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九十四章 意外的一单

第九十四章意外的一单

段家村传来消息,村里种的橡胶草长势不错,沈嫣便乔守一写信,安排他去晋北河曲着手橡胶草的采集、提取、硫化和加工。

龙鳞胶用途广泛,卖得太好了,就广南那点可怜的产量,根本不满足不了当前的需求。江南和福州的几家造船厂纷纷找上沈嫣,要求订购龙鳞胶。

江南的那几家船厂,是到沈嫣这里帮工的江南工匠引荐过来的。而福州的那几家则是和沈嫣舅家有往来,林家的船就是从他们那里买的。

沈嫣谁都不好拒绝,奈何龙鳞胶产量不够。沈嫣只能一边要求广南的庄子加大生产,一边组织橡胶的研发和生产。

龙鳞胶的价格飞涨,一双龙鳞胶制雨靴,那就是身份的象征。

沈大娘子府里都穿这个也就罢了,宫里只有官家、皇后和贵妃娘娘有,余下的就是出身晋北军的几位大咖和城中顶级富户了。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伙儿匪盗,看到一位衣着简朴却穿着一双龙鳞胶制雨靴的人起了歹念。

他们尾随此人,一路出了城,最后在靠近邢州的地方将他绑了去,一番逼问,检查印信,才知此人是汇通票号大当家。

汇通票号啊!

从前朝延续至今、屹立三百年不倒的金融机构,豪门中的豪门,低调中的低调,根本没人见过汇通票号的大老板,如今见到他们大当家,那也算见世面了啊!

大当家爽快人,愿意花钱消灾,十万贯买自己平安。

双方约定在陕州一手交人,一手交钱。这场交易,汇通票号信守承诺,本也没有通知官府。并且由于交易地点定在运河边的空地上,一览无余,不太容易设下埋伏。

奈何这群人行动起来难免鬼鬼祟祟的,洪兴又管着码头一带的事宜,自然注意到了这两伙人。

于是洪兴让人监视,一有异动,就准备将他们拿下。他们到底是厢军出身,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何况沈嫣开了高额薪水,洪兴也比较负责任,生怕这些人是来抢劫的,所以将他们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的塌房有瞭望窗,外面看不见里面,里面可以看到外头。

洪兴听了手下的汇报,疑惑起来:“一个人被蒙着眼睛?这不像是抢劫啊,莫不是……绑架?”

手下恭维道:“听大哥这么一说,我也看明白了,应该就是绑架,选在咱们这里放人。咱们这里到了傍晚,塌房停止营业,当天盘库清账,没人注意他们。”

洪兴点了点头,道:“还有一点,咱么这里的运河边,一片空地,没法设埋伏。”

手下道:“正是正是,大哥一眼就看透。”

洪兴道:“行了,他们交换的时候,咱们不出声,等那伙儿匪徒走了,咱得盯上。把我们陕州当什么了?!”

陕州之所以受到各路商帮青睐、成为首屈一指的物流商贸中心,就是因为这里良好的交易秩序。

现在出一个绑架案,算怎么回事?人家还敢来陕州做生意吗?谁不是有点身家的人?也被绑架了怎么办?

他们陕州云来码头的声誉受损,所有人都会跟着倒大霉!沈大娘子的投资打水漂不说,他们也得丢碗饭!

洪兴恼怒至极,亲自带人盯着这事。

果然见他们接过一整个箱子,费力搬上车,一边把一个蒙着脑袋的中年男子推了过去。然后两伙人大道通天各走一边。

洪兴冲手下使一个眼色,两个人跟上了受害者。而洪兴亲自带队,跟上了盗匪。盗匪本来是穿着夜行衣的,连夜出了陕州,放松戒备,取了面罩。随后在车上又换了常服,大摇大摆进了潼关,还选了一个不错的酒楼喝酒。

洪兴在龙城多年,接管云来码头之后,又和附近的官吏、商户、甚至地痞混熟了。他让跑堂的过来说话,打听得这群匪盗不是潼关本地的。

那还有什么话说?潼关当地公门中的人,他可不陌生,立刻报官抓人,截获了一整箱小黄鱼。

这得多少钱啊?!当地知县都没见过这么多金子,说不动心是假的,但他也知道这事情非同寻常。

一审问,才知道,起因是一双靴子,一双龙鳞胶制雨靴!再一审问,事涉汇通票号。那可是汇通票号啊,难怪这么有钱。

一时之间,龙鳞胶的名声传遍大街小巷。连归元帝都听说了这桩案子,亲自过问审讯和判罚。

沈嫣自然也听说了,心里一阵后怕:“原来真有盗匪,若是我遇上就惨了!”她如今也不是白身,十万贯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一万贯还是有的。要是被讹了去,她得画多少图纸啊!

原来古代治安也没那么好,即便如今是太平盛世,依然不乏铤而走险的人。而且这个年代也没有监控,没有很完善的刑侦手段,就算出了人命,也未必能抓住凶手。

沈嫣这会儿就有点感激段久了,他对她的轻车从简一直不满,还塞进来好几个护卫,所以即便沈嫣单独出行,也会带足人手。

最终,那伙儿盗匪因“略人卖人”和“劫质罪”被判了重刑,主犯处死,从犯流放到北地做苦力去了。那一箱金子也就物归原主。

至于协助官府查案的热心群众洪兴等人,受到嘉奖,潼关知县亲自题了“侠肝义胆”的匾额,送到了云来码头。归元帝也赞他们“大善”。

没想到的是,这句“大善”比那匾额、比沈嫣的金钱奖励还好使,洪兴等人感激涕零。

当年洪兴忠于还是皇帝的“违命侯”,不识时务,没有投降“归元帝”,后来厢军裁撤,他首当其冲,心里不是不委屈的。

归元帝这句“大善”肯定了他的人品,过往的痛苦烟消云散。一瞬间,沈嫣有点明白为什么宋江千方百计想要朝廷的“招安”。

古人和现代人是不同的,他们始终渴望主流体系也就是朝廷和君主的认可。所以归元帝简单一句评价,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而沈嫣是个现代人,尽管是胎穿,尽管她也为归元帝做事,但她更多在乎自己的抱负是否可以得到施展,自己的才干能否得到发挥。她讨好君主,是为了方便自己做事。她没有“愚忠”的思想。

沈嫣感慨一番,没几日,就接到了一封拜帖。看了上面的字,沈嫣微微一笑,似是早有预料。

到了日子,一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来到关府,沈嫣梳洗装扮整齐,早早等候在书房了。甚至见到人来,她还出了经纶堂,亲自相迎,可见此人身份非同寻常。

若湄觉得奇怪,躲在一旁偷偷看,还跟耐雪打听:“这是谁啊?”

耐雪笑道:“小娘子今日不是要给她们上课吗?做了夫子,可不能迟到哦!”

还是米雪打听到了,偷偷跟若湄报告:“那人就是汇通票号的大掌柜。”

若湄想了一下,恍然大悟:“就是前些天被绑架的那个!是陕州的洪大郎救了他!”

“正是!”米雪也在感叹:“光看外表,真是瞧不出来,怪不得书上说‘人不可貌相’。”

若湄笑了:“他不就是穿了龙鳞胶制雨靴被认出来的?!今天他穿了那双靴子没?”

米雪偷笑:“小娘子说什么呢,今天艳阳高照的,穿什么雨靴啊?!”

几个小姑娘纷纷猜测,这大当家到底为何而来,猜来猜去不外乎是钱,汇通票号那么有钱,酬谢的钱肯定不会少。

这位大当家确实是来送谢礼的,但并不是小姑娘们猜测的金银财宝,而是一部《斫轮术典》,此乃前朝末年宇文家族的大匠所著,沈嫣一看,还有很多手迹注解,应是原著。

这本书没有落在宇文家,却到了汇通票号,现在又到了沈嫣手里,真是太神奇了。

如果是金银财宝,沈嫣会高兴,但不会像现在这般惊喜。

这个汇通票号不简单呐!

“容大当家客气!”沈嫣捧着书爱不释手。这书对于研究古代建筑结构、技法和工艺太重要了。

容大当家见她喜欢,也很高兴,客气地说道:“本是为了道谢而来,不想又有事情想要麻烦大娘子!”

沈嫣这会儿耐心极好,问道:“何事?容大当家尽管说!”

容大当家道:“官家下令迁都洛城,我们汇通票号自然要在洛城设立一个分号。前段时间,官家终于下旨,同意各商户在洛城买地。我们也相了地,买了下来,但一切要从零开始建造,着实有点难。这不,既然结识了沈大娘子这样的营造大家,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呢?!少不得厚颜相求,请沈大娘子为我们设计京城分号!”

沈嫣不由得心潮澎湃!

当年贝聿铭大师,为中国银行设计了香港分行的大楼,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香港中银大厦,直到现在都是香港的地标建筑之一。

而她,将为汇通票号设计京城分号!

妈妈,我出息了,我接到大单了!沈嫣在心中咆哮。

冷静冷静,我居然把自己和贝聿铭大师相比较,飘了飘了!沈嫣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然后微笑答道:“好说好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