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悠:“大姑,你在看什么?是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啊?”
大姑:“你看这三张图,觉得像吗?”
小悠:“外形看着像是一个地点的图片。前面这两张应该是遗址实拍图,两者的区别是一个是已经开始挖掘的,一个则是没开始考古发掘时的地貌图;而最后这张则是应该是利用电脑技术合成的遗址还原效果图。大姑,我说得对吗?”
大姑:“第一张图,你说没发掘的遗址图,是撒哈拉之眼;第二张图,你说的已经开始考古发掘的遗址图,是良渚遗址;第三张图,确实是电脑合成的效果图,但却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
小悠:“隔这么远呐?”
大姑:“是的!”
小悠:“大姑,你翻看这些图是为什么,难道,你怀疑?”
大姑:“是的!我怀疑‘亚特兰蒂斯’的故事说的是‘良渚文化’!”
小悠:“可是跟‘撒哈拉之眼’有什么关系呢?”
大姑:“没什么关系,只是看到网上有人推测‘撒哈拉之眼’就是‘亚特兰蒂斯’,所以我翻出来比较一下而已。”
小悠:“但确实‘撒哈拉之眼’跟‘亚特兰蒂斯’看着更像。”
大姑:“有没有可能,‘亚特兰蒂斯’的复原图,是以‘撒哈拉之眼’为原型制作的,所以才更像呢?毕竟‘亚特兰蒂斯’谁也没亲眼见过!”
小悠:“有可能!但是大姑,你怎么将 ‘亚特兰蒂斯’与‘良渚遗址’联系在一起的呢?”
大姑:“我们先来看看‘亚特兰蒂斯’的传说。”
小悠:“好的!‘亚特兰蒂斯’记载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里,‘据称其在公元前一万年被史前大洪水毁灭。’
关于‘亚特兰蒂斯’毁灭的过程,是这样说的:‘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即圣经中的大洪水),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变成了船无法到达的地方,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
所以大姑,‘亚特兰蒂斯’的事发生在一万年前,跟‘共工触山’的时间上对不上呀!”
大姑:“我们先把时间放一边,看一下具体描述,这一段‘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变成了船无法到达的地方。’”
小悠:“突然?圣经的洪水是大雨下了40天,这就跟圣经的洪水不一样了,反而更符合‘共工触山’。”
大姑:“你一边看着世界地图,一边听着柏拉图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描述:‘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罗陀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
小悠:“直布罗陀海峡的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就是在欧洲西边的岛,还是大岛,难道是冰岛?”
大姑:“就不能是更大一点吗?比如美洲大陆!”
小悠:“那这岛确实够大哈! ‘那些岛屿的对面,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所以亚特兰蒂斯王国在美洲大陆的对面,而美洲大陆的对面,还真就到了咱们神州大地了!
但是大姑,亚特兰蒂斯(Atlantis),又译阿特兰蒂斯,又称大西洲、大西国,也就是说在欧洲的西边,咱们在东边,欧洲人一向管我们叫东方大国,地理位置不对呀!”
大姑:“地球是圆的,你刚才‘对面’又‘对面’的,是朝‘东’找对面,还是朝‘西’找的对面呢?”
小悠:“朝西找的,可是‘变成了船无法到达的地方’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大姑:“我是这样想的,在‘共工触山’之前,美洲大陆很多地方其实在海平面以下,其表现形式就是一个大岛带很多小岛。
我猜测,以前整个地球大陆的海拔都比较低,且海洋的水深也不太深,于是通过水道可以连成一片,也不需要太高超的航海技术就能通达全球各地。
‘共工触山’之后,地核受到了外力影响,发生了剧烈的变形,导致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于是整个地球外层的地形地貌都受到了影响。
主要的变化方向应该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中心,整个地势被抬高了,而在‘喜马拉雅山脉’所在球面的另一面,也就是地球的另一端,则是凹进去了,地势变低了,形成了大片洼地,水流聚集,成为汪洋。
整个情形就像是吸一个球形的果冻,吸的这一边拱起,而另一端则下陷。”
小悠:“吸果冻?‘喜马拉雅山脉’的脚下的地球另一端,我拿个地球看一下,巧了,还真是海洋,一大片海洋——太平洋,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大姑:“‘共工触山’之后,美洲大陆的陆基抬升,以前的水面变成了陆地,而小岛就成了山峰,整个美洲大陆浮出了水面,阻断了欧洲人向西通向我们神州大地的水路,于是就‘变成了船无法到达的地方’!”
小悠:“大姑,您的意思是,‘共工触山’之前,全世界是一片江南水乡的气象,可以划着小船到达?您也太敢想了!”
大姑:“还有更敢想的,你看这张图。”
小悠:“这是山海经地图?”
大姑:“是的!”
小悠:“这个大圆盘的画风,跟‘亚特兰蒂斯的建筑呈同心圆状’又撞衫了!”
大姑:“咱们再加过头去看看‘亚特兰蒂斯’与‘良渚遗址’的一些巧合之处。良渚古城,‘城址空间布局呈向心式三重结构,自内而外由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组人工营造的遗存组成。’”
小悠:“亚特兰蒂斯,‘建筑呈同心圆状,互相用舰只分隔开。随着逐步深入中心,身份限制逐渐严格。’‘圆环内圈是最重要的庙宇和保留地。’‘对于亚特兰蒂斯,三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线条重复三次、建筑群由三组类似建筑组成、三个金字塔组成塔群。’”
大姑:“良渚古城以莫角山为中心,略呈长方形,东西约1700米,南北约1900米,总面积300多万平方米。”
小悠:“亚特兰蒂斯,‘传说中城市的经典模式,由一系列浮于海上的同心圆连接而成,一层层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中心部分是大本营,直径接近2.5千米。’
大姑:“良渚古城,‘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
小悠:“亚特兰蒂斯,‘祖母绿精细雕刻成透明,城市主要法典写在上面,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和土语。祖母绿安放在一个地下房间严密看守,是亚特兰蒂斯最神圣的地方。’”
大姑:“‘良渚遗址空间布局上以城址为核心,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分布于城址东北约5公里的瑶山以及城址内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台地。’”
小悠:“亚特兰蒂斯,‘离城市不远的山谷中掩埋着亚特兰蒂斯的国王。这是个很深的山谷,专用作墓地,墓碑上记录其人的一生。这里不仅埋葬官员也有艺术家。’”
大姑:“是不是很相似?”
小悠:“嗯!我还看到了这个:‘在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故事中,还暗示柏拉图时代以前的希腊,所使用的文字与柏拉图时代的希腊文字不同。’——我们两边的文字,可太不一样了!难道‘亚特兰蒂斯’真的就是‘良渚文化’?我的天呐!”
大姑:“你不会真的相信了吧?”
小悠:“大姑,这不是你说的吗?怎么你反倒不信了?”
大姑:“我就是随口说说,毕竟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是类似的,就是咱们中国人常说的‘殊途同归’,有相似的地方很正常,随便拿两个文明出来比较,都能找出相似点的,毕竟不能证实,就当这是假的吧!”
小悠:“可是,我真的相信了!”
大姑:“别当真!”
小悠:“还是可以当真的吧!大姑,你看,如果假设成立,很多以前的事就容易解释了。
中国的古代先民大约在9000年前驯化了猪,但是‘中国境内发现的家马骨骼的最早证据,来自于距今约4000—3600年的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说明马的驯化比较晚,如果‘共工触山’之前,世界主要靠水路连接,那马就没那么重要了,所以出现得比较晚也能理解。
还有,有人说‘《山海经》中的名山大川不仅仅是跟我国的地理对应,而是跟世界地理对应。’‘美国学者墨兹博士在研究了《山海经》后亲自勘察了美洲的山川河流,最后惊奇的发现在中国没有找到的山脉在美洲几乎完全吻合。’
如果以前的地球是一个水乡,海洋不深,高山不高,不需要太高超的航海技术就可以畅游全世界,那《山海经》描述的是整个地球环境的说法,就能说得通了。我都怀疑当时环游世界,可能都不需要太久,毕竟唐诗有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大姑:“越说越兴奋了!冷静点,提醒你一下,这都是猜测,未经证实的。”
小悠:“证实应该也不难吧!只要能证明五千年前美洲大陆很多地方都淹在水底下,就差不多可以算是成功了!”
大姑:“怎么证明?”
小悠:“这个!那个!地质方面应该有办法吧?如果没有也不要紧,还可以找历史遗迹呀!
咱们人类建城都不会离水太远,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就越需要考虑水源的问题。而‘共工触山’导致的地势变化,一是抬高,一是降低。降低的地方,会被水淹没,这个难找;但抬高的地方,自然就是山了,这总容易点吧!
所以如果现在从山上,远离水源的地方,或者是以现在的视角认为难以获取水源的地方,却能发现大型城市(良渚遗址规模就不小,所以山上的大城也不会小),而且是找到好多座城市,那就能证明‘共工触山’之前,地球海拔普遍不高的推测,能从侧面佐证‘地球水乡’的推论。
啊!不需要到美洲找,在我们的推测中,神州的地势普遍处于被抬高的区域,所以咱们地盘上就应该能在山上找到大型城池的遗址,说不定能将咱们的文明史往前推进数千年。”
大姑:“可这需要大量的考古哇!”
小悠:“对哦!咱们俩办不到!说了个寂寞!”
大姑:“所以放弃吧!”
小悠:“好的!但是,我还听说,夏朝别名‘西邑夏’、‘西邑’!”
大姑:“嗯?”
小悠:“亚特兰蒂斯又称大西国,而咱们的夏朝别名也有个‘西’字,是不是很巧哇!”
大姑:“你这是还不死心呀?”
小悠:“没有!没有!死心了!死心了!‘亚特兰蒂斯’怎么可能是‘良渚文化’呢?这不可能!不可能!”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