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兑泽】32
骆珉命人在赤谷城南门外,架锅熬起了粟米粥,还让士兵对着城内喊话。而这喊出的内容,与之前瑶光大军在开阳王城外喊的如出一辙,摆明了就是来羞辱慕容黎的。
煮了一下午的粟米粥,虽然瑶光的城门没开,但还是有十几个人前来。骆珉命手下人询问了一番,竟然是宫中的医官和城内的大夫。
据其中一个医丞交代,因地动时国子监内的贵族子弟伤亡惨重,慕容黎迁怒于太医署,竟是逼死了为首的太医令,其他人害怕连坐,便趁着慕容黎外出逃离了皇宫。而城中的大夫有些与医官相识的,闻讯后也一并跟上了,以购药之名出了城。
骆珉命人好生安置这些医者,又将他们的供词抄写多份,并设法投入城中,以此引发百姓的恐慌。城中多病患,没有了大夫无异于等死,百姓多贪生怕死不愁不乱。
安排好一切事务后,又交待心腹严守营地,骆珉换了身黑衣,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白日收到仲堃仪的飞鸽传信,约他子时到浮玉山来见。
骆珉自幼习武,夜视能力也不差,登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不过等他赶到约定的地点时,仲堃仪已经等在那里了。
*
仲堃仪一身土黄色布衣,背对着他立于山边的一处断崖前,手中的纯钩剑微微泛着淡黄色的光辉。
骆珉缓步上前,恭恭敬敬对那人行了一揖,“先生。”
仲堃仪微微颔首,缓缓开了口,语气中却有着淡淡的忧伤,“这里是公孙曾站过的地方,那一日还下了雨,他就站在这里给慕容黎撑伞。”
“往事已矣,先生要保重。”骆珉不知该如何安慰,先生在他面前时总是一贯的自信,极少会流露出这般伤怀的情绪。
仲堃仪轻轻摇了摇头,转过身对他苦笑道:“知己难求,你现在还年轻不懂,以后就会明白了。”
骆珉隐约觉得,今日的先生似乎是有心事,只能转移话题道:“不知先生此时叫学生来,所谓何事?”
仲堃仪这才收起了苦涩的回忆,瞬间严肃了神情,变回了那个胸有沟壑的仲君,“艮墨池的佩剑就在这附近,你四处找找看。”
猛然听到“艮墨池”的名字,骆珉心下一慌,却仍是面不改色的应了声“是”,随即便在周围翻找起来。
*
依照仲堃仪所言,骆珉很快便在临近的山体中,发现了一个痕迹很新的孔洞。他用佩剑挖开了洞口的泥土,不过两三尺便触碰到了硬物,片刻后果然掘出了谨睨剑。
骆珉颤抖着用衣袂擦去了上面的浮土,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话本子,书中的那些剑客常道‘剑在人在,剑失人亡’,竟是也应验在了那个人身上。
轻叹一声,骆珉双手捧剑于仲堃仪面前,声音却有几分发涩,“先生……”
仲堃仪伸手抚过谨睨的剑柄剑鞘,到底也是跟过他的学生,他的心又不是石头,岂会完全无情。艮卦乃两山耸立,止而又止之象,这便是艮墨池注定的命运,自己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先用艮墨池急功近利的性子,激化了天璇与遖宿、天权的战事,致使天璇独木难支君亡国破。接着又利用他挑拨毓骁与慕容黎的关系,可惜毓骁的命格过硬,遖宿只是退出中垣并未覆灭。随后借手佐奕重用了艮墨池,开阳虽崛起一时却仍不免落败。而最终,艮墨池用自己的命和剑,止断了执明对慕容黎的信任。
——艮主生门,艮墨池此生都在不停的辗转奔走,欲择一良主而不得。
*
仲堃仪收拢思绪,抽回了抚剑的右手,“谨睨以后便交由你保管,你此前也曾与墨池交好过,想办法让它认你为主。”
骆珉疑惑道:“认主?”
仲堃仪将一纸信笺递给了他,“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这上面写了,‘杀主夺剑,剑承其怨,必飞弃;然神剑有灵,另择新主,肆其怨毒,方可服之’。”
“这是什么意思?”骆珉匆匆扫了一眼,不甚明白。
仲堃仪解释道:“所谓八剑天下,剑固然重要,但持剑的人也很重要。慕容黎杀人夺剑,却不知剑有灵念旧主,丢失是迟早的。想要真正得到八剑,则需先将剑的主人收归于麾下;而要收服神剑,就必须承其先主遗志、报其旧仇才行。如今其他剑皆已择主,为师思来想去,能收服谨睨者,唯你而已。”
*
*
------------
*
粟,即小米的古称,通常又称为“谷”,谷去壳后就是小米。
在隋唐以前,军粮中的主食便是粟。用小米煮粥,并加入各种野菜、豆类、肉干等,煮成的粥非常稠,称之为厚。小米除了养人之外,还要喂马,其优势是种植广泛且耐贮藏。
军中的副食,则有豆酱、腌菜、腌鱼、肉干等。饮品有酒类,军中会配备酿酒师,主要为黄酒、米酒和各类果酒。
汉朝时期民间出现了烧饼,到唐宋年间才成为军粮,古代最出名的军用干粮叫做“锅盔饼”。
唐朝以后汉族主要聚居地南移,麦稻产量增加,军粮则逐渐变成以麦米为主。大米则是到宋朝以后,才得以大范围普及。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