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几何

小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大姑:“小悠,这是在读《道德经》吧?”

小悠:“是的!而且我这背的是经人整理校对后的‘帛书版’,百度就有,免费的,真是太得我心了。”

大姑:“免费?没选‘通行版’是因为要收费吗?”

小悠:“那倒不是!通行版也不收费,而且注解比帛书版要多。我之所以选‘帛书版,是因为如果用结合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的话,‘通行版’理解起来,没有‘帛书版’的顺畅。

就好比我刚才读的这一句,‘通行版’就将顺序进行了调整,‘通行版’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句被放在了第42章之首,后面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虽然没变,却将‘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放到了第40章。

我觉得,按照‘帛书版’的排列,有一种‘从无有相生,到由少变多,再到阴阳共存共亡’的内在逻辑。而‘通行版’就打断了这种逻辑,理解起来就没那么顺畅了。大姑,你觉得哪种好呢?”

大姑:“嗯!有道理!我也觉得‘帛书版’更合适。”

小悠:“太好了!还有,我觉得前面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结合你之前用维度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就可以理解成,这个宇宙是一个从零维到高维,高维存在正反两个维度,最初是共生,其后是正反抵消,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回到零维——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大姑:“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小悠:“这样的话,这一整句我就都理解了,可惜呀!这是我们从现代科学理论的角度进行的解释,不是《道德经》的本义,毕竟《道德经》是一本古代的人文著作,咱们用自然科学来解释就属于‘牵强附会’。”

大姑:“我觉得,《道德经》用‘现代科学理论’来解释确实不太妥,但用‘自然科学’来辅助理解,还是没有问题的。”

小悠:“啥?”

大姑:“你记得,老子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小悠:“工作?老子是太上老君呐!是神仙呀!神仙还要工作的吗?”

大姑:“你是刷剧刷傻了吗?”

小悠:“哦!对!道教是东汉才出现的,而东汉是《道德经》问世之后几百年才出现的朝代,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道教还不知道在哪呢!老子是后来才被道教追认为神仙,而老子在他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还只是一个凡人。跟咱们现在大多数人一样,得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老子据说是‘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或曰谥伯阳)’——姓李?为什么被称为‘老子’呢?我百度一下,果然有答案,还不只一个:

有人说,老子一出生便是白眉毛、白胡子,一副老人模样,因此被称为老子。

有人说,‘老’是考教众理,达成圣孳,乃孳生万理,善化济物无遗的意思,‘子’是先生的意思,因此被称为‘老子’。——我听着,这意思是有大学问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老子’。

有人说,李姓源于老姓,且李姓图腾为老虎,而老虎在苦县又被称作‘狸儿’,因此李耳又被称为‘老子’。

还有人说,春秋时期列国通用的官话是‘洛阳雅言’,在当时的发音中‘李’和‘老’相近,加之当时信息传递困难,多靠口口相传,因此‘李子’就被误传为‘老子’。

总之,关于‘老子’的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真相是什么,已经无从查证了。”

大姑:“或许,老子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并不重要!”

小悠:“对哦!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所以《道德经》传下来了,而他本人,无论本名是什么,他都是咱们中国人的‘老子’!哈哈哈!”

大姑:“别贫了!”

小悠:“好的!收!老子当年是做什么工作的呢?——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也就是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大姑:“所以,他可能博览群书。”

小悠:“在没有网络的春秋时代,博览群书的条件,当年也只有担任过这一职务的人才可能有了。”

大姑:“所以,他看过的书里面,有没有可能会有写有‘道生一’的著作呢?”

小悠:“有可能,毕竟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道生一’的句子,而那个时代,又比老子早好几百年了。”

大姑:“有没有可能,这些著作,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呢?”

小悠:“大姑,你的意思是,‘道生一’讲的是‘自然科学’?怎么可能?——你说它讲的是‘修仙’都比‘自然科学’靠谱,好吗?还‘自然科学’!什么‘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

大姑:“数学!”

小悠:“数?数学?大姑,你醒醒啊!你是学习学傻了吧?——都是我的错,我就不该给你找那么多的专业课教程,导致你的大脑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报废了!大姑,你可别学了,我上班的时候,你就刷刷剧,听听歌,把脑子养一养,说不定还能养回来!”

大姑:“停!我问你,你学过几何吗?”

小悠:“学过呀!应该是初中时开始学的。画个图形,求阴影面积——当年写了不少这样的题,我觉得那些试卷上的‘阴影’都已经印到我的心里去了。”

大姑:“看来印象很深刻呀!”

小悠:“是啊!被应试教育毒打后留下的伤疤呀!能不深刻吗?”

大姑:“那点、线、面应该听过吧?”

小悠:“当然,几何题里面经常提到术语,‘点ABC构成三角形……求ACDF的阴影面积’——这种题目很多。”

大姑:“道是点,点移成线,线聚成面,即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还记得吗?”

小悠:“‘点、线、面’对应‘道、一、二’,那‘三’呢?”

大姑:“三维呀!‘立体几何’呀!”

小悠:“对哦!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物体都可以拆解成‘点、线、面’的组合!这也是现如今主流3D动画建模软件的底层逻辑——好吧!对应上了,可这还是现代数学知识呀!

大姑,我再跟您回忆一下,《道德经》是老子写的,虽然不知道是他多少岁写成的,可他出生于公元前571年,现在是公元2024年,也就是说,老子如果现在还在世的话,他已经2595岁了,比您还大了将近600岁。就算是他一百岁写的《道德经》,那《道德经》也将近2500岁高龄了,用现代的几何学知识去理解《道德经》,也太扯了吧?”

大姑:“谁告诉你几何学是现代才有的?”

小悠:“这么先进的理论,难道是古代就有的?”

大姑:“《几何原本》听过吗?”

小悠:“好像听过,但不记得是在哪里听过!”

大姑:“不记得了?你现在可以‘使劲’记一下。”

小悠:“使劲?哦!我查一下。《几何原本》,百度百科说:‘《几何原本》共13卷,其中:第1卷用23个定义提出了点、线、面、圆和平行线的原始概念,提出了5个公设和5个公理……’——啥?这本书已经提出了‘点、线、面’了?”

大姑:“你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的书!”

小悠:“《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创作的一部数学著作,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大姑:“公元前300年——看清了?几何还是现代才有的知识吗?而且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公元1607年就已经出版了,是明代的事!”

小悠:“可是,这本书也是公元前300年写的呀!老子是公元前571年呐!这中间还是差了将近三百年,总不能无视吧!再说了,自然科学西方领先于东方,西方都要300年以后才出书,咱们东方的老子怎么可能知道呢?是吧?”

大姑:“是鬼哟!谁告诉你自然科学领域西方一直领先于东方的?”

小悠“不是吗?如果不是咱们落后的话,怎么会有百年国耻呀?”

大姑:“这可就是一个漫长的话题了,咱们先放一放。咱们就只说《几何原本》。书籍是对前面已有知识的总结,是吗?”

小悠:“是的。”

大姑:“所以《几何原本》虽然成书于公元前300年,但里面的知识并不一定是公元前300年才有的,而应该在更早就成型了,是吗?

小悠:“是哦!我看看能不能查到。资料说:‘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几何知识,把人们公认的一些事例归纳成定义和公理,用它来研究图形的性质,写成了《几何原本》一书。’——大姑,正如您所说,真是总结自前人的智慧。

那作者‘欧几里得’的智慧是来自哪里呢?巧了,可能跟老子一样,也是来自于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

‘人们只知道亚历山大图书馆建于公元前259年。当时的中国大约正是竹简流行;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思想开始流传的年代。’

有传闻说,当初建亚历山大图书馆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所以历代国王甚至为此都采取过一切手段:……亚历山大图书馆通过各种正当不正当的手段,迅速成为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拥有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

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外围的花岗岩质地的文化墙上,镌刻着包括汉字在内的世界上50种最古老语言的文字、字母和符号……’——大姑,这样说来,亚历山在图书馆里,可能有咱们家的书。那欧几里德有没有可能是间接从咱们这学的艺呀?不对,几何是自然科学,咱们落后。哪有什么本事去教西方呀!”

大姑:“看来,这个落后不落后的话题是绕不过去了。之前咱们聊月亮公转周期时了解过祖冲之的资料,还记得吗?”

小悠:“祖冲之?大数学家,大天文学家,他算过圆周率,记得。”

大姑:“我看你没记清,你再看看。”

小悠:“哦!资料上说‘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这一纪录保持了千年,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啊?一千年?”

大姑:“再看下‘勾股定理’的资料。”

小悠:“‘西周数学家商高在公元前1000年发现勾股定理。此发现早于毕达哥拉斯定理五百到六百年。勾股定理是中国数学家的独立发现,在中国早有记载。’——早了五六百年?‘勾股定理’竟然是公元前1000年的成果?我的天!”

大姑:“应该还有很多,但是我记得的只有这些。”

小悠:“大姑,您不用使劲想了,我搜到了好多……这些资料看下来,给我的感觉是,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数学总体是领先于西方的,而且领先不只一点点,但为什么我们近代却落后了呢?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大姑:“小悠,你问的这些问题需要将眼光扫过漫长的历史长河之后,才有可能得到些许答案,以我现在的学识,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小悠:“是啊!这题太难解了!但我明白了,虽然《几何原本》的知识不一定来自于咱们中国,但咱们中国古代,起码在《道德经》以前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几何学’的知识和理论。

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公元前1000年的‘勾股定理’,那时的商高提出的‘勾三股四弦五’,就已经进入到了后世称为几何学的领域了。而这个商高,是比老子早生四五百年的人物。

所以,《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真的可以用‘几何学’的知识来理解,它就是在说:点生线、线生面、面生三维几何体,而点、线、面构成的几何体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但是,大姑,这跟零维、一维、二维这样的抽象概念还是差好远!毕竟点、线、面、三维立体图形都是可以画出来的,而你之前提到的零维、一维、二维都是想象中的概念啊!”

大姑:“你在学几何的时候,计算三角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呢?”

小悠:“把三条边相加呀!比如三角形ABC的周长,就是AB BC CA,就得出了三角形的周长呀。”

大姑:“那顶点ABC就都加了两次,那是不是要分别减掉顶点A、点B、点C的直径呢?”

小悠:“对哦!还真是!我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大姑,还是你厉害!”

大姑:“是我厉害吗?是你学艺不精吧?”

小悠:“不是,是老师没说过!是老师的错——不对呀!我考试也是这么考的,没减掉点A、B、C的直径,也没有被判错呀!而且题目中也没有给出过点A、B、C的直径呀!我怎么减?”

大姑:“是没给出!因为根本就没有——‘点没有大小,线没有粗细,面没有厚薄’——这就是‘几何学’中关于‘点、线、面’的基本定义!”

小悠:“基本定义?”

大姑:“你的数学老师肯定跟你说过,是你不记得了吧?”

小悠:“哦!我想起来了,是说过,但不是初中数学老师说的,而是初中物理老师说的。可能是数学课走神了,没听到。而且那个物理老师还说过,这句话是出自《几何原本》——我说怎么觉得这书名耳熟,好像是在哪听过,原来是真的听过呀!”

大姑:“现在你对于用自然科学来理解《道德经》还有问题吗?”

小悠:“有!我有心理问题了!大姑,你知道吗?我以前特别喜欢看一种类型的小说——‘穿越’!这种题材的小说,一般讲的是现代的人穿越到古代,轻轻松松在古代被人奉为‘神明’——简直就是躺赢呀!

现在这一通‘几何学’聊下来,我发现回到古代也不轻松,最起码初中数学没学好,回到春秋时代都有可能被古人吊打,而到隋唐时期,那时的数学水平估计更发达了,如果只学个初中数学回去,根本别想出头,还想被奉为‘神明’——那是在做梦。我好受伤!”

大姑:“只要穿越回去就会被奉为‘神明’?你是不是对我们古人的智商有什么误解?

我承认,古代和现在的发展是有差距,可这种差距是因为文明成果积淀的厚薄差异而产生的,并不是个体智商的差异造成的。

如果现在的人抛开这些文化的积淀,或者说是文明的积累,你觉得所谓的现代还会比我们古代先进吗?什么都不学就回去,还想被奉为‘神明’?你这是哪里来的优越感?是谁给你的自信?”

小悠:“难道我们现在的先进只体现在数理化吗?”

大姑:“那倒不是,制度建设也比我们那时先进,我们那时的法律比较严苛,就像你前几天刷的剧,一言不合,就会被拉出去杖毙。”

小悠:“万恶的封建社会!”

大姑:“所以呀,如果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还是留在现代好。毕竟在现代犯蠢,只是丢脸;回到过去犯蠢,丢的是命!嗯?小悠,你怎么忽然爬到床底下去了?”

小悠:“大姑,你知道刚才的话给我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吗?”

大姑:“不知道!”

小悠:“我就知道你不知道!所以我在床底下找我的初中数学课本,把几何知识复习一下,好将我的心理阴影面积求出来,告诉你!哼!”

大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