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林家大管家宋文山满脸激动的捧着一摞账册来到林如海的书房,激动的喊道:“老爷大喜啊!”
林如海微微皱眉,然后亲自撩开帘子走出来笑问:“哦?喜从何来啊?还值得宋伯您这般激动?”
这宋文山是林如海父亲留给林如海的大管家,有能力,做事沉稳,轻易绝对不会这般慌张有失体面。
听了林如海的话,宋文山马上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躬身行礼问好后,将手中的册子呈给林如海道:“老爷,咱们北边和南边的庄子,都将收货的粮食情况报上来了,粮食已经运往京城的路上了。”
“下面是京城这边儿这两年的收成情况,不过今年这第二茬粮食还在地里,想问问老爷是否亲自去查看?”
林如海一听,心里也有些激动,赶紧将账册拿到书房查看,发现玉米晒干后,剥下来的玉米粒的亩产量大约是5.5石左右,要知道一石差不多就是现在的120斤,那么这玉米一亩地大约就能收获600多斤净粮。
北方因天气原因只能收一茬,但可能是土地的原因,收成略高,大约能有6石,颗粒也更饱满一些。
京城这边儿能种两茬,至于江南那边儿,更是能收获三次,只是可能栽种时间短或水土问题,口感略差。
不过,种这些粮食的本意就是给百姓饱腹,让百姓不受饥饿,更多的要求,还是等能吃饱饭之后再研究吧。
至于番薯,这个收获就有些夸张了,亩产量能达到9-10石,也就是说,能有千斤的产量,这换成南方一年三熟,一亩地就能得到3000斤的产量。
白薯,也就是俗称的土豆,这个产量就更高了,与鞑靼接壤的黑土地地区,可以夸张的达到亩产33至34石,也就是4000斤的亩产量,最主要的是,这是一季的产出。
还有,最主要的是,这玩意抗冻,还既能做主食又能做菜,加上那恐怖的产量,北方的驻军要是有了这个,一年不知道少饿死多少戍边的战士。
又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册子,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之后,林如海也有些压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情绪了。
但官场历练几年,林如海深知,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掉链子,他深呼吸了两次之后,终于把情绪平稳下来之后道:“宋伯,你亲自去荣国府一趟,请贾老太爷来一趟。”
贾代善已经将自己的爵位传给了贾赦,并且递了告老的折子,皇上虽然准许了传爵,给了贾赦一个荣侯爷的三等侯爵,但却一直没有批准贾代善的告老折子。
不过,贾代善现在虽然还是经营节度使,掌管京郊大营的军权,但他已经将手里的虎符上缴,并全力栽培继任者,非大事不轻易插手。
在府中也只是安心在梨香院养老,将自己的六房妾室送出府邸,给了她们院子跟安身立命的养老银子,现在荣国府已经完全交给了贾赦。
所以,顺带的,贾赦就成了府里的老爷,张氏成了太太,而贾代善就是府里的老太爷,贾母是老太太,至于贾政,被称作政老爷或者二老爷,后面的称呼是贾母要求的。
毕竟,贾政现在若是没有出身荣国府这一名头,那本身其实就是个白身,可他之前干的事儿,贾代善就算是有心给他周旋,也暂时无力。
宋文山赶紧答应一声之后,就立马往荣国府赶去。
林如海又喝了两口冷茶之后,对自己的贴身小厮道:“竹笙,你去把我的朝服取来,并且让夫人准备好酒菜,晚上老太爷兴许是要在这里吃酒。”
竹笙答应一声,就去后院儿找正在准备中秋节礼的贾敏传话,贾敏立马明白是什么喜事儿,当即道:“行,取了朝服给你家老爷送过去之后,记得嘱咐他跟父亲要顾着些身体。”
松涛苑内,正在写大字的林玉轩,感觉到了小满进来可能是有事儿要说,放好毛笔之后才问道:“可是我爹娘有事儿交代?”
虽然已经长大,也好好的学了规矩,但林玉轩还是不习惯生疏的称呼老爷、太太,而是继续随着民间的叫法称呼爹娘,他们一家人都觉得这样更亲切。
小满赶紧回话道:“少爷,刚刚太太院里的夏雪姑姑过来说,各处庄子上的新粮报上来了,产量喜人,老爷要跟贾府老太爷一起进宫报喜,晚上应该会在府里吃酒。”
“所以,太太让少爷今日就不要出门了,想来老太爷也是想念少爷的。”
林玉轩一边儿用帕子擦手一边儿点头应诺道:“也是有些日子没有去给外祖父请安了,行了,你去给回个话,就说我知道了,下午不会出去的。”
等小满离开之后,林玉轩给自己倒了一杯温热的白开水,他一直觉得这白水比什么茶都解渴,即便他有茶道的传承,林府更是不缺好茶,但他还是不习惯天天喝茶。
所以他的书房一直备着的都是温开水,这个没少遭贾瑚跟贾珍的嘲笑,笑话他长得风光霁月,骨子里就是个俗人。
提起贾瑚跟贾珍,贾珍现在已经是京郊大营的武教头了,领着五品武官的俸禄,一般是不回府的,他喜欢军营的气氛。
贾瑚在满了四周岁之后,就去了外祖张家,由他二舅张明瑞亲自开蒙,本来也是要林玉轩跟着一起去的。
但林玉轩本身的学识,怕是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张明瑞都比不了,再加上他本来就是为了林如海来的,林如海又是个探花郎,平日里的公务也不多,足够抽出时间教导他。
所以,他干脆就以想在父母身边尽孝的理由拒绝了,每天由林如海亲自教导功课,所以,两人只偶尔聚聚,并不像小时候那样形影不离,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却没有变淡。
张明瑞也理解林玉轩的想法,毕竟,林玉轩年幼离不开父母是人之常情,林家的家风又好,父母恩爱,对他更是疼爱有加,孩子自然就更不愿意离开了。
再有,林如海外放是迟早的事儿,可林玉轩是皇上亲自给的国子监读书名额,这就注定他要奉旨读书,学成之前是不能离开京城的。
这样一来,同样也就注定他年幼就要跟父母分离几年,现在多陪陪父母,为父母尽孝也是应该的。
只是,这一天来的实在是太早了,林如海跟贾代善一起进宫求见皇上,呈交这些年的账册之后,龙心大悦,并且在第二天的时候,就亲自率领文武百官一起来到林家京城的庄子上,亲眼见证庄户们收割粮食。
连续三天,吃住在林家庄子里,这既是荣耀,同样也是担着风险的,把林如海跟贾代善忙的脚打后脑勺,最主要的是,皇上跟太子都在这里,这安全就得做好啊。
幸亏,林玉轩脑子转的快,听到消息之后,立马找到贾珍,让他轮流带着换值休息的士兵赶去帮忙,这才让庄子上的所有粮食都在三天内收割完成。
过称称重之后,林玉轩跟贾瑚一起忙着指挥帮忙的士兵一起做了大锅饭,他拒绝了跟随来的御厨要精做的提议。
直接在空地上将洗干净的苞米碴子掺着菜豆烀了大碴子粥,又分别蒸、烤了地瓜之后,再让人将土豆切丝,简单做了个炒土豆丝和白菜炖土豆。
林如海早就跟林玉轩有了非常高的默契,立马明白林玉轩的意思,于是出列跪在皇上面前说道,这些粮食主要是为了给戍边的战士跟百姓果腹的,如果经过精致烹饪,以美味出现,并不能真实的让陛下体会它们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简单烹饪的好。
皇上立马准许,他很认同林如海父子的意见,并且觉得,林如海这样的,才是朝廷需要的为百姓谋福的好官,之后必须重用。
同样的,林家小子跟贾家的两个孙辈儿也是好的,正直、勇敢、聪慧,假以时日,等他们长起来的时候,我大原朝必将又多了几位能臣大将!
龙心大悦,皇上自然是少不得对三个小的一顿夸奖,尤其是林玉轩,差点儿被夸秃噜皮了,整张小脸儿都红的要冒烟儿了,更是引得皇上哈哈大笑。
太子一看,自然是要带头附和,剩下的皇子跟大臣们自然也都争相说着好话,花花轿子人抬人,自然都是可着劲儿的夸赞呗。
很快,大碴子粥的香味儿,混合着烤地瓜的香味儿就传了出来,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朝院子里频频看去,暗道这么美味的食物,之前怎么就没注意?
尤其是一些喜欢读书,看过那些趣闻、游历书籍的,这些藩国流传过来的植物,他们其实都不陌生,更是知道这些粮种传进中原后,多是用来喂猪的。
如今,闻着空气中的香甜味儿,大家不由得扼腕,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倒是都便宜了那些畜生,让畜生吃的膘肥体壮,反倒是人饿得头晕眼花。
这一刻,上到皇上、太子,下到文武百官,心里都产生了惭愧之意,觉得自己愧对百姓的信任,当然,皇上跟太子是真的这么想,并想到日后一定要多为百姓着想。
至于官员,也不过是一时间的感慨罢了,三五日之后,那就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但这不妨碍他们心里佩服林如海的细心,还有嫉妒他的好运气。
根据惠农网可知,土豆建国时期亩产为4000斤,马铃薯,又名土豆、山药蛋、洋芋、地蛋等,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谢谢:读者“八宝粥”,灌溉营养液 12023-03-15 06:46:42
谢谢:读者“枫晨”,灌溉营养液 152023-03-15 01:25:33
爱你们(づ ̄3 ̄)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