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的意思是,江海川与那位江副将是亲生姊妹?”怀春问。
“不,也不一定是姐妹,但起码是有亲缘关系的。”金胜昔闭上眼,黑暗中江海川与江松清那两副相似的眉眼渐渐重合,几乎算得上如出一辙。
“只是我直觉两人更像姐妹而已。不过具体什么关系不重要,重要的是二人一定有联系。”她说。
“那如今江海川怎么会在广陵城?”怀春问,“既然是一家人,江松清又是镇国将军手下的人,江海川怎么也能算将军府的人吧。”
“不清楚。”金胜昔思忖道,“或许与江松清当年逝世有关吧。”
“……上床说。”怀春说。隔着一片黑暗,金胜昔辨不清她的面容,却也能感受到怀春此时眉头已经拧起来了。
她手腕忽地一温,被怀春拉着上了床。
金胜昔蹬掉鞋袜,整个人埋进被子里,声音都被泡得绵软:“我当时年幼,许多事都一知半解,经那次一鸣惊人后,江松清就被荣封了忠勇伯。按理来说,江松清以少胜多,重挫边陲蛮族,为大宋换来了几年安宁,此等功劳被封作伯也是中规中矩,但架不住江松清是个女人,据说朝廷还是因此事吵了有半年之久。”
“我父皇本想升任她为某边镇总兵,接替原属于镇国将军的部分防区,但被她坚决地婉拒了。”金胜昔叹道。
“她这么做是对的。”怀春道,“景隆帝不可能直接给她封侯,那才是真的一步登天,但封伯多少有些微妙,只好划些实权给她。可这实权断然是不能接的。”
“是的,”金胜昔脑袋埋进了被子,她表示认同地点头,点得一拱一拱,声音从被窝里闷响出来:“她要是接了,苏云的旧部会怎么看她?恐怕只能是忘恩负义、一个趁主帅受伤而上位的‘叛徒’。况且她是由苏云一手提拔上来的,本就没什么深厚背景,真当上了地区的军事长官,拿什么来和地方官打交道?”
“所以我父皇换了个方式。”金胜昔说,“他没再给江松清授予特定官职,而是任命她为‘钦差巡查’,平日里主要负责代替皇帝巡视各地军镇。”
这个身份可大可小,全凭景隆帝信任。江松清是个很聪明的人,金胜昔不信她看不出景隆帝提供给她条条看似光明的大道,底下潜藏无数等着要她命的豺狼虎豹。
可她还能怎么选?她没得选了。
景隆帝能容忍她拂一次脸面,难道还能容忍她接二连三地将自己的脸面摔在地上吗?
所以江松清最终还是接旨了。
“景隆六年间,江松清在南方外出巡查期间遭遇地方暴乱。传回京城的信息少之又少,其中有关具体情况的信息更是被压得很死,后来我因为好奇也尝试打听了一些,但因为年份久远外加知情者少,仅能得知她在这场暴乱中意外丧命。”金胜昔说。
“怎么这么草率?”怀春问。她有些不解地扯了扯被子。
是啊,怎么这么草率?
相比于江松清堪称浓墨重彩、扶摇直上的前半生,她的死显得过于简单且轻率。甚至像一本情节跌宕起伏的话本,在**过后草草紧接了一个急转直下的坏结局。
金胜昔先前只觉得是江松清树大招风,晋升太快,招人忮忌;她平日在朝廷也不与人结党,除了曾与镇国将军有联系外,是实打实的“孤臣”,于是她手头的实权又分外令人忌惮,这场意外保不齐是有人看她不顺,铁了心要弄她。
但此时她将事情摊开和怀春细捋了一遍,自己也开始觉得不对起来。
江松清是孤臣,可她是景隆帝亲手提拔上来的,若没有景隆帝的默许,这事怎么可能发生?
现在看来,这事有端倪是必然的,甚至江海川有叛乱之嫌可能也与其脱不开干系。
但这是为什么?
金胜昔直觉一定还有什么东西,是她和怀春没有发觉的。她闭着眼,想到脑袋发昏也想不出,只好哼哼唧唧往怀春怀里拱。
“想不出来就别想了。很晚了,先睡觉吧,有什么睡醒再说。”怀春很温柔地说。
她抚了抚金胜昔毛茸茸的,又将她拉进床内一些:“别掉下去了。”
金胜昔的“睡品”很糟糕,怀春小床不比长春宫里的大床,能任金胜昔翻转腾挪。估计这小床在设计之初就从未想过有一天要给两个人一起睡,金胜昔好几次睡着睡着差点要掉下去,好在怀春睡眠浅,堪堪给她拉住了。
“……嗯。”金胜昔闷闷地嗯了声,她已经很困,很快就跟昏过去一样睡着了。
再睁眼,已经是早上了。
金胜昔眼皮好像有千斤重,重得她睁不开,她半眯着眼撑起身,发现怀春已经起床了。
后者在柜子旁,踮着脚不知在摸索什么。发现她醒了后,怀春微微偏过头来:“再睡一会吧,今早我要出去,行程比较急,就不带你了。”
她终于把东西拿了下来,金胜昔眯起眼睛去瞧,却只够看清一团模糊。
怀春又说:“要是无聊就让银杏或者小竹陪你出去玩玩,我记得广陵城庆典要持续三天,就是不知道经昨天一事,这庆典还能不能办下去。”
“怀春,”金胜昔揉着眼睛,“你拿了什么?”
“没什么。”怀春语气很淡,她犹豫了一下,迎着金胜昔的目光,还是说了:“……是匕首。总之,还是带着吧。”
金胜昔目光一动。她忽然想起昨晚河边,怀春半蜷半靠在她怀里,絮絮说的那些话,心里顿时很汹涌地疼。
她唇吻翕闭,没能说出话来。
怀春像是有些赶时间,动作很急,她匆匆将匕首在腰间重新挂好,说:“你乖乖的,我先出门——”
话音未落便被金胜昔打断:“怀春,我打算回京了。”
怀春的动作顿住,转过脸来,她面上没什么表情,目光却有些吃惊,看着很想再问些什么,可最终她只是说:“回京确实会安全很多,你打算怎么回去?”
金胜昔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又说:“等晚些我回来,我们再仔细商讨这件事吧。”
“我……”金胜昔顺着她的话点点头,话未出口,怀春就已经从房门口离开了,背影居然还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意味。
金胜昔有些茫然地呆住了,一时间不知作何反应。她重新用被子将自己卷成一团,想用手背盖住眼睛,脸上却突然被什么硌了一下。
她睁开眼睛:是红豆手链。
经此一事,金胜昔困意全无,她就这么躺在床上,转着手链,一粒红豆一粒红豆地看。每一粒都足够饱满、圆润,裹着胶油,冰凉、晶亮,缀在她的手腕上。
这样看着,金胜昔像渐渐又找到了锚点,将自己锚定下来,这才重新镇定起来。
她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意气用事,只是她不忍再看怀春这样下去了。她不想再什么都做不到,只能无能地看着怀春颤抖,再走入下一个自我奉献的循环。
金胜昔向来胸无大志,她清楚地明白,景隆帝不需要,也不会想要她太聪明,所以她早早便与自我和解,起码框架之下,景隆帝总是纵容她的。
可放在如今,她又忽地开始憎恨起自己这种从容了。她憎恨自己这种高高挂起,憎恨自己对旁人付出的习以为常,憎恨自己分明心中有愧,却从未想过真去做些什么。
她想来就来,想看就看,想留就留。
是淮州曾经遍地的惨状撕破了她自以为是的空中楼阁,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掰开她掩住耳目的双手,她被平安村的一场暴雨带出深宫的樊笼,世间壅塞的沉挤入她曾经满是苍白与虚无的世界,她又如何在感受过这些后,重新将自己挂回那个位置?
做什么都可以。查前朝史料,筹备物资,向护国寺甚至是景隆帝求助都好,哪怕就算她尝试过后,依旧什么都做不到,那也比眼睁睁地看着要好。
她与怀春,总会再重逢的。
*
怀春此次外出时间比金胜昔想得略久一些,她坐在守息塔顶的小窗旁,从天亮一直等到天黑,才在远处的尽头看见策马归来的怀春。
没过多久,房门口便传来哒哒的脚步声——是怀春回来了。
怀春刚拧开门,金胜昔便扑了上去,从头到脚地嗅。怀春一边脱外袍一边摁着她的脸,防止她一下凑得太近。这么一看,倒更像养了条小狗了。
两人坐下。金胜昔“体检”了一遍,确认血腥味很淡,这才安了点心。她迫不及待地问:“怀春,情况如何?”
怀春不动声色地觑了眼她的神情,确认此狗是个不记仇的,当真不记白天那点微妙的隔阂,这才道:“比我想象中的好,几乎看不出来有国脉崩坏的迹象,但保险起见,我还是用血祭小小地加固了一下。”
她像有些犹豫似地,斟酌了半晌,才重新开口:“关于你白天说的……回京,你还有打算再来淮州吗?”
怀春没问金胜昔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个想法,正如金胜昔从来都无条件地信任着她一般,她同样信任金胜昔不会无缘无故地去做这样一件事。
“……我不是要留你的意思……不是赶你走的意思……我是说……算了。”怀春闭目,望着金胜昔因傻乐而笑弯的眼睛,她突然忘了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了,再开口简直越描越黑,干脆不说算了。
她清了清嗓子,重新措辞道:“你若是想回京,最好还是选能绕开江海川的方式。但广陵城几乎把守着京城南下淮州的官道,加之漕帮眼线众多,想绕开她并不容易。你还记得我先前提到过的那位临皋城神医吗?”
“你是说她有门路?”金胜昔问。
“混江湖的,多少有点吧。”怀春说,“我这几日会去找她,但不知道她还在不在原来的地方当村医,运气不好的话可能需要费些时间。”
“谢谢你,怀春。”金胜昔非常真心实意道,“尽管我应该感谢你对我无条件的信任,但我还是想问,在我提出这个想法后,你就不曾有过一丝好奇和私情吗?”
怀春沉默了。
“不想问问我吗?”
剧情章,可能很难看TT
剧情方面很多是我信口胡诌的,不符合现实就当乐子看好了,因为我不太会写这种需要脑子的东西。
感谢大家包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尝试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