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四章 · 青砖有声

夜色深沉。

窗外的风轻轻掠过窗棂,卷起一声极远的风铃响。

林晏似乎行走在梦里。

脚下的石板潮湿,空气中弥漫着焚烧过后的气息,既冷又哀。

他听见有人在呼唤他,那声音既近又远,像是从记忆的深处传来。

“阿......晏——”

他猛地回头,却只看见漫天的雪。

林晏惊醒,额上沁着薄汗,心口还在隐隐作痛。

窗外的天色才刚泛白,清晨的雾气顺着窗缝渗进来,带着潮意。

自从那日在沈氏故居与沈韶光相遇之后,梦境就频频袭来。

那些模糊的片段在脑海中若隐若现——

火光、青砖、轻笑、她的回眸。

有时他甚至觉得,梦里的世界比清醒更真实。

每一次与她对话,她略带慌乱的眉眼、那种似远似近的温度,都会让他生出一种无法抑制的想要靠近的冲动。

他坐起身,靠在床边。

桌上摊着昨夜未合上的资料本,几张桂水巷的测绘图铺散在案上,旧照的边角被晨光照亮。

镜头的一角,窗下的竹帘与檐角的瓦当,让他怔了怔。

那一瞬,他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模一样的光影。

永安文旅局的临时招待所位于老城区西侧,

是一栋两层的旧楼,改建成了宾馆式宿舍。

原本用于接待外来考察人员和短期驻点工作人员。

本次修缮工程启动后,局里将其中一层整理出来,临时作为“永安老城古建筑修缮工程项目”外派人员的宿舍。

两人一间,楼道里飘着洗衣粉的味道,公共茶水间的水壶冒着细雾。

此次工程由省文物保护设计研究院主导,共派出二十人参与。

其中五人短期支援,大部分时间留在省会云川市远程处理数据与设计图。

常驻永安的十五人中,便有林晏及他负责的第三小组。

天色渐亮。

林晏仍坐在床边出神。

直到手机闹钟响起,刘铮迷迷糊糊地伸手一按,含糊地嘀咕:“哎妈,吓我一跳......又做梦了?”

林晏轻轻“嗯”了一声,神情已恢复平静。

“快起来吧,今天任务重,吃完早饭就出发。”

他说着抬头望向窗外。

晨光透过宿舍窗格,落在他的指尖。

那一日的身影又浮现在脑海,

桂花香、青砖墙,还有那双回望的眼。

他忽然觉得,有些风,

真的是从她走过的方向吹来的。

上午,林晏和组员到达桂水巷,继续对首批屋舍进行勘测。

仪器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数据表上的数字一行行跳动。

刘铮拿着报告说道:“林工,一号老屋的情况不太理想,木窗部分糟朽严重,可能需要拆除外层结构......”

这一号屋的屋主,正是张婶和老伴刘大爷。

话音未落,院子里晒被子的刘大爷就恰巧听见了,立刻高声问道:“啥?要拆屋子?!”

张婶闻声出来,一边抹手一边皱眉:“什么拆屋子?这睡人的屋子还要拆?”

林晏连忙解释:“不是拆屋子,是旧木窗老化严重,可能需要换新......”

“不行不行!”刘大爷的声音又急又硬,“这屋子住了几十年了都好好的,你们今天拆窗,明天拆门,后天怕不是要把我这屋也推平!”

实际上,刘大爷自始至终都不太放心让外人来动自家的屋子。

在他看来,几十年住下来,风雨都熬过来了,如今日子平稳,何必再折腾?

协调员郑东明见状,赶紧出来打圆场:“大爷大娘,您二位别着急啊,现在只是初步意见,还没定下来呢。”

可老人家仍旧不放心,邻居们听到动静,也都探头出来。

眼看人越围越多,场面一时有些僵。

林晏略一思忖,忽然想到一个人。

他掏出手机,犹豫片刻,还是拨了出去。

沈韶光正忙着在中堂摆放碗筷,接到电话后连围裙都没来得及脱。

她对父母喊了声“我出去一下”,便小跑出了门。

等她赶到时,脸上还带着汗气。

张婶正拉着老伴劝着,一边反复确认“拆房子”的事。

林晏见她来了,快步迎上前,看见她发丝被风吹乱,唇色因奔跑而褪白,眼底却是清亮的。

那一刻,他几乎要忘了周围的喧哗。

他稳了稳心绪,说道:“是我们考虑不周,没有提前说清楚。只是目前勘测显示,部分旧木窗需要替换新的。”

“我知道了,我来跟他们说吧。”她轻轻点头。

沈韶光走到张婶身边,柔声道:“叔婶别急,他们不会动屋子的。”

刘大爷看见是阿荠来了,声音也温柔了一些:“阿荠,我刚才就听他们说要拆这拆那的。”

沈韶光笑笑:“只是换几扇太旧的窗子——您看这木头,都空了芯,再不换,风一吹就要裂。”

刘大爷的神情终于松动。

“新的窗子是一样的样式,只是用更结实的木料。修的不是外头的样子,是让屋子能活得更久。”

几句话下来,张婶和刘大爷都渐渐安静了。

林晏在旁看着,目光一点点柔了下去。

人群散去,他低声说:“谢谢你。”

“没事,他们其实挺好说话,只是怕房子真被拆了。”她笑了笑。

“那我更该谢谢你,”他轻声道。那一瞬的语气温柔得近乎告白。

不知不觉已近中午。

经过刚才那一场小小的波折,林晏临时决定召集团队开个简短的会。

“沈小妹一起呀。”

刘铮似乎听出了林晏心里那句“想说又没说”的邀请,大方接了话,“正好来了,也帮我们提提改进意见。”

话一出口,他还悄悄瞥了林晏一眼,心里暗笑——不用谢,兄弟。

林晏抬眼看向沈韶光,神情平静,像是在等她的回应。

“合适吗?”她略有些迟疑。

“那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可是对应委员会的代表呢!”刘铮笑道。

林晏轻轻点头,语气温和:“合适的。”

沈韶光便点头应下。

修缮期间,桂水巷活动中心的二楼被临时借作第三小组的办公区。

沈韶光随林晏上了二楼,屋内几位组员已落座等候。

林晏替她拉开一把椅子,语气自然:“请坐。”

他自己也在她旁边坐下。

“上次没机会正式介绍。”

他看向众人,又转向她,语气平稳而温和,“这几位分别是结构工程师刘铮,测绘师常文,材料技术员郁青,记录员王琪,以及协调员郑东明。”

众人纷纷朝沈韶光点头致意,她也微笑着回以颔首。

林晏接着道:“刚才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

我觉得接下来的修缮计划,更要谨慎对待。”

他略一停顿,语气沉稳而克制,“尤其是在方案尚未最终确定前,尽量避免在街坊面前提及细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众人都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刘铮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今天的事都怪我,没考虑周全。”

“别这么说。”

林晏淡声回应,带着安抚意味,“我作为小组负责人,也该提前想到。”

他语气不重,却让人信服。

沈韶光侧过头,看着他专注的神情,听着那低沉温柔的嗓音。

她忽然想起,她的阿晏,也是这样——

行事果决,却从不让人感到压迫。

那份温柔的笃定,总能让人想要靠近。

会议结束后,常文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我去街对面的便利店买午饭,大家要什么?我一块带。”

林晏想了想,只淡淡道:“两个饭团就好。多谢。”

沈韶光听到这句话,眉心微微一皱,

——怎么又不好好吃饭了。

想到这,她轻轻一愣,又忍不住低笑。

“又”这个字一出口,她自己都怔了片刻。

是啊,她的阿晏,从前也总是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吃饭,没少让她担心。

“你......们,平时中午,都吃这么简单吗?”她试着让语气听起来自然些。

林晏似是看出了她眼底的担忧,语气温和:“我早饭和晚饭都吃得好,在文旅局食堂。”

刘铮苦笑着插话:“没办法,我们这离得太远了,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哪有时间跑回去。”

沈韶光沉默了片刻,忽然轻声道:“要不......我给你们送午饭吧。”

话一出,几个人都愣了。

林晏也微微一怔,抬眼看向她。

沈韶光怕被误会,急忙解释:“我的意思是,我家本来就开饭馆的,我可以帮你们准备盒饭。

你们跟我家定就行,价钱不贵......跟两个饭团差不多......而且是热的。”

她越说声音越轻,仿佛有些不好意思。

林晏听到那句“两个饭团”,才反应过来,唇角微微上扬。

“好啊,”他说,声音里带着笑意,“你家的盒饭,一定很好吃。”

沈韶光抬眼,正好撞上他的目光,脸有些发烫。

“今天来不及了......你先吃饭团吧。明天开始,我给你们送。”

她说完,匆匆与众人道别,小跑着下了楼。

林晏望着她的背影,心口忽然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

那一刻,他甚至分不清,自己心动的是她的笑,

还是那句温柔得近乎笨拙的——“我给你们送午饭吧。”

夜晚。

饭馆打烊后,沈韶光将盒饭的事告诉父母。

沈母很快赞同:“应该的,人家天天忙着修咱们这片,就该吃口热乎饭。”

沈父笑着说:“那明儿我去买点盒子。”

“我去吧。”沈韶光轻声说,“你们早上忙,我顺路就买回来了。”

回到房间,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淡淡的花香。

她靠在窗边,灯光打在发梢,思绪一阵一阵晕开。

每一次与他对视、听见他的声音,

甚至一想到他,都是一种温柔的疼。

那种疼,不是突如其来的。

她清楚,那是记忆在翻涌,是心在回应。

也许只是巧合,他不过是名字相似,气质相似......

可当她回想起那一瞬间的目光,

她又无法否认,自己心底有个声音在轻轻地问,

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一点可能?

也许,是自己想太多。

也许,只是命运的巧合在作弄人。

可她又隐约知道,

有些缘分,一旦动了心,便藏不住。

沈韶光深吸了一口气,

像是在说服别人,又像在说服自己:

“总得弄清楚,究竟是梦在骗我,

还是,时间真的开了一个玩笑。”

同一夜。

仍是那场火。

这一次,梦中不只是废墟与雪。

他看见了她,如此真切。

她在哭。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阿荠,过来,我带你出去。”

他伸出手去,那一瞬,火光映在她的泪里。

他伸出手的那一瞬——醒了。

指尖空无一物,

唯有掌心,仍留着一点微微的热。

终于吭哧吭哧写到3000字了[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六章 · 我给你送午饭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