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跟随老仆来到堂上,就见李秀宁正端坐在主位等候,柴绍则坐下首位置。

李秀宁的五官轮廓大气明艳,乌云般的发髻盘起佩有珠钗,眉宇间却萦有英气,较之一旁出身将门的丈夫,也不输半分飒然。

见二人来到,她一挥手屏退侍候着的多数仆从,仅留下一个神情狡黠灵动的仆役少年仍在厅堂内:“坐下说话吧,三郎托你们传达给我什么事?。”

怕李淳风和袁雨眠心存疑虑,她解释了一句:“三宝是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无需担忧。”

为避免出现纰漏,李世民没有书写任何可被当作证据举报李家谋逆的文字。

李淳风便不兜圈子地简略讲述了自马邑战败消息传回后李府内部的几番周折。

然后拱手道:“国公已然拿定主意兴起义旗,请三小姐并姑爷立刻动身前往晋阳,以免消息传扬开后遭受隋廷迫害。”

李秀宁闻言,没表露出太多意外。

虽然起义这等大事从口中说出显得不那么正式,但通行文书上李世民的字迹她很熟悉,愿意对远道而来的师兄妹二人付诸信任。

她的唇线微微弯起,自语道:“是二郎的脾性,他自小就同情心强,敢想敢做,看不惯这昏乱世道,想要闯出新天地在情理中,倒是难为他能说服父亲。”

感叹完,她看向丈夫,问他的意见道:“夫君以为该如何?”

柴绍仅在一开始露出诧异神情。

他似是没想到一向安于国公身份的岳父在下属兵败后竟然没选择贿赂减罪,而是冒可能失去一切的风险起义。

听说是李世民周旋其中,才了然地笑了笑。

他答道:“若是贤明的元德太子仍在,我或许会因与他多年相伴之谊,不忍与他为敌——但他因隋帝的缘故染病早早离世,这些年过得又压抑,我难道对隋廷还能有任何留恋吗,自然得去帮岳父与二郎成事。”

柴绍武艺高超,早年任职在隋,是保护元德太子的千牛备身。

十年前太子死去,他与妻子继续留在长安,则更多是被当作李家押在国都的人质,毫无可发挥才能的空间。

如今李渊决心起义,却是让他看见得以实现自我的机会,恨不得立刻前往晋阳,为起义筹划出一份力。

然而他的思绪很快又被他自己强行拉回现实。

想到前景,柴绍纠结地问道:“我们若是同时离开长安前往晋阳,怕是不久就会被人发现并追捕。可如果要分开行动,我又担心你会遇上危险。夫人可有什么两全之策?”

“你自行离开就是,我不需要你相护来保证安全。”李秀宁没犹豫地一扬眉,不客气地催促他道:“我女子的身份能令我更易躲避搜捕,倒是你还是早些前往晋阳为好。若我父亲因故早起事,你却还没离开长安,怕就要被抓住杀死了,我可不想当寡妇。”

柴绍想想也是。

自己的武艺虽然胜过妻子一些,但夫妻两每每相较谋略,他都会输败一筹,听她的主意比他自行拿主意要好。

况且他身为男子,无法作过多伪装,兼有长安大多数人都认识他,继续拖延下去不肯走,说不定甚至会成为害李秀宁无法脱身的累赘。

因此他未踟蹰多久,便果断点头应下李秀宁的话:“好,我这就去收拾东西,明日准备出发上路。”

“三小姐不同姑爷一起离开吗?”袁雨眠听这夫妻二人在片刻间似乎就拿定主意要分头行动,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秀宁点头,道:“他出发后,我留在长安,言他外出狩猎,帮他做些掩护,旁人短时间里便不容易怀疑他一去不回。”

袁雨眠能够理解她的做法,可自己二人答允了李世民会保证李秀宁夫妻安全,如果他们各自行动,就难以兼顾了。

正为难着,柴绍主动开口说:“你们留在长安帮衬夫人吧。二郎会派遣你们来,想必是认可你们能力非同一般,有你们在,我能更放心夫人的安全。至于我,我独自走小路,目标小,即便被追捕也易脱身。”

他对自己的武功有自信,不需要帮手跟随。

如果得到李世民信任的师兄妹二人能留下来助益李秀宁,免除他的后顾之忧,他在路上应当能走得更顺畅。

“既然如此,那我和师妹就同三小姐暂留长安吧。”李淳风定了主意,又将他们来时的道路情况向柴绍讲了,希望柴绍能尽可能少走弯路。

*

隔日,柴绍背上轻便行囊,换上一身狩猎的装束,光明正大地出城。

临行时,他还故意做戏向倚门站着的妻子微笑承诺会带回大猎物。

李秀宁很配合,假装愤怒地指责他成日游手好闲说大话,骂说他这回如果没能如他所言猎到大猎物,就不许他进家门。

她演得很真,骂完没有多看柴绍一眼,令仆人们立刻将府门合闭。

经两人一遭表演,不止各方势力安排在周围的探子误以为柴绍是出城狩猎,连府上的下人们都以为老爷和夫人真闹了矛盾,怕被严惩,行事格外小心,不敢在这当口犯错。

接下来的几日,李秀宁还比往日更勤往各位贵妇的宴会去,抱怨着说才刚刚开春的时节,柴绍的心就野了,非要去狩猎,怎么拦都拦不住。

贵妇们都乐于把她的家丑当作笑话听。

表面上宽慰她柴绍这是志向远大,让她多担待,私底下却传言说柴绍不靠谱,将一向聪慧的李秀宁都逼成愚蠢的怨妇了。

然而真正愚蠢的其实还是这些贵妇。

她们完全成为李秀宁计划中的棋子,用流言把柴绍出城是为狩猎这件事做实了。

然后李秀宁装作被流言中伤,紧闭门户,不再前往社交场合。

流言中的她已然成为心灵脆弱的蠢货,实际上的她则自然不在乎外人怎么评价自己的。

她的心思都放在了规划未来上。

“一旦我从长安城消失,长安城内的各方势力立刻就会意识到我的出逃意味着李家将反。”

李秀宁召来李淳风与袁雨眠共计,让她最信任的仆役马三宝将舆图铺开在桌面,指尖点落长安的位置,沿着舆图上标注的官道划出一条线连接晋阳:“到时候他们一定会在这条路上对我围追堵截,甚至连周围的各种小路都有可能被封住。”

判断她从长安出逃是为了前往晋阳与父亲李渊汇合是最合情合理的。

李秀宁熟知军略,准备利用敌人下意识对她理所当然的判断,反其道而行之。

她将手指从原本圈定的晋阳地名移开,移向了距离长安很近的一个小小地名:“所以我不去晋阳了,去这里。”

鄠县。

追捕她的隋兵们不太可能想到她会仍然滞留在长安周遭。

且鄠县有一处李氏庄园,李家在那里的资产颇为富足。

顺利的话,变卖资产,招揽人手,拉出队伍来,就能以鄠县为据点自成一方小势力。

李秀宁有自信自己能够做得到,说完计划后就看向李淳风和袁雨眠,等待他们给出意见。

袁雨眠有机甲在,想要护送李秀宁前往晋阳其实不难。

不过李秀宁自己有了主意,她也没有反对的必要。

只是不前往晋阳,她就不能亲眼见证李渊和李世民起义时的情况了。

还好她对观看起义情形的兴趣已经很小了,

若换作从前,她虽然同样会更加看重自己承诺对李秀宁的保护,但也肯定会因错失这重大的事件而心生遗憾。

然而这一路真切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发现自己对于战争只是叶公好龙,难以面对无数人死去后,她倒有些庆幸不必近距离看自己在晋阳曾见过的人丧命了。

哪怕心知肚明李家起义为的是了结乱世,争出盛世,她也不太想面对血腥和死亡。

——能得知他们成功的消息就很好。

至于李淳风,他同样不熟悉军略。

听完之后虽然觉得李秀宁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势力过于理想化,但也认为只要放弃前往晋阳,被长安的追兵们逮到的可能性会降低很多。

“三小姐不介意的话,我卜个凶吉。”他说完想法,提出依他最擅长的卜算来测一测。

李秀宁欣然颔首。

李淳风便请侍候在一旁的马三宝取来五根香,预备以香法占卜李秀宁的计划会不会顺利。

袁雨眠还是头次见他拿出正经阵仗来占卜,虽然并不是太复杂的法子,她也不全信卜算,但还是颇为期待他的占卜过程和解法。

她听李淳风说香无法点燃或是中途熄灭、断裂都是不吉,香火不旺、白烟异形或是香灰发黑也都是不利,一时有些紧张。

这个时代的香,质量不一定够好,香能燃完便已不错,想要得到一个吉卦,不仅要五根香都香火旺,还对白烟、香灰有所要求,那概率得有多低啊。

然而低概率的大吉就是成为了现实。

李秀宁很高兴得到这个好结果,不再迟疑地拍板道:“事不宜迟,明日我们就乔装前往鄠县。”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二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