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天玑二十二年,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新厦新册封的端王府内,灯火通明,四处可见大红灯笼和大红喜字。

与府内喜庆装饰不同,一群身穿太监服和宫女服的人却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实在是诡异……”

“今个八月十五,偏偏月光一点影都没。”

“钦天监选的这日子,应该错不了啊。”

“四皇子,不,端王,一半血统来自异国,也不知道是不是……”

“大胆!你们竟敢当众议论端王,是不要命了!”一声尖锐的呵斥在几个窃窃私语的人头顶上响起,众人惊慌抬头,发现是太子殿下的大太监,刚还在大言不惭的一群人,纷纷低下了头。

远处高艺林匆匆忙忙跑来,“王公公,真是失礼失礼!”

王吉素来瞧不起他,“高公公,这可是端王府,你可是端王府的管家,手下的人竟然在端王大喜日子的妄议主子,该当何罪!”

此话一出,方才还在议论纷纷的宫女太监们立马跪了下来,纷纷求饶。

高艺林赔笑道,“王公公说的是,是咱家的过失,待王爷婚礼后,当自请领罚。”

说着话锋一转,“王公公这是领来太子殿下的旨意?要不这边请?也喝上咱们王爷一杯喜酒?”

王吉不屑的眼神注视着他,端王虽说是陛下册封的亲王,可这谁人不知,端王生母是小国送来和亲的,连带着端王也不受陛下待见,早早就派去边境,连这个亲王之位,也是拖到大婚前才立下,若不是太子殿下吩咐,他也不会走这一趟。

“摆了,终究是上不了台面的人。去吧,端王在何处?”王吉挥手,身后捧着贺礼的一众小太监们纷纷跟上。

高艺林脸色不改,仿佛没听到王吉前面那句话,依旧言笑晏晏招呼着王吉,只是在转身的时候,轻声吩咐跟在一旁的小太监处理好那群嘴碎的人。

新房内,徒留新娘子杨书和她的贴身婢女养月、茅花。

养月正绘声绘色对杨书说着刚才发生的小插曲,“您可没瞧见,王公公可是一点脸面都没给咱们高公公,当着这么多下人的面,都敢呵斥咱们端王府的人。”养月性格活泼,说起话来绘声绘色的,仅仅只是去端东西路过一瞬间,都能把事情说得身临其境。

茅花性格稳重许多,她笑着打断养月,“好了,快给王妃端上吃食。”

杨书端坐在喜床上,茅花小口给她喂食小面,头上的饰物却纹丝不动,她不禁感叹,这封建社会!

一个月前,她还是一名辛勤挖土的考古人员。安西当地一块准备新建商品房的地上,出现了多个古代器皿,当地考古研究院认为这是一个新文明,邀请了他们研究院过来一同调查勘探。

老师收到图片后,立即带上一众徒弟出发前往安西。

安西地理位置颇为特殊,是位于回归线上,自古以来是商贸往来的重地。奇怪的是,这么些年,却从未挖掘过任何遗迹,现存的历史记载,也是从邻市拼凑而来。

老师仅看了安西研究院发来的第一张图片,就立马断定,这次的新发现,必定能填补安西历史的空白。

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等到他们研究队来的安西以后,和当地的考古人员交流后,才发现,目前他们仅挖掘出少量的器皿,很多具有重要考古意义的物件迟迟未能发现,他们考古工作也陷入了僵局。

老师是考古大牛,一生钻研无数,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自信,安慰和鼓励所有考古人员不能放弃,必定还有新的发现。

就这样,杨书在这片坑里,矜矜业业挖了三个月,头发都快掉光了。同事兼好友高星也忍不住吐槽快熬不住了。

大家就这样熬到七月十五,中元节晚上。

本来老师想放大家假,但奈何之前的报道闹得轰轰烈烈,不仅上面很关注,安西市民和历史爱好者也都天天关心。老师也有点顶不住压力,希望大家加快工作速度。

“这中元节,还真有点阴森森的。”高星用手背擦了擦鼻子,抬头看着上面明晃晃的大灯泡,环视着周边一个个坑。

杨书是无神论者,但是在这个时间,这个地方,还是不免被高星的话弄得心慌慌。

她自我安慰起来,没事的、没事的,继续挖、继续挖。

转身的时候,一道光闪过。

她低头一看,坑里两块大石头中间,好像卡着什么东西。

但是明明之前,她已经扫过这两块石头,是没有任何东西的。

她拿起镊子,试图去夹出它。

多番尝试还是不行,于是她趴了下来,努力将手往前伸,尝试了几次终于夹了出来,原来是一颗珍珠。

珍珠光滑无比,仿佛是现代的物件,但是考古现场有着严格的工作要求,是不会出现珍珠这样的物件的。

就在她奇怪的时候,珍珠突然发出一道闪光,吓得她立即甩手,但是她却忘了自己趴着地上,手肘撑起上半身,甩手的同时也失去了支撑,整个人狠狠摔在石头上,随后陷入了一处深渊。

脑海里最后的记忆,是高星惊恐的表情!

醒来的时候,她就已经来到这个历史上毫无记载的新厦朝!

虽说她在现代无父无母,毫无牵挂,但是她不爱看小说,也不爱看电视剧,怎么会无缘无故穿越到这个朝代?

醒来的当天,她就检查过自己的身体,很确认自己是身穿了,但她的脑海里却出现了莫名的记忆,隐隐约约还出现了几句话,但她已无记忆,无论如何想,都想不起来。

她现在所处的是历史毫无记载的新厦朝,天玑二十二年,是当朝郎中令的嫡长女,名字和她现代的一样,也称为杨书。

杨书花了一个礼拜才梳理出她的现状。郎中令杨启恒是二十年前的状元郎,在这新厦朝的官场已蛰伏数十年之久,原配则是杨书的生母,早已在她三岁之时逝去。现在杨府的当家夫人则是他续弦郑莹,育有一子一女。

杨书虽说是杨府的嫡长女,却偏偏生母去得早,当家的是继母,继母膝下也有一名小她三岁的妹妹,她的处境可谓窘迫。

好在她自幼和当朝四皇子,也就是端王有婚约,面慈心冷的继母也不敢过多苛待她。虽说端王不受天子待见,但他毕竟是皇子。

异母妹妹杨相琳却时常嫉妒。

郎中令这官位在新厦朝可谓不上不下,以她的家境,本来是没有资格嫁入天家的,但这婚约来得实在是蹊跷,而且偏偏还是正妃,其中的缘故,备受杨启恒疼爱的杨相琳多次提问也毫无答案。

就在杨书好不容易理清她的现状的时候,宫里的物件却流水般送了进她院子,原来离她和端王大婚的日子,不到二十日!

她完全来不及震惊,宫内礼仪、大婚当日的细节,甚至以后中馈、祭祀的流程,所有知识都要塞进她的脑子里。当一天课程结束,她躺着床上,梦中都是嬷嬷的句句教导!

终于,来到了她和端王大婚的日子,八月十五,中秋节。

茅花夹起小面给杨书垫垫肚子,但是心里还是有点担心,这明明是中秋月圆之夜,也无风雨,白天还是亮堂着,怎么偏偏晚上就月蚀了,莫不是有不好的预兆?

想到这,她呸呸两声,今天是王妃的大喜日子,钦天监测算过的好日子,王妃和王爷是天作之合,必定能百年好合。

杨书倒是没有想这么多,自从穿越以来,她一步步都被推着走,现在好不容易安静下来,她还是很纠结现在的处境,难道真的要在古代结婚生子吗,没有办法回到现代了吗?

“端王到!”门外太监声音响起,茅花吓得手一抖,赶紧把面条藏起来,让养月给杨书整理一下衣服。

杨书的视线被红盖头遮住,只听到沉稳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逐渐地靠近,她不禁拽了拽手帕。

只听喜娘念着源源不断吉祥语,眼前突然一亮,一张俊俏的脸出现在眼前。

耳边传来喜娘还在念不停地吉祥话,“如意挑起盖头来,如花似玉陪郎才。今日红丝系足处,他年麒趾送祥来。恭喜王爷王妃!请喝交杯酒。”

宫女往前递上交杯酒,杨书终于从端王的相貌中回过神来,呆滞地看着那杯酒。

端王似乎看出了她的犹豫,但是他没有作声,只是沉默地等她。

鬼使神差的,她抬头看了一眼端王。

人人都说端王相貌出众,今天一看,果真如此。

尽管在边疆烈日暴晒、风吹雨打,还是改变不了他五官精致,尤其是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把你整个人吸进去。

端王李淮戈倒是没想法。

比起喝交杯酒,他现在更担心边疆的形势。

一个月前,边疆就隐隐出现了很多陌生的面孔,他们除了四处打探消息,还伤了不少百姓。

这一个月回朝,身边亲信也没有消息传来,恐怕形势不容乐观。

但是定好的婚事不能再拖,他稳了稳心绪,看向这位同样神游的王妃。

第一眼就发觉这位王妃十分白皙,他看了一眼自己黑黝黝的手臂,边疆的太阳不是一般的毒辣。

“咳...咳”喜娘轻咳了两声,这两位静默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杨书回过神来,伸手接过酒杯,定了定心神。

既来之,则安之。

李淮戈也准备抬手拿起酒杯,耳边却突然听到不同寻常的声音。

他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他身旁的大侍卫陈敬。

陈敬神色严峻,他的武力不亚于端王,所以他第一时间也听到了这个异常的声音。

侧耳细听下,来的应该都是武力高强的人,而且人数不少。

他正准备移步出去,外面的人来得却异常迅速。

“统统放下手中的东西!”

只见身穿黑色铠甲的一众侍卫闯了进来,带头的正是新厦朝现任皇城司的掌门人,魏然。

魏然此人实在也是怪异得很。五年前,他横空出世,凭着一身狠辣的劲,硬生生从皇城司闯了出来,当时朝上人人闻风丧胆,生怕成为他的踏脚石。

李淮戈眉心一皱,他的大婚现场,不许任何人来捣乱!

一刹那,本就拥挤的新房,涌进了一群身穿盔甲的人,大家纷纷拔刀,一些女眷吓的尖叫起来。

养月茅花挡在杨书面前,生怕不长眼的刀剑伤到她。

李淮戈训斥道:“魏然,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闯我的府邸!”

只见魏然不慌不忙道:“端王殿下,兰妃娘娘私通叛国,现已证据确凿,皇上已下令将其打入天牢!在下奉皇上的指令,将端王府一众人员抓拿归案,还不束手就擒!”

李淮戈一愣,私通叛国?

杨书同样也是愣住了,兰妃娘娘,不就是她未曾谋面的婆婆,端王的母亲?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