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在金陵有一个布店和二个饭庄,到贾府前,如海告诉了黛玉,给了她地址,并且给了她一块象征林府身份的腰牌,以便有机会去店铺看看。
如海为官清廉,虽然任上的收益不多,但是林家五世封侯,底蕴还在,在扬州有不少的田地、商铺,靠着每年的收成家底还是十分殷实的。临走如海给了黛玉二十万两银票,黛玉只拿了十万两,她虽然有自己的打算,但十万也觉得足够了。
照着地址,黛玉先来到《云锦轩》布庄。这家布庄位于街角,两层三间门面,陈设简朴。
店内几排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色布匹,绸缎、棉布、麻料一应俱全,但并无奢华之感。柜台后的掌柜正低头拨弄算盘,偶尔抬头望一眼门外。
店内顾客寥寥,只有一位妇人细细挑选着一匹素色棉布,指尖轻抚布面,似在斟酌。阳光从半开的门缝中斜射进来,映得布匹微微发亮,显得格外安静而清冷。
黛玉走进店铺,掌柜的见是二个衣着普通的小厮和一个丫鬟,眼皮一撩,不冷不热地说道:“随便看啊,本店童叟无欺,价格公道。”
黛玉看他的态度和店内的光景,心想怪不得生意清淡。
不想和他多废话,黛玉示意轻红把自己的腰牌亮出来。掌柜的看到忙从柜内走出,跪下行礼道:“不知少东家驾到,老奴有失远迎,少东家赎罪。”
本来黛玉并不想他跪下的,但看他刚才的态度心中生气,由他跪着,打量起掌柜来:一身靛青细布长衫,袖口磨得发白却浆洗得挺括。四十岁的面容像块冷硬的梭子,眉间一道常年皱眉留下的竖纹。黛玉受了他的礼道:“掌柜的起来吧,你店里倒是清闲得很啊。”
掌柜的起身后忙道:“这个店地处角落,离闹事太远了,聚不起人来,我也没法子啊。”
黛玉也不再言语,绕着店铺转了一圈,心中已有打算。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几人闻声看去,只见几个大人在打两个八、九岁的孩子。
“两个小赤佬,又来偷我店里的剩饭吃,呸!我店里的饭菜就是给猫狗吃也不会给你们两贱种吃,看我今天不打死你们!”一个汉子凶狠地边打边说。这汉子三十出头,膀大腰圆,一身横肉将一身锦衣撑得紧绷。他面色红润,浓眉下一双眼睛饱含戾气,下巴蓄着精心修剪的短须。旁边还有几个恶奴按住了两个孩子,那个大一点的孩子用身子护着小点的孩子,眼中毫无惧色瞪着抽打他们的汉子。
那个汉子见状更凶狠了:“他妈的,还敢用眼瞪我,看我不把你的眼珠抠出来!”说着甩起鞭子又要抽打孩子。
“住手!”随着一声清诧,大汉感觉鞭子不动了,他回头一看,一个清瘦的少年抓住了鞭子的一头。“哈!一个毛头小子还敢管老子的闲事,你吃饱了撑的!”他想抽回鞭子,却纹丝不动。他又用力拉了几下,还是一动不动。他不由吃了一惊;“你是哪家的小厮敢太岁头上动土?”说着双手用力想把黛玉拉个嘴啃泥,谁知黛玉突然放手,大汉猝不及防反倒自己摔了个四脚朝天,周围发出一阵哄笑。大汉恼羞成怒,对着扶他的仆从喊道:“给我抓住他,今天非要扒了他的皮不可!”几个仆从恶狠狠地扑向黛玉,只见黛玉不慌不忙地从腰间抽出长鞭,眉目冷峻,手中长鞭如灵蛇般舞动。
四五个恶奴围拢而来,面露狞笑,却未料黛玉身手敏捷。鞭影一闪,破空声骤起,为首的恶奴肩头已多了一道血痕,惨叫倒地。余下几人惊慌失措,黛玉却毫不留情,长鞭如狂风骤雨,鞭梢所至,恶奴纷纷抱头鼠窜。鞭声与哀嚎交织,尘土飞扬中,恶奴们具已倒地,黛玉冷冷扫视站着的大汉:“我的鞭子和你的比如何?”大汉此时大汗淋漓,边退边说:“你等着,你等着。”转身狼狈逃去。几个恶奴见主子跑了,顾不得身上疼痛,互相搀扶着离去,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原来这个大汉名叫杨雄,是金陵一霸,仗着是皇商薛蟠的亲戚,在金陵开了一个饭庄,平时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百姓敢怒不敢言,今天见恶霸吃瘪,大家欢欣鼓舞。
有个好心的老秀才告诫黛玉:“这个杨雄不好惹啊,他可是四大家族薛家的亲戚。小兄弟听说过这样的偈语吗?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就是贾家、史家、王家、薛家四大家族,他们四家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动不得啊!小兄弟日后定要小心啊!”黛玉抱拳感谢,众人散去。
黛玉心想:一个薛蟠的亲戚都如此嚣张跋扈,怪不得薛蟠打死个人就像没事人一样,不过自己是不会怕他的。
那两个小乞丐这时忙上前跪下给黛玉“噔噔噔”叩了六个响头。黛玉扶起两个孩子仔细打量:大的约莫九岁,衣衫褴褛,补丁摞补丁,却掩不住清秀的面容和眼中的坚毅。他紧搂着八岁的弟弟,后者瘦弱不堪,脸色苍白,瑟瑟发抖。大的轻拍弟弟的背,低声安慰:“别怕,有哥在。”
黛玉把他们带进布店,让掌柜的拿出水和吃的给他们,两兄弟不知多久没有吃东西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等他们吃完,黛玉问起了他们的情况。原来二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大的今年九岁,叫周毅,小的八岁,叫周安。从小也锦衣玉食,后来父亲因一宗谋反案受牵连,满门抄斩,他俩因当时不在家中幸免于难,但亲戚朋友惧怕受到连累无人敢收留他们,只得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黛玉知道洪武帝曾做出过很多冤假错案,动不动就要株连九族,满门抄斩,对这对兄弟非常同情。她问道:“你俩识字吗?”兄弟俩点点头。黛玉又道:“让你们俩暂时在这个店铺做事,你们可愿意?”俩兄弟见黛玉竟然肯收留他们,从此不用再流浪,激动得眼泪在眼眶打转,他俩又齐齐跪下感谢黛玉的大恩大德。
黛玉又关照掌柜一定要好生照顾他们,给他们安排好住处等等。
从此他们在店铺住下,成为黛玉的得力帮手。
生意上的事黛玉也告诉掌柜过几天会给他整改的方案,让掌柜用心经营,不得怠慢客人,过几天会来检查。
这个掌柜本非庸才,只是店铺地处偏僻,的确客流量不多,再加上缺少监管,人的惰性使然,也就懒得怎么认真经营,能维持生机也就罢了,现在见黛玉如此重视,从此便打起精神认真经营起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