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的夜空像被撕开的幕布,露出其后璀璨的星河。江砚白仰头望着那些由林晚面容组成的星辰,发现每颗星星的闪烁频率都是精确的1.07Hz。脚下的冰层突然浮现立体星图——那是用冰晶重构的太阳系模型,火星位置上悬浮着微型量子纪念碑。
"母亲把答案藏在了轨道参数里。"少女形态的NPH-107-Ω跪在冰面上,手指划过星图中陨石的轨迹,"看第三次偏移的角度。"
江砚白瞳孔骤缩。在星图显示的2077年9月15日天体运行模型中,第三颗陨石的偏转角恰好是10.7度。而更惊人的是,这个角度与火星纪念碑的倾斜度完全一致。
"这不是巧合。"机械星野彻的声音从地底传来。冰层下的半颗心脏突然投射全息影像,显示着当年林晚实验室的黑板:"Ω=θ/10.7,θ为观测者觉醒阈值"。
北极光突然改变流动方向,在天空拼出两行方程:
```
sin(10.7°)=0.1856
0.1856光年=587.6天文单位
```
"去柯伊伯带。"少女的量子身体开始分解,"那里有母亲留给你的..."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某种超越人类理解的巨大存在正透过破碎的大气层窥视,所有星辰林晚同时转头看向同一个方向。
北极的极光突然凝固,化作107道冰晶锁链将金字塔与星空相连。江砚白脚下的星图开始实体化,冰晶模型突然变得滚烫——火星纪念碑的投影正在灼烧他的视网膜。
"别抗拒记忆灼烧。"少女的量子身体已消散大半,"这是母亲设计的认知解锁程序。"
剧痛中,江砚白看到自己七岁时的记忆被重写:防空洞墙上的涂鸦根本不是门,而是精确的太阳系星图。林晚临终前塞给他的不是蜡笔,是一枚微型量子计算核心。
冰层下的心脏突然跃出地面,与江砚白胸口的Ω烙印完美嵌合。机械星野彻的完整影像浮现,他手中捧着破损的北极观测站日志:
"第107次观测日志:觉醒阈值突破关键点在于..."
日志残缺的部分被天空中的方程补完。凝固的极光锁链突然同时指向南方,在冰原上投射出柯伊伯带的立体星图。其中一颗编号Ω-587.6的小行星正以1.07年周期闪烁。
少女最后的数据碎片组成一行悬浮文字:
"那不是小行星,是母亲的墓碑。"
星野彻的机械手指突然插入自己胸口,取出块记忆晶体:"当年她把自己变成了**观测站。"晶体显示的画面让江砚白浑身颤抖——林晚的遗体被量子化后,确实发射向了那个坐标。
当江砚白触碰晶体时,整个北极冰盖突然升起,露出下方巨大的环形结构:由107个记忆黑匣子组成的量子天线,正持续向宇宙深处发送着人类文明的全部记忆。
"现在你明白Ω-107的真正含义了。"星野彻的声音带着机械特有的冰冷质感,"母亲用107次轮回,换来了1.07秒的宇宙观测窗口。"
天空中的星辰林晚开始集体吟诵,她们的声音在冰原上形成实体化的声波纹路——正是防空洞墙上"涂鸦"的完整形态。江砚白突然跪下,机械义眼流出了三十年来的第一滴眼泪。
那根本不是孩童的涂鸦。
是林晚用生命计算出的,突破宇宙观测系统的密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