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调动

1943年12月12日,凌晨。

紧急作战集合!

才合上眼睑的星光手忙脚乱从床上跃起,骂骂咧咧套上作战制服,系好弹匣,套上望远镜和其他近战武器装备,在急促的警铃声里召集排里二十名士兵,快步奔向营部集合。

“库尔特!什么情况?”施耐德少尉边跑边系腰带。

“见鬼,谁知道呢!”星光咬牙切齿地回答,一只手死死摁住不断下滑的船形帽。冲锋枪的背带勒得她脖子生疼,却无暇调整。

营部前的空地上,钢铁洪流正在集结。维修连的士兵穿梭其间,柴油味混合着冬夜的寒气扑面而来。

各坦克连连长已等候多时,大家迅速列队报数,静候长官的指示。

营部下辖三个坦克连,共九个坦克排,作战官兵339人,虎式坦克42辆,整齐列序。

营部连176人、维修连207人、供给连248人陆续集合。包括维修技师与辅助人员在内,全营共计1000余人。

营长海瑟尔少校,是305重装甲营最初的长官之一,功勋卓著,由他所领导的这支部队,是德装甲军中第一支虎式坦克满编的队伍。

自库尔斯克战争交锋失败,305重装甲营遭受重创,此后又历经数场小战役,全营官兵大换血,于半个月前接到命令退守明斯克。

经过半个月的休整,士兵们的精神状态已有所恢复,损失的装甲车也得到一定补足。

此刻,正是重整旗鼓、重拾往昔荣光的绝佳契机!

海瑟尔少校站在队伍前方,身姿挺拔,“伟大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士兵们!”

寒月森森,军帽上的纳粹之鹰泛着冷光。他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或沧桑的面孔,“今夜,我们将开赴乌克兰前线!”

“伟大的战士们!无论你们曾经属于哪支光荣的部队,从此刻起,你们就是305重装甲营的一员!我们肩负着德意志的无上荣耀与神圣使命,为了胜利,为了帝国,我们必将勇往直前,无所惧怕!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会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战,去夺取胜利!德意志的明天,就握在诸君手中!”

帝国少校抽出军刀,振臂高呼:“德意志万岁!”

“德意志万岁!”

众军齐声回应,呐喊响彻夜空。

随后,海瑟尔少校一声令下,队伍有序地登上坦克。

星光傻眼了,完全没想到部队会往南线调动。乌克兰那边不是才被苏军解放没多久吗,德军还要往里投入装甲兵,难道是又打出了缺口?

一想到混沌梦境里库尔特的那堆话,她就很是震惊。

妈呀,这家伙神了,和司令部的想法不谋而合!

“长官?”阿尔伯特轻轻推了她一把,“该登车了。”

“……我、我离开一下,马上回来。”她突然想起库尔特的箱子里有一本虎式坦克操作指南和相关笔记,随即转身,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冲向帐篷

埃德斯坦上尉的怒吼从身后传来:“库尔特!你他妈在干什么?!”

当她攥着那本笔记跑回队列时,上尉的脸色比夜色还黑。但战前的紧张气氛压倒了一切责备,钢铁洪流即将开拔,没人会在意一个小少尉的异常举动。

五人组进入131号虎式坦克。

星光几乎是跌进坦克舱门的。六米长的钢铁舱体内,柴油味裹挟着金属的冷意扑面而来。她手忙脚乱摸索座位,膝盖狠狠撞上炮塔旋转机构,又差点被通讯电缆绊倒。

“长官,舱门!”阿尔伯特递来耳机的手顿了顿,提醒。

她忍着疼去够把手,因为不熟悉操作,手指险些被夹。

靠,够倒霉的!

虎式坦克的内部空间,远比想象中逼仄。

几人已准备就绪:维克多已入坐驾驶位,戴着皮手套的双手熟练地搭在操纵杆上;路德维希正调试着无线电,耳机里不时传来滋滋的电流声;阿尔伯特仔细检查着主炮瞄准镜,动作一丝不苟;只有埃里希手忙脚乱地整理着炮弹,厚重的冬季作战服让他行动迟缓。

所有人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的钢铁内壁上凝结成霜,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微光。

随着引擎的轰鸣,这头钢铁巨兽总算起程了。

在库尔特的五人小队里,埃里希和路德维希是从其他装甲部队临时调来的补充兵。虽然他们参与过数次与苏军的小规模战斗,但彼此间的配合仍显生疏,整体战斗力大不如前。

然而最致命的问题在于——作为指挥核心的坦克车长,星光——根本!不!会!打!仗!

对此,当事人表示她也很无奈。本以为营部的平静日子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怎料计划赶不上变化,被赶鸭子上架了。

“长官,长官?”阿尔伯特摘下头戴式耳机,唤一声发愣的长官,“您……是不是在发抖?”

“冷、冷的。”星光搓了搓手掌,心生惧意的同时,还真切地感受到来自钢铁巨兽的寒意,不禁打起了冷颤。

埃里希还在调节耳机的长短,猛一个大喷嚏打出,吸吸鼻子提议:“维、维克多,快打开取暖……”

“笨蛋!”路德维希把耳机挂好,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你难道想让我们一氧化碳中毒吗?椅背后有毯子,自己拿去裹上!”

瑟瑟发抖的两人乖乖裹上了小毛毯。

【“嗞——”】

无线电发出命令。

无线电通讯员路德维希报告:“长官,营部命令,坦克将行军至明斯克郊区的就近会让站,各单位务必跟上速度。”

“嗯……”星光点头,停顿几秒,补上:“收到。”

路德维希:“131号收到。”

坦克继续行进,遇上沟堑如履平地。

星光打了个哈欠,看一眼被自己抱在怀里的指南册子和笔记本,突然对后勤方面的问题有一些疑惑:“我们留在营地的东西怎么办?”

阿尔伯特头也不回地调整着瞄准镜:“后勤连会处理,长官。您那箱珍藏的法国白兰地肯定比我们先到新营地。”

星光张了张嘴,把“我没有珍藏的法国白兰地”这句话咽了回去。

这时阿尔伯特突然转过身,犀利的目光透过昏暗的舱内灯光直视她:“长官,您从医院回来后就……”他斟酌着用词,“像被俄国人的炮弹震坏了脑子。”

她下意识摸了摸额头上还未痊愈的伤疤,急中生智:“医生说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个21世纪的心理学名词,让几人面面相觑。

“所以,您具体症状是?”

“有很多症状。”

“比如?”

“比如……我‘忘记’怎么开坦克了。”

霎时间,鸦雀无声,车内的沉默令人窒息。

“……我开玩笑的。”

胆小的埃里希快被吓哭了,“长官,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哈,哈哈,活跃一下气氛。”星光努力扯动嘴角,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说真的,”路德维希突然压低声音,“我倒觉得长官现在这样挺好。”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阿尔伯特,“总比打完仗就骂戈培尔部长是‘满嘴谎言的侏儒’强……”

“我还骂过这个?”星光瞪大眼睛。

“不止呢,”埃里希来了精神,“您还说希姆莱长官长得像‘戴眼镜的仓鼠’。”

哈哈哈!原来那个一本正经的普鲁士小子私下里是这样的人呀!

“要我说施特莱最烦人!”耳机里传出驾驶员维克多的声音,“那狗娘养的天天在我老家弗兰肯搞集会,我妈买个菜都能被游行队伍堵三回!”

路德维希打岔:“比起那些犹太吸血鬼,这算什么?如果不是他们挤压了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如果不是他们背叛了德意志,我们也不必出来打仗。”

他的这番话激起了众人的反犹情绪。

“我上高中那阵儿,在青年集会上看过施特莱的《毒蘑菇》,里面的犹太人着实丑陋。不过艾希可漂亮了,和那些犹太毒蛇完全不一样。”埃里希说道。

“艾希?”

“我的初恋,一个犹太少女。我们接过吻,后来她和爸爸离开了德国。”小伙子很是遗憾,“向上帝发誓,艾希就像天使,她还给我买过巧克力呢!”

“可怜的家伙。”维克多道。

“我觉得你应当感到庆幸,没掉进犹太骗子的陷阱里。”路德维希向来厌恶犹太人,那些吸血鬼是他童年的梦魇,“哼,我妹妹就是被他们害死的。1930年冬天,那些放高利贷的杂种把我们赶出房子……”

“真是不幸!愿上帝保佑她的灵魂。”阿尔伯特叹息着说。

见星光不吭声,埃里希好奇地问:“长官,您在想什么?”

“我在思考一件事。”她说。

“什么事?”

“既然希……咳咳,元首认为问题出在犹太人身上,我们为何要在俄国人的土地上作战?”

她措辞谨慎,虽未明言“侵略”一词,可话中的深意却明显指向于此。

众人陷入短暂的沉默,片刻后阿尔伯特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德意志的未来,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土地。”

星光不太明白。

他继续道:“乌克兰平原翻滚的金色麦浪,是滋养帝国的生命线;高加索山脉涌动的黑色血液,是驱动钢铁洪流的力量源泉。但这片沃土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是德意志命运棋盘上最关键的落子。当我们的履带碾过第聂伯河畔的黑土,当鹰徽旗帜插上高加索之巅,整个欧亚大陆都将成为钢铁意志浇筑的战略纵深。”

“这不是简单的资源掠夺,而是一场重塑世界秩序的地缘手术:以乌克兰为心脏,以高加索为动脉,用德意志的精密与纪律,在这片混沌之地上浇筑出千年帝国的混凝土基座。那些质疑战争代价的软弱者永远不会明白,此刻我们碾碎的不仅是俄国人的防线,更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套在欧洲脖颈上的绞索。”

这些话,皆出自于库尔特之口。

“可战争带来的只有死亡和破坏,无数无辜的生命会消逝,”星光注视着炮塔内壁上斑驳的油渍,心中甚是悲哀,“这样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

阿尔伯特的手在摆弄耳机线,他皱了皱眉,声调沉下几分:“长官,您曾经说过,在伟大的目标面前牺牲在所难免;历史的进程总是伴随着鲜血前行,我们现在的抉择不过是顺应时代的潮流。”

“这些话都是您说过的,”他盯着她,“长官,您忘记得太彻底了。”

星光被这话噎住。

路德维希与埃里希的目光齐齐投向她,就连正在驾驶坦克的维克多也时不时往后瞥。

“哈哈哈……我这不是忘记了嘛!”星光强挤出几声干笑,试图打破这难堪的沉默。只是那笑声在四下静谧中回荡,格外虚浮。

阿尔伯特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审视着她的异常,“长官,您刚才说自己忘记怎么开坦克,这可不像是一句玩笑话了。”

笑容僵在脸上,她能感觉到周围质疑的目光如芒在背。

“……所以,你,是谁?”

(捉虫√√)

下周三元旦再更新。

最近精神不行,作息混乱,已经修仙了。再这样下去,我要见太奶了,不值当。

谢谢@南有鹤鸣、@三山银栗,你们给足了我情绪价值。爱你们~[爆哭]

【小知识】

1、虎式坦克

(1)历史背景

①首次参战:虎式坦克的首次参战是在1942年9月的列宁格勒前线,于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中奠定威名。

②生产数量:从1942年至1944年,虎式坦克共生产了1353辆。

③战果:据不完全统计,虎式坦克部队在战争期间以总共损失1715辆虎式或虎王坦克的代价,取得了击毁了不少于9850辆敌军坦克的战绩,交换比为1∶5.74。

(2)技术参数

①重量:早期型号重56吨,后期型号重57吨。

②乘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和无线电操作手。

③发动机:早期型号使用Maybach HL 210 P30-12 650hp发动机,后期型号使用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发动机。(不重要,我没看懂[笑哭])

④最大时速:公路上为38公里,越野为1521公里。

⑤行程:公路上为110-160公里,越野为80公里。

⑥每百公里耗油量:公路上为450升,越野为650升。(长距离机动性能差,所以要调往南线,还是得坐火车)

⑦油箱容量:540升。

⑧武器:主要武器为88mm KwK 36 L/56坦克炮,配备2至3挺7.92 MG34机枪。(每个坦克组自身也配置有近战武器,手枪若干,冲锋枪2支)

⑨火炮俯仰角: 18°至-9°。(没看懂,我找视频学学)

⑩装甲:炮盾为135-150毫米,炮塔正面为102毫米,侧面和背面为82毫米。

(3)作战记录

库尔斯克会战、北非战场(一度让老美患上“虎式恐惧症”)、诺曼底战役

(4)省流:火力猛,血厚耐操。

2、坦克车长

坦克车长是小组的核心,相当于机体的大脑和心脏。正常的培养周期是1~2年甚至更久,还要上过战场、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比如老兵阿尔伯特上士那种。像库尔特这种一毕业就去装甲部队里担任车长,没多久又调到重装甲营里继续担任车长的家伙,不是牛就是吹[狗头]

3、德国入侵苏联的原因

①意识形态对立:希的纳粹德国极端仇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视苏联为意识形态上的敌人。

②生存空间(Lebensraum):希追求为德国人民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即通过征服和殖民苏联的领土,尤其是资源丰富的乌克兰地区,来确保德国的长期繁荣和扩张。

③资源获取:德国需要苏联的粮食、棉花、铁矿、有色金属、煤炭以及石油等战略资源和能源,以支撑其庞大的战争机器。

④地缘政治战略:德国希望通过占领苏联与日本形成亚欧一体的地缘战略联盟,进一步孤立英国,为称霸世界铺平道路。

⑤军事考量:希认为苏联内部已经**,德军可以在数月内取得胜利,因此不需准备冬季的配备,这一误判后来成为德军受挫的主因之一。

⑥政治因素:希对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意图感到怀疑,担心苏联可能对德国构成威胁,因此决定先发制人。

⑦在英国吃瘪:在西欧取得胜利后,希将目标转向东方,认为只要苏联被击垮,英国也不可能再支撑下去。还是大英给力。

小胡子: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开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调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