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姥姥进府

黛玉和皇太孙订婚和林如海升吏部侍郎的消息传到贾府,贾母乐得合不拢嘴,凤姐更是高兴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贾母笑着道:“凤丫头,快准备一桌好菜,我们为未来的皇太孙妃接风洗尘。”凤姐应一声,就忙着去张罗了。

贾母又命小厮在贾府大门上挂上红灯笼,在潇湘馆门口系上红绸带,荣国府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正在这时,门房来报,刘姥姥带着板儿来到了荣国府。贾母忙道:“快请进来,上次我没见到这个姥姥,这次我定要见见了。”

丫鬟便把刘姥姥带进了荣庆堂。刘姥姥进来看到中间坐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拉着板儿倒头就拜:“请老寿星安。”

板儿已经长高了不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跪下叩头:“请老祖宗安。”

贾母忙命人扶起,道:“老姐姐快起来,老姐姐高寿啊?”姥姥道:“我今年七十六了。”

贾母道:“看老姐姐身体还很硬朗着呢,真是让我羡慕啊,我要是到这岁数还能这么硬朗那真是烧高香了。”

姥姥道:“看老寿星说的,我们庄稼人成天在地里干活,身体到是结实的很,你们整天在宅子里享福,身体虽没有我们硬朗些,但是长命百岁是没有问题的。”

贾母听了直乐:“老姐姐说的好。”

两个老人家唠着嗑,众人仔细打量起刘姥姥来。

刘姥姥如今穿戴大不同了。头上绾着个油光水滑的圆髻,一支赤金扁簪横贯其间,簪头坠着两粒红珊瑚珠子,走起路来便颤巍巍地晃。身上是簇新的靛青缎面夹袄,襟前密密排着七对盘花扣子,袖口还滚了圈银线毛边。那料子原是城里瑞蚨祥的时新货色,阳光底下泛着层幽蓝的光,倒衬得她黧黑面皮也亮堂了几分。腰间系着条秋香色汗巾子,倒是旧物——是当日林姑娘赏的苏绣帕子改的。下头一条蟹壳青马面裙,裙幅上暗纹绣着缠枝莲,走动时隐约现出花样。最稀罕的是脚上那双云头履,青缎鞋面绣着五蝠捧寿,鞋帮里还垫着新衬里,踩在地上连个声儿都没有。虽几年不见,姥姥的样貌反倒年轻了几岁。

众人正差异刘姥姥的变化,凤姐过来道:“老祖宗,宴席准备好了,是摆在您这里,还是摆在园子里?”贾母道:“今天摆在这里吧,我们吃完,正好带着老姐姐到园子里逛逛。”

凤姐应是。刘姥姥看到凤姐忙又拉着板儿跪下叩头,被凤姐一把拉住:“姥姥今儿个来得真是巧了,说明你也是个有福的,今儿个我们林妹妹和皇太孙定亲了,老祖宗要摆宴席,你可不赶巧了。”

姥姥听了忙问道:“林妹妹?是不是那个长得天仙似的姑娘?”

“正是她!”

“啊呀!我上次见她就知道她定是一个有大福气的人,如今真应了,这么好的一个姑娘该有这大福分啊。”

说话间,外面来报:林姑娘回来了。

贾母忙道:“快快快,我们一起去接皇太孙妃!”

众人应着忙迎了出去。

黛玉见贾母亲自迎出来,忙快走几步扶住贾母:“外祖母怎么出来了,这如何使得!”

贾母笑道:“玉儿啊,你如今是皇太孙妃了,外祖母出迎也是应该的。”

黛玉羞道:“外祖母说什么呢,还没成亲呢,哪来皇太孙妃啊!”

凤姐笑道:“那我们迎接未来的皇太孙妃也没错啊,臣妇见过未来的皇太孙妃了。”

黛玉作势要打凤姐:“就凤姐姐这张嘴最贫,看我不打你。”

“啊呀,未来的皇太孙妃要打民妇了,老祖宗救我!”凤姐笑说着躲到了贾母的身后。

贾母乐道:“如果真的是皇太孙妃要打你,老太婆可是救不了你的。”

几个人说笑着乐成一团。

等她们消停下来,刘姥姥和板儿来到黛玉跟前,双膝跪下,“嗙嗙嗙”给黛玉叩了三个响头,众人都吓了一跳。

黛玉想扶起他们,姥姥怎么也不肯起来:“当年要不是姑娘的二百两银子,也没有老太婆一家今日的生活,现如今我们家房子有了,田地有了,吃得饱穿得暖,还开了一个小店生意也不错,全都是姑娘的恩德,这三个响头姑娘受得,我们全家叩谢姑娘的大恩大德。”说完和板儿又叩了三个响头。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怪不得如今的姥姥这副打扮,原来是发达了。如果姥姥不说,他们根本不知道黛玉做了这样的好事。

黛玉忙扶起姥姥道:“姥姥快别这么说,这也是姥姥的福分,黛玉不过是给了几两银子而已。”

贾母叹道:“我的玉儿怪不得有今天的造化,是善心所得,所以我经常对你们说,做人要有一颗善心,千万不要看不起穷人,六十年河东六十年河西,说不定哪天他们就发达了,人的命数是会因为人的心性而改变的。”

姥姥也说道:“老太太说得对,我们庄稼人,虽不识得几个字,但是做人的道理还是知晓的,我们乡亲虽不富裕,到也是你帮我我帮你的,日子虽过得清苦些,却是过得乐着呢!”

众人兼道是。

凤姐道:“宴席已经摆好了,老祖宗入席吧,我们便吃边聊吧。”

于是众人入席,贾母举杯笑道:"今儿个是林家双喜临门,林姑爷升任吏部侍郎,玉儿和皇太孙的亲事定了,咱们举杯先祝贺玉儿。"众人纷纷向黛玉道贺。刘姥姥见状,特意走到黛玉跟前:"姑娘好福气!赶明儿路过我们村,姥姥给你摘最新鲜的脆枣吃。"

黛玉羞红了脸,凤姐忙打圆场:"姥姥可要说话算话,到时候我们都去讨枣吃!"贾母开怀笑道:"就这么定了,来年咱们组队去乡下踏青。"欢笑声中,烛花爆了个双蕊,映得满堂生辉。

席间,众人觥筹交错,十分快乐。

刘姥姥多饮了几杯,满面红光,说起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不禁眉飞色舞。

"托老太太和林姑娘的福,那年回去后,咱家也置了几亩薄田。"刘姥姥端着酒杯笑道,"见村东头王寡妇带着三个娃过活,我便时常送些米面去。前儿个她家小子发高热,还是我让我那小子套车送去县里看的郎中呢!"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凤姐打趣道:"姥姥如今倒成了活菩萨。”刘姥姥忙摆手:"可不敢当!不过想着当年我们娘俩饿得啃树皮时,也是多亏乡亲们接济。我受了你们凤姑娘和林姑娘的恩惠,现在日子好了,也要想着帮帮乡亲们,大家日子都过好了,才是真的好!"

说着又讲起乡野趣事:"上月村里闹黄鼠狼,专偷老张家的鸡。他家小子在鸡窝边守了三夜,最后竟抱着黄鼠狼睡熟了!"众人哄堂大笑,贾母笑得直抹眼泪:"这孩子倒是个心善的。"

宴罢,本想去游园,贾母太兴奋多饮了几杯,本来就是要歇午觉的,也就睡下了,姥姥赶了那么远的路,又多饮了酒,也困了,凤姐安排一个屋子也歇了,游园的事就作罢了。

却说今日宴会缺了一人,这人就是宝玉。

今日上午,宝玉正从怡红院出来,忽听廊下丫鬟们低声议论:“林姑娘的亲事定了,听说是皇太孙……”他登时如遭雷击,耳边嗡的一声,脚下踉跄,险些跌倒。

他恍惚间想起从前种种——黛玉初进府时俏生生的模样,一起读书,下棋时黛玉的聪明睿智,病中替他拭泪的冰凉指尖……那些赌气拌嘴、互相说笑的时光,竟真要化作云烟了么?

胸口如压巨石,闷得他透不过气。他独自走到沁芳闸边,望着流水出神。落花随波而去,他忽地想起黛玉曾叹“花谢花飞飞满天”,而今她终身有靠,岂不是好事?

渐渐地,他心头的酸涩竟化作一丝释然。皇太孙身份尊贵,又听闻性情温厚,必不会委屈了她。只要她平安喜乐,他又有何求?

他抬头望天,轻声道:“好,好……只要妹妹欢喜,我便欢喜。”嘴角微扬,眼角却悄然滑下一滴泪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