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悠:“之前说到,07号汉武帝在继位初期,便将当时最大的三个官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都给换了,还换了自己的保安大队长即郎中令。那12号汉成帝怎么就只是封了王凤为大司马,其他的官没改呀?”
大姑:“不是啊!也换了!丞相一职,12号汉成帝于公元前33年继位,时任丞相之位的人名为匡衡,四年后,即公元前29年三月初八,任用左将军、乐昌侯王商为丞相。这里的王商是大王商。
而御史大夫,12号刚继位时是张谭,三年后即公元前30年,改为尹忠。
但郎中令一职,则没有立即换人,12号继位时,是于永,其妻子是12号汉成帝的姑母(XH10 汉宣帝的长女馆陶公主刘施),十一年后,即公元前22年,才改为王章。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职位在07号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光禄勋,所以在12号汉成帝时期,没有郎中令,只有光禄勋!”
小悠:“这07号汉武帝将‘太尉’改为‘大司马’,将‘郎中令’改为‘光禄勋’——挺喜欢改名的呀!”
大姑:“是呀!不只喜欢改名,还喜欢取名,比如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开始使用年号。中国历史上最初的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
小悠:“我记起来了,唐高宗的老婆也喜欢改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换了17个年号,而且则天大帝她老人家也喜欢改名,跟汉武帝在取名改名方面,简直就是知音呐!”
大姑:“或许,这种‘知音’,是共同的环境所造就的!”
小悠:“您的意思是,则天和汉武,两个皇帝虽然相隔数百年,但却面临了同样的问题,需要用改名这种事来解决?是什么问题呢?改个名字又能有什么用呢?”
大姑:“我只是猜测,并没有什么依据,毕竟我现在对于07号汉武帝的政治环境都不够了解,对于武则天的情况一无所知,就更谈不上比较两人所面临问题的异同了!”
小悠:“哦!女人的直觉!”
大姑:“嗯!”
小悠:“那咱们把‘唐’先放一边,继续说‘汉’?”
大姑:“好!”
小悠:“我有点好奇,07号汉武帝怎么会突然想到要给自己创年号呢?”
大姑:“没看到有这方面的文字记录,只能猜一猜了!”
小悠:“凭空猜吗?”
大姑:“也不是完全凭空猜测。你听过‘改元’这个词吗?”
小悠:“听过。‘改元’是古代新君即位或在位时,以其次年或当年更为新纪元元年,是为改元。就是停用正在施行的纪年名称,改用一个新的元年,过去的纪年归零,国家的所有时间表述从零开始。”
大姑:“你说的这种是‘新君改元’,周至秦汉初年普遍使用,那时新君即位大都以次年或当年为元年,然后依次递数,中途一般不改元。但在秦汉之前,曾出现过两次‘改元’的例外,战国时期梁惠王、秦惠文王称王之后宣布‘改元’,这种我们可以称之为‘中途改元’。”
小悠:“梁惠王、秦惠文王不就是‘王’吗?怎么又‘称王’啊?称王之后,是不是叫‘梁惠王王’和‘秦惠文王王’?”
大姑:“不是,在称王之前,‘梁惠王’是‘侯’,如其父被称为‘魏武侯’;而‘秦惠文王’则是‘公’,比如其父被称为‘秦孝公’。在称王之后,才改‘公’‘侯’为‘王’。”
小悠:“梁惠王的父亲是‘魏武侯’,一个姓‘梁’,一个姓‘魏’?他爹是入赘的吗?”
大姑:“不是!梁惠王,即魏惠王(前400年 - 前319年),姬姓魏氏,战国时魏国第三任国君(前369年 - 前319年在位)。魏武侯之子。
之所以被称为‘梁惠王’,是因为他在取得魏国国君之位后,于公元前361年将魏国的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又被称为梁国,故魏惠王也就被称为梁惠王。”
小悠:“姬姓魏氏?他到底姓姬还是姓魏呀?”
大姑:“在秦朝以前,‘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是母系血统的族称,氏则是从姓分出来的分支。姓氏是在秦朝以后才逐渐合一,成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姓氏’一词。实际上,我们现在所称的‘姓’,在先秦其实都是‘氏’,按照现在的习惯,应该说他姓魏。”
小悠:“那‘姓’和‘氏’的关系 ,就像是一棵大树,姓就是树干,而氏则是大树上的‘枝杈’?同姓而不同氏,就是同一棵树上不同的‘枝杈’;若是姓不相同,就不是同一棵树;但无论同不同姓,都长在同一片名为‘神州’的森林中,是这个意思吗?”
大姑:“可以这么理解。”
小悠:“梁惠王不是魏国第三任国君吗?国君不就是王吗?称‘王’之前为什么是‘侯’呢?”
大姑:“魏国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这里的诸侯国,是指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而封地最高统治者则被赐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小悠:“所以,魏国的国君爵位是‘侯’,而秦国的国君爵位是‘公’,都不是‘王’。为什么‘称王’呢?是后来爵位又升为‘王’了吗?”
大姑:“不是!爵位最高的只有‘公’,‘王’这个称呼以前只有周天子才有,但那时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实力迅速上升,也开始称王。”
小悠:“原来那时还不是王,难怪史料说是‘称王’,这个‘称’字用得精妙呀!”
大姑:“是啊!”
小悠:“战国时期也有周天子,跟‘夏商周’三代中的‘周’有关系吗?”
大姑:“同一个‘周’,‘皇帝’的称呼始于秦始皇,秦之前‘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是‘天子’或‘王’。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之前,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还有另一个名字——‘东周’。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但是魏惠王称王的时候,还是属于‘东周’时期。”
小悠:“这里的‘东周’跟‘西汉’‘东汉’一样,国号只是‘周’,‘东’字是后世史学界加的吧?”
大姑:“嗯!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洛阳),这段时期称东周。”
小悠:“这种划分‘西东’的方式跟汉朝一样,也是依照都城的方位来划分的,而且汉朝也是从西安迁到洛阳,要不要这么巧?”
大姑:“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小悠:“那这个时候天下还是姓‘周’呀!应该只有一个‘周’国呀!这又建立了一个魏国、秦国,是这两家造反了吗?”
大姑:“不算造反,是周天子封的,而且诸侯国很多,并不是只有秦魏这两家。”
小悠:“啥?给自己封敌国?还封了很多?”
大姑:“不能这么说!那个时候实行‘分封制’,跟秦汉之后实行的‘郡县制’不太一样,你可以将这些诸侯国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强行理解为现在的‘省、市、县、乡、村’。”
小悠:“所以秦孝公是‘公’,则‘秦国’可以理解为‘秦省’,而‘魏国’是‘侯’,所以‘魏国’可以理解为‘魏市’,因此这两国的国君一个是‘秦省长’,一个是‘魏市长’?”
大姑:“嗯!但请注意,这是‘强行’理解。”
小悠:“明白!就像‘郎中令’和‘保安大队长’一样,是帮助理解的一种解释方式,毕竟分封制和郎中令都离我太远,我理解起来困难。所以给我换算成现在的概念,但是古今有别,在现在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职位和制度,只能‘强行’划等号!”
大姑:“嗯!两者实际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郡县制’下,这些地方官是中央任免的,而‘分封制’下这些官位(爵位)是世袭的,由子孙接班。”
小悠:“也就是在‘分封制’下,‘省、市、县、乡、村’这些‘省长、市长、县长、乡长、村长’这些官帽是家产啰?”
大姑:“可以这么理解。”
小悠:“所以最初,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并不是给自己树敌,只是封了几个地方官。但东周最后还是被秦给灭了,实际上还是成‘敌’了,而且还被敌人给灭了。”
大姑:“这就是‘分封制’的缺陷,容易导致地方做大,形成割据势力,影响安定团结。秦统一天下后,看到了这一不足,于是果断采取‘郡县制’。”
小悠:“但秦后来也被灭了。”
大姑:“但这主要是别的原因导致的,不是‘郡县制’的锅。而且此后‘郡县制’一直是主流,说明虽然这个制度还有不足,但比‘分封制’还是要强些。”
小悠:“这样说来,战国时期梁惠王、秦惠文王称王之后的‘改元’,跟‘新君即位’而改元的性质类似,都属于告诉大家自己的地位‘升格’的举措,跟现在的人得了个奖状晒朋友圈差不多。”
大姑:“嗯!所以正史都不认为这是‘中途改元’,真正的‘中途改元一般认为始于汉文帝。”
小悠:“汉文帝,编号XH05,是7号汉武帝的爷爷?”
大姑:“是的!”
小悠:“他为什么改元呢?”
大姑:“汉文帝十六年,一位术士向汉文帝进言,说自己可以让太阳一天内两次经过天空中心,以昭示汉文帝治理下的天下大吉之象。过了几日,太阳竟真的两次经过天空,汉文帝龙颜大悦,认为这是自己的统治可以从头再来的征兆,因此下令改第二年为元年重新纪年。”
小悠:“这位术士是懂天文的。”
大姑:“不久之后这位术士被人告发,说他只是利用了一些特殊的天象和道具哄骗了汉文帝,这位术士也因此被诛杀全族。”
小悠:“啊?是骗子呀!但后来汉文帝有没有撤回改元的决定呢?”
大姑:“改元过后才被告发。”
小悠:“哦!改元的消息撤不回了。那汉文帝后来有再次改元吗?”
大姑:“没有,只此一次。于是汉文帝在位期间,史书纪年分为‘前元’和‘后元’两段。到了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在位期间,曾两次改元,所以分为‘前元’、‘中元’、‘后元’三段。但这些都不是年号,是后来的史官为了叙事的方便而追加的了,只是区别先后的符号而已,真正年号始于汉武帝。”
小悠:“这么说来,07号汉武帝的‘改元’是从他爷爷那学来的呀!”
大姑:“可以这么说。不过继承之后又有发展。”
小悠:“给‘元’取了个名字,即‘年号’。”
大姑:“是的。”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