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白天大家无心做活,全都在议论三条新规定。
大部分人,尤其是老弱病残都异常拥护第一条规定,少数几个不乐意的,主要集中在身强体壮的狩猎队中。
他们习惯了通过打架解决一切问题,武力也是他们地位的保障。这些人的思维方式类似于以前的壮,好勇斗狠是他们的天性。
“商不打架,就不让我们打架,凭什么?”一个男猎手说。
狼听见了,插话道:“打架也不能抢别人的东西,留着体力狩猎不好吗?起码那些是自己的。”
“狼你什么都听商的。”那人对狼嗤之以鼻,但狼的话落在其他人耳中,也引起了不少赞同和共鸣,反对的声音不像之前那么大了。
不过,他们倒是因为第二条家庭私有制,成了族群内的香饽饽。
他们聚在一起说话的一小会儿里,就有七个女人跑来问:“你愿意和我一家吗?”
不满不能打架规定的男人见伙伴们一个个还真考虑上了,立刻有了危机意识,抢在所有人前面答应了一个最丰满健康的女人。
因为自身条件好,他们的眼光相应的也高,这也正常。
在他们之外,中低端婚恋市场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族群中随时可听到类似的询问。
而被询问者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
干脆型:“行/不行。”
犹豫型:“我想想,三……五天后再说。”
谨慎型:“你有什么手艺?”/“你能打猎吗?”
童真型:“理,我们一个家庭吧!”
绝情型:“山,你太笨了,我才不要你。”
光棍型:“我就要一个人过,别问我!”
不过最后这种比较少就是了,敢一个人生活,肯定有两把刷子,要么是打猎的一把好手,要么有手艺在身,不愁交换的,否则怎么交税收?
提到第三条税收,族群中的人都不是很喜欢,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一向是难事一桩,但好在经过斑的解释,他们知道了后两条之间的关联,如果所有人都不交税,那食物就不能归家庭所有。这样一比,那还是交税好了。
这一天虽然没干什么活,但人人都觉得比干活还要累,不是身体累,是心累。
总算到了晚上休息的时间,匡妇回家紧紧插上门,点起平常不舍得用的油灯。
坐在炕上眯眼休息的匡姥娘立刻睁开眼,心里有事,实在睡不着。她问:“谁愿意找你?”
匡妇摇摇头,她感觉到了一种心酸:“他们都嫌我们三个女人,有人说单独和我可以。”
匡姥娘是族群中年纪最大的人,她唯一能做的工作只有编织,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族群中会这项手艺的人也不只有她们一家了。虽然技术远远比不上她,但以后差距肯定会越来越小。
而匡妇还年轻,身体是不如其他女人,但还能生育,而且能钓鱼。虽然不很稳定,可因为税收,能直接猎获食物的人更为吃香。
匡女才三四岁,但能看得出来不如族群中其他孩子健康。
匡姥娘咬咬牙:“你找人去过吧,我带着匡女过,你放心。”
匡妇知道那样自己能过得比现在更好,她今天白天也听到有人抛下年老的妈妈或者小孩,答应和别人一起过,但她放不下她们:“我们又不是活不下去,以前不是也过得很好。”
“不一样,以前食物族群给,编织的东西都能拿去交换别的,所以过得不错。但是以后,咱们三个,谁能打猎?靠藤筐换,靠钓的鱼?还要交税,能不能吃饱都不一定?”匡姥娘还是第一回一次说这么长一串话,但她觉得脑子里前所未有的清楚。
匡妇低下了头,女儿正躺在火炕里头睡觉,嘴边淌着口水,她伸手抹去,忍不住又摸了摸女儿脸边的肉。
她想起前年被族群赶出去的时候,女儿瘦得浑身只能摸到骨头,那时候她以为她们都活不下去了。可两年过去,她们过得好好的,谁知道以后呢?
“我不。”匡妇抬起头,下定了决心,“没人来,就我们三个过。”
另一边,壮也找到了自己的女人,他们关系稳定,孩子几乎可以确定就是他的。
女人肯定是要和壮一起过的,只是她也有自己的担心:“别人都有房子,我们没有!”上次之所以和壮吵架,也是因为房子的问题。
马上就要开始狩猎,家庭私有制的规定下,谁还愿意给族群办事,那房子不就建不起来了吗?
“商一定想好了,我们会有的。”壮无比肯定地说。
想到之前商说话都算话,女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好,我们一起过。”
——
短短一天时间,岑商就收到了九对家庭组建申请,原始人的婚恋速度让人叹为观止。
她拿出记载族群人口的泥板,开始详细计算。
目前族群的人数共计三十六人,房子八栋,其中两栋目前属于族群财产,六栋已经归族人私有。
九家里面有六家都是已经拥有房屋的,也包括她和鹰一家,可见一项万古不变的真理——成家的前提是得有房子。
刨除九家共二十二人,还有十三人没有确定,但按照这九家大多数是两人或三人计算,剩下的十三人大约可以组成5~6个家庭。
“这样一共是十五个家庭,需要十五栋房子,现在族人住的两栋后面转成可以分配的,还需要再盖七栋房子。”
“税收的数量也要按照家庭数和他们的能力以及族群需要设置一个合理的数字……”岑商抓头发,“哎,真是难为我这个文科生了。”
在远古过了两三年,脑子里本就不多的数学知识更加雪上加霜。但没办法,难也得算,目前族群中只有她具备这个能力。
认命地仔细计算和考虑了一整天,岑商最终定下每个家庭每十天需要给族□□一只成年灰兔等重的食物,重量大概在4-5斤之间。关于如何称重,她之前制作过秤杆,只要找一只正常灰兔秤一下,在秤杆上做好标记就行了。
这样每十天族群可以收入60斤食物,能雇佣8个建筑劳力7天。在工具不断改善后,差不多够盖一所房子的,维持住了之前一旬盖一栋房子的进度。
事情的发展和她想的差不多,最终族群的家庭数固定在16个,之前说要自己一个人过的,见大家都成双入对,并且感受到税收的压力后,都乖乖“相亲”去了。
岑商在三天后宣布了这些数字,她还声明:“以后为族群做事,我将按照事情的难易程度支付食物作为报酬,日结。”
“作为代理族长,我本来每天可以拿到三斤食物。但现在族群食物紧张,我暂时记下,以后有盈余再领取。我将每一笔支出都记录下来,每十天的晚课后进行宣读。”
这也意味着,她虽然是代理族长,但私人财产和族群财产也要严格区分开,绝不会混同。
“虽然已经不能赚取积分,但剩余积分仍然和我原先保证的那样,冬天前仍能找我兑换。”
“我说完了,明天开始,三条规定正式施行。”
她尽量说得简单,至于能不能听懂,就看个人理解和计算能力了。
理因此颇为受到欢迎,她也不过七岁多,对100以内的加减法却是了如指掌,头头是道地说给大家听:
“三加三加……加二,就是三十六人,没错。”
“哎呀你好笨,连十天都不会算。”
岑商一边笑一边回了屋子,一回身看见鹰一脸凝重的模样,好奇地问:“怎么啦?”
“我还不能打猎……”鹰为他和商两个人计算,既然每个家庭都要交税,那他们也一样,可他还太小,别说兔子,只能摸摸虾。
岑商“噗呲”一声笑了,摸摸他的脑袋:“不用怕,我教你怎么使用陷阱,放心,就算没有食物,我不是还可以用发明交换食物嘛?”
对了,商总是能做出许多新东西,别人都很喜欢她的发明。鹰不再担心税收,认真道:“我学陷阱,抓很多兔子,给家里交税。”
次日。
今天是新规定实行的第一天。天还不亮,就有几户人家的烟囱冒出了炊烟,没过一会儿,几个家庭组成狩猎采集队,带上武器、背着藤筐,一起离开了聚落。
只要是想到猎物都归自己所有,他们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
留在族群的人也是很早就忙活开了,熔炉那边热火朝天,人影走来走去,燃烧声一刻不停。
按正理来讲,那些都是族群的财产才对,不过考虑到之前炉灶损坏都是他们自费修理的,岑商也就不计较得这么细了。
她拿着泥板记录目前族群的财产清单:在壮的指令下盖了一半的大房子、厕所、地窖……
不断有人路过,和她打着招呼:
“起得真早。”
“商,猪油你怎么做的,教教我行不行?”
“我也想学,还有那个……钩针。”女人不太好意思地说。
岑商一一回应,绝不藏私,大家看她的眼神多了一些感激和尊敬。
就这样,时光飞逝,转眼三年过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