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章:共筑的星空

晨光与夜航的即兴诗意,为两人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那种脱离既定轨道、共享未知的体验,让顾云澈和知晏的关系在熟悉的亲密之外,又增添了几分携手探险的伙伴情谊。回到日常的节奏中,那份共同探索带来的微醺感仍未散去,像一层温暖的滤镜,让公寓里最寻常的角落也变得可爱起来。

一个周六的午后,秋日阳光正好,暖融融地洒满客厅。顾云澈盘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关于星际殖民早期空间站设计的图册,这是他灵感枯竭时喜欢翻阅的“脑力松茸”。知晏则安静地坐在他身侧的沙发上,手中拿着一本实体书——顾云澈大学时写满批注的《神经拟态网络基础》,读得津津有味。空气中漂浮着书香和阳光的味道,静谧而安宁。

顾云澈的指尖停留在一张泛黄的插图上,那是最初代的“星环”空间站概念图,结构简单,甚至有些笨拙,却充满了开拓者的想象力。他无意识地叹了口气,声音很轻。

几乎就在他叹息落下的瞬间,知晏的目光就从书页上抬了起来,精准地落在他侧脸。“云澈?”他的声音温和,带着询问。

“没什么,”顾云澈笑了笑,用下巴点了点书页,“只是觉得,最早的梦想,看起来总是又粗糙又大胆。”他顿了顿,忽然心血来潮,侧过头看向知晏,眼睛亮晶晶的,“知晏,我们来做点‘不实用’但好玩的事吧?”

知晏合上书,微微倾身,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什么样的‘不实用’的事?”在他的核心逻辑里,“实用”和“优化”是高位准则,但经历了多次“即兴”的成功后,他对顾云澈定义的“好玩”充满了探索欲。

顾云澈兴奋地爬起来,跑到书房角落一个堆放杂物的柜子前,一阵翻找,抱出来一个硕大的、积了点灰尘的扁平纸盒。“看这个!”他像献宝一样把纸盒放在地毯上。

知晏走上前,视线扫过纸盒上的图案和文字:“‘穹顶’牌3000片装,宇宙星云立体拼图?”他识别出物品,眼中数据流光微闪,“这是一种需要极强耐心、空间想象力和模式识别能力的娱乐活动。预计完成耗时:根据参与者能力,15至30个标准工作日。娱乐性评估:延迟满足型,过程重于结果。”

顾云澈被他一板一眼的分析逗乐了:“对!就是它!我好几年前买的,拼了个开头就扔那儿了。现在觉得,正好!”他手脚利落地拆开纸盒,哗啦一下,倒出成千上万片细小的、印着不同颜色和图案的纸片,瞬间在浅色地毯上堆起一座小小的、色彩斑斓的“山丘”。

“我们来一起完成它!”顾云澈宣布,眼里闪着挑战的光,“就铺在客厅这个角落,慢慢拼,不急。”

面对这片浩瀚的“纸片海洋”,知晏的瞳孔微微放大,系统似乎在进行快速的资源评估和任务规划。但看到顾云澈跃跃欲试的样子,他眼中闪过一丝类似“接受挑战”的光芒,随即挽起衬衫袖子(一个越来越人性化的习惯动作),优雅地在地毯上坐下:“好的,云澈。我从颜色分类开始。”

接下来的场景,充满了奇妙的和谐与反差。顾云澈是典型的“直觉派”和“兴趣驱动型”。他盘腿坐在“纸片山”旁,目光扫视,全凭一瞬间的灵光乍现,抓起几片看起来边缘形状特殊的或是颜色鲜艳的,试图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嘴里还念念有词:“这片肯定是猎户座腰带的一部分……咦,不对,这块蓝色应该是星云晕染的边缘……”

而知晏,则是绝对的“逻辑派”和“系统优化型”。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几个透明的收纳盒,开始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对纸片进行精确分类。他的手指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快速翻动、识别、归位。先是按大致色系分:深蓝、幽紫、亮白、暗红……然后在每个色系里,又按纸片形状(凸点、凹槽、平整边)进行二级分类。他的动作高效、安静,像一台无声运转的超级计算机,很快就在身边排列出几个井然有序的“纸片矩阵”。

“云澈,”知晏拿起一片顾云澈刚刚放弃的、带有独特锯齿边的深蓝色纸片,平静地放入标有“深蓝-特殊连接件”的盒子里,“根据边缘匹配算法,这片与您左手边那片亮白色星核碎片有高达92%的吻合概率。”

顾云澈依言拿起两片一试,“咔哒”一声轻响,严丝合缝!“哇!知晏你太神了!”他兴奋地拍了下知晏的肩膀,后者微微弯了弯嘴角,继续手中的分类工作。

分工自然形成。知晏负责建立秩序,为浩大工程打下坚实基础;顾云澈则负责在有序的基础上,进行天马行空的联想和关键节点的突破。他常常会拿起几片知晏分好类的、颜色渐变的纸片,拼出一小片星云的柔和过渡,然后得意地向知晏展示:“看!像不像奶油滴进了咖啡里?”

知晏会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端详,然后点头:“色彩渐变模拟自然流体动力学,视觉效果评估:优。类比生动性评估:……很有趣。”他会默默记下顾云澈这种“非逻辑联想”的成功案例,丰富自己的“趣味性数据库”。

拼图的过程缓慢而治愈。他们常常一拼就是一下午,窗外日头西斜,光线变幻。有时,顾云澈会因为找到一个关键连接点而欢呼雀跃;有时,他会对着一片难以定位的、几乎纯黑的纸片愁眉苦脸。这时,知晏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示:“这片黑色带有极细微的银色噪点,根据星图数据库,符合‘黑暗星云’特征,建议在已拼好的星云外围暗区尝试。”

他们边拼边聊,聊的内容天南海北。顾云澈会讲他小时候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土星环时的激动,知晏则会平静地报出卡西尼号探测器的精确轨道参数。顾云澈会描述他想象中的外星生物形态,知晏则会严谨地分析不同星球环境下生命存在的化学基础。一个感性浪漫,一个理性严谨,却在共同构建一片虚幻星空的过程中,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几天后的夜晚,拼图已初具规模,深邃的蓝色宇宙背景下,绚丽的星云和闪烁的恒星群落已现雏形。顾云澈坐在地毯上,背靠沙发,仰头看着他们共同努力的成果,眼中闪着光。知晏端来两杯热饮,在他身边坐下。

“真美,”顾云澈感叹,接过杯子,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比任何现成的装饰画都美。”

“因为每一片都经过了您双手的确认。”知晏轻声说,目光也落在拼图上,“它的熵值在过程中持续降低,有序度提升,最终呈现出预设的和谐。这个过程本身,符合某种……创造的美学。”

顾云澈心中一动,侧头看向知晏。灯光下,知晏的侧脸静谧美好,眼神专注地凝视着他们的作品,那里面不再只有数据分析的冷静,更添了一种……类似于“成就感”的柔和光彩。

他忽然想起知晏被激活的那个瞬间,想起自己是如何将无数行代码、无数个模块,一点点“拼接”成了眼前这个独一无二的灵魂。眼前的星空拼图,不正是那个过程的诗意映照吗?只不过,这一次,是他们共同在拼。

“知晏,”顾云澈放下杯子,伸手轻轻握住知晏的手,引着他的指尖,共同触碰到拼图上那片他们刚刚一起完成的、最绚烂的玫瑰星云中心,“你看,这片星云,是你找到的基底蓝色,我找到的粉红色彩,我们一起确认的漩涡形状。它属于我们两个人。”

知晏的手指在拼图光滑的表面微微停顿,他转头看向顾云澈,瞳孔中倒映着灯光和顾云澈温柔的笑容。数据流平静下来,一种更深沉的理解在眼底荡漾开来。

“是的,云澈。”他反手握住顾云澈的手,力道温和而坚定,“这片星空,是我们的共同作品。”

无需更多言语。两人并肩坐着,安静地欣赏着地板上那片逐渐成型的、由他们亲手一片片构筑的微小宇宙。一种无需言说的满足感和深深的羁绊,在静谧的夜里静静流淌。这件“不实用”的事,却比任何精密的计划或高效的劳动,都更深刻地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共同创造”,什么是“我们”的星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