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英家和高凌云家其实有些相似的,家里都是三个孩子。只是和高凌云家不同的是,高红英的爸爸是个“孬瓜”,就是不挣钱只知道从老人和老婆手里刮钱四处游荡耍乐子的人。
高红英家的爷爷和奶奶是没有生养,所以收养了作为侄儿的高红英的爸爸。本来是指望侄儿能够给夫妻俩养老的,哪里知道这纯粹就是一祖宗呢?两个老的除了家里的农活外,农闲时就做篾匠,攒钱给养子娶了老婆。谁知道这媳妇进了门看见男人不成器,也破罐子破摔,也好吃懒做起来。三个孩子全扔给两老的,只顾着自己吃好玩好,根本就不管孩子,平时懒得多说一句话。
这些事情本不该小孩子知道的,但正因为是小孩子,所以村里人嘴碎的时候,从来没想着背着孩子。反正在高凌云大概不到十岁的时候,就都知道了。而村里人家虽然多有人情味,但却也是最现实的地方,捧高踩低比外头更加明显。高红英爸爸不争气,妈妈是个懒婆娘,家里穷得很,自然就被村里人看不起了。
高凌云少年时觉得村里人都太没品了,一个村里的不说帮人家一把吧,起码也不要去踩一人家一脚呀。后来自家日子不好过了,他才明白,哪里是村里人没品,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你穷了,没本事,就是被人看不起。
高凌云对高红英的感情有点儿复杂。高红英算是村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去了绍兴,随后去了海城。无论是感情还是事业,都是“不择手段”,黑得很。上了几年班攒了钱和同学一起开了个小外贸公司,正赶上国家那几年外贸的好年景,赚了钱后转身就把同学给踢出了公司。对故乡这些帮过他的人,也是半点不理会。高凌云家在高红英上大学没有路费时,给了他一百块钱做路费,这确实不太多,高凌云家爷爷奶奶也没指望人回报什么,但是人情还是在的。然后高红英半点人情也没有的,还说不认识高凌云奶奶。
高凌云不喜欢成年后的高红英,但是现在的高红英还是他的好哥们,是附近三四个村里唯一一个考上了一高的人。
高红英正在剥黄豆,他爷爷正在阴凉处双手编着竹篾子。他听了高凌云的来意,放下竹筐起身,“我听说你不去二高要去镇上的高中了?你家不是准备建房子吗?五千块钱肯定有的。”
高凌云摇了摇头:“家里准备建房子的钱都不够,哪里还有钱去交这个五千块?哪里得高中不都是念,镇高差了点,我自己多努努力了。所以这才想借高一的课本和试卷资料给我先自己看看,免得进了高中一抹瞎。”
高红英从前面对高凌云还有些许的自卑,但如今自己身在一高,是一脚踏进了大学的门槛里。高凌云的镇高,每年上本科线的就没几个,那可不是只凭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变的,好老师、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话他没有讲,指着装满了高一的书和资料的纸箱子,“你都拿去吧。后头我做的试卷和资料等,也给你留着。”
高凌云没想到高红英这么慷慨,谢了他,抱起纸箱子就回家了。边走还边想:成年后的高红英半点人情味也没有,和现在的他完全不一样,到底是什么让人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高凌云到了家里,就把纸箱子里的书都抱了出来,书本放一边,试卷放一边。然后再去分科目整理好。等他搞完这些,天已经彻底暗了下来,他的耳边身边蚊子嗡嗡地叫个不停。
“哥,哥,快出来烧艾草把,蚊子太多了!”高青云和高小云在门外喊道。
高凌云看着木板床上带着补丁的暗黄的蚊帐,抿了下嘴唇,这个时候真是太穷了,连蚊香都舍不得用。
屋外,高青云正蹲在几个艾草把前面,高小云站得远一点,一双手不停地抹着双眼。
高凌云一看就知道她这是被艾草正熏到了,搞得眼睛不舒服。他拍了下妹妹的手,警告道:“别揉了,小心一会儿眼都睁不开了。”
“都怪二哥,半天点不着艾草,点着了还熏到我了。”高小云嘟囔抱怨着。
高凌云拉开高青云,抢过他手里的火柴盒子,看着地下十多根火柴棒,瞪了眼高青云:“连根火柴都点不好,你说你还有什么用?”
高青云愤怒:“哥你别说我,你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还不是妈给我一盒潮的火柴。”
高凌云摸着火柴盒就知道这火柴盒受了潮,他没多说,只从里头挑了两根边上潮得不厉害的火柴棒,在火柴盒边的黑纸上用力划着,三下后终于有火苗“簌”地一声冒了出来。他赶紧将艾草把倒竖着放在火苗上,不一会儿,整个艾草把都燃了起来,带着艾草清香的浓烟也随即弥漫开来。
高凌云拿着艾草把子把堂屋里,家里几个住人的房间都熏过一遍,这才把还冒着小股烟的把子丢在了门边。虽然还是有蚊子,但是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哥,我要看《还珠格格》”。高小云和高青云搬着凳子坐到了堂屋的吊扇下面。高凌云也没有拒绝,打开电视柜里的黑白电视机,一阵雪花闪过,扭到了比较清楚的一个台,果然是叽叽喳喳的小燕子在喊永琪。
高凌云从来都没搞明白过这个电视剧后来怎么就成为经典了,和《西游记》一样成为每个暑假都要播放的电视了。他摇了下头,走向厨房想去帮下妈妈。
一进去厨房里,热气就扑面而来。李爱梅一身衬衣都汗湿了贴着身上,头发也贴在脸上额头上。她正在往铁锅里下面条。一边的碗里放着才炒好的番茄鸡蛋。
今天晚上吃番茄鸡蛋面。高凌云一面想着,一面坐到了灶下的板凳上,“妈,明天家里的秧就插完了。我想带着青云一道去上冰棍或者馒头来卖。”
这是高凌云想到的能多攒点钱的唯一法子。离开学还剩下二十多天,他每天早上去上馒头或者冰棍叫卖,每天赚15块钱,二十天就能赚三百块钱。下午卖完了就在家里提前学习高一的课程。这样一下,高凌云就觉得浑身都是干劲。
李爱梅撇了眼被灶膛火印的脸色金黄的大儿子,抹了下额头的汗珠子才开口:“你去和你爷讲,他同意了我没得话讲。要我说,高中要读就读个好点的学校,咬咬牙五千块钱还是能挤出来的。大不了,就去你姨家、你姑家借点。”
“妈,中考是我自己没考好,既然只够镇高,那就去镇高上。镇高再差,每年也有上本科的学生。家里的钱盖新房都不够,总不能盖个房子连窗户都不装,一点石灰都不抹,墙面的黄土往下撒吧?”
李爱梅被儿子的话说到了心坎里,家底有多少她是知道的,只是她也不是很发愁,她男人自正月十六后就去了南方的鹏省打工去了,已经寄了两次钱回家,等到九月初孩子们开学时,应该还会再寄一次钱回来的。
“中考没考好你自己想想原因,高中怎么样都得用功。我不想别的,就是不想你和你弟弟妹妹再像你爷奶和我们一样,种田一年到头也就混个肚饱。出去打工,都是辛辛苦苦还落不到几个钱。考上大学了,就能坐办公室了,轻松不说,工资还高,多体面那!”
高凌云重生前的少年时代也是常听母亲说这种要好好读书的话,只是那时是真的年少轻狂,根本就不知道母亲的念叨里包含有多少的期待与辛酸,听多了只当是耳边风,吹过就散了,根本不往心里去。经过了社会的毒打,年近四十的高凌云却是明白,出身农村的他,只有读书是走出农村脱离农村最好的,最直接的方式。
“妈,我知道了。”他微微垂下眼,掩下眼里的湿润。他想拥抱下辛苦大半生的母亲,告诉她,儿子懂事了。可是多年的内敛个性,让他难以去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与怀念。
灶膛里的火舌跳动着,印着少年稚嫩的脸庞,却不知内里的灵魂是经过社会多年毒打的中年人,胸腔里就像有团火在烧一样,让高凌云害怕这重生是一场梦。
李爱梅面条做得很快,一下子就扯了一大铁锅的面条在滚烫的水里翻腾,再将炒好的西红柿鸡蛋倒进铁锅里,她才继续嘟囔着:“我和你爸都是高中毕业生,当年没得大学考只能回村里来。你爸才做了拖拉机手,你妈妈我在村里做民办老师。没读过书,就只能种地。你看看村里的人家,几家是种地日子好过的呀?”
高凌云默默地听着,他总是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年轻时候的事儿。
大集体时村里耕田犁地都是拖拉机,后来分产到户了,农民自己种田用不起拖拉机了,都改用牛耕了,爸爸这个拖拉机手自然就“失业”了,只能种地。九四年的时候,不仅是因为家里穷,也是不甘心只种地,成了村里最早出门南下打工的人之一。到现在有四个年头了,也就每年春节时能回乡三个星期左右。
至于妈妈李爱梅,和村办农机站一样,村办小学的孩子越来越少,附近村寨小学就“撤小并大”。李爱梅是民办老师,没去找关系转编制,就被下了。
高凌云记得自己几岁大的时候,爸爸妈妈的谈吐和衣着,总是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而这几年的下地劳作,已经让妈妈和从前的她判若两人了。
从前的高凌云只对爸爸妈妈的经历略带感慨,还有一丢丢觉得是他们不努力,不去提升自己,所以搞得“失业”只能回家种地。如今他却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把握住时代的脉动的,更多的都是爸爸妈妈这样子的普通人,辛辛苦苦汲汲营营大半生,稍有变故就翻不了身。就算是他,不也是如此么?
而作为普通人,如何去改变平庸而普通的命运?
高凌云大学读的是应用数学专业,但是大一的时候有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至今还记得头发半白的老师操着一口浓重苏南方言的普通话说的一段话,“余秋雨说读书是为了摆脱平庸。年青的时候,常常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遇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历经沧桑人过中年之后才知道,使人与一般人不同的,唯有读书。”
高凌云并不喜欢余秋雨,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老师这番话无比的正确。因为他不知道自己除了努力读书,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去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
他知道未来房价会越来越高,茅台的价钱和股价几十倍的暴增,但是他没有任何的本钱去利用这个赚钱。他知道未来通讯、网购、自媒体会无比发达,腾讯和阿里的老板将超级无敌地有钱,可这对他的未来没有任何帮助。
他现在能做的,唯有读书,努力地去读书!
继续努力~~我要和高凌云一样,努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唯一的出路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