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事业进展4

过了正月十五,赵家安静下来,左右家中无事,穆月索性带着孩子和赵灵回娘家小住。镇北王府宽敞扩大,独占一条街道,几个小的简直撒开了欢儿,郑氏都笑说:“你们这一来,王府里热闹多了。”

大人们在花厅喝茶说笑,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因着说到宴饮,郑氏道:“四月新城长公主的桃花宴,你们收到帖子了吧”。新城长公主是个热闹人,喜与人做媒,她的公主府里有一大片桃花林,每年桃花开的时节,都会遍邀京中未婚男女赏花玩乐,这几年倒也促成了几双姻缘。

穆月道:“收到了,自是要去的,去岁因着我,小妹都没怎么出过门”,去年,因为孩子小离不得人,穆月除了淑太妃寿宴哪都没去,连带着赵灵也不曾出门交际宴饮。

赵灵忽然问道:“大嫂,新城长公主的桃花宴,公主们也会去吗”,宫中两位公主皆未有婚讯。

“那是自然,新城长公主虽非陛下亲妹,却也是正经的表妹,且自小养在淑太妃宫中,与两位公主的关系很是融洽。”

说起来,先帝晚年真是害惨了不少人家,新城长公主本是元正帝的母族——阳城侯府的长房嫡出小姐。阳城侯早年丧妻,留下一双儿女,长女就是元正帝的母亲,后来续弦给先帝的刑皇后。说来刑皇后年少时就十分能干,因母早丧,阳城侯未再娶,身边只留一个侍妾侍奉,刑氏十二三岁就开始主持阳城侯府中馈,为人颇具才干。先帝元嫡皇后去世后,其母孝懿皇太后遍选京中贵女,一眼相中了刑氏。刑氏十七岁嫁与先帝,次年生下元正帝。

刑皇后在元正帝十二岁那年病逝,后宫渐渐由元妃把持,随着瑞王一年年长大,元妃的野心也一年年膨胀,再加上先帝在易储上暧昧不清的态度,终于酿成了最后的滔天大祸。彼时,阳城侯的一双庶出儿女也渐渐长大,这位刑家二郎也不知道是如何与元妃一党勾结起来的,总之最后,刑家大郎——阳城侯世子坠马而亡,因着刑大郎去世时膝下只有和发妻生的独女,尚未有子,阳城侯为了家族传承,在多方压力和权衡之下上奏请封刑二郎为世子。他自己不久后病逝,刑二郎顺势成了新的阳城侯,自此以后明火执仗地支持元妃瑞王一党,甚至将其庶妹,刑家二姑娘送入瑞王府做了侍妾。可以说,阳城侯府的倒戈,让彼时东宫的处境更加艰难,京城局势一时扑朔迷离。

后来,建德之乱,东宫胜出,阳城侯一系随着元妃瑞王一起飞灰湮灭了,整个阳城侯府只剩下奄奄一息的先阳城侯世子夫人李氏——也就是元正帝的亲舅母,和十岁的女儿。李氏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唯恐独女无人照料。此时她面前有两条路,一是从族中过继一子,承袭阳城侯爵位,但她绝不放心将独女交给族人,所以,她选择了另一条路,亲自上书朝廷言阳城侯爵位无子可继,请朝廷收回,另愿将阳城侯府几代家财全部上缴朝廷,并在临终前,将十岁的独女托付给元正帝照料,元正帝下诏封其为新城公主,并交由淑太妃抚养。

郑氏将仆从都赶了出去,轻声说道:“我瞧着,咱家小妹与永嘉公主倒是相处的不错,不过有一样,永嘉公主和二公主宿怨已久,日后在两位公主面前,切不可强出头。”

这是提点自己,赵灵忙正色答应。她心中想,虽不能当面出头,侧面做些事情还是可以的。一想到那日元宵灯会永嘉公主强忍着泪水倔强的样子,总会想到自身。那几年在乡下,爹娘突然亡故,他们兄妹沉浸在丧亲之痛中无法自拔,偏有些人总喜欢拿别人家的痛苦作为伤害他们兄妹的利剑。那种深切的痛与恨,未曾经历的人无法理解。

待回府之后,赵灵将穆月名下一间胭脂水粉店的掌柜请来,与她细谈一上午,最后,掌柜怀里揣着几张方子,面露喜色地出了门。随后,她又去逛了京城中几家有名的绸缎庄,又去城外长兴羊毛坊找了赵林和穆掌柜一通吩咐。穆掌柜有些犹疑道:“大东家,二东家,这能成吗?”

赵林寻思道:“倒可一试,左右不费多少银钱。”,既然做主的两位都发话了,穆掌柜也没什么可犹豫的。

“四哥,你什么时候动身?”

赵林道:“过了三月吧,届时坐大船过去,此番,我不止打算收购羊毛,如果辽东合适的话,我打算就近再开一家羊毛坊,就地卖货。”

赵灵点点头,只运羊毛回来的话,成本上增加不少,但若做成成品一则可以就地销货,再则运回京城总体运营成本上会降低不少,“其实,长远考虑,如果人手合适的话,不防再成立一家商队,专门负责辽东与京城直隶两边的货物往来售卖。辽东的人参,东珠,皮毛,各类坚果都是好东西,京城直隶本土没有什么特产,但是泉州港的西洋舶来品卖得很是不错,咱们还可以在京城设立个中间据点,从南往北倒货。

赵林失笑:“你想得倒是长远,不过确有几份可行,慢慢来吧。哦,对了,我写信把泉哥爷俩叫过来了,到时一个留在羊毛坊,一个随我北上,估计再过十来天就该到了”。泉哥全名赵大泉,是赵灵赵林的族兄,别看赵灵几个年纪小,但在族中辈分长。赵泉建德年间从军,后来因伤卸甲归田,小时候,赵灵兄妹几个的功夫都是他教导的。先时,兄妹几个北上京城,因不知前程如何没敢多带人,如今局面打开,正好缺人手,就请些合适的族人来帮忙。

赵林要北上,长兴羊毛坊这边赵灵要全面接手,不过好在这是她一手建成的,人事运营方面都熟,再则请的掌柜管事大部分都是镇北王府和永嘉公主府出来的,一个个都很尽心,倒也不需要她事事亲力亲为,最多到季查看账本,每月会议的时候对下一季的产品走向给出方向,剩下的事掌柜和管事自会做好。

倒是太平园这边,《伐纣演义》已经接近尾声,赵灵有心在《伐纣演义》之后搞一个庆祝会,另外再请京城内外有名的道观和佛寺里的得道之人来太平园进行一场打击江湖骗术、封建迷信的说明会。自从《伐纣演义》对诸天神佛妖魔的排位以及法术给捋了一遍后,京城内外一些投机倒把的江湖骗子纷纷打着神仙的名义出来行骗,把赵灵和凌保予气个好歹,太平园一不留神险些成了助纣为虐的所在。请高僧和天师这种事情就交给凌保予和封杨了,凌保予他娘是虔诚的佛教徒,各家寺庙的大主顾,封杨因其自幼不良于行,他娘他祖母一路求神信道,把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佛寺、道观拜了个遍,连带着他身上也带着股超尘脱俗的劲儿,没事的时候还曾去道观随天师们修行。总之,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她和凌保予在忙活后头戏楼的开门戏《白娘子传奇》,这部戏分为四场,第一场白蛇成人得菩萨点化遇到许仙并成亲,第二场法海陷害,白蛇数次救许仙,第三场许仙疑心白蛇法海诡计得逞,白蛇为救夫水漫金山,第四场,白蛇被囚雷锋塔下,许仕林救母。这部戏一个时辰(两小时)全部演完,对演员和后台人员的要求都非常高,从年前排练到年后。赵灵摒弃了时下传统戏曲里一个布景唱完一曲戏的做法,在服化道上下足功夫,并且在弹奏上大面积舍弃了传统的二胡和唢呐,更多的运用琴、古筝、笛子等乐器,力图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月二十那日,《伐纣演义》完结庆祝会拉开帷幕,这次的主题是“忆伐纣品新菜”。太平园特意将特级会员和高级会员们一一请来,会员们可以免费品尝太平园的新菜色,获得精美礼品,其他的客人则可通过答题获得机会。一场庆祝会热热闹闹圆圆满满的结束。

“各位客官,明天开始,咱们太平园为期三天的破除江湖骗术说明会就正式开始了,无字天书为何会显现字迹?那些江湖骗子为何能口中喷火?无生老母是否真能升天?坟地里为何会有鬼火?为何你与那些江湖骗子从未见过面,他却能将你的家事猜的一清二楚?别着急,明天的说明会我们会一一给您解释清楚,另外,我们还诚挚的邀请了大观音寺的了法大师,香山寺的明德大师,太极观的纯阳道人,三清观的无为道人来为我们解惑什么是正道修行,什么是歪门邪道。明日,太平园恭候众位客官的到来”。一听这几个佛道大家要来,在场的人都热烈讨论起来,无他,这几位算是京都佛道圈子里有名的得道之人了,太平园算是下足了血本,大伙儿纷纷都说,就是冲着这几位,也得来啊。

太平园的破除江湖骗术说明会并不是干巴巴的讲解,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由戏楼的一些演员进行生动的演绎,看到一个个善良无知的百姓因为误信江湖骗术导致家财散尽家破人亡,观看的众人无不泪流满面,心中愤慨,最后,再由身挂“正道出身”的大师或者道人为大家一一解惑,看的大家恍然大悟,现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啊,原来竟然是这样”。

这场说明会火爆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三天过后,太平园被围了,京城人口百万之巨,太平园一个茶楼一次才能坐多少人,不过一二百,没买到票又不差钱的客人们纷纷抱怨,咋地,有钱不赚啊。最后,大掌柜一合计又请示了几个股东,得了,延期!从原来的三天,延长到了十天。朝堂之上也有些官员上报此事。说起这妖僧妖道害人不浅,别的不说,二十年前武帝末年险些把大明朝的朝纲都颠覆了,不少历经两朝的老人每想起此事都心有余悸。再者,民间白莲教自北宋兴起,几百年未曾断绝,武帝年间因为三年大灾,白莲教在西北利用骗术愚弄百姓,很是吸纳一批信众,后来官府大力围剿方才销声匿迹。于是,《京城旬报》的记者坐镇太平园,用正版篇幅大力宣传此事。城中各家茶楼酒楼食肆的说书人也纷纷将报纸上所载之事编成段子说与食客,一时间成为京城盛事。整个京城百姓受到感召,自发加入打击江湖骗术封建迷信的活动中来,直接导致一众散落在京城各个大街小巷的算命的、卖符水的全部失业,恨不得视太平园为眼中钉。

说明会后,就是为其十天的《白娘子传奇》书评,客人们听得如痴如醉,每到中场休息的时候,说书人都会大力宣传《白娘子传奇》戏曲就要开演之事,并把扮演白素贞的伶人请出来唱一段,她出场的方式也是别开生面——只见无人的高台之上,从半空中飘然飞下一位白衣仙子,音乐响起,她清丽的嗓音传来:

青城山下白素贞

洞中千年修此身

啊……

勤修苦练来得道

脱胎换骨变成人

啊……

一心向道无杂念

皈依三宝弃红尘

啊……

望求菩萨来点化

渡我素贞出凡尘

嘿呀嘿嘿哟

嘿呀嘿嘿哟

渡我素贞出凡尘

曲调清扬婉转,歌词朗朗上口,《白娘子传奇》戏曲未演先红。

待到三月初一那日,太平园后头的戏楼座无虚席,连茶楼的铁杆粉丝,特级会员晋阳王都特意带着王妃一起来看首场演出。这部戏真到什么程度呢,当慈航真人带着两个小童子从天而降的时候,观众里有一位老太太,是虔诚的佛教徒,险些扑通一跪,幸亏儿孙及时将她拉住。

之后《白娘子传奇》的戏票场场卖空,有些大户人家要请太平园去家里唱戏,戏楼的掌柜均婉言谢绝,有些个实在得罪不起的,掌柜只好苦着脸将人请到后台,让人看里头的各种大型的布景和沉重的机关,说不是有钱不想赚,是实在无能为力,只能在太平园里演。来人见过之后倒也无话可说,悻悻地走了。太平园对优伶的管理与前面茶楼饭庄一脉相承,时下有些很不好的规矩,一旦某个优伶因为某部戏火了,就会有些大户人家的子弟将其招为入幕之宾,所以,优伶也常被人等同于娼优,娼伶。在招募这些人来之前,太平园就与他们分说清楚,太平园戏楼只唱戏,不做别的,优伶们也不许私自见客。

前头茶楼里《白娘子传奇》说完了以后,开始讲《官场探案录》,这个是封杨写的,也十分叫座。赵灵和凌保予商议,不能光靠自己人写本子,可以广收人才,在太平园开辟一角作为书局,专门接收京城内外的话本投稿,倘是写的好的,就买下先在茶楼里说书,然后再出版发行。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就到《京城旬报》上打广告,一时间收到好些话本子,挑挑拣拣的还真找到一些不错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