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地点设在一个空旷的帐篷里,除了沈季风和沈宽,还有几名显然职位不低的将领,和一位穿着类似军师袍服的,眼神锐利的老者。
帐外戒备更加森严。
高树白在心里反复模拟了数次后,开始缓慢而稳定地摇动手柄。齿轮摩擦发出轻微的吱嘎声。起初,什么也没发生。沈宽脸上已经露出毫不掩饰的讥讽。
但很快,当转速达到一定阈值时,一声轻微但清晰的爆裂声响起。
“噼啪!”
紧接着,连接在输出端的两根铁针之间,一道细小却极其刺眼的蓝白色电火花骤然亮起,瞬间照亮了周围几人惊愕的面孔。
同时,高树白将发电机输出端引出的导线靠近那个简易验电器,一个内部悬挂着极细铜丝屑的透明琉璃瓶。毕竟古代没有玻璃,这已经是最接近玻璃的东西了。
里面的铜丝屑立刻因静电作用而竖起张开。
帐内一片死寂。只有手摇发电机持续的吱嘎声和那细微却不容忽视的电火花爆裂声。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超越他们认知的一幕。沈宽的讥讽僵在脸上,而那位军师模样的老者猛地向前倾身,眼中精光爆射。
沈季风坐在主位上,身体微微前倾,脸上的冰冷面具第一次出现了清晰的裂痕,极度的震惊和浓烈兴趣交织在一起。他死死盯着那跳跃的电弧,深邃的眼底划过一抹暗光,仿佛要将其吞噬。
高树白停下摇动,电火花和验电器的反应瞬间消失。
“这就是电,”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帐篷里显得格外清晰,虽然疲惫却满着不容置疑的肯定,“不是天雷,乃人力可生,可控,可导之力。电能生光,生热,动力,还有诸多其他用途。方才所见,不过其最微末的应用。”
高树白再次阐述了电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并提出选拔培养相关人才的必要性:“旧法选才,拘于经义,多少能工巧思之人埋没乡野。将军若需要新血,需通晓实务亦能创新器之人。我愿为将军铸此新剑,但需将军许我一条与寻常不同的选才途径,汇聚天下巧匠英才。”
沈季风久久没有说话,目光在高树白和那简陋的装置之间来回移动。帐内的气氛从震惊变成了某种紧张的期待和权衡。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许多:“此物确实惊人。”他承认了,“你所言选才之事,本将准了。会放手给你,但具体如何做,需有章程。”
高树白的第一步棋总算是走了出去,暗暗松了口气,正要谢过。
那名军师老者却突然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将军,此物虽奇,然终究是小道。眼下两军对垒,强敌环伺,昭国大军压境,京师又有陆拾丞相,把持着朝政,掣肘粮草军饷。当务之急,乃是破局之战。此女既有奇技,何不先用于破敌?”
高树白与军师老者锐利的目光对上, “譬如,以此电之力,击杀敌酋,或是朝中祸国之奸相陆拾?”
他的话,瞬间将高树白和与她代表的电力,拉入了最残酷的权力斗争漩涡中心。
所有人的视线再次聚焦在高树白身上,但这一次,含义截然不同,带着审视和一种冰冷的期待。
沈季风的眼底也再次变得深邃难测,他看向高树白:“先生所言不无道理。你既能引电,应当也能以此杀敌?”
高树白才放下没多久的心又被提了起来,一股寒意瞬间窜过脊背。
击杀宰相?
这老者的狠辣与直接,使她被推到了悬崖边上。电力作为一种能源,其首要价值在于建设,系统的任务……
“系统,任务的具体成功标准是什么?以及,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能为我提供什么?”
她之所以向沈季风投诚,根本原由还是为了生存。可若无法平衡其与系统的任务,等待她的也只有一死。因此她需要知道自己手里到底有什么底牌,和底线的位置。
【任务核心指标一具体化:于本世界建立首个可持续运转且并网的发电系统,最低输出功率需达到 200 千瓦,并持续运行 72 小时。】
【系统当前能量等级:1。
可提供支持:
1. 知识库权限:开放基础电学、电磁理论、材料替代方案数据库。
2. 蓝图生成:可根据宿主提供的本地材料,生成简易设备制造蓝图。
3. 能量辅助:可提供微量能量,用于演示基础电学现象,每日限一次。
升级后可解锁更多功能。
建议:优先利用演示功能建立信任,获取初始资源。最终目标的实现,需依靠本世界的人力与物力。】
果然,也是建设。
顷刻之间,高树白脑中的思路却清晰无比:
第一,以现有条件,实现精准击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失败即死。
第二,直接拒绝,则立刻被判定为无用的废物,也是死。
在高压之下,她反而被逼得愈发冷静。她的思维如同精密仪器,瞬间剥离了情绪,开始疯狂扫描知识库,必须在下一秒找到一个替代方案。
一个同样极具军事价值,且能展示电力潜力又无需立刻用于暗杀的应用。
营帐中的人都在等着高树白的回答,在军师将要催促之际,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沈季风:“将军,电力的确可怖,但要于万千军中精准击杀一人,需要极其精密的器具,与异常复杂的准备。这些都非眼下条件可及,仓促为之,失败事小,若打草惊蛇,反而误了将军大事。”
她看到沈季风又重新冷着张脸,军师眼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立刻继续道:“况且,以电之力破局,未必需要直取敌酋性命。两军对垒,胜负往往系于情报、士气、后勤保障。电力于此大有可为。”
高树白迅速抛出了几个更实际的,符合当前技术水准,且能直接服务于战场,同时又能为她后续计划铺路的方案:“其一,照明。我可改进此方法,造出亮度远超火把,又不易被风雨熄灭的稳定光源。于夜间调度军队、加固工事或防范夜袭,乃至惊骇敌军人马,皆有大用。其利,立竿见影。”
这是最直观的好处,且相较也比较容易实现。
“其二,传讯。电流可沿导线,实现远距离瞬时传输特定的信号。我可以设计一套编码,于大营与前线哨卡,或更远据点之间,建立远超烽火、旗语之速度的通讯方法。军情传递,瞬息可达,令将军如臂使指,抢占先机。”
这是能极大提升军队指挥效率的变革。
“其三,也是应对朝中掣肘之关键。”高树白话锋一转,指向了军师提到的陆拾,“陆相之所以能掣肘将军,无非掌控粮草调配与官僚体系。若将军麾下,能有自给自足甚至反哺军需的新财源,能有效管理控制新得之地,则对其依赖大减。”
高树白终于抛出了自己的核心意图,面上却一派为沈季风考虑的模样:“电力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若要实现上述诸般应用,需大量懂技术、能创新、还会管理的新式人才。旧有官吏体系,怕是难以胜任,甚至于其有碍。”
她向前一步,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所以,我再次恳请将军,许我开设一场不同于科举经义的将作试!不论出身,只考校算学、将作、巧思与实务之能。
选拔出的人才,不仅可以助我尽快实现,军中诸般用电利器,亦可以编练新军,管理工坊,兴办实业。
于短期,我可以助您军备远超敌军;于长期,我能让您粮草军饷,再无需求于人。此方法可斩断陆相掣肘,将军您也多条退路。”
高树白巧妙地将电的应用从单一的‘武器’,扩展到了提升整体军事实力,甚至经济自主的层面,并将‘选拔新式人才’作为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解决当前困境的长远之计。
帐内再次陷入沉默,但气氛已然不同。将领们在思考她描述的战场应用,军师在权衡政治层面的得失,沈季风的目光则变得晦暗不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他看到了电火花,听到了她的描述,现在更看到了这力量背后可能带来的巨大军事和政治潜力。这远比单纯杀一个人更能打破眼下与昭国、与朝中奸佞僵持的困局,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路径。
“将作试……”沈季风缓缓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不论出身,只论才能?”
“是!唯才是举!”高树白肯定道,“只有如此,方能网罗真正有用之才,而不是只会空谈的腐儒!”
沈季风问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你所言照明、传讯之事,需多久可见成效?”
“若有得力人手相助,改进照明,十日之内应当可见初步成效。传讯系统稍加复杂,需药铺设线路,但一月内应可建立一条,短距的实验线路验证其效。”高树白给出了谨慎但明确的时间。
她知道要想巩固沈季风的信任,必须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来。
沈季风沉吟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准了。沈宽。”
“末将在!”
“拨一队亲兵护卫其安全,一应物料需求,优先供给。另,传令军中及附近州县:将军府将设将作试,通晓算学、匠作、奇巧之物者,不论出身,皆可报名。由高先生主考选拔。”
“将军!”沈宽似乎想劝阻,但又一次在沈季风的眼风下把话咽了回去,“末将领命!”
高树白因老者军师悬起的心终又轻轻放了回去。她获得了第一个阶段性胜利,争取到了开展计划的第一步——选拔人才。
然而,军师老者深邃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看不出喜怒。沈宽领命时那压抑的不满也显而易见。
可以预见,这道打破常规的求贤令会在军中,乃至更广的范围内引起怎样的争议和阻力。传统的既得利益者,怀疑论者,甚至他国的细作,都可能闻风而动。
她为了避免立刻被当成刺杀工具的命运,将自己和电绑定。却又为了证明了电的价值,被迫提前卷入她暂且无法从容应对的风浪里。
也罢,多思无益。高树白难得发挥了次阿Q精神,宽慰自己:事已至此,只能将计划改得机动些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