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PART 02

元旦过后,又是密集的加班。

张先生抢了小年夜晚上回家的高铁,在微信上戳项目总:“老大,啥时候得回啊,给个准话。”

项目总隔了会儿给他回消息:“不好意思了,初三就得回,初四正式开工,项目不等人啊。”

然后项目总在群里发消息:“兄弟姐妹们辛苦了,老板答应了,回来就先发开门红,就我们这个项目有,初八的开门红包照旧。我们拿双份!大家加油搞定这个项目!”

一时间整个办公室都吱哇乱叫,又是生气又是高兴,生气过节还要加班,高兴能拿两个红包,还有实在赶不回来又要回家过年的同事,在计划着把电脑扛回去。

大年夜、年初一、年初二。

张先生紧锣密鼓的吃饭,拜访亲戚朋友,收红包并发红包。

微信群里,项目总和大老板发了一串200的红包,大环境不好,他们这个项目还在赚钱,老板们也不吝啬,打工人过节加班的怨念多少被冲淡了些。

初四,项目组成员准时相聚,老板承诺的红包也按时发放。

打工人们笑嘻嘻的拿了红包,等领导一走,开口就是:“好——累——啊——”

“还不如不回家,过年赶来赶去的太累了。”

张先生气若游丝的接口:“谁说不是呢……”

同事从隔壁工位探过头:“怎么,回家被催婚了么?”

张先生苦笑:“幸好跑得快,不然相亲都给安排上了。”

亲戚唠唠叨叨,父母唠唠叨叨,太婆婆更是唠唠叨叨。

“你有什么要求,”同事挤挤眼睛,“我有资源哦,给你安排上?”

“谢谢您咧,赶快干活吧。”张先生岔开话题,“今天下班我要准点走啊,开年第一天,拒绝加班。”

线上同事也在叽叽歪歪:“6点之后别给我发消息啊,谁发消息我都不回啊!”

他们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进度,下班准点收工回家。

常去的健身房还没营业,天还亮着,室外温度在10度徘徊,意外温暖,种种因素结合,回家吃了整整三天的张先生决定步行回家。

他走的就是元旦遇到扒手的小路——这是他回家的捷径。

今天这条路上的人格外多,还有举着导航转悠的。

张先生看一对情侣从这个岔道拐出去,又从那个岔道拐回来,忍不住问:“你们要去哪儿?”

举着手机导航的姑娘像见着救星似的:“你好你好,我们要去这里,”她指着地图上的一座桥,“请问您知道该怎么走么?”

她苦笑:“我们在这里绕了好几圈了,鬼打墙似的走不出去。”

“这里的路是很绕。”张先生笑,“往前……跟我走吧,顺路的。”

“谢谢谢谢。”

“你们去那里干什么?”

“有放花灯的活动。”

桥上人挤人。

张先生震惊:“今年花样可真多。”

顺利到达目的地的情侣向他道谢告别,男生说:“刺激经济嘛。”

张先生笑:“也是。”

冬天天黑得快,走到桥上,天色已然暗了,放花灯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

来都来了。

张先生不急着回家,也挤在人群里等着看热闹。

悠扬的音乐响起,在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舞台上,主持人在做开场白,声音传到张先生这里,已经模糊得听不见具体内容,唯一清晰的,是时不时响起的电流蜂鸣声,刺激着耳膜。

张先生依然穿着他的羽绒服,天气热,挤在人群中后背冒汗,偶尔一阵风过,又整个人都凉飕飕。

这就是冬天啊。

张先生一边想着,一边不忘两手插兜,绝不给可能存在的小偷可乘之机。

花灯飘摇,映亮水面,周围的人咔擦咔擦拍照。

来都来了。

张先生也掏出手机拍照,放大再放大,拍花灯特写,缩小再缩小,拍密密麻麻的人群全景。

明亮清晰的取景框里,抓到了肉眼未曾注意的人影。

高瘦的身影在人群中很突出。

能在全景中被清晰看到的,必然是离得很近的。

张先生挥手招呼:“哟,赵先生!”

赵先生听见声音,环顾四周,看到了招呼他的人:“张先生。”

两人距离很近,挪了几步就凑到一块儿。

张先生:“好巧啊,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今年真的很热闹。”赵先生发出邀请,“吃晚饭了么?一起撸个串,我请你。”

张先生第一反应是拒绝,话到嘴边却成了:“好啊。”

现在是春节假期,都是孤零零一个人挤在人堆里。

这是张先生改变想法的原因。

做个伴吃顿没负担的饭,感受感受纯粹的年味。

“赵先生,你家人回来了么?”

“没有,凑不到一起,索性就远程问候了,倒也轻松。”赵先生问,“你呢?你是……”

“回了,小年夜回的家,初三又赶回了这边,公司开工了。”

“你们公司未免也太压榨人了。”

“没办法,饭难吃活难干,至少钱给足了。”

赵先生带他下了桥,钻进小巷子七弯八绕,找到了藏在某个小区楼下的烧烤店。

离开了回家的必经之路,张先生也绕蒙圈了:“这里还有烧烤店?藏得可真深。”

烧烤店生意很好,赵先生找了张空桌:“味道很好,价格也实惠。”

老板送来菜单,看了张先生两眼:“哟,朋友啊?”

赵先生点头,显然和老板很熟:“有什么推荐的么?”

“各种肉串,新鲜。”老板敞亮道,“水货一般,都是冷冻的。”

赵先生问张先生:“有什么忌口么?”

张先生摇头,说着自己笑了:“没,什么都吃。”

赵先生点了各种肉串,又点了饮料——张先生不喝酒,至少不和不熟的人喝酒,这是他仅剩的警觉了。

肉串果然鲜嫩,调味也恰到好处,口味在张先生吃过的大量烧烤店中名列前茅。

张先生不理解:“这里离我公司很近啊,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家店。”

“因为老板不上进,只做小区里的生意。”另一桌的客人开玩笑,“我们出钱让他打广告他都不肯。”

“你们想累死我。”老板先是吐槽,然后是很现实的理由,“店里就我一个人,接不来太多客人,忙不过来品质下降,口碑坏了得不偿失。”

“好哲学的老板。”张先生冲老板举杯,“祝生意兴隆。”

“谢谢谢谢,送你一盘拍黄瓜哈。”

这一顿饭张先生吃得心满意足:“本来准备从单位走回家消消食的,没想到走到半路吃了顿烧烤,年前的健身都白练了。”

“不会的,”小巷弯弯绕绕,赵先生送他出去,“一顿烧烤,影响不了什么。”

张先生笑:“每顿饭我都这么安慰自己。”

熟悉的道路出现在眼前,张先生告辞:“接下来我自己走就行了,不用送了。”

赵先生就住在烧烤店在的那个小区。

两人在巷口站住脚,张先生问:“留个联系方式?下回我请你。”

“好。”

两人加了微信好友,然后分别。

一个走向灯火灿烂的花灯桥,一个走向挂满灯笼的小巷。

烧烤店里,老板在收拾桌子,食客侧身问:“刚刚那位,说是朋友?”

老板把铁签和骨头一起扫进盘子:“千真万确,我看着他点头的。”

食客啧啧有声:“难得啊难得。”

他们还说着话,送完人的赵先生回来了,瞥一眼已经清理干净的桌面,问老板:“上的菜确实是我点的那些吧?”

“那当然了。”老板眼睛一瞪,“我又不是没做过‘朋友’的生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