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

“这几天不要吃太辣的东西,另外,千万别乱用偏方往腿上抹东西,除了一天抹三次烫伤膏之外,任何东西都别涂,洗澡也不行。”

卫生所里,几个大夫跟杀猪似的好不容易按住甜穗儿,处理好不算太严重的烫伤后再三叮嘱方知艾。

“好,知道了。”方知艾点头。

“走了,回家给你做好吃的,”方知艾小心抱起甜穗儿放在电动车后座,理了理她的头发,“对不起啊,刚才我太着急了才吼你的,你以后乖一点好不好,乖一点干妈带你去找妈妈。”

甜穗儿已经不哭了,方知艾理她的头发,她也抬手摸方知艾的头发,把她的头发压在耳朵后面。

甜穗儿听不见,听见了也不见得能听懂,她甚至分不清什么是干妈什么是亲妈,方知艾会抱她,冲她笑,带她玩儿,给她吃的,她就觉得方知艾好。

学着对方的动作作用于对方身上,这对于她来说就像是蚂蚁之间的触角交流。

“谢谢。”方知艾笑着说。

甜穗儿也咧了咧嘴。

所谓好吃的,就是做菜的时候会额外加一个荤菜,这次让小丫头受大委屈了,得好好安慰一下。

甜穗儿对吃的也没多大兴趣,家里做的饭喂到嘴里总是挑食,只对店里卖的东西感兴趣。

“烤羊腿吃不吃?”方知艾在前面骑车,甜穗儿张开两条手臂圈在她腰上,“肘子?粉蒸肉?酱肉包?”

“烤羊腿吧,”方知艾自言自语,“我们跟外婆一起吃好不好?”

在镇上买熟食的一般都是家里办席或者是外地零散的几个游客,自给自足的本地人不买,家里一口锅什么都能做。

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外婆已经煮好饭等着她们回来了,甜穗儿一下车就抱着切好的烤羊腿跑进去,坐在她的专属塑料小板凳上看着碗里的饭。

“这得留疤,”外婆看着她腿上的伤叹气,拿袖子给甜穗儿擦一脑门汗,“小女孩儿留疤不好看。”

“谁留疤都不好看,她身上也不缺这块疤了,”方知艾在院子里扯了个插排给电动车充电,把诊所大夫开的药拿出来给外婆,让外婆把甜穗儿抱出来,“她没洗手呢,脸也没洗,都哭花了……”

“小孩子又不脏,哪用得着天天洗,”外婆把药往桌子上一撂,看着方知艾说,“你小时候在地里爬完回家直接吃饭,那水煮蛋都被你团成黑的了也没见你吃出什么毛病。”

“外婆!”方知艾看了屋里一眼。

“洗洗洗,”外婆围裙还没摘,捞起矮板凳上的孩子送到院子水池边,跟甜穗儿咬舌根,“你干妈就是穷讲究,是不是?”

说着还抬头看方知艾,方知艾也看着她,“看什么,你不是穷讲究是什么?”

方知艾没接话,她从小跟外婆长大,外婆是那种在她幼儿园梳小辫会往手心吐口水往头上擦的农村老太太,一辈子没用过抽水马桶的人。

“哎呀,说两句就不高兴,你有本事跟你城里老妈过去啊!”外婆把孩子往地上一放,“从你上小学,你妈就说等你上了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就把你接走,三年级说六年级,小学毕业说初中,初中毕业说高中,你高中但凡有出息考个县城的学校你妈都不至于不要你……上大学你妈就出了三千块钱,连一年学费都不够,还得贷款上学……”

“行了行了,您没吃饭就说这么多话不累啊?”方知艾把甜穗儿洗干净抱进屋里,捏了块肉塞外婆嘴里,“这些话您天天说,也说不腻,要不我明天给你买个本子,你想说的时候就写下来,这样还不费口水。”

“不认字!”外婆嚼着嘴里的肉拿碗盛菜,把买来的肉倒盘里,“又乱花钱,你刚挣了几千块钱就买这买那,不过了?”

“我又没天天买,”方知艾帮着外婆盛饭,指着盘里的烤羊腿说,“就这些人家老板还嫌压不住称不肯卖。”

外婆有些生气地看着她,“教你讲价不是让你少买,是让你便宜买。”

“那我买的少了不就便宜了。”方知艾说。

外婆:“……”

等她们吵完一通再开饭已经下午一点了,小孩子吃饱了犯困,在客厅里铺张凉席就能睡得很香。

外婆穿着她的花边背心在纳鞋垫儿,村里有收这些手工品的小代理商,一毛钱一双,三十多岁在家带孩子的妇女运气好了一个月能赚几百块钱。

像外婆这种,顶多就赚一顿烤羊腿儿。

顶着大太阳刷完锅碗瓢盆进屋时方知艾习惯性用脚开门,勾着门边轻轻合上,不让关门声吵到甜穗儿睡觉。

趁甜穗儿睡着,祖孙俩跟做贼似的舀出烫伤膏小心翼翼帮她上药,这药味道很刺鼻,小孩子只要一闻到这种难闻的味道下意识就会觉得痛,所以必须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处理好。

好不容易弄完这些东西,外婆又开始戴上老花镜穿针干活。

方知艾拿掉外婆手里纳了一半的鞋垫,“别弄了,你也歇歇眼。”

外婆眼睛不好,这是两三年前就开始的毛病,但老人觉得除非是发烧烧的醒不过来或者像那天方知艾在村口捡到的那人一样晕的不省人事才叫病,至于眼睛嘴巴这些小地方,统一归为:人老了,不中用了。

“这眼就是身上的零件,越不用越不中用。”

“那您这零件该维修了,您不修就彻底不能用了。”方知艾给她收好工具,换上一把蒲扇,外婆撇嘴哼了一声,“就你懂。”

方知艾笑了笑。

“哎我问你,”外婆拿蒲扇碰了她一下,“你那天捡的那个粉毛真是租房子的?”

“嗯?”方知艾皱了下眉,想到点什么笑笑,“哦,是啊,巧吧。”

“安顿好了?什么名啊,是咱这儿谁家亲戚?亲戚租房子啊?”

“姓余。”方知艾穿了条姜黄色的棉线,顶针戴无名指上,翻出秀样粗略看了一眼开始动针,“不用安顿,她是租房子的,我把钥匙给她就行。”

“没听说谁家媳妇姓余。”

这整个村里几乎所有人都姓方,出个外姓要么是谁家娶回来的老婆,要么就是谁家女儿招回来的女婿。

“非得是嫁过来的?”方知艾描了下这株草不草花不花的植物,顺着外婆的针脚下针。

外婆吸了口凉气,凑过来一点,表情严肃,“那是买来的?谁家这么大胆还敢买媳妇?咱报个警国家发钱吗?”

“那买来的媳妇不都是锁家里吗,还能给人家几千块出来租房子?”方知艾有些无语,压低声音,“外婆你别老看那些乱七八糟的碟了,人家余澄是来旅游的,你往后见了她别瞎说话啊,小心她让咱家赔钱。”

“也别喊她粉毛。”方知艾又说。

“知道知道。”外婆扇了两下扇子,指着方知艾手里的鞋垫儿,“我这不是才知道她名儿吗……这儿歪了。”

“这你绣的。”

“我看看……那花样就是歪的,没错。”外婆说。

方知艾懒得争论这些,她是外婆带大的,外婆跟大多数老太太一样,没文化,不讲卫生,还爱打听八卦,但自从家里出了那档子事儿外婆就没有老姐妹分享八卦了。

除了跟她吵,跟她八卦也没人愿意听一个老太太唠叨。

父母那边呢在县城里贷款买了套两居室小房子,带着哥哥住,房间少,没她的地儿,她只能留老家。偶尔想起来打个电话关心一下,想不起来几个月都没信儿,方知艾是那种小时候班里统计留守儿童她都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的小孩儿。

忙完外婆手里的活已经傍晚了,甜穗儿不知道被外婆抱哪里去玩儿了,方知艾焖上饭,又钻自己房间看了下手机消息,朋友圈一水儿的九宫格都是几个同学到处旅游玩耍的图片,方知艾挨个点赞。

点到一半突然无聊,不带脑子地点开新好友的朋友圈,余澄最近一条朋友圈是一个月前发的一张照片,是余澄自己,背景是……她们这里的火车站。

第二条:迪士尼。

第三条:天鹅堡。

第四条:一个看不出什么地方的大教堂。

第五条:一所看上起很贵的大酒店。

第六条:大本钟。

第七条:全英文的机票。

……

有钱人。

方知艾从有钱人的世界退出来,返回她的贫民窟伙伴们的怀抱。

宋晓:【为什么还不开学,我妈只有在放假第一天是我妈,其他时间都被魔鬼夺舍了。】

赵晴晴:【我听网上说等我们放假回去床上会长菌子,柜子里也全是】

宋晓:【长吧长吧,长了就跟导员请假说在宿舍除菌子,正好不用上课。】

赵晴晴:【你不是想开学吗?】

宋晓:【想开学不等于想上课。】

宋晓:【为什么只有我们两个在,她俩呢?开小群了?刚还看见小艾给学委点赞了@方知艾@魏薇薇】

赵晴晴:【薇薇去考试了。】

宋晓:【@方知艾??】

方知艾:【谈了单生意,刚忙完。】

赵晴晴:【小院有人住了?】

方知艾打字打一半群里宋晓发来视频邀请,方知艾转了转手机调整了一下角度。

“怎么样怎么样,我教你的话术好用吧,两招拿下这些人傻钱多的冤大头,”宋晓叽叽喳喳嚷了一句,“她如果要退租你就不退押金,这样你还能多挣点儿。”

“她不傻,”方知艾说,“她一来就换这里换那里,我一会儿还要帮她联系师傅,算了,还是先过去量一下尺寸吧。”

“很难相处吗?”赵晴晴问。

“不好说。”

“脾气很差?”宋晓问。

“不好说。”

“那……习惯不好?”

“不好说。”

“长得漂亮吗?”宋晓又问。

“也不好说。”

宋晓从沙发上跳起来,“靠,方知艾你连人家长什么样都没看清?”

“不是,”方知艾说,“要按我妈那种标准她肯定不漂亮,要是按你那套标准她就是大美女……不过好不好相处跟漂不漂亮有什么关系?”

“颜值即正义啊。”宋晓眼神坚定地说,“中国有句老话,叫相由心生。”

方知艾要出租房子这件事问外婆外婆肯定不懂,爸妈那边更不指望。

宋晓的姐姐是做房地产行业的,八竿子加一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愣是被宋晓扯一块儿请教问题。

简单收拾完卫生重新装了卫浴和应急设施之后勉强算是个民俗,但因为这边离景点比较远,也没抱很大希望,没想到还真让她瞎猫碰到死耗子遇见个要租房子的余澄。

这通视频电话打到手机发热才挂断。

挂掉电话之后方知艾拿了米尺过去小院儿那边量尺寸,刚准备敲门发现门没锁,敲了两声也没人回应。

“余澄……姐,余澄姐,你在吗?”方知艾喊了一嗓子,继续往里走。

客厅门也没关。

地上的垃圾已经清理干净了。

想着直接上楼不太礼貌,方知艾又站到院子里抬头看了看二楼关严的窗户,掏出手机先打了个电话。

余澄睡了整整八个小时,但没怎么睡安稳,梦里就听见手机一直在想,接了对面又不说话。

放在床头的手机响第三遍的时候余澄才勉强醒了一下,手从被子里伸出来摸索着按了接听。

“我打算过几天去找你,你给的地址没错吧,我怎么买不到机票?”郭雨涵说,“你是在国内吧,别又满世界流浪去了……哎不对,余澄你现在没钱浪了吧。”

余澄又把头钻出来,打了个哈欠,“喂,谁啊……”

郭雨涵:“……睡睡睡,你早晚睡死。”

“干嘛?”余澄听出郭雨涵的声音,迷迷瞪瞪睁开眼,这两天一直没怎么喝水,这地方又干燥,余澄咽个口水跟吞刀片似的疼,“有事儿?”

“你感冒了?”郭雨涵听她声音不对劲儿。

“可能吧,头疼。”

“那你记得去医院,”郭雨涵有些担心,放缓声音,“不行就自己打120,紧急联系人写我就行……”

“死不了,”余澄清了下嗓子,这一清还不如不清,喉咙里火烧一样痛,随着她翻身的动作脖子落枕的酸爽感更是剧烈,紧接着从骨头缝里都钻出酸痛感,就连抬手碰额头这种小动作做起来手臂都没劲儿,“你刚才说什么?去哪?”

不怪郭雨涵大惊小怪让她打120,她这个样子走大路上估计又会栽垃圾桶里。

“去你那里啊,我申请了新项目,我们团队差不多五六个人,算出差……”郭雨涵说,“取景地待定,不过我听你那里应该挺好,有山有水还原生态,正好,公费旅游,我呢就顺便探探亲。”

“别来。”余澄挣扎着起床拿水。

她暂时不太想见熟人,尤其是像郭雨涵这种熟到发糊的朋友。

这人就是很奇怪,明明是群居动物,一年到头总有那么几天想玩儿消失,上学可以跟学校请假,上班可以跟单位请假,那活着能不能给阳间请个假暂时死一死。

“别啊,我不告诉琴姨,我偷偷去还不行吗?”郭雨涵叹了一口气,“不是我PUA你啊,你说你又没几个朋友,得亏我还想着你,我又不嫌弃你你还嫌弃我?”

余澄也没再说什么,她确实没几个朋友,从小到大好像就不是那种讨人喜欢的小孩儿,当人数为单数的时候,她总是单出来的那个。

从决定要“离家出走”开始,知道她位置的也就郭雨涵一个,两个人从小玩到大,小学毕业后余澄跟着沈绛进了剧团,郭雨涵还脑补了一场拐卖大戏试图营救,营救大计是郭雨涵翘课进行的,“中道崩殂”之后被家里人打了一顿,最后还是余澄反过来营救她。

两个人就这样磕磕绊绊长大,关系铁的一批。

郭雨涵听她情绪不高,也不是多想说话的样子,嘱咐她记得吃药,“行了,就这么决定了,你赶紧把车站名字发我,坐不了飞机我坐高铁,绿皮火车也成,只要不让我腿儿着过去就成。”

说来也挺奇怪的,昨天还嫌弃这边脏乱差,但不知不觉两天已经在这里睡了三觉了。

余澄一直觉得是自己生病喘不过气,过了一会儿才发现是被烟呛的。

烟?

余澄看了眼窗户,量着体温拉开窗帘,一大片金灿灿的火烧云晃得人眼疼,这个村子用燃气的估计不多,家家户户都冒着白烟做饭,对于她这种只在课本上见过“炊烟袅袅”的人来说,这种味道一点都不美好。

不过算了算时间确实也该吃晚饭了。

山里的温差还是能感觉出来的,余澄下楼的时候穿了个外套,拖着三八度的身躯准备出门觅食。

打开客厅门的时候余澄还奇怪自己是什么时候梦游关上的门,直到她拉了几下都打不开大门时才发现自己被人锁起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