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白家泰赶着自家的驴车,载着三儿一女,然后接上张迟,一起去柳桥书院报道。
有生以来第一次去书院,白玉兰这一路上,看到啥都觉得新鲜,忍不住就逮着张迟问东问西。
幸好张迟很是疼爱她这个学生,凡问必答。
白玉兰时不时说几句俏皮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不过这东拉西扯的也有好处,最直观的就是时间仿佛比以前行路快了很多,总觉得还早着呢,竟然就已经到书院了。
只是时间不凑巧,学子们正在上课。
最后,张迟指路,他们先绕开教学室,先去了老师们会议室的,白杨将车上的包裹也拿了下来,然后兄妹几个低头检查一下里面的新书包是否有破损。
白玉兰趁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背包一个手提包,在张迟的带领下先去了山长那里。
其实早在张迟刚秋试回来后,白玉兰将早早将先做的羊皮包给他献上了。
这次送与山长的也是羊皮包,不过,虽然赠与他们的包都是黑色的,但是绣的花纹却略有不同:
送给张迟的两个,一个绣着蟾宫折冠四个字,一个绣了一丛竹子,都是寓意他将来能高中进士节节高升的意思。
但是,山长已经快七十了,那是不能送这两样的。
所以,她就送他一个绣着一个山石的,寓意寿比南山;一个绣了桃李不言四个字的,这是夸他学生众多桃李满天下。
得了礼物的一中年一老年人都欢喜不已,至于会不会用就不好说了。
不过送礼嘛,拿自己最好的东西表明态度与诚意,对方欣然接受即可。
就是不知道为啥老师们竟无一人购买,真是奇也怪哉。
纳闷的白玉兰又跟在山长小仆身后忙起来,她要参观书院。
虽然心不在焉,不过前世多年的课堂生涯让她练就的一心二用技能,也使她听了个七七八八:
这书院还不小呢,不仅设有蒙学部和秀学部,还有设了举学部。
蒙学部就是供蒙童启蒙的,举学部的学子则都是准备考进士的秀才。
白杨今年十六,白松十五,白杉十三,三个人的年龄是无论如何也不适合去蒙学部的,因此,等见了招生办的王秀才,就请他直接给安排在秀学部读书吧。
其实,白玉兰后来才知道,在拜师张迟之前,白杨兄弟仨其实曾经跟着陈寿老村长学过两年书。
后来,他们又跟着张迟学了差不多半年,又因为之前的成长经历,三个人都别努力,晚上回到家,还会凑在一起点起油灯,就着昏暗的光线学到深夜。
是以,虽然他们没有接受完全系统的启蒙,但是该学的启蒙内容,其实也都学了个大概,剩下的就是多研习的事儿。
所以,等见到了王秀才,很顺利就给办理了入学手续。
看在别的先生只收到一个皮包,而自己收到两个的份上,他还特地带着白家三兄弟在书院里逛了逛。
秀学部现有三个班,每班约二十人上下,都是县内各地学子,甚少有外县的……
白玉兰则趁机开溜,离开队伍,自己在书院里瞎转……
等三个哥哥在书院宿舍安顿好以后,白家泰载着白玉兰归家。
感觉像把家里孩子送进重点中学的白玉兰,带着愉悦满足的心情,坐在车上摇头晃脑地开始唱歌:
小呀么小儿郎啊,
背着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唯恐师傅嫌我懒呀,
没有学问,
无脸见爹娘,
哎嘿,无脸见爹娘……
第一遍听,这调子可真奇怪啊。
第二遍听,哟,还怪有意思的。
第三遍时,就忍不住心里跟着哼唱起来。
第四遍……
第五遍…….
……
……
……
当天晚上,颜宅
颜辉看着铺床的白家珠,揉了揉疲惫的太阳穴,叮嘱道:“珠珠,明天我就走了,还要辛苦你照顾好咱娘了。”
白家珠:“说的什么话!那是咱娘,照顾她不就是我应该做的嘛,辛苦什么辛苦,你这是把我当外人吗?”
“哎呀,不是,不是,我知道我不是那意思,我这不是心疼你嘛!”颜辉赶紧从背后抱住爱妻,进行安抚。
“哼~”白家珠甩开他的怀抱,怒目而瞪,“你说,你是不是嫌弃我一直没能给你生个一男半女的,所以才把我当外人!”
“哎呀,不是不是!”颜辉赶紧上前,一把攥住爱妻的双手,强势将她抱在怀里,“回想当年,我也就是个游街串巷的小货郎。你也不嫌我是个外乡人,既没有屋子,也没钱租房,跟娘在城郊破庙里凑合苟命,不顾一切嫁给我……”
“辉郎,别说了。我喜欢你,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怎样我都心甘情愿。”想起当初的甜蜜,白家珠至今都甜丝丝的,“都是我不好,这么多年了,也没能……”。
“珠珠,别这么说!”颜辉轻抚白家珠的后背,咬了咬,才继续说,“这件事儿不一定是你的问题,我问过赵郎中了,他说,他说或许问题在我身上。”
“怎么会?”白家珠震惊,一下子从颜辉怀里挣脱,怔忪地看着丈夫,一脸的不可置信。
颜辉攥了攥拳头,鼓起勇气承认一切:“应该是的,前几年有一段时间,赵郎中开药时不仅给你开了,连我也给开了不少药吗?”
白家珠不可置信:“几年前……”
“没错,其实就是治那个的,但是,好像没有什么效果啊”,你到现在也没怀孕,我真是羞死了,颜辉闭上了眼睛。
接着,他的脸庞感受到一双手的温度,然后他听到爱妻的哭泣:“辉郎,你怎么不早说!”
“我怕你离我而去!”
“怎么可能!这辈子,除了你,我绝对不可能再爱上别人的,不管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一起面对!”
颜辉闻言,眼泪夺眶而出,他再一次将白家珠抱进怀里,夫妻俩紧紧相拥。
“所以,我才把你娘家的侄子们叫到了咱们布铺,本来想着,这三个孩子咱们放到眼皮底下好好养着教着,到时候挑个最好的过继过来,给咱们养老送终。”
白家珠此时才知道,为什么之前自家布铺其实并不那么缺人,丈夫却坚持非要把自己娘家三个侄子一起叫过来帮忙:“可是,白松他,他……”
颜辉点点头,没错,他也最喜欢白松,可是,没办法啊,他陷入短暂的回忆,然后不得不承认:“真没想到三哥家的小兰兰这么有本事,不仅给她三个哥哥找了个举人做先生,现在更是将他们送进了柳桥书院读书。”
“那咱们怎么办?”白家珠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该选大哥家的白亮还是二哥家的白亮。
大哥家大嫂贤淑,要是过继了白亮,自然是省去不少麻烦,但就是白亮性子直爽,不太适合做生意。
二哥家的白银倒是脑子灵光,但是二嫂不好相与,就怕过继了白银以后,会产生不少糟心事。
颜辉:“唉,从来世事难两全,要不咱们去找娘合计合计?”颜辉打定主意要在出发前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再发生别的什么事情,到最后选都没法选。
白家珠不解:“何必这样着急?等你回来咱们再定也不迟啊。”
“还是早些定了吧,咱们定了人选,明天就直接带着去找军官,以后咱家的生意就交给他了,晚交是交,早交也是交,早点交了还能增进感情。”
“那,没选上的怎么安排?”白家珠迟疑了,“都是一样的亲近的侄子,不好就……”
颜辉:“我懂你意思,别担心,等咱这迷彩服卖掉了,没选上的咱他凑个聘礼钱,也不枉帮了咱们一场。”
“嗯嗯,也行”,白家珠点点头,“阿松回家的时候,才拿了咱们一吊钱呢。”
“那咱们去找娘商量去……”
来,朋友们,一起重温童年,一二三,唱!
小亚麻小儿郎啊,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唯恐师傅嫌我懒呀,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哎嘿,无脸见爹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 26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