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变化

在沈千奴离开庄园后,庄园依旧照常运行着,炼铁厂的几个铁匠师父已经在昆木兰的带领下逐渐熟练掌握了百炼钢的技巧,成品产量开始稳定提升,这几个人的月钱升到了一个让学徒们仰望的程度。尤其是昆木兰,他不单是薪资水平最高等级的那一个,光是奖金,就够得上一个小主管一年的收入总和。

这个事情惹得人人眼红不已,炼铁厂里的众人是卯足了劲干活。

按照庄园里的规矩,把徒弟带成师傅能加奖金,或者技术有突破也会有奖金,昆木兰那样的天才只能望其项背,带徒弟出师却是用心耐性一点就有可能。铁匠们原本带着的徒弟和学徒们原本就十分努力,在奖金的刺激下,铁匠们也不藏私了,很快就带出了一批能独立造出百炼钢的新师傅。

木匠和瓦匠们都申请加入炼铁厂,宋和锦没有多加思考,就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他们现在欠缺这方面的人手,木匠和瓦匠们的加入可以缓解不少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批铁矿石很快就消耗殆尽,急需补给。

俗话说做熟不做生,宋和锦让郭子铭带人再去联系那一个并州的司金校尉,看能不能再买一批铁矿石回来。

这次他们需要的铁矿石量更大,若是能与王家达成长期的合作意向最好。但是按照沈千奴临走之前所说,并州目前的形势十分混乱,也不知道那个司金校尉会不会趁机坐地起价。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军队的影响,自北方的援军离京以后,动乱的地方越来越多,京城附近的州县风声鹤唳,许多世家加强了部曲人手,在这种情况下,沈千奴带回来的五千寨民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毫不起眼。

但若是有人细看,他们一定会感到奇怪不已,如此多的人,庄园的主人却没有多少田地,是用什么养起来的?

要知道,在生产力低下以及粮种没有经过优化改造的封建社会,每养活一个人,与之相应的就要开垦田地,多则数十亩,少则十多亩,门阀世家依附者众多,所需田地更多,往往一镇、一县的土地都是为他们所有,通过荫庇特权,藏匿人口,建起坚壁堡垒,层层设防,部曲武装,盘踞当地,自成庞然大物,山高皇帝远,朝廷无力清缴,只能听之任之,任其壮大,而派遣到地方官员根本无力钳制,还要反过来看当地世家脸色行事。

如此恶性循环,世家大族占有的土地越多,依附的佃农、奴婢、部曲便越多,如清河东武城崔氏,名下奴婢便有数万人之多。

当世家势力大到皇室也忌惮的时候,朝廷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反而会想方设法加以安抚笼络,或是升官,或是联姻,或是封爵,种种手段,只为保全山河日下的皇室地位。

各地门阀大族是同类,他们惺惺相惜,亦同行相轻。他们在自己的地盘坐大,势力扩张到隔壁,却又与隔壁的世家形成对抗,皇室在这种局面下,艰难地维护着微妙的平衡。

沈千奴走后,郭子铭便接手了兵营的训练工作。他听宋和锦的意思,是要让他带一队人去并州运铁矿石回来,当即就表示拒绝。

“将军曾经吩咐过我和魏猛,在任何时候,我们中须得有一个人守在你的身边。”

宋和锦听了,心头百般滋味杂陈,瓮声瓮气地道:“哼,说得比做的好听,他怎么自己就跑了!真关心我安危的话,怎么不自己守着我?!我又不是泥人捏的陶娃娃!没那么脆弱!哪用得着专门派人守着!”

郭子铭觉得宋和锦在责怪沈千奴,赶紧说情:“哎哎,将军他也是为了东家你。”他面上发苦,他一个大老粗不会安慰人啊,赶紧寻个借口溜了。

宋和锦看着郭子铭脚底抹油跑得飞快,不由得反省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又迁怒于人了。

这些日子他的脾气变得特别暴躁,几个主管来找他汇报工作的时候,都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全然没有了过去与他相处时的亲近平和。

他们的表现,搞得好像似乎一不小心,就会引得宋和锦发怒。

宋和锦与他们之间,明显有别起来。

过去沈千奴一直围绕在宋和锦身边,他没有察觉到这种距离感(主要是沈千奴表现得太自然和从容),沈千奴离开之后,两者之间少了一道挡板,地位上的区别便突显了出来。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地位上的权威可以驱使人们下意识地服从上位者的命令,无条件执行,有利于事情的决策和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办事。

但是这种地位上的权威,反过来促使宋和锦谨言慎行,行为举止都要注意分寸,尤其是传达信息的时候,更要注意措辞、语气和神态,免得给底下人传达了错误的信号,让他们多想。

沈千奴不在之后,那些个想要讨好他的人全都活络了起来,借着工作接触不着痕迹地恭维讨好,开始的时候宋和锦还没有多想什么,就觉得这些人说话真好听,让人听了舒服,等到说这些的人多了,才意识到别人是在故意奉承,顿时就感到极其无趣了。

宋和锦越回想越郁闷,沈千奴走了之后,好像做什么都不方便起来,不是缺了这个,就是工作上没人能跟得上他的思维,处处不顺心就手。

而翠兰又在一旁碍手碍脚的。

宋和锦一怒之下将人赶回了城里,责令她没有他的允许,不能再回山庄。

除了原料产地,他们山庄的商品销售市场也是个问题。这些日子他们炼成了三十五把百炼钢刀,这玩意儿值钱,销售渠道却要讲究。

宋和锦原本想通过郭家转卖给世家大族,最好直接卖给朝廷。如今形势紧张,武器是畅销品。

但是两天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他的打算。

两天之前,一伙马贼在夜半摸进了他们山庄,这伙马贼人数众多,把马拴在山庄口前面的密林里,摸黑从另一侧山腰进入了山庄。

可惜他们低估了寨民们的警觉心。寨民们长期生活在边境,除了防范敌寇,还得时时提防偷粮食的鼹鼠野兔、叼羊羔鸡鸭的各类野狼山鹰,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睁开鹰隼一般的眼睛,悄无声息地潜入黑夜,捉拿入侵者。

这伙马贼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被几百名寨民套了马绳,一个个五花大绑的拖到员工宿舍前面宽阔的晒谷坪上。

晒谷坪四周燃起火把,影影倬倬的火光之下,寨民们高鼻深目的面孔显得尤其幽深,压抑着愤怒和仇恨的目光却意外的冷静,宛如即将扑过来的野兽盯着入侵者,瞧着森然冷静,却步步蕴藏杀机。

这伙马贼人数众多,足足有五十多个,在寨民面前,愣是吓得肝胆俱裂,几个还尿了裤子。

寨民族长把几个马贼头目绑在木架子上,当众施行了笞刑。酷刑之下,马贼们经受不住,把自己的来历吐得干干净净。

郭子铭第二天把审讯得到的内容呈送给了宋和锦。

“李家的部曲?礼部侍郎的那个李家?”

坐在主位的宋和锦惊讶:“若我没记错,庄园附近,并无李家人田地,李家人为何跑到我这里来……”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里的制纸、猪,对于世家大族们来说,都是来钱的产业,而且自己在朝中又无权无势的,可不正是好下手的肥羊?

灯烛噼啪作响,一只飞蛾扑棱着掉了下来。

高大威、郭子铭、李全、张进、铁匠李彼此对视,目光凝重。

“主公,有一事,老朽不知该不该说。”在众人沉默间,新来的账房先生,五十岁已是老态龙钟的崔庭均慢慢开口:“老朽在来这里之前,曾在李氏布庄做过掌柜,众所皆知,李大人家主要经营布匹买卖,但近些年来,布庄收入每况愈下,李大人的娘子还因此发卖了两个矿场,才维持了上等世家的体面,不至于让人贻笑大方。李大人这些年把布匹生意交给了他长子李奎,但是李奎少爷不善经营,仓库里堆积的布匹落满了灰尘,难以卖出……”

崔庭均说完,便闭嘴不言,静静地看着案几上的娇艳欲滴的的野花,眼神发呆。

这是早上高大威他媳妇每日都要从野外采摘回来的花束,用细长的干草扎成小小的一束,插些带有各种颜色的树叶,点缀着零星的花朵。

小小的雏菊,在冬日里竟还能盛开,可真是奇怪,却又为日渐凋零破败的冬日添加了几抹亮色,日子似乎也因此变得通活了起来。

崔庭均有些浑浊的眼睛慢慢地变得清亮,他看着眼前一圈年轻有为的主管们,他们个个身材精瘦,全然没有世家大族们里的管事的大腹便便,每个人的气息极为干练,精神抖擞,管着上百个人手、甚至上千个,但没有因此变得嚣张跋扈,欺软怕硬,更没有变得谄媚讨好,甚至常常能见到他们彼此吵得面红耳赤,跑到主公面前去,为了抢夺某些工匠而据理力争。

这是崔庭均过去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和景象,让原本只是想要找个地方安享晚年的他不由得心生了期待,那颗已经干涸的心脏似乎重新跳动了起来,忍不住说出了一些自己知道的事情。

崔庭均看着听完他的话后陷入沉思的众人,又开始神游天际。

他还是让老伴儿回城里一趟,把几个徒子徒孙叫过来这边吧!这账务一天天的多起来,部门又多,事项条条细化,就算老头子的他不服老,也实在吃不消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