣闲谈间,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听说江南有位老道,替京城两位贵人推演婚配之缘,竟得出个奇论——林氏小姐与宝二爷八字相合,竟远胜薛家姑娘。”

此言一出,满座微怔。

几位老臣面面相觑,有人低声问道:“哪位林小姐?可是林如海之女?”

“正是。”那清客淡然一笑,“听闻此女才情出众,虽体弱多病,但命格极贵,若与宝二爷结为连理,可保两家运势昌隆。”

朝堂之上本就对贾府之事多有耳闻,尤其是“金玉良缘”的传言早已传遍权贵圈子。

如今又添这一层“命理佐证”,顿时引起不少关注。

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开始私下议论,甚至有人打算亲自去探听这八字是否真有如此妙合。

而这一切,都被冷子兴安排的人一一记录在册,送回贾府内宅。

午后时分,冷子兴借故入府,求见贾母。

“老太太。”他恭敬递上锦盒,“前些日子听闻江湖术士谈及宝玉少爷与林小姐的姻缘,特意寻来这份八字合盘,请您过目。”

贾母接过盒子,眉心微动,缓缓打开,目光落在纸上,神色由疑转沉,再转柔。

她缓缓点头,似是在自语:“难怪那道士婆所言不虚……”

冷子兴静静站着,未曾多言。

他知道,贾母向来聪慧通达,最是信奉“命中注定”。

此刻,她的眉头已不再紧锁,反倒多了几分思索之意。

果然,不过半日,贾母便差人请来了林黛玉。

黛玉不知缘由,忐忑步入内室,只见贾母端坐在榻上,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审视与怜惜。

“好孩子。”贾母轻轻拉住她的手,“我瞧你身子虽弱,但性情聪慧,倒是配得上我们宝玉。”

黛玉一愣,脸颊霎时绯红,眼底泛起水光,低头不敢应声,只觉心跳如擂鼓,羞怯难当。

她自小寄人篱下,何曾听过这般直白的赞许?

更遑论是出自贾母之口。

贾母见她模样,心中愈发柔软,语气也随之缓和:“你也别太拘谨,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话都可以说。”

屋外阳光斜照,屋内暖意融融。

这一刻,仿佛命运的齿轮终于开始缓慢转动。

而在贾母看不见的地方,冷子兴站在回廊尽头,远远望着那扇半掩的门扉,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他回到书房,点燃一支香,看着袅袅烟雾升腾,喃喃自语:

“贾母的态度,终于开始松动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一道身影悄然离开荣国府,快马加鞭奔向皇宫方向——那是赵嬷嬷。

她手中,正攥着一张写满密语的小笺,其中一句尤为刺眼:

“宝钗为宝玉缝制香囊,亲手调制参汤。”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