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舅的新家,是一个两进的大院子。
前面一进住着未婚的田大河田大路,俩人的房间就在大门一侧,也方便看大门什么的,哈哈哈。
后面一进,主屋住着田大舅夫妇,东厢住着田大山夫妻,西厢房则由大表姐和小石头做邻居。
白玉兰来了以后就跟跟着表姐田小泉挤一挤。
白玉兰住进来的第一晚,小石头那个黏人的小东西,就半夜抱着枕头跑到门口,叩叩地拍门,然后卖萌乞怜,非要跟两个姑姑一起睡。
白天他也不消停,田小泉要忙着做家务什么的,他就一直粘着白玉兰,尤其白玉兰要去山上的时候,他就腾腾地跑过来黏着,因为所有人都不让他去看爆竹,但是他知道所有人都听白玉兰的。
这不,今日白玉兰正躺在床上望着屋顶想事情,黏人精又不知道何时溜了进来。。
“兰姑姑,出去玩儿吧,姑姑”,小石头可喜欢跟白玉兰一起玩儿。什么跳房子、划草船、黑猫警长的,白玉兰空闲的时候就教他玩儿,等她忙的时候,他就找村里小孩子们一起玩儿。
原先在山上,本就没几户人家,可以陪自己玩儿的就更好了。
但是自从搬进来了山下的村子,有好多孩子,一开始他也不敢去,那些小孩虽然对他很好奇,但是也不敢叫他玩儿,因为他们家有钱。
没错,虽然拥挤,是石头垒砌,但比山上方便,更比村里其他人家的土房子好很多了。
直到他和兰姑姑一起玩游戏时,很多小孩眼馋地围观,兰姑姑叫他们一起来玩儿,从此他又了很多新朋友。
白玉兰也是从那些小孩口里得知:村里的小姑娘因为总是看到田家的两个未婚小哥儿围着白玉兰转,就都把她当做假想敌,嫁入田家的竞争对手,毕竟在这里表哥表妹的喜结连理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天地良心,表哥对我好就是拿我当亲妹妹,但或许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改良研制鞭炮啊。
唉,我一个定位于成为全国首富的有志青年,怎么会像你们那样满脑子只有男人,呵呵。
说到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这件事,白玉兰这两天都在思考:难道要靠造纸术?
事情是这样的,她来了有四五天了,最开始两天白天都跟着表哥们上山去作坊查看,前两天他们有进城到各大造纸作坊挑选购买纸张的经历,让她意识:
研制不出鞭炮不是他们的配方不对,很可能是使用的纸张不对。
这里市场上售卖的各种纸张,以及各大造纸作坊,他们的纸张原料都是在麻絮中加入树皮和渔网。
虽然易取成本低,但是不合适做鞭炮纸。
所以,要想做出前世相似的鞭炮,她必须先改良造纸术,至少先要扩充造纸原料。
我靠,穿越一回,难道还要改良造纸术?
她被自己想出来的结论吓到了。
不是吧,不是吧?可是我也不会啊?
不过我倒是知道还有很多可以做原料的植物们这里竟然都没用上。
所以,纸张才这么贵的吧?!
那就算我有原料,但是不会制作不还是没用?等等,前世好像刷到过关于造纸的过程的视频吧?只是当时看的也不细啊,唉,这可咋整?
“什么?!”
“你们要用竹子造纸?!”
田大舅的亮嗓门吼起来吓得众人像鹌鹑一样低头缩肩闭嘴。
唯有白玉兰站在那里泰然自若。
开玩笑,就这点子,算得上什么。
前世得她可经历了职场十年,然后,凭借自己超绝的忍耐力和持/久/性,从最底层一路升职到五百强公司大华区准经理的人啊。
什么样奇葩的领导上司,什么样难缠的合作伙伴,她没见过哦。
再说,举凡能干出大事的人,绝对不会是规规矩矩毫无新意畏惧创新的人,更不会是丝毫风险都不敢冒的人。
其实严格说起来,她这个想法也不算创新了。
因为在前世,鞭炮所用的纸好像就是竹纸。
因为正史上,就是在两宋期间,余杭地区就已经研制出了以竹茎为原料的造纸工艺。
她,就是要试一试!
她信心满满!
因为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现成的经过千百年实践已经证明了的能够做成的事情。
“大舅,您消消气。我跟表哥们试过了现在市场上的所有纸张,无一例外,都太软了,不管有多少张叠在一起,或者直接找造纸将给作出厚纸,都不行。”
“我去柳桥书院的藏书楼找过相关资料查过了,这个可能是一种叫做植物纤维的硬度不够造成的。”
白玉兰准备以后都拿柳桥书院的藏售楼作掩护,糊弄书院的先生们不敢说,但是像田大舅他们的话,因为这里读书识字的人太少,所以,他们天然就对能读会写的人有一种敬畏,对书籍和知识有莫名的信服。
反正大家都知道她“借书”被逮,不但没受到任何惩罚,最终竟然还被山长特批,说以后可以随便看书呢。
她早都知道自己家的亲戚私下里,都常常对外与有荣焉地逢人就炫耀:“我们家的兰兰比那些书院的学子还聪明,她要是个男孩,都能去考状元了”。
虽然,对于这个竹纸,白玉兰也没有十足把握一定能造出来,但是,名人不是都说了嘛,失败是成功他/妈,尝试了是一不一定成功,但如果连尝试都不敢尝试,那就真的是完全没有可能成功了呀。
为了最后的可能的成功,她必须表现得胜券在握:“但是,你们知道吗?竹子的纤维就很硬,用它造出纸来的话,绝对能做出鞭炮了。”
“你说的那说明纤……纤维是个什么东西?” 田大舅沉默不语,一旁的李明开口问道。
要说李明其人,果然没有白做“售货员”(店铺学徒)多年,很是精明。一开始他还跟着田家兄弟亲到颜宅,一起请教白玉兰做鞭炮的事情呢。
可是,自从他们偷偷实验了很多次都没成功,他就转而投奔田大舅,开始反对继续实验了。
原因嘛,自然是----买纸太费钱了啊啊啊,他真的扛不住了啊,为了改良出那个纸炮,他不仅辞了工,现在家底也赔光光了哦,嘤嘤嘤(╥╯^╰╥)
“这个,呃”,白玉兰不得不思考者怎样解释才通俗易懂,想了想,她试着说到,“纤维和硬度的话,你们可以这样想,藤蔓植物干枯了以后,是不是很容易拉扯折断?”
见到众人点头,白云兰继续道:“那那些枯死的树枝如何?枯干的竹杆与比树枝相比呢?枯竹是不是更难掰断?”
果然见到众人摇头。
白玉兰趁机拿出最后定论:“所以,若是拿竹杆做成纸张,绝对会结实不易折断,拿来做鞭炮绝对最合适不过了。”
“而且,若是能做出来,何必只做厚纸卷了筒做鞭炮,完全还可以做薄了,当书写纸呢。到时候,咱们还可以搞得高大上一些,专门卖给读书人。”
白玉兰没忍住,又开启了前世引资的惯常操作----画大饼:“读书人不是喜好梅兰竹菊,不是称它们为四君子吗?竹纸就是竹子做的,就不信他们不会趋之如骛。”
虽然南宋时期,竹纸已经成为南方地区普遍常用的纸张,不仅当时备考的学子、诗人都爱用小竹纸,竹纸还受到众多文人的喜爱与追捧,更有王荆公生平只用小竹纸一种呢。
但是听在这里众人的耳中,无疑是一个挑战他们固有认知的大胆想法,同时自然也是一个相当蛊惑的巨大诱惑。
至少田家的兄弟们听到还能造纸卖给文人读书人,先是一脸懵地互相对视,然后反应过来后,就高兴地嘴角咧到了耳朵根儿,田大山还兴奋地锤了锤两个弟弟的肩膀与胸口。
李明也是眼睛放光,看着白玉兰一动不动:到底要不要再信她一会呀,啊,真纠结……
白玉兰猜测他在幻想造出纸张供不应求发大财的场景。
“兰兰,你说的,真,真能…….?” 大舅妈激动地舌头都打结了。
“老头子,要不,就让孩子们试试吧。这几个月买了多少纸张花了多少钱,不能白花啊。要是用那漫山都是的玩意儿能给造出纸来了,那才算不亏了之前那么多银钱。就只需要竹子,是吧,兰兰?”
她也不知道还需要什么,但是她听明白了,就是拿竹子做纸,但还是问一问吧,就算在需要别的,也比买纸花费少吧?
“呃,大概只需要买些石灰,到时候跟竹子一起浸泡。呃,最要紧先挖一个沤池”,白玉兰观察众人神色,应该是通过了,于是就接说起怎么开始做了。
她记得前世看到的讲解里面说的是每年腊月就要砍毛竹了,沤竹则大概需要三个月。
现在马上就要冬月了,先沤池,再去砍竹子,完全来得及,田大舅再考虑几天也不耽误的。
“只需要石灰?”李明已经等不及了,要是真的能像亲家这个表姑娘说的那样,哪怕只能做出来鞭炮用纸也足够了。
看到白玉兰点头,想到如果成功能给自己带来的收益,李明他又一次转变立场,也开启了游说:
“田叔,要不就让我们几个试试吧?石灰那玩意儿山上不就有? 亲家表姑娘那是什么人儿?我听说连柳桥书院的山长都夸的聪明人儿……”
最后在一家子老少妇孺的灼灼目光中,腿还打着绷带的只能半躺的田大舅也终是点了点头。
接着,白玉兰就被围在了一起,不止李明和田家兄弟三个,就连家里女眷也都一人一个竹篮一个框的要跟这去运出挖坑的土…….
然后,一行人就径直往山上去了,他们商量后决定还是安置在山上比较合适。因为,那里没什么人烟,既能掩人耳目,又距离竹林也近,不然砍完竹子再背下山就太麻烦太辛苦了……
再次申明:
本书的背景架空,属于承接唐朝朝以前历史,替代了北宋王朝的平行时空的端朝。所以,本书女主所处的时代,只有爆竹没有鞭炮,但却是鞭炮被创造出来的时期哦。
文中相关内容的来源如下:
《唐史》载:“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缠,久治无效,遂诏书全国求医。时年24岁布衣猎人李畋应诏揭榜,借打猎用□□原理,采用竹筒装入硝,爆驱逐山魈邪气,使皇上龙体康复,遂封李畋为爆竹祖师。
据度娘说:
由于历史久远,鞭炮的发明者已无法考证,只知道鞭炮发明于北宋时期。古时,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北宋时,中国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炮仗”,后又改为“鞭炮”。
《后汉书·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原来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纸”指的是缣帛,即丝织品。后来经由蔡伦的潜心研究,在麻絮中加入树皮和渔网,一种更加廉价且方便使用的植物纤维纸出现了,树皮的加入更是开创了世界木浆纸的先河。
据度娘说:
造纸术虽在汉代就已完成,但在宋代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宋代,造纸的原料更加丰富,向麻、竹、木、草、皮等多原料转变。现存的宋版书用纸就极富地域特色,四川的藤纸、浙东的竹纸、江南的楮纸、江西清江的藤纸等品种都有使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 20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