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力量

在城市交响乐的谱系里,存在着一种不被记录的声部——噪音。它不是混乱的代名词,而是一种被精心编织的感官武器。城市规划局的“声景塑形部”负责管理这种武器,他们称之为 “积极性听觉引导”。

手段是温和的,效果是显著的。在那些不希望人群长时间逗留的广场、桥洞下,他们会嵌入一种几乎无法察觉的低频嗡鸣,它能诱发潜意识的焦虑,促使人们快速离开。在那些需要刺激消费的商业区,则流淌着精心调配的高频音符,混合着隐约的、加快心跳节奏的底鼓,无声地催促着钱包的开启。这是刚性的力量,用分贝和频率作为栅栏与鞭子,塑造着人群的流向。

然而,在这座庞大的声音牢笼中,存在着一个“不和谐音”。

她自称默。没人知道她来自哪里,她住在哪。她总是出现在那些被“声景塑形”严密控制的公共空间边缘,像一道无声的影子。她身形单薄,看起来弱不禁风,与“力量”二字毫不沾边。

她的武器,不是对抗,而是包容与转化。

默随身携带着一个老旧、甚至有些破损的陶土埙,以及几个自制的、布满感应器的“共鸣器”——一些不起眼的、巴掌大小的金属圆片。她从不与噪音正面冲突,从不试图用自己的声音去盖过、去压制。

当广场上那令人焦躁的低频嗡鸣响起时,她会选择一个角落,闭上眼睛,将埙凑近唇边。她吹奏出的,并非旋律,而是一种更低沉、更柔和、仿佛大地呼吸般的基音。这声音微弱得几乎被城市背景音淹没,但它蕴含的特定频率,却像一把柔软的钥匙,精准地嵌入那焦虑嗡鸣的振动结构中。

奇迹般地,那令人不适的嗡鸣并未消失,但其性质却被悄然改变了。它不再是驱逐的信号,而是被这更古老、更浑厚的基音所承载、安抚,融汇成一种类似于置身古老洞穴或母亲子宫内的背景白噪音,反而带来一种奇异的宁静。几个原本行色匆匆的流浪汉,竟然在广场的长椅上蜷缩着睡着了。

当商业街那刺激消费的亢奋节拍轰鸣时,她会将一枚“共鸣器”贴附在灯柱或长椅底部。共鸣器不发射声音,而是极其精微地捕捉那亢奋节拍的振动模式,并通过内部精巧的结构,将其共振、转化为一种类似溪水流过鹅卵石的、舒缓的沙沙声。这声音同样微弱,却像一滴清水滴入滚油,瞬间打破了原有节奏的催眠效应。几个原本盲目穿梭于店铺间的年轻人,脚步慢了下来,脸上露出些许茫然,仿佛从一场梦中惊醒。

她驯服噪音,并非依靠更强壮的臂膀(逆位力量的暴力与失控),而是依靠深刻的理解与无限的柔韧(正位力量的以柔克刚)。她理解每一种频率的本质,尊重其存在的能量,然后以更博大、更本源的声音去拥抱它,引导它,如同温柔的女子驯服凶猛的狮子,不是折断它的爪牙,而是安抚其暴戾的灵魂,使之俯首帖耳。

声景塑形部的工程师们监测到了这些异常的“声场软化”现象。他们调取了监控,只看到一个模糊的、吹奏奇怪乐器的女性身影,以及无法用现有声学模型解释的能量消散模式。他们试图加大噪音输出功率,试图用更强的“刚”去碾压这诡异的“柔”。

但结果是更剧烈的能量消散。那女子的埙声和共鸣器,仿佛一个无底的声学海绵,又或是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推手,总是能将追加的暴力巧妙地导入无形。

一天晚上,在一条被注入高强度驱逐性噪音的地下通道入口,默再次出现。通道里,原本有几个无家可归者蜷缩,在噪音的折磨下痛苦不堪。她举起陶埙,双眸在城市的余光中显得异常清澈,仿佛倒映着某种古老的智慧。

就在她即将吹奏的瞬间,通道的阴影深处,那个穿着暗紫色燕尾服、戴着光滑白面具的身影,再次无声无息地显现。他没有阻止,也没有协助,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光滑的面具上反射着默单薄却坚定的身影,以及她手中那看似不堪一击的古老乐器。

默的视线与那无面的凝视短暂交汇。她没有恐惧,也没有询问,只是微微颔首,仿佛在对一个熟悉的观众致意。然后,她吹响了埙。

低沉、浑厚、充满包容力的音波,如同温暖的水流,漫入那尖利刺耳的噪音中。噪音没有被消灭,而是在这柔和的音波里被溶解、被转化,最终化作一阵无害的、类似风吹过空旷原野的叹息。

通道内的无家可归者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默收起陶埙,转身离去,消失在城市的夜色中。那燕尾服的身影也同步隐没于黑暗。

没有胜利的宣言,没有力量的炫耀。只有被安抚的空间,和被温柔包裹的、曾经充满敌意的声音。她展现的力量,并非征服,而是共存;并非破坏,而是调和。在这座崇尚刚性控制的城市里,她以绝对的柔韧,证明了最持久的力量,往往源于最深沉的包容。她是行走的音叉,以自身的频率,校准着这座失聪城市的灵魂。

力量是塔罗牌大阿卡那第九号牌,编号为VIII,对应星象狮子座及火元素。该牌通过白衣女子徒手驯服狮子的图案传递以柔克刚的哲学,头上无限符号象征永恒力量,狮子尾巴下垂体现兽性被驯服,花环与白色礼服分别代表爱的自然流露与纯洁特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力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