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亏心事做多了,神佛不佑吧。
折腾了一圈各种法师,结果还是疾病缠身的源氏在山间收到了来自内里的信件。
信纸上的茶香让他自恋感慨,不可能会有人拒绝他的情谊,即使是叛逆的碧茶。
一边让良清去和僧侣交涉,以打探清楚那与藤壶女御容貌相似的女童是谁家小姐;一边表情得意,打开这封自以为是胜利标志的信件。
信件主人的汉字措辞优雅,只可惜笔锋过于犀利,缺少当下推崇的女子圆柔之美,不过也不算太过不雅,毕竟“女子才艺最好多有涉猎,但不要就某一道钻研,不然会性情古怪。”
信件里,那位桀骜的碧茶君悉心关怀了他的身体,并极大表达了对他施粥布善一事的敬佩之情,洋洋洒洒,真情流露。
源氏得意地笑了。
下一页他翻开同样用汉字抄写的佛经时,笑容迅速收起,显然是想起了某些不愉快的回忆。不过这份心思已经很难得了。
后面的故事似乎离奇了起来。碧茶那书司的女官居然做起了药司的活计,说起之前曾阅览过唐国的历史,有位几百年前名叫葛洪的大家曾书写《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疗疟疾。
最后又是一层一层的高帽子,直言如果公子愿意帮忙寻找草药,并将方法交给医师们学习,治疗贵族和百姓,一定会使公子的名望更上一层楼,在佛祖前的福德加深,日后百病不侵。
源氏陷入了沉默。
显然,他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大胆;而且提出新方法,用在百姓身上,不妥当也没什么事情,可是放在公卿身上,显然要特别谨慎。
但名望提升对源氏确实是不小的诱惑,毕竟因为母亲的出身,他从皇子被降为了臣子,心中自然不甘心。
尤其是现在,正是不到二十,意气风发的年纪,在宫中父皇的宠爱下,什么都敢试一试!
一时间,源氏的神色也郑重了起来,第一次无关风月地想着等回宫后与女子见面。
此时良清回禀,原来那像是樱花一样可爱的小姑娘是藤壶女御的亲侄女,现任兵部卿亲王的女儿,因生母早逝且不被王妃喜爱,由外祖母老尼姑抚养长大,而这山中的僧侣有一位是老尼姑的哥哥,一直庇护祖孙。
尼姑年纪渐长,很担心自己去世后这个对苦难一无所知的孩子的境遇,因而忧心忡忡。
源氏将此事记在心里,嘱咐随从他想与僧侣和尼姑约见。并吩咐良清取来纸笔,他要即刻写信,让良清亲自交给循左卫,不得有误。
这是源氏第一次郑重称呼淑子的职位,而不是他私自想出的名号“碧茶君”。
虽然是春天,确可以被称得上是多事之秋。
藤壶女御突发疾病,回出嫁前的府邸三条院养病,久久未归。
虽然天皇不会委屈自己,身边美貌的采女藏人数不胜数,春日尚侍也在极力争宠,承香殿女御也不时带着孩子帅皇子和他的小弟弟请安,但天皇还是思念光彩夺目的儿子源氏和与桐壶更衣面容相似却出身高贵的藤壶女御,时不时派人问候。
于是,本就不喜这两人的弘徽殿女御更加不满了,经常为难藤壶女御留在宫中的侍女,虽然是小打小闹,可让人不厌其烦。
听说藏司的女官们,就像是和淑子同一日进宫的平少将小姑娘,因为灯火香油的份例,就被夹在两方之间,左右为难。
书司这种地方,弘徽殿女御不会在意。可让淑子为难的,是另一波人马。
因为被源氏追求和御前说书而风头,最近源氏也出宫治病,即使有侍女姐姐的阻拦,送到淑子面前的书信也再次变多了。
有些看似风雅,却连典故都是错的;有的自以为情深,行文却油腻不堪。这哪是真心追求,明明就是猎艳:和源氏公子共享战利品的猎艳!
其中,头中将的情书算是脱颖而出的,虽然淑子一样看不上,但比起其余歪瓜裂枣,已经能拿出去唬人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头中将的书信,涉及源氏的笔墨很多,在两页的信纸中占比一半,淑子地铁老人手机脸:你到底是在给谁写信?
不能不回复,不然怕这些狂徒继续闯入闺房;淑子只能挑挑拣拣,写上几句应付。
信里笑笑嘻嘻,心里骂骂咧咧。
这段时间淑子每天上午写书下午自荐出外勤,桐壶帝向外的慰问活动她积极报名,就为了离这些宫中的贵族子弟远一些。
但没想到出外勤的第一站就很尴尬,原来是桐壶帝最信赖爱重的源氏岳父,左大臣家。
左大臣与天皇妹妹三公主生下的女儿葵姬与源氏夫妻多年,但双方感情冷淡,源氏对高傲的葵姬多有抱怨,经常不来过夜,有时左大臣也很不满意,但看到源氏的风姿,又忍不住一次次原谅他。
显然,淑子这位“碧茶君”和源氏的暧昧他们也是听说过的。但毕竟是代表陛下赏赐节礼的女官,总体上葵姬和老夫人还是比较客气的,只有几个侍女面露不满。
左大臣家也在三条这里,不远就是藤壶女御的娘家,淑子一半是按照吩咐,一半是出自真心,还有几分小九九,拜访了藤壶女御。
因为疾病,女御近来消瘦了不少,但更显得她风姿楚楚,惹人怜惜了。
即使淑子请女御顾忌身体,不用回复,她也轻言细语,表达量对陛下的感激和对淑子的感谢。
女御身边有个王女官,照料着她的饮食起居。淑子将赏赐送到对方的手里,与女御寒暄之后告辞。
“循左卫如果有新的故事,记得讲给我听啊,我随时欢迎你。”
藤壶女御与淑子道别,并送给淑子一套当下流行的四季颜色的流苏——她注意到了淑子贴身携带的玉佩,用心送给了对方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上位者华而不实的赏赐。
淑子心中酸涩,藤壶女御真的很温柔善良,她与自己的年龄相近,却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深宫贵妇多年了。
当年嫁给年长自己数十岁的天皇的时候,成为桐壶更衣的替代品的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
淑子不知道,也许藤壶女御自己也说不清楚。
当然,所有人都觉得她很幸福。
晚上,淑子在侍女姐姐们的指导下,给玉佩换上了棠棣色的流苏吊坠,心中希望藤壶女御早日恢复,每天快乐。
注:想说的有点多……有兴趣的看看就行。
1.“女子才艺最好多有涉猎,但不要就某一道钻研,不然会性情古怪。”原著男子对女子的观点,皇帝对臣子的观点,其实也是作者教育彰子的观点。
多才多艺是最好的,但不可就死胡同古怪了性情。尤其是对于上位者,学会欣赏就行了,不用过多钻研。
包括源氏觉得公卿更重要也是,都有一种自然的傲慢感。
2.上一章明石和紫在书信中出场了,这里紫再次出现一丢丢。
现在是源氏准备收留紫,但是紫的外祖母还没有同意的时候。
话说源氏的家臣良清一直在追明石,一直被明石爹拒绝。于是源氏和明石一开始的时候,他还偷偷摸摸,做贼心虚,不让良清知道怕尴尬,6。
3.头中将有的时候,真的有点……就像他追女人,有时候不是喜欢,就纯是为了看看源氏在追谁,再竞争一下。
4.每次写到左大臣,我都有无奈的笑。
他经常因为葵姬觉得怨恨源氏,但看到源氏的脸又被感动哭了……原著这样怨恨——哭反复循环n次。
说起来,左大臣家在三条,藤壶女御自己的府邸在三条,弘徽殿女御家我记得也在三条,她老年后养病来着,住这么近就不怕打起来吗!
就这个王女官,侍女卖人第一名,后续还有玉鬘的侍女,三公主的侍女接力的。
呵呵哒了。
5.女主会给源氏利益和甜头的,源氏也会回报给女主资源。所以下面一段时间两人郎情妾意,演得有模有样的。
现在的阶段就是源氏开始正视女主的才华,因为这会给他带来切身好处,就是这么现实。
但你说他对女主很尊重吗?也没有,过了这段时间就还是老德行。
只有当两人的利益深度绑定的时候,他才会把女主当回事。
因为到了那时,女主就不是他的情人,而是他的政治盟友了。
这也是为什么女主一定要想方设法攫取权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放弃,才有资本做自己想做的。
6.最后说一下源氏。以后我可能会单独开个随笔,写人物分析。
首先说明,源氏在感情上就是个渣!!!谁都没得洗。
强迫妇女,“收留”儿童的事情没少干。时代赋予男人的采花特权在他身上充分发挥,淋漓尽致。
作为紫式部教育彰子的教材,源氏无疑向成功地阅读者展现了感情中男性的自大傲慢与独占欲,让读者明白男人的心理,从而认清现实,进而借此做好攻略,在感情中不至于完全被动。
但作为一部名著中的主角,源氏一无是处吗?
客观来说,不是的,他有很多优点。
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感情中的渣滓也许是世人眼中的君子。
平心而论,源氏慷慨大方,对下人从不苛待;
算是善良,细节描写了平时会给穷人做慈善;
出行不算特别张扬,一再拒绝冷泉帝的封赏,每次过节都强调不要高调(当然他本身就很富贵了)——也因此觉得葵姬作风傲慢不喜(这里有一说一,没有为源氏洗白,强调在感情中源氏完全不占理!!!葵姬没什么大错;但葵姬的下人欺辱六条那时候确实是过于侮辱六条了,侧面描写葵姬是知情的)。
孝顺,头中将和葵姬的母亲是源氏的岳母。后期头中将怨恨母亲,不去探望,反而是源氏,带着儿子夕雾隔三差五去请安,是老夫人的慰藉。
礼贤下士,尊重才学,对夕雾的老师从来都是恭敬相待,不以权势压人。
谦虚谨慎,教子有方,夕雾可以一开始四位官,但是源氏怕他自大,从六位让他做起(只能说青出于蓝,夕雾在感情上也是渣滓,我要被落叶公主那段气死了)。
宽容大度:真圣父!原谅了伤害过自己的弘徽殿女御,还以礼相待。只有紫姬的爹落井下石,源氏不开心,不开心也不说啥,过了三五年也原谅了。
多才多艺,这个不用说,他学啥会啥。
只要不涉及女人,头脑清晰。弘徽殿太后都想给他变成庶民,他先发制人,被贬官流放,给自己提前找了退路。
一个人不是AorB,只能说真的是太复杂了。
给一个源氏这样的老公,你能被气死PUA到家;
给一个源氏这样的领导或者朋友,有一说一,真的挺好。
这种在紫式部看起来美好不涉及感情的优秀品质,千古通用。
我讲话比较客观,时代对女性的迫害要说,美好的品质也要说。
所以我希望女主能保持自己的理想,坚持人性的善良,帮助哪怕一点点被压迫的人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疟疾(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